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2011-08-15李鹏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东征波斯亚历山大

李鹏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0)

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李鹏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0)

亚历山大是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领导的对东方的军事征服对古代世界影响深远。亚历山大建立帝国以后,希腊文化在庞大帝国范围内得到推广。本文拟就亚历山大东征及其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进行研究。

亚历山大东征;影响;文化交流

亚历山大(公元前 356-公元前323年),古代希腊马其顿国王,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亚历山大于公元前 334年率领大军开始了震惊世界的远征,并建立起庞大帝国。东征中,他将希腊文明引向东方的同时,将东方文明带回希腊,促成了一种东西方文明相互交融的局面,甚至今天,这种局面仍在继续发展。

公元前336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继位。亚历山大在平息内乱和镇压希腊人的反叛后,即调兵遣将,准备东征。

公元前335年秋,亚历山大以马其顿军为主组成一支庞大的远征军。公元前334年初,亚历山大亲率远征军从都城派拉出发,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开始东征波斯。公元前 324年春,亚历山大返抵巴比伦,东征结束。

亚历山大东征影响巨大。

首先,东征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经济贸易的交流与发展。东征期间,亚历山大在东方各征服地先后建立起几十座希腊化文明城市,它们既是统治当地居民的军事据点,也是希腊人经济活动的中心。这些城市后来都发展成了重要的经贸中心,如在尼罗河口附近建立的亚历山大里亚城,该城在托勒密王朝时期发展成为地中海上最大的商港。亚历山大还把从波斯劫掠来的金银铸成货币,投入流通领域,用来推动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所以,“由于亚历山大的征服,打通了从印度到尼罗河广大的贸易地区”。在广阔的地域内,东西方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普遍加强,“其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都是前无古人的。”[1]

其次,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民族的融合。亚历山大在征服东方的过程中,发现东方民族并不是他想象的那种愚昧无知的“野蛮人”,而是有着较高的文明,“亚历山大虽然用武力征服了这片土地,但又被这里较高的文明所征服”。[2]所以在治理帝国的各项政策上,处处都体现了民族融合的精神。

最后,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亚历山大一生马不停蹄,在文化上来不及有所建树,但他建立的帝国却使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得以接触和交流,“他的远征可谓是一次异国文化探秘”。[3]东征中有许多随军学者包括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等专门人才沿途搜集资料,与当地人交往。这使本来己经失去进一步发展条件的希腊文化找到了根植于城邦外部的土壤,因而再度辉煌起来。文学、艺术、史学、自然科学都有了长足进展,一座座图书馆拔地而起,文化名人辈出,希腊文化中心也由雅典移到了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同时由于人们认识世界的范围扩大,使希腊化时代的文化融合了希腊传统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特点,成为一种走向帝国的带有世界性的文化。此外,宗教也开始出现向一神教发展的趋势。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亚历山大东征直接影响了西方文化的发展方向。

亚历山大在十年的时间内建立了东抵印度,南至埃及、波斯湾的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他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历史证明,亚历山大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也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的一系列政策极大的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与发展。

(一)政治制度,统治政策

在东征过程中,亚历山大坚决镇压了那些顽强抵抗地区的人。在攻陷了腓尼基的沿海城市推罗后,八千多当地居民人杀死,三万人沦为奴隶;在小亚细亚的哈利卡纳苏城、巴克特里亚、中亚的塔内河和印度的许多地方,他把造反者当场抓住,或者杀死或者贬为奴隶。这种政策对被征服地区起了震慑作用。但是,在一些民族意识浓厚的地区,他并不都以一个征服者的姿态出现,而是采取了友好稳重的温和政策。公元前333年伊苏斯之战时,亚历山大对被俘的波斯国王大流士的眷属,不仅没有侮辱她们“还以她们原有的头衔王后、公主称呼她们,对她们的殷勤礼遇跟大流士在位时一模一样。”[4]感动的大流士对天大声疾呼“亚历山大对我的母亲、太太和子女们的恩惠,我希望众神会酬答他。我向他伸出这只右手,作为感谢他的表示。”[5]波斯帝国统治20余年,传统势力影响很大,亚历山大优待俘虏的目的,是为了分化瓦解敌人。在印度,波拉斯国王的战象队曾使马其顿骑兵大吃苦头。但为争取这支庞大的军事力量,亚历山大在发动了强大攻势后,向波拉斯劝降,把原有王国的主权交还给他,甚至比原来国土更大地区也划给他。一些统治人物大部分为亚历山大的高官厚禄所俘虏,成为他忠实的信徒。

在亚历山大帝国中沿袭了东方专制帝国的旧规,继承了波斯帝国的专制政体,保留了波斯帝国中央和地方行政组织,设立总督等地方官职;采用东方宫廷仪式,重用波斯和当地土著的上层分子,让他们充任政府和军队的官吏。

最初,亚历山大为了稳定在新征服地区的统治秩序,把一切反波斯力量联合起来,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政策,允许一些地区的民主政策继续存在。但是,随着帝国领土的不断扩大,亚历山大敏锐的察觉到建立君主专制制度的必要性。大流士被杀后,他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与此同是,还模仿东方君主的穿戴服式,命令周围的臣民对他行叩拜礼。但是这种做法引起了许多留恋马其顿旧制度的将领和士兵的强烈不满和激烈反对。为了树立专制君主的威严,亚历山大先后杀掉了老将巴门尼奥、老师亚里斯多德的侄子卡力斯特和救过他性命的克利托将军。亚历山大这种顺应历史潮流的行为,曾得到拿破仑的肯定。他说:“他杀巴门尼奥是一点都不错的,因为那是一位头脑硬化的人,认为不应该舍弃希腊的旧习惯。”[6]

(二)社会风俗,婚姻习俗

为了扩大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亚历山大竭力促进马其顿与东方融合。当时,亚历山大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他的旧部在接受东方专制制度上和他发生的矛盾。为此,亚历山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他鼓励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在苏萨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同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女儿斯塔提拉结婚(在此之前曾取巴克特里亚的王公之女罗克珊为妻),马其顿的将领纷纷仿效,迎娶波斯显贵的女儿。同日参加婚礼的竟达一万对之多,而且整个婚礼是按照波斯人的传统习俗进行的,后人称之为“欧亚联姻”。在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郑重宣布: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他还亲自馈赠给他们许多礼物以示鼓励。恩格斯说:“婚姻是一种政治行为。”亚历山大实行通婚政策的目的,是使东方的风俗习惯渗进希腊人的日常生活,以缩小当时的矛盾。这种企图缓和民族矛盾的主观目的,是值得肯定的。

其次,为促进东西方民族间的直接融合,“他把长期以来一直戴着作为胜利者标志的马其顿帽,换成被征服了的波斯人的头巾,他并不感到羞耻。”[7]不但在衣着方面,而且在安排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都成套地抄袭东方。他的近卫军官朴塞斯塔斯“当上波斯督办之后,立即换上米提服装和学习波斯语言。在这些方面,亚历山大都是赞赏的”。[8]

再者,为了建立一批听命于专制王权的官僚和军队,亚历山大大量引用波斯人做官和吸收他们参加军队。这项政策虽然也引起了马其顿军人的不满,但他还是果断地实行了。事实上,在亚历山大的混合政策下,这些波斯军人也都对他俯首听命,没有做出反抗希腊人的举动。

(三)学术研究,宗教信仰

亚历山大从 13岁起就从师于当时希腊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吸取了希腊文化中的精华。他不但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学到了政权的形态和应用,而且还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及文艺、哲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因此极为重视文化的传播。

亚历山大远征使大批希腊人来到了波斯帝国各地。他远征时“随行的人员很完备,包括自然科学家,测量学家,历史学家等等”。[9]他们搜集资料采集标本,肩负使命,把东方的风土人情介绍给希腊人。这些人在吸收学习东方文化的同时,也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亚历山大率军到达波斯帝国东部时先派人勘察主要的道路;进入埃及,“他还派遣一队专人去探采尼罗河的资源,也拨了大笔经费资助各种研究”[10];军临印度边境时,他派海军大将尼尔侦察伊朗高原以南的印度沿岸,这些调查成果为以后的研究积累了丰富原始资料。这种活动扩大了希腊人对东方的了解,也扩大了人们的地理空间概念,同时也开拓了古代科学知识范围。

亚历山大对学者非常器重,从印度返回巴比伦时,“他捕获了十名印度哲学家,因为他们曾经最积极地劝促萨巴斯反叛,为马其顿人带来困扰。”[11]他不但没有处死这些哲人,反而释放他们并赠送了许多礼物。亚历山大对东方各地学者的尊重,无疑有利于文化的繁荣。

亚历山大在武力征服的同时还进行精神愚弄,对宗教采取宽容和利用政策。把被征服地区的居民一概变为奴隶,套上枷锁,让他们世世代代屈从于征服者的权威之下,这是古代世界征服者的一贯政策,亚历山大也有着同样的初衷。但是,通过战场内外同“野蛮人”的接触,他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感慨于大流士营帐奢侈豪华,惊叹于巴比伦城市的古朴典雅。他所见到的“野蛮人”和他想象中的落后无知形成巨大的反差,于是,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相信所有的人本质都是相同的”。这说明亚历山大的思想发生了深刻转变:清除了西方人观念中的文明与野蛮之分,并萌生了各族人民应该平等相处的意识;划分敌我的标准是“好人”和“坏人”,而“好人”是指与他站在同一路线上的。

种族观念转变后,亚历山大民族融合的精神融入到治理帝国的各项政策中,特别是在宗教方面,他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以一个虔诚的教徒身份取得当地人民的信任和尊重。

征服埃及后,他立即前往利比亚拜谒阿蒙神庙,为女神伊西斯建庙宇,并将大量财物赠与神庙。埃及祭司感激之余便宣布他为太阳神的儿子,法老的合法继承人。拿破仑对此肯定道:“亚历山大去祭拜阿蒙神是一种伟大的政治行动,因此他也就征服了埃及。”[12]在耶路撒冷,亚历山大皈依了犹太教,成为耶和华神的信徒。在巴比伦城,他向当地的主神马杜克献祭,派人把巴比伦最崇拜的拜尔神庙重新修建起来,完全按照迦勒底人占卜师的安排举行宗教仪式,此举赢得了巴比伦祭司的好感。他们的拥护和支持为亚历山大的统治罩上一层神圣的光环。由此可见,亚历山大没有固定的宗教信仰,但最懂得利用信仰操纵民心。

在古代世界里,由于人们认识社会与自然能力的匾乏,宗教信仰便成了人类重要的精神支柱。亚历山大看到了宗教在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不惜旅途劳顿,虔诚参拜。他的行动既给马其顿及希腊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加强了东西方各民族的情感交流,又为自己树立了“仁义之君”的形象,为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友好相关奠定了情感基础。

综上,亚历山大的统治政策完全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亚历山大东征以后所建立的地跨亚欧非的帝国,第一次统一了地中海东部、西亚地区,也由此开创了人类历史上光芒万丈的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可以说过就是系统的吸收东方文化的过程。亚历山大死后,在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了托勒密、塞琉古、马其顿三大希腊化王国,相对稳定的国际局势促使各国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文化渗透,他们兴办文化事业,在客观上进一步扩大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亚历山大东征的文化影响远大于政治影响和军事影响,他不但对许多地方的宗教习惯与社会风俗都加以容纳,而且将若干希腊文化带了进来,正是他的雄才大略,才便古希腊文化得以发扬传播,在欧洲和东方的影响经久不衰。

亚历山大东征所开创的希腊化时代对人类社会的历史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使希借文化、科学在城邦之外得以发扬光大。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使古代东西方的智慧合炉而冶,而两种文化的交流又开阔了希腊思想家的胸襟,因之古典希腊的城邦理想必然让位于希腊化时代的世界理想。亚历山大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开创了一个东西方文化取长补短的时代。在征战的帝国粉碎之后,文化的帝国依然存在。因此,一些学者认为:“17世纪以前,科学史上最光辉的时代是希借文化时代。”[13]

亚历山大的远征是一次对东方的战争,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说战争是比和平时期的交流更为直接和影响深远的一种交流。尤其是在政治经济交流比较缺少的古代世界,和平交流并非交流的惟一方式。一个民族在强大之后,往往因开拓土地掠夺人口与周围部族发生冲突,以暴力的方式进行交流。暴力的方式往往是间歇的,具有破坏性的,却有具有和平方式所不具有的冲击力量。这种猛烈地冲击过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对闭塞状态的重大突破。亚历山大东征以后,从爱琴海地区到印度河流域,经济文化发生了规模空前的交流。亚历山大东征这次破坏力巨大的暴力交流,正是起到了重大突破闭塞的作用。亚历山大东征开辟了以暴力方式打破闭塞的先河。此后,丝绸之路、蛮族入侵、民族大迁徙到新航路开辟,不同文明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14]

综上所述,虽然亚历山大东征充满着暴力,但是,它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更为深刻。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尼罗河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因此,伴随着东侵的过程,客观上是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亚历山大帝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流的新时代,也印证了战争往往成为不同文明间沟通了解的媒介。亚历山大东征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开创了世界史上一个高度文明的新时代。东征过程中,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希腊文化,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与发展。亚历山大东征首次揭开了欧亚非大陆间文化交流、汇合的序幕,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意义。

[1][法]杜丹.古代世界经济生活[M].商务印书馆,1987,P266.

[2]伯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M].商务印书馆,1987,P265.

[3][美]海斯·穆恩·韦兰.世界史[M].三联书店1974,P181.

[4][6][古希腊]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O].商务印书馆,1979,P72.

[5]朱庭光.外国历史名人传(古代部分)[M].重庆出版社,1982,P270.

[7]吴文藻.世界史纲[M].人民出版社,1982,P377.

[8]鲍群译.马其顿亚历山大从斯塔吉拉写给瑞典贵族学校校长亚理斯多德的信[O].1956,P102.

[9]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O].国立编译馆,1981,P231.

[10]沈之兴,张幼香.西方文化史[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P34.

[11]范明生.晚期希腊哲学和基督神学——东西方文化的汇合[M].人民出版社,1993,P27.

[12]施治生,刘欣如.古代王权与专制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3]杨巨平.论希腊化文化的多元与统一[J].世界历史,1992(3).

[14]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P18.

李鹏(1987-),男,山东济南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历史地理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方向:海洋文化。

2011-03-18

猜你喜欢

东征波斯亚历山大
威廉·亚历山大:通过画笔让西方了解中国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基于现金流量视角的成都东征财务风险分析
百名科技工作者重走红军东征路
亚历山大的消暑之物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亚历山大诉耶鲁大学:美国依据第九条提起的校园性骚扰第一案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