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概况》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微
2011-08-15高全孝
高全孝
(西藏民族学院外语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英美概况》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微
高全孝
(西藏民族学院外语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本文认为《英美概况》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适时有机地融入实践环节,让学生主动建构信息,扩大学生创新输出,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英美概况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英美概况》;教学;实践
《英美概况》是高校英语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笔者担任课题组负责人,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改革探索,重视了学生的创新输出,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英美概况》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知识和能力源于实践,实践促进素质的发展。《英美概况》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应该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为根本,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重视理论联系实践,满堂灌和说教式教学只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创新与思考能力。《英美概况》课程虽不像医学教育中的解剖、体育教育中的游泳等实践性那么强,但是理论和实践是分不开的,课程教学中适时有机地融入实践环节,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英美概况》知识的感性理解和体验,有助于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能促进《英美概况》课程知识、技能和能力达到统一。多数学生和老师没有英美国家工作、学习和生活经历,课程学习缺乏真实的文化环境,加强《英美概况》课程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憾,增强跨文化意识。
二、《英美概况》课程增强实践教学探索
在《英美概况》课程的具体教学中,面对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有限的课时,教师应综合思考,结合课程教学大纲,以提高教学效果为最终目标,挑选重要、操作性强的内容安排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创新输出。笔者结合自己在建设《英美概况》重点课程的实际情况,就该门课程实践教学进行了尝试性探索。
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英美概况》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在英美历史、政治等主题方面应用较多,教师就某个知识点模拟一个情景,安排学生担当不同的角色,将所学知识点以话剧形式表演出来。美国政治制度中的“三权分立与制约均衡”体现了联邦政府的立法机构、执法机构、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是《英美概况》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知识要点和难点,单靠教师的知识讲解并不能使学生充分理解其运转机制。为了加深学生对此知识难重点的理解,笔者开展了“角色扮演”实践活动,在课堂模拟了一个“美国联邦政府”,将班级学生分成三组,每组代表一个机构,分别是立法机构、执法机构、司法机构,每个机构下面设立相应的代表部门,如立法机构下面设立众议院和参议院;执法机构下面设立总统和国务卿、国防大臣等内阁成员;司法机构下面设立9位法官。每个机构都由学生扮演不同职位、党派的角色,如首席法官、参议员、总统、国务卿等,在立法、执法、司法上充分行使各自职能,并通过弹劾总统、Veto提案、赦免罪犯等权利牵制对方,以达到均衡。学生在这样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努力思考,积极参与,制作了法官帽、胸牌、部门标识、提案文件等道具,设计了法官提名任命、国会提案否决、弹劾总统、总统赦免等情节,通过自身的角色扮演,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亲历并熟悉了美国政府既分立又制约的均衡关系,加深了对美国政治制度、联邦政府运转机制的理解,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
节日文化是《英美概况》课程一个重要方面,内容丰富多彩,但是仅靠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讲授不能让学生完全感受到节日文化气氛。为了使学生加深对节日文化的理解与认识,笔者在课程教学中适时增加了思维创新与动手创作的实践部分,学生参与热情高,促进了教学效果。感恩节是美国较大的一个传统节日,源于早期清教徒对印第安人帮助的感激,现在更多的是教育人们要心存感激,学会感恩,这也是讲授感恩节的重要教学目的之一。课堂教学中,笔者在讲授完感恩节起源及庆祝活动等知识点后,适时安排了感恩图、感恩卡制作这一实践环节,感恩图要求学生创做一幅简图,描绘当年清教徒摆下丰收宴,向印第安人表示感谢的情景,其中要有玉米、火鸡、南瓜等象征;感恩卡则要求学生创作一张卡片,写上感谢词语,送给有恩与自己的父母、老师、朋友或者帮助过自己的人们。这两个实践活动旨在加深学生对感恩节起源的印象和对感恩概念的再理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学生们对此表现出了很大兴趣,参与积极性很高,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卡片形象地说明了学生对感恩节的深刻认识,不少学生还将亲手制作的感恩卡寄送给了自己的老师或父母,表达了自己对他们养育、教导恩情的感激,很好地实现了中西文化的和谐相融,达到了教学目的。万圣节制作南瓜灯 (Jack-’o’-Lantern)和复活节制作彩蛋 (Easter egg)则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实践,也是学生最为期待的一个活动。笔者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发了南瓜(煮鸡蛋),学生自带了雕刻(描绘)工具,按照他们对万圣节和复活节的知识理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个个摩拳擦掌,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下,创造自己的文化艺术作品,把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在《英美概况》课程实践中都调动起来,学习一直在快乐的气氛中,对万圣节和复活节的理解可谓是印象深刻,学生们反映教学新颖,有成就感。
三、《英美概况》课程教学实践应注意的问题
《英美概况》课程实践教学丰富了教学手段,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了教学效果。但是,《英美概况》课程教学内容庞杂,信息量大,教材语言是英语,生单词和知识点多,而课时量又非常有限(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上的建议课时为每周3—4课时),真正开展好实践教学还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要相结合。《英美概况》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很多,考虑到有限的课时,教师应统筹安排,规划好教学进度,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课程的难点重点内容应安排在课堂内进行实践,次难点重点安排在课堂外进行实践,这样既能确保学生正确掌握理解实践教学内容,又不会超出课时限制。
二是重视教师的组织者作用。“教育”这个词在拉丁语中的原意是“抽引”,古希腊的教师被称为“引路人”,教师的功能就是把学生的智力潜能抽引出来,使其充分发展。教学实践的主体是学生,但是教师的组织主导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英美概况》课程内容特色,引导、帮助学生设计出趣味性强、操作性强的教学实践活动,注意创造和谐、平等、民主、宽松的参与气氛,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及时作出评价反馈,使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促进教学效果。
三是《英美概况》课程实践要注意时效性。《英美概况》课程教材从编写、出版到使用,一般都会经历几年的时间,部分信息难免陈旧。而世界是一直变化的,英美国家政治、经济、外交、教育等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新鲜资讯层次不断,这就要求教学实践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例如笔者2011上半年在进行“权力均衡”实践教学中,就采用了美国国会众议院2011年6月投票否决了一项授权政府对利比亚开展军事行动的议案来作为实际例证;在节日、纪念日等文化实践教学时,要充分考虑时效性,尽量安排在节日、纪念日来临前期进行。
四、结语
体验是学习的重要过程,实践是学习的必要手段。《英美概况》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重要的一门基础课,担负着培养学生文化感悟力、思辨力、跨文化意识与交际能力的重任,知识体系庞杂,内容涵盖量大,仅靠教师理论知识的输入讲授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创新输出,增强教学实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也完全符合现代提倡的建构主义教学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构建信息。笔者在建设《英美概况》重点课程过程中的实例也证明了,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续、深化和巩固,让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信息,适时有机地融入实践环节,在实践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能有效加深学生对《英美概况》知识的理解和体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沟通交际能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1]孔博.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英美概况教学探讨 [J].赤峰学院学报,2011.5.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专业教学大纲 [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夏纪梅,冯芃芃.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Abstract: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practice is the extens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theory.The teaching of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UK and USA should be student-centered and integrated with adequate practice.The student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construct information and output creative thinking in order to better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urse.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teaching effect of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UK and USA be enhanced.
Key words:General Introduction to UK and USA;teaching;practice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 in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UK and USA
Gao Quan-xia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Tibet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712082 Xianyang,Shaanxi)
G642.0
A
1008—6772(2011)06—0080—02
2011-10-17
高全孝(1970-),男,陕西户县人,西藏民族学院副教授,研究外语教育和美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