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在体育课中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2011-08-15邓兴满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体育课中学生心理健康

邓兴满

(益阳市海棠中学,湖南 益阳 413000)

试论如何在体育课中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邓兴满

(益阳市海棠中学,湖南 益阳 413000)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高峰期,是人一生心理发展最活跃的阶段,也是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阶段。体育教学不仅要适合这一年龄段的特点要求,更要在体育教学中转变观念、更新思想、更新教法,帮助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人生观,克服不良心理因素与障碍,成为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合格的人才。

体育课;心理健康;个体需要;有的放矢;阳光体育

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是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人才方面其它课程所不可替代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启动实施,随着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的不断深入,体育课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增进学生健康的重任。体育教师必须重视学校体育课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作用,尤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作用。因此,在新课标下的学校体育由强调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转化为以身心协调发展的多维健康教学观转变的前提下,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应多思考:如何克服学生的不良心理、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已成定局,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什么是中学生心理健康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高峰期,是人一生心理发展最活跃的阶段,也是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阶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中明确指出,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应具有以下特征:智力正常,在学习、生活、劳动中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处理解决遇到的问题;与大多数人心理一致,并且符合年龄阶段的心理要求,如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富于幻想等;能体察和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能控制、调节情绪,合理宣泄;具有独立性、进取心和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和老师、伙伴、家长的关系融洽和谐,能做到互助、互动、合理决绝冲突,知道如何拒绝;动机明确、态度积极,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正确有效的方法指导。所以,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说,心理健康至少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指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而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体育教学活动中要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要求,提高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自觉性,充分发挥体育修身养性的特殊作用并加以拓展,协助学生开发心理潜能,渗透以认知、个性心理、心理品质、情绪情感、心理适应为主的教育,指导与帮助学生排除心理困扰,克服心理障碍的过程。

二、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表现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大量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说明,当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为数不少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退缩、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适应不良、强迫症状、对抗倾向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与健康中学生心理标准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三、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从生理角度(内因)上分析

1、生长加速

学生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快速增长,开始更多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强烈,但由于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还不成熟,思考问题时常表现出感性化、情绪化、极端化。当真正的我和理想中的我之间产生较大的差距时,就可能导致焦虑、过分敏感或强迫症。

2、性的觉醒

学生进入青春期后,性激素分泌急剧增多,第一、第二性征快速发育,学生对此即感到神秘、困惑又充满好奇,自己必须调控这种突如其来的性的唤醒,以达到和自己尚未成熟的心理水平保持平衡,这种既想探求性的好奇、又对自己的行为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矛盾将会不安等心理现象。

(二)从外在因素(外因)上分析

1、学习的压力

初中学生由于学习负担过重,成绩不理想,常会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如长期得不到缓解和指导,就会对学习产生反抗情绪,导致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考试焦虑、学习恐惧症甚至旷课、退学等。

2、家庭的意外变故

由于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此时如果发生家庭变故,如父母离异、亲人病故、或自身的意外伤害,都能产生抑郁、逃避、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现象。

3、媒体的负面影响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各种媒体的发展,显示了人类科技的进步。但在媒体发展的同时,它也冲淡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即使是家长和孩子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也缺乏感情沟通。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孤独、忧郁、思想迟钝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倾向。尤其一些不良的影视节目、网络游戏或书籍,是非不分、道德不明,更对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4、社会阴暗面的影响

目前社会上不良因素,如腐败、吸毒、色情、暴力、抽烟、喝酒、赌博、说脏话等屡见不鲜,造成学生中出现花钱大手大脚、故意说脏话、骂人、打架、抽烟、喝酒、赌博、谈“恋爱”、迷恋网吧等现象,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发展的不利因素难以有效控制,从而导致差生的大量出现。

四、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怎样将心理健康教育容入体育课教学中去是当代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

(一)重视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实践需要理论作基础。在体育理论课上,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联系现实生活中真真切切与心理健康有关的人和事,让学生感悟、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和重要性。例如在讲解三维健康观这一课题时,不妨先向学生宣读几则报道:如《中学生连续集体出走事件敲响心理危机问题警钟》的报道;《马加爵事件回放》的报道;16岁少年小新(化名)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这些事例是见诸于报端血淋淋的教训。学生听后陷入了沉思,老师可随即趁热打铁讲述“三维健康观”特别是“心理健康”的概念极其重要性,使学生更深、更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三维健康观和心理健康的概念,提高学生对健康的全面认识,有效的加强了学生自觉参与体育运动的思想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建立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组合兴趣小组

关注学生的需要就是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的理念的要求。从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出发,我们不仅要通过体育教学来增强学生体质,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教学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现代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給我们社会、家长和老师敲响了警钟:该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使他们拥有一颗健康的心已迫在眉节,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就是为更好的上好体育课指明方向;为体育课有针对性的选材、备课、设计教学提供素材,真正起到体育课为学生调适心理状态服务的作用,实施健身育心的功能。

为了更好的发挥体育课的职能,使学生的不良心理能在体育课中得到改善,首先,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和与学生的交往、交流中,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各种想法、情绪变法,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将学生不同的心理活动和障碍归类,将学生根据个人爱好、特点、和需求以表格形式或其他方式填报,老师再按照学生填报的不同内容,合理的分成不同的体育小组,建立较为全面的心理健康档案,为有的放矢的上好体育课作准备。同时选出每个小组的组长,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及各小组应注意的事项,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成为老师的好助手。

(三)有的放矢的课堂教学

1、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方法

在体育课教学中,除了学习新的教学内容和基本方法外,还应针对具有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小组,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运动特点因材施教,对他们进行利用体育运动的作用实施对其不良心理问题的潜移默化的疏导。比如:对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退缩、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的学生小组,则选用或足球、或篮球、或接力跑、或拔河等集体性活动项目来作为教学内容,采用激励的方法,提供他们发言和练习的机会,以改变孤僻的个性、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逐步适应与同伴交往,形成合群的心理定势。采用加强角色和地位的互动性的手段来以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和善处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乐于助人的良好行为品质。紧张激烈的球类比赛活动,还能使学生在激烈的练习和竞争中锻炼自己冷静、沉着思考的心理品质。针对心理胆怯、遇事紧张等不良心理问题的小组学生,我则选用障碍跑或体操项目中的跳山羊或跳马等即具有表演风格又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作为教学内容,这要求学生不断克服怕摔跤和去怕担风险等胆怯心理,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还有,针对那些有矛盾有隔阂的不良心理问题的小组学生,我选用的教材内容是舞蹈和健美操,舞蹈和健美操运动能让学生充分的展现自己、交流思想、打发情感、消除隔阂、相互沟通,在优美音乐的伴奏下,学生自我封闭的意识在这里得到彻底解脱,活动中那融洽、和谐、高雅的气氛能增强学生沟通和交往的意识和欲望,在这里,我采用的是小群体互助学习法,它加强了对责任感、创造力、协同意识、竞争意识的培养,极大地促进了学生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针对那些怕苦怕累的学生,我会选用中长跑运动项目来教学,培养学生的的勇敢、坚毅、果断、坚忍不拔、奋发进取、开拓进取、吃苦耐劳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那些易于急躁、感情易冲动的学生我选用慢跑等持久耐力性活动项目来教学,以培养他们自我控制能力,改变易急躁、冲动的特点,此时我采用模拟及意念教法,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了心理适应及调节能力;对那些自卑的学生我会选用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简单性活动项目,使他们容易看到自己的进步,并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提高其成就感,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对那些习惯于厌学、逃学、说谎、甚至有偷窃行为的学生,我选用娱乐性很强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学内容,利用创设情境法教学,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其获得积极的感受和认识,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并最终内化为认知结构,培养出良好的思想品质。

2、利用课外阳光体育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阳光体育活动从本质上来说不是体育课的补充,而是体育课的延伸。阳光体育活动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为了满足和保证在校学生每天在校合理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而专门设立的课外体育活动。课堂学习和运动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为了达到预期的运动目的,阳光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堂的延伸是极其有效到位的。自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各级学校均已开展了课外阳光体育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多样手段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形势一片大好,及时有效的弥补了体育课堂的不足,阳光体育课外活动有着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学生容易接受,愿意积极参与,同时他不受课堂教学中时间、空间、形式上的极限,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活动由课内向课外自然延伸,学生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甚至在玩的过程中完成某种“练习”,使所涉及的人、事、物变成促进自我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提高和能力发展的活教材,更加丰富了课堂中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把自己置身于欢快愉悦的阳光活动中,使身心健康在阳光课外活动中得到了成长与升级。

五、结束

实践证明,通过上述做法,学生不仅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自信心提高了、体质增强了、从思想上重视体育锻炼了,而且大大改进了学生的不良行为心理,由原来的“不良行为心理”明显的向“健康行为心理”转变,教学效果显著。

作为体育教师,你只要“有心”,就会“有果”。除了加强业务学习外,全面去了解学生,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拥有既要“育体”又要“育心”教学思想,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改进教学方法,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健康、创新人才定会是志在必得。

[1] 潘国年.高中体育差异性教学策略的研究[J].文理导航,2010.12

[2] 吕宁.中学体育教学心里素质的培养[J].商情,2010.10

[3] 张海灵.新课改背景下中学体育分类分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2010.06

[4] 辛崇峰.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资治文摘,2010.05

[5] 吕增浪.浅谈体育课的教学改革.东西南北[J]·教育观察,2010.12

Research on Promotion of Students'Psychological Health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DENG Xing-man
(Begonia middle school,Yiyang 413000,Hunan)

Adolescents are in a period,in which their body and wisdom are growing.the period is the most active period in someone'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easy to produce mental problems in this period.Gym teacher not only should be acclimated to Adolescent students'characteristics,but also should renovate the Conception and reform teaching method to guide adolescents establishing correct healthy conception and outlook oflife,overcomingunhealthypsychological factors,beingTalents whoadjus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gymlessons in middle school,healthypsychology,havinga clear goal,sunligh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G11

A

1671-5004(2011) 03-0106-03

2011-5-27

邓兴满(1968-),女,湖南沅陵县人,中教一级,益阳市海棠中学,从事体育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体育课中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