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村机电提灌工作的困境与对策

2011-08-15吴书明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1年4期
关键词:遂宁遂宁市泵站

吴书明

(遂宁市农业局,四川 遂宁 629000)

从提灌站分布来看,四川提灌工程总量的2/3分布在丘陵地区。与全国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相比,四川农村灌溉机械化水平长期徘徊不前,建设的速度赶不上老化的速度。遂宁市是四川丘陵地区提灌机械化的典型代表,不仅提灌机械拥有量多、种类齐全,而且经营管理特色明显,曾连续9年获得省政府“李冰杯”二等奖,近3年连续获“李冰杯”一等奖。笔者通过对遂宁农村机电提灌的深入调查和解剖,提出加强提灌机械化建设的对策。

1 遂宁市机电提灌的基本情况

2.1 装机规模和提灌能力。2010年遂宁市有各类机电提灌机械32.5万台42.33万千瓦(约占农业机械总动力的40%),其固定资产总值达6亿元以上。常年提水2.6亿m3左右,干旱年份提水3亿m3以上;控灌面积6.67万公顷-8.67万公顷,约占耕地面积的40%-50%,占全市水利工程总有效灌面的40%-60%,常年保证了2/3的水田灌溉,部分设备还承担着排涝防洪的重任。全市有100余个饮灌结合电灌站,机电井15.18万眼,承担着330多个乡村企业,54万余人、60多万头牲畜的生产、生活用水。

2.2 管理分类。遂宁市大中型泵站占电灌站总数的1%,小型泵站占99%。国有电灌站仅占电灌站总数的3%,乡镇经营的站27%,村组经营的站66%,农民个人或业主自营的站4%。柴油机提灌,乡镇和村组经营的站21%,农民个人或业主自营的站79%。机电井、节灌机械、微电泵几乎都是农民、业主自有和自主经营。

2.3 技术状态。按好、中、差、需报废或更新分为一、二、三、四类站。电灌站:一类21%,二类30%,三类26%,四类23%。提灌柴油机:一类41%,二类31%,三类11%,四类17%。机电井:一类35%,二类50%,三类10%,四类5%。节灌设备:一类二类占90%,三类四类占10%。微电泵:一类44%,二类34%,三类18%,四类4%。

2 农村机电提灌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机电提灌设施管理体制不顺。机电提灌是大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央是水利部主管,四川机电提灌工作1972年由水利部门移交给农机部门管理(农机部门管理的泵站占总量的80%-90%,大型泵站及水库的泵站仍由水利部门管理)。多年来特别是近20年,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全川农机部门与国家水利部工作衔接不通不畅,农机提灌建设项目不能直接在国家水利部和国家发改委立项,致使四川机电提灌泵站建设发展难以得到国家主渠道在资金、政策、行业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和指导,提灌建设和管理严重滞后。

2.2 提灌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各级财政投入太少,常年省级给遂宁补助的提灌站技改维修资金约30万元-200万元,市区县财政常年用于提灌建设资金100万元-200万元,对于全市2 400多个电灌站实属杯水车薪。从近10年统计数据看,遂宁平均每年完成技改不到50个站,新建不到20个站,按此速度,全市电灌站全部完成技改更新需50年,致使提灌设施更新改造的速度赶不上老化的速度,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

2.3 电灌设施普遍老化失修。据20世纪90年代统计,遂宁市建于1950年-1990年的站为总量的84.8%,服役期超过20年-50年,大大超过了正常服役年限。这些站年久失修,耗能高、出水量低,带病运行严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2.4 机电提灌工程总体建设不足。遂宁市一半的耕地处于“靠天吃饭”的状况;机械化喷灌、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面积仅占提灌面积的1%,99%属于大水漫灌,农业用水损失浪费大。

2.5 机电提灌设施配套差,综合效力大打折扣。一是机泵不配套,“大马拉小车”现象突出,能耗高,效率低。二是泵站进、出水流道设计不合理或没有进水流道,泵站效率降低。三是设计高程或规划选址不合理,因而不能工作。例如2006年全市就有502个595台21 078千瓦的电灌站无水可抽或水头太低,不能投入抽水抗旱。四是泵站与渠道不配套,农机部门管机,水利部门管渠,有机无渠或有渠无机的灌区比较普遍。遂宁电力提灌站的输水主渠道3 781km,95%以上全是土渠、毛渠,且多数渠道未掏淤整治,渠道及渠系配套的建筑物毁损严重,造成许多站远距离调水无法进行,急需维修整治。

3 农机提灌在丘陵农业农村中的必要性紧迫性

3.1 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决定了提灌机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①遂宁丘陵、山区占85.2%,水低田高,必须运用提灌机械才能解决干旱缺水和扩大灌溉面积;②遂宁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据2009年《四川省水资源公报》显示,2008年遂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68m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连续多年位列全省倒数第一,属于水资源严重紧缺地区。③水资源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严重不匹配。全市已建成的1.9万处水利工程中,无一处大型水源工程;中型工程21处,仅占1%;全市80%耕地都在大型灌区之外,一旦遭遇严重干旱,水源根本无法保证。④遂宁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每年7至10月的水资源量占全年的70%-80%,而11月至次年5月,降水不足全年20%-30%。⑤遂宁地处川西夏旱、川东伏旱的交界面,干旱发生频率高达98%,呈现出冬干春旱,夏旱、伏旱连秋旱的特点,对提灌机械的依赖和需求日益迫切。

3.2 农村机电提灌在农业工程措施中优势明显。与水库、塘、堰等工程措施相比,一是投资少,见效快。机电提灌工程与蓄、引工程相比,具有工期短、占地省、投资少、收效快等显著特点与优点。据测算,在扬程约20米的江河提水灌区,每公顷投资比引水工程灌区低200元-300元。二是占耕地少且不移民。建一个同样可灌溉66.67公顷的小型水库,最少要占用耕地3.33公顷,而提灌站占耕地较少,更无移民及影响稳定的问题。三是运行成本低。据射洪县、大英县农机局统计,2009年提灌泵站年平均灌溉水田费用35元/亩、31元/亩,用水成本比同规模灌面的引水渠灌低10%-20%。四是抗旱保灌能力强,尤其适合丘陵地形地貌气候特点。遂宁涪江水资源多年平均过境水量136.2亿m3,遂宁的提灌站约60%以江、河为主要水源,受降雨分布影响小,能充分开发利用过境水。五是调蓄作用强大。提灌站分布于自流灌溉尾灌区、水库、塘、堰及渠道周边进行提水、调水和补水,增加了蓄引工程的灌面和抗旱能力,达到“旱能灌、涝能排、渴有饮”。

3.3 实践证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离不开提灌泵站。2006年-2007年遂宁遭受百年难遇特大干旱,全市每年出动电灌站2 300多个,占拥有量的90%以上;组织出动机井、提灌柴油机达80%以上,年度完成提水2.4亿方和2.1亿方,年灌溉“四苗”等农作物130多万亩次,其中2007年提灌保栽水稻3.4万公顷,占计划5.03万公顷的67%,提灌和新打机井解决了3.82万人、5.13万头牲畜的饮用水困难,在抗击特大干旱中发挥了农机提灌“抗旱先锋、农业盾牌”和“救命”的重要作用。

4 几点建议

4.1 提高认识水平,努力齐抓共管。农村机电提灌设施承担的主要是公益性服务功能,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2008年至2011年连续四个中央1号文件专门强调加强农村泵站基础设施建设,各级党政要高度重视农村机电提灌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扭转其严重滞后的局面。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要切实落实中央、省有关提灌建设的政策和措施,把提灌工程建设作为重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主要民生工程,纳入省、市“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部署,分批建设,突出抓好,强力推动。

4.2 创新治水方略,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统筹协调、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方略,全面实施泵站集群灌溉建设与管理,真正实现农业灌溉的网络化、机械化、自动化。其要点是:根据丘陵地区地质地貌和水资源的实际,通过认真调研论证,科学规划,统筹配置水资源的提、引、蓄、节工程,分步实施。多方联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扩大效果,达到无缝高效灌溉。在完成大型泵站技术改造的基础上,以中小型电灌站、机井、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为重点,推广应用新型高效、节能降耗型机电新产品、新技术,提升泵站生态环保效益和抗旱保灌能力。加大对老旧提灌泵站及其配套渠道的综合技术改造力度,提高泵站装置效率;在江河、水利工程灌区及旱片死角建设一批配套完善的提水调水电灌站或机电井,与渠、池、沟、塘相结合,充分发挥工程配套效益;在蔬菜、花卉、水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基地、示范园区大力发展高效机械化节水灌溉,提高灌溉保障率和节水效率。

4.3 建立多元投入体系,保障提灌持续发展。一是将以提灌站及其配套输水渠系建设为重点的机电提灌设施建设纳入水利工程范围,积极争取中央专项建设资金对提灌机械化的倾斜支持;二是建议四川省发改委、省财政把中小型泵站建设及其配套渠系建设为重点的提灌工程纳入全省农田基本建设重点支持项目分期分批加大投入。三是各级涉农项目资金加大投入,在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土地治理、六小工程等项目中切块支持提灌建设。四是积极争取西部大开发对四川的重点支持政策和对口援建政策。五是采取以奖代补、减免油电费及其附加费,豁免或减免电灌站历欠包袱、税收、信贷利息等方式,大力鼓励支持兴建改造农村机电提灌设施;六是鼓励社会捐资、捐建农村泵站;七是把机电提灌设施的维修、技改、新建、渠系整治等纳入“村民自治,一事一议”,调动农民群众自觉投入提灌建设的积极性。

4.4 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消除体制机制障碍。一要下决心理顺行业管理体制,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打破部门利益和条块分割,打通工作主渠道,强化和整合提灌管理职能,重组管理技术资源,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上下互联互通,统筹协调,运转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二要高度重视行业技术的发展,切实改变应付了事的短期行为,加强提灌管理手段的科学化建设与配置,武装必备的勘测、检测、信息处理等设备,大力提升专业服务功能;加强重视行业基础理论研究和管理应用研究,开展行业前沿科技示范与探索创新,为提灌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最直接的基础支撑和发展动力。三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要通过自学、送训、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大力开展提灌专业人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快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应用推广人才,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打破唯利益、唯关系、唯资历的不良风气,唯才是举,因才施用,把人才资本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要大力深化机电提灌设施经营运行体制改革。在坚持分级管理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提灌设施经营方式和运行机制,抓住产权制度改革这个核心,大胆进行机制创新,放开搞活,提高提灌机械经营绩效。要按有关政策认真落实对承担跨区域调水和防洪任务的中型电灌站给予事业编制和财政人头经费、维护大修经费,确保公益性服务职能不打折扣。五要大力推行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等形式的农民用水合作经济组织,由用水者协会作为工程的所有者、管理者或经营者,负责工程的管护、经营和服务。实行灌区自主民主管理,逐步推进农业水价改革,逐步实现灌区可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2011年5月29日)

猜你喜欢

遂宁遂宁市泵站
我想
张家边涌泵站建设难点及技术创新实践
遂宁市安居区:全面推进人社工作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3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走进遂宁“扶智”
遂宁市安居区:人社工作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
遂宁市:提升社保服务水平 夯实保障民生基础
挥桨逐浪观音湖 龙舟竞渡展雄风
遂宁地区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PLR参考区间的建立
遂宁高新区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泵站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