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2011-08-15陈柳悦

怀化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商务商务英语跨文化

陈柳悦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广西柳州545004)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陈柳悦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广西柳州545004)

商务英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际交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不同的商务传统习俗和商务礼仪习惯等。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从事商务英语翻译的人员必须了解、掌握跨文化因素,正确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具备一定的翻译技巧,做到选词恰当、精确,具有用语礼貌、表意清晰,把握两种语言的词汇和句式的特点,找出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一个切合点,并应用适当的翻译技巧对译文做出适当的调整,才能准确地做好商务英语翻译。

文化差异; 商务英语翻译; 跨文化

商务英语是在国际商务背景下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共通语言,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国际商务的丰富内容和繁杂活动决定了商务英语翻译的复杂性、特殊性和多样性,它不仅涉及东西方文字和文化的转换,更涉及国际商务理论知识、国际商务各个领域的专业语言特点以及各种国际商务文体的行文和专门表达法。因此,商务英语翻译中要特别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要重视其文化差异并在翻译中做出适当的调整,同时注意应用适当的翻译技巧,使语意传达完整贴切,将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真正运用好语言,提高翻译质量。

一、影响商务英语翻译的跨文化因素

商务英语是一种交际语言,是国际商务贸易交流的工具,受到不同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因此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来说,导致文化差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方式的差异

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思维活动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思维成果也要依赖语言来表达。从运用语言的思维角度出发,汉语思维模式则是螺旋型的,即在交流过程中总是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后;而西方典型的思维模式为直线型,即依据事情要点的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排列。

(二)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差异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和历史背景,不同的民族各自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1]译者在进行商务活动时应采用符合各自文化心理的词句。如Sprite饮料,这个单词在英文中为“精灵”、“妖精”之意。但在中国人心中却是邪恶的。若直译必然不妥,所以转义为“雪碧”。“雪”清新凉爽,“碧”玲珑剔透,该译名给人玉沽冰清的感受,作为饮料名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

(三)地理环境的差异

在英国人的脑海中西风是温暖和煦的,因为英国西临大西洋。东面是欧洲大陆,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很温暖,所以西风在英国蕴涵着特别的文化内容,因此英国有种汽车商标是Zephyr(西风)。而在中国,西风是寒冷凛冽的,但是却存在东风送暖之说,所以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汽车商标为“东风”。

二、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一)数字翻译的文化差异

“十三”在西方国家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有关,所以,人们通常避免使用“十三”这个数字。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十三”没有这种文化含义,但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近来这种蕴涵也被国人所接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因为与“久”同音,所以“九”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例如,在我国历史中,皇帝都崇拜“九”,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因此,我国便有“999”药品。英语中的nine没有这种含义。但不要把用“666”作商标的商品出口到英国,因为“666”在《圣经》里象征魔鬼。“七”在欧美国家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商标为“7一Up”的饮料翻译或汉语为“七喜”,而不是“七上”。英语国家的人心目中的“七”相当于中国人的“八”。“七”对英语国家人是一个大吉大利的数字,投掷中以“七”为胜利。商标还有Mild Seven,7—Eleven(连锁店),但在我国,“七”是个普通的数字。

(二)对颜色的认识引起的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的人对颜色的认识尽管有相似之处,但他们对各种颜色的感觉有可能不同,其原因在于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2]例如,蓝色在英语国家有忧郁的含义,而在中国人心中一般不会引起“忧郁”的联想。尽管如此,世界知名品牌“蓝鸟”汽车并不是“伤心的鸟”的汽车,否则怎么会用Blue Bird作为汽车商标呢?blue bird是产于北美的蓝色鸣鸟,其文化含义是“幸福”。所以,英语国家人驾驶Blue Bird牌的汽车,心中的文化取向是“幸福”。在这里蓝鸟是直译。而很多情况是不能直译的,如blue blood意为贵族出身、贵族身份,直译为“蓝血”,定会让人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三)对事物的不同认识引起的文化差异

在英汉两种文化中,许多同一动物或植物却有不同的文化寓意,有的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悖。比如,“芳草”牌牙膏不能译为“FangCao”,因为“fang”是一个英语单词,是指动物的犬齿或毒蛇的毒牙,这样的产品自然会无人问津;再以植物为例,“紫罗兰”牌的男士衬衫一度被译成“pansy”,却不知该植物在西方喻指搞同性恋的男子或有脂粉气的男子,哪个男士会购买这种衬衫?

(四)修辞传统中的文化因素

修辞是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修辞上有很大的不同。在比喻方面,中西语言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自然联想、文化继承、审美情趣等方面,许多比喻隐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我们习惯上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是种高贵的动物,但在西方,龙则被视为全身布满鳞片、令人憎恶并代表邪恶势力的猛兽。由此可见,同一个词、同一种比喻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是不一样的。再如He is as s1upid as a donkey(他蠢的像头驴)。在汉语中我们则习惯说:他蠢的像头猪。

(五)宗教因素

基督教里的原罪、复活、救主、永生等教义以及浸礼、祷告、敬拜、见证等教规,伊斯兰教里的穆斯林、先知、可兰经、斋月,佛教里的佛陀、禁欲、极乐世界等等概念,都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习俗,值得在对外交往和翻译中注意。[3]美国第二大烟草企业——雷诺公司(R1J1Re-ynolds)在泰国为骆驼香烟做电视广告时,就遭遇了挫折。“为了一支骆驼,我愿走一里路”,骆驼香烟的这句广告名言,响彻全球。电视画面上的烟民,高跷二郎腿坐在泰国的寺庙前,鞋底磨破的地方特别醒目。该广告在泰国播出后,举国愤慨,群起斥责。泰国盛行佛教,寺庙乃至尊圣地,在寺庙前跷着二郎腿,露出脚丫子,简直是大逆不道。

此外,文化差异还受地理位置、社会制度、历史等不同因素的影响。

三、跨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准确性的影响

(一)商标的翻译

商标在产品销售中起到重要的广告作用。不同的文化语境决定着词语翻泽中阂义的提取,也体现着译者对不同文化的判断和理解。如我国某企业生产的“雄鸡”牌闹钟被译为“Golden Cock”,出口远销到海外,却让国外消费者望而生厌,原因不是产品质量不过关,而是商标的翻译过于直自,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汉语中有“雄鸡报晓”的说法,以“雄鸡”作闹钟的商标比喻闹钟会像雄鸡一样响亮的报时,同时“雄鸡”在中国也是吉祥物,喜事上常以雄鸡作摆设,但是,cock一词在英语中属于忌讳语、下流话,正式英语中应避用该词。这个商标的疑问在海外的窘境当时引起了中国出口商的重视,他们立即更换了商标的译名,把Golden Cock改为Golden Rooster之后便打开了产品的销路。我国电影界著名的“金鸡奖”,译为rooster。

(二)广告用语的翻译

广告用语是商务英语翻译中一个较难的领域,同时也是乐趣最多惊喜最多的翻译领域。国际商务英语中,广告词往往带有跨文化、跨语言的色彩,所以翻译的难度较大。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成长环境、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造就了不同的理解,有些广告语在东道主国很出彩,但是被翻译成外语之后便显得平淡无味、毫无新意。[4]所以对于这种翻译,多采用四字成语、生活谚语等来延续它的说服力与感染力,而且更重要的是翻译时的灵感和经验。例如:

Time is what you make of it.天长地久。(斯沃奇手表)

Make yourself heard.理解就是沟通。(爱立信)

Start ahead.成功之路,从头开始。(飘柔)

We lead;others copy1我们领先,他人仿效。(理光复印机)

Poetry in motion,dancing close to me1动态的诗,向我舞近。(丰田汽车)

Ask for more.渴望无限。(百事流行鞋)

看这些经典的广告语翻译,翻译之后语言的力量更强,更富有创新性和感染力。

(三)品名的翻译

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上,也体现在人们对事物的命名上。[5]中国许多出口特产,基本都有了固定的英语译名,这些译名已约定俗成,若译者随便“硬译”,必然会造成物名分家。如:清凉油:essential balm而不是:coolingoil or qin Jiang oil,风油精:medicated oil而不是:feng you jing;另外还有“馄饨”、“饺子”、“汤圆”等都被称为“dumplings”;“cabbage”一词则用来统称我们的“白菜”、卷心菜”和“黄牙菜”。再者,汉语中的“红糖”翻译成英语是“brown sugar”,为什么“红糖”翻译成英语就由红变棕了呢?这是因为汉语是就红糖中泡后糖水所呈现的颜色而言,于是糖就有了红与棕之分,而英语中是直接按糖本身的颜色来命名的,有了红与棕之分便不足为奇了。

因此,我们在翻译相关的品名时,要千万细心,以免出错给商品的出口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四、商务英语翻译原则

纵观目前翻译界所提出的商务翻译标准,发现大多数标准脱胎于传统翻译理论“信、达、雅”,过于单一和笼统,不适合商务翻译的实际情况。[6]商务文本涉及的领域广,语言特点的跨度大,如果用“信、达、雅”这么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涵盖各类商务文体,在翻译实践中似乎缺乏可操作性。所以,商务文本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翻译标准必然是多元化的,即不同的商务文体应该有不同的翻译标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根据商务英语文本的不同类型、语言特点以及实际用途,在翻译中遵循相应的翻译原则和尺度。

商务英语是一种跨世纪跨文化的交流语言,涉及面广,涵盖众多的不同领域,在商务翻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译者除了要精通两种语言及其文化以及熟悉翻译技巧之外,还必须熟悉商务方面的知识,了解商务各个领域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法,针对不同文体灵活运用“忠实”标准,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原文。如法律法规文体具有规定性、正式性、约束性的特点,用词应该严谨,措辞应该谨慎;广告英语用词灵活,富有感染力;而外经贸英语文章标题简练醒目、形象生动、引人入胜。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注意不同文体的细微差别,不能盲目地一味严谨精确,或是一味地生动形象,要因材而异,避免因语言模棱两可而产生歧义,力求做到精确、严谨、无懈可击。

五、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一)套句翻译技巧

商务英语在发展和运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既实用又言简意赅的程式化用语,用来提高商务活动的效率。此类套语在信函、电传、合同、协议、协定等各种商务文件中使用频繁。例如,表示感谢的套语有:Please accept my sincere appreciation for……请接受我方对……的真挚谢意;Thank you in advance for……承蒙……谨先致谢;表示歉意的套语:With much regret.十分遗憾;We tender you our apologiesfor……特此道歉;I owe you an apology.我应该向你道歉等等,而普通英语很难用如此简洁明了语言的表达出来。

(二)增减词量翻译技巧

在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中,适当增减词量是常用的技巧。根据上下文逻辑关系和表达习惯,在适当的地方增加没有出现但实际已经包含的词,或者去掉出现但译文不需表达的词。例如:

All cash bonus shall be subject to income tax.

译文:所有现金红利,均须缴纳所得税。(根据汉语行文习惯,增加动词);

A breach of contract committed by one of the parties is fundamental if it results in such detriment to the other party as substantially to deprive him of what he is entitled to expect under the contract.

译文: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如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害,以至于实际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规定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即为根本违反合同。原文中的such detriment并没有指出蒙受损害的具体类型,因而是一个模糊概念,如果照字面译出,势必不符合译文的语法习惯,使用省略法将其省略,使其更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

(三)缩略词翻译技巧

在商务活动中为提高效率,大量使用缩略词,缩略词的特点是语言简练,使用方便,信息量大,如:

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

EU=European Union欧盟

NAFTA=Noa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商务英语的缩略词来自国际商务的各个环节,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它所表达的意义十分明确,使用起来方便,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比如WTO,耳熟能详,人人知道;但另外一些,就不是单纯学习英语的人所能了解的了,这就需要商务英语的专业培训和长期大量的接触并识记,才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

(四)四字结构翻译技巧

在商务翻译中运用四字结构可充分显示商务英语简洁、凝练的风格,体现商务英语的文体特征,例如:

Work on small profit margins cannot grant open—account facilities.

译文:薄利经营,无法赊账。

We should be much obliged for any information as to the standing of the firm , and you may rest assured that anything thus communicated will go no further.

译文:如蒙惠告该公司的信用状况,我方将不胜感激。对任何有关的资料,我们将予以保密,敬请放心。

译者根据英汉语言及表达习惯差异,在上述例句中运用“薄利经营”、“如蒙惠告”等四字式的词语,使译文显得庄重凝练,简洁流畅。由此译文所应具有的书面语用词正式程度高、结构严谨的特点得到了充分体现。

(五)专业词汇翻译技巧

专业词汇的翻译是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一个难点。商务英语专业词汇数量多,涉及的层面广,有很多固定的专业词汇,在翻译过程中要求精确,具有专业性。如备用信用证,用英语standby credit来表示,不能用spare credit来代替。再如,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就表示不可撤销的信用证;quotation and offer为报盘和发盘等。诸如此类专业词汇采用直译的方法,体现专业性的翻译。

六、结语

商务英语独特的语言特色和文体风格决定着其翻译标准的特殊性,一般的翻译标准无法有效地指导商务英语翻译实践。因此,商务英语翻译的标准应该是多元化的,不是单一的,这就要求译者要充分把握商务英语的文体风格,根据商务文本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翻译原则和策略。翻译时要注意文化差异,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使带异国情调的东西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如果这个切合点是两种文化的交融,那就是最理想的了,这样才能在翻译过程中避免翻译不清或翻译失误,形成矛盾或不伦不类的尴尬情况,减少或避免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把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做得更加完美。

[1]刘青,郜丽娜.论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5):140.

[2]马驭骅.跨文化因素与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80-82.

[3]李争.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39-141.

[4]李睿.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几点问题[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8):101-102.

[5]刘连芳,王眷晖.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及对策[J].长沙大学学报,2010,(1):121-122.

[6]刘晓春.商务英语翻译技巧浅析[J].职业教育,2009,(9):96.

The Influence of East and West cultural Difference in Commercial English Translation

CHEN Liu-yue
(Guangxi Eco-engineering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Liuzhou,Guangxi 545004)

Commercial English translation is one kind of cross-Culture language border exchange,it contains the rich culture,the different commercial tradition custom and the commercial etiquette custom.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East and West cultural difference in the commercial English translation accurate from the influence commerce English translation's cross-culture factor,pointing out one could complete the commercial English translation accurately if he or she has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about East and West cultural difference with polite language and expressive clarity,grasp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wo languages,has certain translation skill,achieves the word to be appropriate,to be precise,discovers the spot between the foreign culture and our country culture suits,and uses the suitable translation skill to make the suitable adjustment for the transl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 commercial English translation; cross-culture

H31519

A

1671-9743(2011)11-0073-03

2011-10-22

陈柳悦(1964-),女,苗族,广西柳州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从事英语教学、英语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商务商务英语跨文化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商务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