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仁寿县农机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11-08-15周林波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1年4期
关键词:仁寿仁寿县农机化

周林波

(仁寿县农机局,四川 眉山 620500)

1 仁寿农机化发展现状

2010年底,仁寿县有农机专合社2个,农机大户4户,农机经营维修网点295个,农业机械总动力达62.4万千瓦。全县农村人口人均占有农机动力约0.46千瓦,小微型农机具占90%以上。主要农机拥有量为:拖拉机1 479台,机电提灌设备10 397台套,收获机械143台,耕整机械12 748台套,水稻插秧机13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3.1%,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机耕便民道里程超过8 000千米,其中已硬化3 000余千米,通村率达100%,通社率达70%。

2 仁寿农机化发展思路

目前仁寿县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小规模经营,作物品种杂,产业化特色优势不突出,市场竞争力弱,与发展现代农业要求有很大差距,未来几年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关键时期,作为较贫困的丘陵山区县,仁寿应针对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特点,搞好农机与农艺结合,走有仁寿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2.1 优先推广先进实用小型农业机械。小型农业机械适合千家万户,满足中小规模农业生产,特别适合丘陵山区,深受农民欢迎,在仁寿有巨大发展潜力,以小微型耕整机为例,近年通过实施购机补贴政策,目前全县保有量达1.2万台。近年仁寿年均3 000台小农机增长态势,预计未来5年至10年仍将以此速度发展。一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近年全县劳动力转移年均达30多万人,农村劳动力短缺,大量土地撂荒,需机器代耕。以仁寿县典型的丘陵乡合兴乡为例,全乡12 000多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就有7 000多人,近年全乡已发展到每个社都有两台以上小型耕整机,每两户就有一台小型机动脱粒机,植保和小型排灌机械更是普遍。二是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民仅付一半的钱就能买一台“铁牛”,很划算,多数农户买得起、用得起,“以机代牛”已在全县全面展开。三是机器的使用寿命只有5年至8年,随时间的推移,更新换代机具每年也有1 000台左右。因此,小型耕整机的发展空间十分大,仁寿农业机械化要走大中小微结合,以小微型为主的发展路子。

2.2 逐步提升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仁寿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20余万公顷,农机作业量机耕6.67万公顷,机收0.67万公顷,播种环节机械作业基本上还处于示范阶段。1台联合收割机日作业能力相当于50多个壮劳动力,能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作业费用比请人工收割每亩节约200元左右,每年为全县农民节约支出约2 000万元。因此要积极利用购机补贴政策引导和扶持农民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特别是大中型播种、收获机械,达到增加农机保有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化水平的目的。

2.3 加大提灌站建设投入力度。仁寿县非自然灌区0.67万公顷要靠提灌提水解决,龙水河、通江河两岸1.33万公顷的水稻基本由提灌站提水解决栽插和补水,因此,要结合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工程的实施,配套新建一批电力提灌站;利用每年各级财政用于提灌站维修改造的不低于100万元的资金,对现有1 328台/35 258千瓦电力提灌站力争在10年之内按照标准化提灌站建设要求全面维修改造一遍,并建立建全管理维修长效机制,增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总之,必须加大提灌建设力度,确保农民生活有水吃,农作物浇灌不缺水。

2.4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机。随着全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将会逐步改变部分传统农业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生产为主的单一模式,使部分农业生产经营朝着农副产品后期加工、园艺业、种植业、生态观光农业等多样发展。目前,仁寿县正在深化龙正、清水特色农业园区,构建珠加、钟祥、中岗、龙马高标准农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办文林、视高、汪洋工业园区,打造黑龙滩长岛、文宫石家、太清、高加大佛、三岔湖仁寿景区、曹加梨园、双堡双牌坊等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区。

3 措施及建议

3.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关心、重视农机工作的良好氛围,加大政府行为的参与,加强优惠政策的落实,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发展农业机械化纳入议事日程,同时,还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落实农机油料补贴,增加农机科技推广、农机手培训、试验示范、安全监理、宣传教育等公益性职能的工作经费。

3.2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农村机电提灌站建设是农业增产增收的根本保障,同时又涉及千家万户,因而将机耕道、提灌站建设置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变革中来筹划,农机部门要加强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在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整治、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实施中进行重点建设和完善,创造适合农业机械作业的条件,提高农机作业的安全性和机动性。

3.3 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农机作业组织,要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以购机大户为依托,坚持“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在职能部门的正确引导下,大力支持和扶持农机专业大户发展,同时,不断探索新型农机合作组织形式。积极组建、发展各种农机作业协会、服务队和联合服务体等多种形式的基层服务组织。

3.4 加强农机技能培训。针对山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现状,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开展农机操作、修理、安装等各种适用技能的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操作技能,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3.5 适度加快发展大中型农机。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适宜仁寿县农艺要求的大中型机具,在机播、机收等生产环节上力争早日突破,同时,不放松推广安全、轻便、操作简单、易于维修、价格低廉的小型多功能农机新机具,因地制宜地拓展农业机械化作业范围和服务领域。 (收稿日期2011年6月20日)

猜你喜欢

仁寿仁寿县农机化
仁寿县农民工服务中心:全心全意当好农民工的“家里人”
浅析仁寿彩陶的历史发展与传承策略
仁寿县林云林技服务有限公司
仁寿县林云林技服务有限公司等
“仁寿灌蛋”技惊四座
光华呈爱日 仁寿遍和风 从寿康宫佛堂内部陈设看崇庆皇太后多元的宗教信仰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兰州行吟 (三首)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