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生态学视域中高职师资建设对策初探

2011-08-15李陟威方勤敏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环境

李陟威 方勤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

教育生态学视域中高职师资建设对策初探

李陟威 方勤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

随着对教育生态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教育生态学与学校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并在教育生态学这一理论层面上探讨高等教育的发展走向,其中高职教育便是其中一种。高职教育的发展对高职教师的发展产生着直接的影响,而高职教师水平的高低也反过来制约着高职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

教育生态学;高职师资;建设

教育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生态观念为价值取向,生态学的相关原理为理论依据形成的一种教育新理念。教育生态学在我国的大力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对教育生态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教育生态学与学校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并在教育生态学这一理论层面上探讨高等教育的发展走向,其中高职教育便是其中一种。高职教育的发展对高职教师的发展产生着直接的影响,而高职教师水平的高低也反过来制约着高职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

一、高职师资建设的生态支持因子

生态学逐步成为一种潮流。从生态学来看,高职教师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水平的提升和自身的发展离不开各种生态因素的协调和支持。

一方面,从内部方面分析,基于高职教师作为人的需要,物质生活的保证、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具有人文气息的周遭环境,宽松的学习和科研氛围,对工作的效能感,对自我价值的追求等,这些是高职教师提升自我素质和水平的前提条件,为高职教师生态系统在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循环和交换提供可能,同时这些也是高职院校师资整体得到提升的基础。

另一方面,高职教师成长的内外环境是其实现自我实现和提高的有力保障,内外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高职教师发展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这为高职教师的发展提供着丰富养分的土壤,为高职教师的成长打造有利的平台。

二、高职师资生态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近些年,各个高职院校加高了教师的准入门槛,对教师在学历、专业、教学经验、教学技能等方面都提高了要求,但是高职教师的素质仍然无法从整体上得到质的提升,高职师资建设还是有着许多的弊病和漏洞,这给高职教师的生态化建设造成了一定的现实困难。

(一)、限制因子定律与高职教师学历结构的矛盾

在生态学中,“限制因子”是指达到或者超过生物耐度的因子;所有的生态因子都有可能会成为限制因子,虽然程度有所不同,但都会起到限制性的副作用。对高职教师学历和素质起到限制性副作用的有两点:第一,高职教师面临着传统专业需要不断深入研究与新的专业要求其接受许多全新的知识并对此进行深入探讨的双重需求,这使高职教师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对高职教师日益提高的要求在高职教师的发展中成为了限制性因子,限制了高职教师身心素质快速和大幅度的提高。第二,从高职教师自身分析,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尚处于发展阶段,高职院校的工资待遇、福利等都远远落后于其他的教育单位,这使很多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大打折扣,对教学上消极的态度导致教师没有自我提升的热情和渴望,抱着“反正英雄亦无用武之地”的想法,很多教师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停滞不前。

(二)、“教育生态链”和“教育生态位”缺乏造成的职业倦怠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很难得到一种来自社会与学校的肯定,他们现在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也很难满足他们的归属需要、自我尊重需要、自主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由于“教育生态链”不尽完善,教师的需要得不到很好的满足,而同时高职院校种种制度也对教师的生态位造成了挤压,使教师变成了“带着镣铐的舞者”,降低了教师对自己职业生活的认同感,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三)、“边缘效应”和“整体效应”缺乏导致交流不足

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对教师要求的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广泛存在近亲繁殖的现象。每一个高职院校根据所在的特色专业不同而侧重不同,这就容易出现相同专业上,同一师门下几代人共事的现象。边缘效应的缺乏,不能构成教师进行学科交叉沟通的条件,使教师很难形成共同合作的意识。

(四)、“花盆效应”导致科研意识和学习意识淡薄

花盆效应在高职教师身上体现得很明显,由于高职院校教师组成队伍中,大部分来源于高校毕业生,在从校园到社会的环境转变过程中,适应性较差,从而导致自身生存压力的增大,导致其发展受阻。高职教师与其周围的生态环境不能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有效交换和交流。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受到阻碍,生态环境因子失和,这都引发了对教师工作创造性的抑制。

三、高职师资生态化建设的对策探讨

高职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倚仗高职教师生态系统的完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系统中的反馈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自身来说,自我完善的功能;从外部来说,对教育效益提升的促进功能。因此对高职院校师资建设对策的研究,就是增强高职教师生态系统各项功能的探讨。

(一)、创建适合高职教师生态发展的生态环境

要使高职教师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生态环境的保障是十分关键的,创建适合高职教师生态环境主要在于:首先,建立和谐的物质环境。对教师物质环境的创建主要包括关心教师的生活,对教师生活方面的困难能及时解决,为其提供合理报酬,同时优化教师的教学场所环境,努力确保有利于教师生活和工作的现代化设备的完善和先进。其次,创建和谐的心理环境。主要注意向教师传导调适自我心理状态的方法和途径,促使教师形成自觉关注和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在深化教育和推进教育管理体制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推出的改革措施和方法,都必须充分考虑教师的心理耐受层面,以绝大部分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作为底线;高职院校要构建科学合理公正的管理与评价机制,既要按章行事,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又要注重营造对保持教师心理健康有利的内在环境;既要加强改善办学条件,又必须重视教师福利待遇的稳步提高,学校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应能实实在在为教师们排忧解难。再次,建立良好的文化和规范环境。打造高职教师工作的包容性环境,建立和谐共栖的竞争机制;打造尊重教师与民主的软环境,增强高职教师自我实现感与归属感;建设吸引人才、重视人才、留住人才的软环境,让教师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实行柔性管理,建立弹性工作时间、柔性的工作评估、柔性的激励机制,为高职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最后,建立合理的社会结构环境。第一,从政策和就业等方面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支持力度。要实实在在地将支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有关政策贯彻执行;以舆论矫正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偏见。要破除人们对高职教育所持的陈腐观念,借助各种媒体、以及各种不同规格的会议,加大宣传力度,纠正人们对高职教育的鄙薄眼光,以此改变高职教师在整个教师群体,乃至全社会的地位;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满足高职教师付出与回报的平衡。对高职教师的合法权益,有关部门应予以坚决维护,加大提高高职教师待遇方面的政策倾斜力度,将增加高职教师工资待遇的有关政策落到实处,而非形式主义。

(二)、促进高职教师间交流合作

我国现阶段高职教师发展生态系统中“边缘效应”和“整体效应”缺乏,导致高职教师孤立严重,为此,高职院校必须以自发为基础,自愿为原则,强化教师间合作与交流:第一,构建教师合作文化,激起高职教师间合作的共同愿景。高职院校必须致力于教师合作文化氛围的营造,为教师合作提供一个温暖的、互相支持的、可信赖的学校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师间既能感到彼此心灵的贴近,能互相了解、互相支持、互相同情,同时能产生强烈的使命感。第二,推进教师管理制度改革,营造民主开放的组织氛围。多年来,我国高职院校采用的是科层制的管理机制使高职教师间的合作变成了一种行政行为,成为了高职教师应付和敷衍领导的一种形式。高职院校应加大力度对推进教师管理制度的改革,降低科层制带来的等级化、非人格化的弊病,使管理制度更加民主与开放,让教师合作不仅仅成为一种行为,更成为教师间情感沟通的渠道与途径。第三,对教师非正式群体活动予以关注和引导。所谓教师非正式群体是指教师之间由于共有的价值标准而自然而然形成的没有固定形式的社会组织。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基础在于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价值标准的情感态度。这种群体对成员的行为与工作效率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学校必须予以关注与引导。

(三)、重视高职教师科研能力和意识的培养

第一,完善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机制,以完整的知识结构奠定科学研究之基础。在教师培训机制的构建中,高职院校必须将教师培训纳入学校年度预算,使培训在经费得到充分保障,让教师培训切实可行。要注重培训应注重多样化和实效性。在培训内容上,应针对高职教师需要,开设具有实际意义的培训项目,提高高职教师对限制因子的适应机制,提高他们对环境的耐度等。要推进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为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提供政策支持;要以全面的目光推进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要使继续教育体现高职特色,围绕培养“双师型”教师这一目标做好全面规划,对高职专业教师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分批次的实践轮训,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外部条件。第二,营造重视科研、提倡创新的学术氛围,以优良的文化环境激发教师科研之动力。要在高职院校营造优良的科研氛围,领导重视是关键,学校领导应对科研建立一种正确认识,并高度重视;学术活动是渠道。高职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多多参加有关科研方面的学术会议与学术交流活动;专家引导是重点。高职院校应通过各种方法建立青年教师与专家、学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在课题申报、研究上,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传、帮、带”作用;搭建平台是基础。高职院校应该为教师们搭建三个平台: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发挥平台、科研成果和专利的展示平台、科研成果的转化平台。

[1] 魏国孝.教育生态环境与学校环境[J].宁夏社会科学,2005(129):159—160

[2]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赵虎.基于教育生态学的高校教师素质提升模式探讨[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2):74-76

The Research on Counter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on the View of Educational Ecology

LI Zhi-weiFANG Qin-m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ofForestry&Technology,Changsha 410007 Hunan)

With the deepeningofthe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ecology,more and m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gin toconnect development ofthemselves with educational ecology,and to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higher on the basis ofeducational ecologytheory.The development of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and the level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level.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ecology;higher vocationalteachers; construction

G451.2

A

1671-5004(2011) 03-0092-02

2011-4-18

李陟威(1980-),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科科长,政工师,高级国家职业指导师,研究方向: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管理学。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环境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环境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