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1-08-15艾海提斯拉木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意识民族

艾海提·斯拉木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政史系 新疆和田 848000)

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艾海提·斯拉木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政史系 新疆和田 848000)

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历史专业民族学生“问题意识”的逐渐淡薄成为民族高师院校历史专业教育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问题意识”的内涵着手,在分析造成“问题意识”淡薄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教学实践,提出了培养民族学生“问题意识”的思路。

高师学生;历史教学;“问题意识”;培养思路

民族地区设立的高师院校历史专业是培养该地区中小学历史教师的摇篮,又是实施素质教育者的知识源泉。学启于思,而思源于疑。而在民族地区师范院校日常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总是教师频频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很少有学生向教师提问。这说明,历史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目前中学新课改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历史专业民族学生“问题意识”的逐渐淡薄成为该地区历史专业教育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高师院校历史专业肩负着培养中小学历史教师的任务。“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创新意识,进而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乃至形成全民族的创新意识,理应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和师范教育的最高目标。”高师历史专业的教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也承担着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重任。那么造成民族地区高师历史专业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何在呢?下面笔者以“问题意识”的内涵着手探讨自己的看法。

一、民族地区历史专业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现象及原因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思维活动中的心理状态。研究表明:人类在从事认识各种事物的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

“问题意识”不仅反映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度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没有问题意识,一切创造也就无从谈起。“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早已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学者所肯定和重视。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的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2]国外也有很多学者极力推崇问题及问题意识。如;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

目前“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诸多国家关注,而民族地区历史教育,由于忽略了这方面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就呈现出越来越低的趋势。民族地区高师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不敢提出问题。有问题不敢问也不想问,害怕提出问题后不能得到善待,同学们嘲笑自己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要提问,老师责怪自己上课没有专心听课。二是不善于提出问题。许多学生不懂得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不出问题,学习被动,思维僵化,不善思考。提问以后,只想知道具体的结论而不愿意刨根究底,不善于真正搞清问题的思路。对此可以例举,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朱棣文说:“中国的留学生,学业成绩都是很好的,但知识面不够宽;还有就是胆子太小,觉得书上的知识就是天经地义的,不能随便加以怀疑,跟美国的学生有很大差别。”又如:外国学者来华作学术交流报告时,台下的中国学生往往鸦雀无声,很少有人能够提出自己的质疑、见解及富有深度的问题。

据笔者分析;导致民族地区高师学生“问题意识”逐渐淡薄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育观念滞后。在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只重视对知识结论或结果的传授与掌握,忽视对知识产生、发展过程的探索。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当然不可能有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探索学习过程。

2.学生自卑紧张心理。从学生心理角度看,主要是由于他们存在自卑紧张心理。许多学生怕提不出“好问题”而被老师看轻或被同学取笑,因此,他们宁可把问题放在头脑里,也不愿提出来。

3.教师缺乏长期的决心。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一步一步来,一天一天地坚持,也许有些教师在初次尝试失败后失去了继续努力的信心。也许有的教师还怕学生提问多,影响教学进度,更怕学生提出自己回答不了的问题,有损自己形象,因而自觉不自觉地压制学生提问。

二、“问题意识”的培养思路

当前,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新形势下,民族地区高师历史教学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在历史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1.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强化问题意识。人们的行为是受到一定思想观念支配的,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历史教学也是如此。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是教学行为改变的前提条件。学生问题意识的淡薄,是由于传统教育思想支配下的教学方式造成的。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1)树立新型的人才观,自觉地围绕着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开展对高师历史专业学生的历史教学活动,着眼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树立新型教学观,要树立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新观念。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组织形式多样、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得到积极发挥,使教学过程本身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具有自身的、由师生共同创造出的活力。此外,教师要实现“教教科书”到“用教科书教”的转变,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追求。

(3)树立新型的评价观,使评价能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多种智力潜能的开发和人格的完善。

(4)树立新型的问题观,教师既要以问引问,更要提高自己提问的质量,要能够进行创造性的提问,从而为学生提供提问的范例和榜样。其目的在于能够寻求正确答案的同时又能够激发学生始终对问题保持一种好奇心和敏感性,自觉形成质疑的良好习惯。这种问题观强调主体性、民主性、探究性和个性特征。

2.提高学生对“问题意识”重要性的认识。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的职责就是激发学生的这种创新意识。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懂得培养“问题意识”对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比如,对历史教材中有着重大发现或发明的历史人物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李时珍等之所以能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就在于他们能想别人所不能想、问别人所不想问的小问题,从而自觉地把培养“问题意识”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之一。此外,还要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是一个有创新的人。”“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一个好的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应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而不是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总之,使学生认识到产生“问题”对自身思维发展与能力提高的重要性。

3.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培养“问题意识”不可缺少的。法国著名教育家弗雷认为“教育必须在对话中进行”,对话中师生双方相对平等,相互尊重,不能有一方的思想强加或储存在另一方。心理学研究和实践也证明,民主、平等、宽松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

(1)建立合作型师生关系。教师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从情感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要从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放弃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平等地与学生进行经验、知识、情感的“对话”与交流,充分尊重学生意志和行为形式,课堂上摒弃那种教师提问学生答的单向交流形式,更多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探索、热烈讨论、各抒己见。

(2)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中,真正能提问题的大学生很少,也有一些学生总爱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使教师难以解答。其实这些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教师绝不可三言两语进行打发,不能显得不耐烦,更不能对学生的想法加以训斥甚至挖苦打击。而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肯定学生能进行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以及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直言,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行为,敢于质疑,敢于释答,就要让学生冲破思想牢笼,做到不唯书是从,不唯教参是从,不唯师长是从。教师应该牢固树立“学生无错”、“言者无罪”的意识。学生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不明白的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有不同意见的允许争论;教师有错允许提意见。教师在学生提问、作答时,尽量做到表情专注,态度和蔼,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作的答案,哪怕是十分的幼稚和肤浅,都应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发掘其中可取的因素,防止从言行上伤害他们的自尊,挫伤其积极性。事实上,教师任何一个赞赏的眼光、鼓励的语气、肯定的神态都会使学生心中产生无限的自信,“问题意识”会油然而生。

由于是在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气氛下进行教学,学生“问题意识”被激励起来,通过大胆提出看法到勇于辩论,可以激发思维的想象,不断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开拓个性化发展的课堂教学空间。爱恩斯坦曾经说过,“一个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社会。”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一方面,鼓励学生“主体介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参与对历史的评价与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思维。这样做,不仅能强化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有利于他们形成对历史的独立见解,养成批判思维的习惯。比如,对“新文化运动”性质的认识,笔者介绍了目前史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中大多数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启蒙思想运动,也有人提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政治运动。这两种观点均引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课前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充分准备,在课堂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尽管无统一的答案标准,但是通过辩论,学生们收获很大,既增长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又培养了同学们的“问题意识”。

4.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加重要。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自己能否在学习中不断提出问题,以及能提出较好的问题,这是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状况具体表现。然而在历史教学中,许多学生觉得没有问题可问,主要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授人以渔”,鼓励学生自我提问,教给学生关于如何产生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提问的技能,要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应不断鼓励学生自由地进行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分别提出要求和训练,使学生产生不同水平、不同种类的问题意识,并加以引导,让学生的一次次问题意识逐步由模糊变为明晰,最后能够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出来。“问题”产生的方法很多,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据已有的研究成果[3]来看,主要方法有:

(1)可以对课本的节题、标题进行提问。如“为什么说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又一次伟大转折?”

(2)可以根据上下节关系提出问题。如“唐的繁荣”同“唐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之间有什么联系呢?“郑和下西洋,与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有什么关系?”

(3)可以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处发现问题。如“为什么在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决定和平解决呢?”

(4)可以在对照比较中去寻找问题。如将郑和与哥伦布进行比较,无论在航行的时间、规模、次数上,郑和都超过了哥伦布,但“为什么哥伦布比郑和的影响更大呢?”“同样是对日本作战,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而甲午战争却遭到失败,这一胜一败说明了什么?”

(5)可以进行假设性提问,如“西安事变如果不和平解决,中国近现代历史又会怎样呢?”

(6)对一个历史事件的认识,可以从全球史角度,从当时国际形势的特点及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提问。如“皖南事变”,教师可启发学生:“1941年前后中外历史上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这些历史事件所折射的国际形势有何特点?”“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表现出哪些政治主张?这些政治主张产生了哪些影响?”“中国共产党解决西安事变与解决皖南事变的方针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此不同?说明了什么?”

5.巧设问题情境,开发“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较长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需要的情境,通过教师巧妙的置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感到自己需要问“为什么?”,进而引发学生深刻、活跃的思维。对于历史学科,学生有着太多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巧设问题情境,进行引导。学者许燕装介绍的关于历史教学五种巧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值得借鉴:[4]

(1)文物图片,如“秦始皇陵兵马俑”这幅文物图,让学生相对自主地探索历史形象背后的实质,发现历史形象反映的历史真实。

(2)史料,如“义和团各坛场,均门前树立大旗,上书‘扶清灭洋’等字,人皆耀武扬威。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再与大清闹。要求学生对其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并运用史料来说明某些观点或作出评价。

(3)设置历史情境,如“宋朝时,有书生赴京赶考,途中遇雨,避进一老翁家。老翁热情款待,又请抽烟,又请喝茶,临走还送书生一袋玉米饼做干粮。”要求学生判断此情境是否真实。

(4)通过相似点或不同点对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如对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成败进行比较,对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起飞的相同原因进行比较等,或通过比较揭示历史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如比较第一、二次鸦片战争,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通过对林则徐、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在向“西方学习”方面的比较,揭示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一代代“先进的中国人”提出过许多救国方案,并大胆尝试,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5)从历史发展来说明现实问题。如根据唐都长安的城市平面图和有关文字记载,谈谈这座城市规划建设的特点。从今天城市规划或建设的角度看,你认为可以借鉴什么?又如“从‘门户开放政策’到2001年的中美‘撞机事件’看美国一贯对华政策。”“谈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利与弊。”当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不能简单地为设疑而设疑,搞形式。而应该围绕准确性、层次性、启发性三方面进行,这样才能激发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欲望,唤起他们对于各种知识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历史教师要树立一个观念:提问,不只是教师的事;也应该是学生的事。新时代的教师,不再是大小齿轮的关系,也不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而是激发者和被激发者的关系。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历史教师要从灌输者走向引导者,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渗透培养,不断挖掘教材及生活中的实例,创造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各种情境,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中发挥主体作用,形成问题意识,不断培养、提高创新能力。重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同时,高师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也会不断提高,最终就能实现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培养素质教育所需要的历史教师的目的。

[1]周正龙.试析大学历史教学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

[3]陈洁.学贵有疑——历史学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初探[J].教学月刊,2002(4).

[4]许燕装.历史学科“问题意识”的培养[J].历史教学,2001(4).

艾海提·斯拉木(1968-),男,维吾尔族,新疆和田人,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政史系讲师,从事高校历史教学与研究。

2010-09-02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意识民族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多元民族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