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党建工作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11-08-15陈殿青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党务师范大学党组织

陈殿青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近年来,华南师范大学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党建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按照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学校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构建学校党建工作创新体系,不断推进学校党建在思想理念、体制机制、工作载体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一、坚持思想理念创新,构建良好工作格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理念,往往决定着怎么样的工作局面。回顾这几年来的工作,我们认真研究和把握高校党建工作规律,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强化“五种理念”、做到“三个突出”:“五种理念”即强化创新理念、全局理念、服务理念、开放理念、和谐理念。“三个突出”即一要突出“发挥作用”的功能,在抓好党的自身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党的工作在引领和促进事业发展中的优势和作用;二要突出党员主体地位,在抓党内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加强党内民主,更加重视以党员为主体做好党的工作,努力提高师生党员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意识;三要突出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工作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使贴近基层、服务师生、关爱党员成为工作主旋律。

二、坚持制度体制创新,健全党对学校的领导体系

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关键。我们着眼于构建“三个层面”、发挥“五种力量”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了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保障、院系党委(总支) 的政治核心保障、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保障的组织保障体系,建立了领班班子把方向、教工党员重育人、行政后勤党员重服务、学生党员炼党性、离退休教工党员发余热的先锋模范作用机制,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及时制订、修订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党委会议、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确立二级单位领导管理体制,出台并严格执行《二级单位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党政分工协作、共同负责”管理机制,保证二级党组织发挥作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二级党组织工作细则及评估办法》、《党支部工作细则及评估办法》等考核评价机制,进行量化考核,强化和落实各级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职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

三、坚持基层组织工作创新,增强组织工作的活力

基层组织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做好基层组织创新工作对于推动整个党建工作具有基础性作用。华南师范大学党委按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十六字”方针,一直坚持不懈地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基础,固本强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学校和谐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通过举办中层干部理论学习班和“干部学习论坛”,组织考察学习等措施,形成了包含中层干部、党支部书记、学科带头人、政工干部等多层次的干部培养培训机制,交流工作经验,拓展工作视野,带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出台《关于推行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在全校各级党组织积极推行党务公开;出台《中共华南师范大学委员会党建工作督导员工作制度》,引导基层党组织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及时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党支部建设,用党建工作引领基层的中心工作;以“争先创优”活动为切入点,精心挑选和建立基层党建示范单位,细心耕耘经济管理学院党委等基层党建“试验田”,通过基层党建示范单位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活力;依托党章学习小组、二级分党校、华南师范大学党校的分层介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形成了从入党积极分子到重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全程、立体、网络化党员教育培训体系。

四、坚持党建活动载体创新,增强党的工作吸引力

载体创新,是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党组织活力的重要环节。我们着力抓好“三个结合”,推进活动载体和活动阵地建设创新:一是把贯彻党的十七大、解放思想学习讨论、科学发展观学习以及党和国家重大节日纪念活动,与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的经常性教育有机结合,在认真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风建设活动的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如2007年以来,华南师范大学开展开展富有创意、扎实有效的“特色党支部”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扩大党支部的影响力,探索支部生活与学科相结合、与专业相结合,提高支部生活质量的新途径。二是把开辟党员教育新阵地与拓展党建工作平台有机结合。如华南师范大学出台《关于在学生公寓建立“红色家园”党员工作站的实施意见》,在学生公寓建立“红色家园”党员工作站,配备教育活动设施以及党建学习资料,组建以学生党员骨干为主体管理团队,积极探索“党组织生活进公寓”的实践,大改善了党员活动条件,为学生党建工作开辟了新的平台。三是把传统大众媒介传播与网络媒体结合起来,探索数字媒介下的党建工作。华南师范大学积极利用网络载体,加强和完善党务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建设,推进“华师党建网”、“华师党校培训网”建设,实现党建和党校教育的网络化;积极推进党建工作进博客、进QQ群等新的媒体,并结合传统的印刷、影视等传播手段有效开展工作,形成立体的宣传网络;尝试在毕业实习的学生党员、暂缓就业党员中建立网上党支部,过网上组织生活,开展网上思想汇报,进行网上交流与合作等网上组织活动。

五、坚持队伍建设创新,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党务干部是党建工作的组织者、实践者,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党务干部队伍是做好党建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我们重点抓好“三关”,使学校党务干部队伍充满生机活力。一是把好党务干部“入口关”,规范准入制度,规定专职辅导员必须是中共党员,基层党务干部一般从优秀大学毕业生或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同志中参照公务员录用办法从社会上考录党务政工干部选拔。建立了学校专兼职组织员队伍;二是强化党务干部“培训关”,建立各级培训网络,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理论研讨、党建研究、参观考察等方式加强对在岗特别是新上岗的党务干部进行培训,切实增强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水平;三是创新党务干部“使用关”,加强党建工作力量整合,建立“党建督导员制”、“党建导师制”、机关党员干部联系学生党支部制度、聘任专兼职组织员等,形成了由党员骨干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支部书记、思政理论课和社科教师广泛参与、专兼结合的党务工作者队伍,成为学校党建工作的基本力量。

猜你喜欢

党务师范大学党组织
市政府召开党务会议
清华党组织公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大力推进地方党组织党务公开
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
感受参加党务干部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