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1-08-15董升太

菏泽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依法治国素质法治

董升太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董升太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确定为我国宪法原则之一,标志着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理论的日趋完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其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我们应认真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法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践,针对如何切实有效的开展高校法治教育工作努力探索。

法治教育;依法治国;法律素质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五大上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在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该治国方略以宪法的形式被确认下来,成为了我国法治建设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理论日益成熟,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实践迈入了更高阶段。

当代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法律素质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两个文明建设,以及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意义重大,也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客观需要。

高校的法治教育是实现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当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已经普遍开展。然而,现在高校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较之以往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高校的法治教育工作,提高法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高校法治教育所必须予以认真探索的课题。

一、目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法治教育目标定位不明确

从当前形势来看,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应该以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为目标,而不应单纯向他们灌输法律知识为目的。当前高校的法治教育侧重于向大学生传授基本法律知识,忽视了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

高校的法治教育应该定位于在传授基本的法律知识、法律观念的同时,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为目标,即通过法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能力和法律知识。

2、法治教育内容滞后

国内众多学者研究表明,因为大学生法治教育被忽视,导致大学法治教育的教材内容陈旧。如有些法律已经修改几年了,但是,在教材里显示的法律规定、法治观点还是几年前的。社会实际和理论脱节,法治教育的教材因未能及时调整和修改而流于形式。

另外,教材陈述过于理想,法治课程重视内容目标,忽略过程目标。法治教育课程的核心在法律条文,而非法治文化背景因素及法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的整合等。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多联系实际,以案说法,使抽象的法律条文具体化,从而使学生能感受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有助于大学生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3、法治教育形式单一

无可否认,课堂授课仍是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主要途径。但是,长期以来以法律条文的灌输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枯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师生间缺乏基本的互动,很难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外,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当前大学生往往更多地专注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对专业课程以外的包括法治教育在内的公共课程重视不足,因而,单纯通过课堂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目标很难实现。

4、法律素质不属于素质教育内容之列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深刻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1]江泽民的讲话表明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确定,法律素质教育已成为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整个系统工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由于对法律素质的陌生,对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认识还存在极大的片面性,只认识到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是由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来组成的,没有认识到法律素质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忽略了法律素质的意义。在建设法治国家的今天,法律素质已成为个体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大学生要想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

5、高校法治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本身的法律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治教育是一项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法治教育的这个特征决定了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规范的内容和相对稳定的教育渠道,对从事法治教育的教育者本身来说要想做好这个工作必须要符合一定的资质或条件。但是,一部分教师专业知识较贫乏,理论基础较薄弱,司法实践经验不足,其教学和法治教育的效果直接受到影响。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基本途径

从我国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和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高校需要培养法律素质过硬的、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

1、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教育观念,加强法律素质的教育。

随着教育大众化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已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江泽民指出:“大学生不仅要具备现代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而且还要具备现代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他在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一文中又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现代法治社会里,以法律知识、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为基础的法律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参与国家民主政治建设、行使民主权利、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基础。近年来发生在大学校园和大学生身上的一些违法犯罪案件,如刘海洋事件、马加爵事件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此外,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违反校规校纪的事件不胜枚举。

作为素质教育和法治教育的连接点,高校的社会主义法治教育也应该适应当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法治教育的目的也应该由以往的以法律规范为中心的教育,转向作为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法律素质教育。

2、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应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在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过程中,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的法治观,应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应该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树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素质观和科学的民主法治观。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应该从实际出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能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和依法治国目标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理论指导。

3、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课程建设。

加强高校法治课程建设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关键。对在校大学生来说,法治教育课程仍然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基础。大学生通过对法治教育课程的学习,可以普及法律知识、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确立对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讲,法治教育课程发挥了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所以,在进行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必须很好的依托这门课程,把它作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阵地。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经济都发展迅速,原有的法治教育课程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所以,我们必须加强课程建设,推进法治教育课程的教学。

4、优化法治教育师资队伍。

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师资力量是影响法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为此,一定要加快师资专业化步伐,提高其专业水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引进律师、法官、检察官等具有法律实践经验的力量进校园,为学生授课。形成一支专职教师为主体,专、兼、聘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高素质的高校法治教育师资力量。

5、创建良好的大学生法治教育环境,实现依法治校。

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要通过良好的校内法治环境来实现。良好的校内法治环境通过认识导向功能、情感陶冶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心理建构功能、榜样示范功能等来影响大学生法律情感和法律意识的形成,直接影响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养成。

高校应坚持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实现依法治校。通过法律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办学和管理行为,明确高校与教师之间、高校与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实现用法律和规章制度来管理和规范人的行为,逐步形成校园的法治环境氛围,让大学生体验到法就在身边,自己置身于法律之中。高校要自上而下形成重视校园法治建设的意识,构建学校学法的舆论强化机制,建立法治教育实践活动运行机制。

高校在互联网的应用上,有巨大的群体,所以,对校内的互联网进行管理也是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适用互联网的道德和法治教育,让大学生明白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是也是受到法律管理的,自己也应该对自己在互联网上的行为承担责任。其次,加强互联网的监督管理。学校网络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作用,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并且掌握网络技术的管理人员。最后,根据法治教育的需要,组建法治教育的网络阵地,建设高校法律教育网。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还要遵循网络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做大做强正面宣传,用正确舆论引导学生形成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网上主流舆论。

[1]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N].人民日报,2000-03-01.

[2]夏玉钦.浅析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意义[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8).

Abstract:In the Secon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Ninth National Congress the governing policy of administrating the state by law and building socialist law-ruled country was set as one of the principles of our constitution,which shows that the theory of administrating the socialist under the rule of law has been perfected gradually.The legal qualit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s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socialist causewith Chinese characters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ist law-ruled country.So we should make a serious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law education and explore how to do law education effectively in practice in college.

Key words:law education;administrate the state by rule of law;legal quality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of Contem porary College Students'Law Education

DONG Sheng-tai

(College of Politics& Law,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 250014,China)

G 642

A

1673-2103(2011)01-0109-03*

2010-12-16

董升太(1975-),男,山东嘉祥人,菏泽学院法律系讲师,山东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依法治国素质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