APP下载

“抬起头来”作教师

2011-08-15郭淑珍

湖北教育 2011年12期
关键词:老黄牛一节课讲座

◎/郭淑珍

2011年3月至4月,我有幸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加“楚天中小学教师校长卓越工程”第二期培训班的学习。

一个月里,我们聆听了20位教授的30场报告,内容涉及以新基础教育理论为主的各种通识性讲座、分学科的专业报告、学校管理和学生工作等方方面面。每一场报告都是一次头脑风暴,三十天里我们经历了一次学习的革命。我知道了“虎妈的战歌”“国际学生PISA测试”等教育界的前沿新闻,被“重心下移”“资源捕捉”等新名词、新观念所冲击,从社会变革、国际视野、时代发展等不同层面了解到当前教育的困境与突围路径。

可以说,我和我身边的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工作认真、对学生负责的,就像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只是,这些“老黄牛”只知埋头拉车,却不知抬头看路。升学的压力、繁重而琐碎的教学生活、社会对教育无限上涨的期望,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束缚着教师。我们终日劳碌着,不知如何去谋求自身的发展。

聆听讲座让我明白:教师要具有前沿敏感性,学会“抬起头来”走路,要知道社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革,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教育正进行着什么样的改变;要改变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相对立的旧思想,建立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新观念,重新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在蕴育学生快乐童年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上海回来,我重新投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总是想起各位教授讲座中的话。在课堂超出自己的预设时,会想起陆有铨教授的话:“对于教师来说,重要的不是教学生如何创造,而是让学生去创新,在创新的问题上,不压制就是培养。”在成绩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会想起周彬教授的话:“分分分,到底是谁的命根?分数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吗?”在安排学校的教研活动时,会想起杨小微教授的话:“成其事还是成其人?成事和成人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我比以前更加关注教育新闻、更加留意教育书刊和杂志上的最新文章,也更愿意将自己的教育思考与同事进行探讨、交流了。不知不觉中,教学少了功利,多了理性;少了抱怨,多了笑声。虽然从事的还是相同的工作,但跳出劳动看劳动,就有了不一样的视角,感觉有了更广阔的天空。

在课堂教学中,正如杨小微教授所言,一直以来,我都把自己视为“专家提出的理论的执行者,教育改革决定的落实者”,对各种教育言论都尽量去理解、去执行。也正因为如此,不同专家众说纷纭的理论,让我感觉无所适从,教了十几年语文,现在却不知道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一节好课。在集中听取大量专家的讲座时,我更为这个问题感到纠结:我觉得专家的理论都有理有据,但他们的主张并不一致,甚至相悖而行,这使我倍感混乱而痛苦。直到有一次郑金洲教授直截了当地说出“没有绝对的权威和真理,权威和真理都是相对的,是与时俱进的”这句话时,我才恍然大悟: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转型社会,我们会接收各式各样、各种渠道的信息,对种种信息,我们需要整合。而整合,不能离开自己的立场。

所以,面对课堂,我有了不一样的视角,开始从自己的立场去分析和判断。听完一节课,我不再急着听取同行或专家所下的结论,而是自己进行甄别、判断,并为自己的判断寻找令人信服的依据。其实,没有简单判定一节课好或不好的标准,只要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就是应该肯定的,至于选择什么方法、采用什么策略,要结合课程、课堂、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所谓“只重其意,不重其招”。

人生就像是一次修行,培训虽然已经结束,可我觉得人生的修行才刚刚开始。我把在结业典礼上的宣誓贴在墙上,也记在了心里:把浪漫留在上海,把友谊带回湖北,让理念引领行动,让变革成为自觉。是的,我还在路上,我还要继续“抬起头来”前行!

猜你喜欢

老黄牛一节课讲座
扶贫战线上的“老黄牛”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编书育人的“老黄牛”
不爱叫的老黄牛
老黄牛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书法史讲座(十二)
书法史讲座(五)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