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院校文艺学师范性简论

2011-08-15罗瑞宁

贺州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文艺学学术性文学理论

罗瑞宁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中文系,广西 崇左市 532200)

高师院校文艺学师范性简论

罗瑞宁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中文系,广西 崇左市 532200)

“师范性”是高师院校教育的基本属性。在学科(课程)教学中,“师范性”体现为学科的学术性追求与高师院校特殊的职业培养要求协调统一。高师院校文艺学的“学术性”必须具体落实到“师范性”上;只有真正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高师院校文艺学课程教学才可能实现有效性。

高师院校;文艺学课程;“学术性”;“师范性”;途径

一、“师范性”:高师院校教育的基本属性

“‘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是理论界与实践界难以化解的情结,贯穿了高师院校改革实践与研究探索的整个历程”[1]95。当然,仅仅就“情结”本身而言,已有学者厘清:它其实是“一个真实的假问题”;“……现在是结束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时候了。我们面临的新问题是如何全面把握教师的专业性。如果还要与原来的问题保持联系的话,那么,问题将这样提出:什么是高等师范院校独具的学术性”[2]16。就此问题,学者们展开进一步研究,形成了一定共识。有学者引用了波依尔有关“学术水平”的论述说明这个问题。比如孙二军等人在其《高师院校“学术性”与“师范性”的释义及实现路径》一文中有:

“波依尔认为学术水平应包括‘发现的学术水平;综合的学术水平;运用的学术水平;教学的学术水平’。这一观点比较适合高师院校学术性的定位,它既体现了一般大学学术性的追求 ——发现的学术水平、综合的学术水平;也包括适应职业性的学术性要求 ——运用的学术水平;尤其重要的是他对原来被排除在学术之外的‘教学’进行了学术性的解释。在波依尔看来,教学是一门学术性的事业,它虽然从已知开始,但不局限于已知,最好的教学不仅传授知识,同时也改造和扩展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也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善于创造一种求知的共同基础,而且要通过各种活动,把学生与自己都推向新的创造性的方向。这集中反映了教育学科学术性对于教师教育的重要意义”[1]96。

从引言可以看出:高师院校的“学术性”确实是具备了特殊的规定性。按照这样的说法,针对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而言,“学术性”与“师范性”其实是“一个钱币的两面”,是相互依存互相支撑的关系。原因,主要是与高师院校本身特殊的职业培养目标要求有关。高师院校必须把培养未来真正的教师 ——不仅仅是传统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即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具备了现代的创新精神(“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作为自己教育追求的基本目标。高师院校特殊的培养要求使得其所追求的“学术性”必须与“职业性”的追求保持高度协调;而二者的“协调点”,自然而然要落实在“师范性”上。

“师范性”“是指师范院校的教育专业性和教育特征,是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集中反映了教师教育在专业思想、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师范性的内涵不仅包括使未来师资获得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教育实践能力,而且包括要注重使未来师资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素养,能够不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表现出良好的专业道德,最终取得相应的专业地位”[1]96。由此可见,针对高师院校而言,所谓的“师范性”,其实就是一种高师院校“独具的学术性”。“师范性与学术性统一”成为了“高等师范教育运作的基本原则”[3]81。

简而言之,“师范性”其实是高师院校教育的基本属性。“师范性”其实是“学科的学术性”与“教师的职业性”在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过程中做到了高度统一协调发展的根本体现(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谓的“教师的职业性”,它是具备了独特之内涵的。教师这样的职业与育人直接联系在一起,相比于其他职业,具有特别的要求,即俗语所言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具体到学科(课程)教学中,“师范性”体现为“学科的学术性”(即狭义的“学术性”)追求与高师院校特殊的职业培养要求(即“教师的职业性”)协调一致。简言之,高师院校所有课程的“学术性”应该具体落实到“师范性”上;只有这样才真正做到“学术性”与“职业性”二者的协调统一;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现实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二、“师范性”:高师院校文艺学独具的“学术性”

文艺学,作为文学实践的理论产物,“是一门意识形态性很强的学科,它在整个人文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4]1。既然跻身为重要的学科,毋庸置疑,文艺学是具备了突出的学术性(这其实不是学理的推断,而是一种众所周知的事实);换一种说法,文艺学是具备了“学术含量高和文化价值重大”这样的学科基本特征 ——即通常人们所说的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纯粹的理论”、“前沿的探讨”以及“理论对实践的引领性”等等。但,若把问题放到本话域 ——高师院校课程(学科)建设,甚至具体为“高师院校文艺学课程教学”①,这样特定的文艺学的“学术性”其内涵肯定得再做一番考究和阐释了。一个核心的问题:该怎样来定位高师院校文艺学课程独具的“学术性”?

按照前面阐述过的高师院校教育基本原则,高师院校文艺学课程独具的“学术性”最终得落实为具体的“师范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众所周知,课程总是围绕着培养的具体目标展开的;课程必须以教材(课本)为蓝本的、通过课堂以及课外教学的具体实施途径,以实现学生未来的以职业为中心的总的人生目的;课程其实是一系列的系统化存在的教育活动过程。课程的要素至少包括:教材(课本)、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环境(社会条件与客观要求)等等,它们是环环相扣的相互关系。贯穿课程活动(关系)始终的是具体学生对于具体学科专业素养——“学术性”的追求。而学术,总是要立足于已知的、立足于既有的知识,其往往以学科体系的方式存在;但学术,又绝不仅仅局限于知识及其体系;学术的生命力主要还是体现在其所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和因此要展开的探索;学术,从来都必须以开放性、前沿性、探讨性、创新性、生成性等要素来构筑自己的灵魂特征。从本质上说,学术其实是人的学养积累和创造精神形成二者相互统一的活动过程;学术性,说到底是人的创造性、生成性 ——具体表现为人的知识学养的积累、人的创造精神的形成以至人的创造能力的生成与不断提高。具体到文艺学的“学术性”,就是指人通过文学理论的学习和探索而实现的人的文学理论素养的积累和文艺理论创造精神的形成;再进一步具体到高师院校中文专业课程文艺学的“学术性”,就是指中文专业的师范大学生通过文学理论的学习和探索而实现的未来教师职业——尤其指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学养的积累与教师职业创造精神的形成。简之,高师院校文艺学独具的“学术性”,其实就是高师院校文艺学所必须具备的“师范性”特征。

三、“师范性”缺失:高师院校文艺学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杨道麟先生在《浅论高师院校中文系的“师范性”》一文中曾指出:“学界周知,由于历史、现实、政策、体制、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办学思想存在着种种弊端,突出表现在长期以来没有很好地体现‘师范性’,对于‘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是培养语文教师’这一根本问题的认识,在领导、教师和学生中缺乏应有的高度”[5]110。杨先生进一步归纳出当下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办学主要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培养目标不明确;二是课程结构不合理;三是教学方法太单一。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中文系所培养的学生却根本地缺乏了“师范特长”[5]110。杨先生所列举的问题无疑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具体到高师院校文艺学的课程教学,问题自然没能避免。突出表现为两方面:其一,课程教学目标被盲目拔高。一些高师院校文艺学课程教学往往盲目地向“专业的文艺学”或“综合性重点高校开设的文艺学”标准看齐,一味地强调其“学术性”,没有兼顾到特殊的“教师未来职业要求”(即“师范性”)这样的高师院校培养目标实际,这种情况主要存在于全国或省级重点的一些少数师范类高校;这样做的结果是,所培养的学生,其文艺理论专业水平见长,但运用于未来教师职业的文艺理论教学方法技能却根本地阙如;其二,课程教学方法僵化严重。面对着以系统性抽象性面目出现的艰深复杂、不断变化更新的文学理论学科知识体系,一些高师院校的文论课教师确实感到力不从心、无所适从;上课照本宣科,高头讲章,从知识到知识,从理论到理论;“言必西方/食洋不化”,“一言堂”,“满堂灌”;种种弊病,随处可见。文艺学课程教学方法单一与粗暴使得高师院校学子 ——师范生对本门课往往“闻而生畏”。文论课,老师难教、不喜欢教;学生难学、不喜欢学,这成了许多地方性的普通高师院校普遍的情况。这两方面偏差的出现,原因当然是多种的,但归根结底,高师院校对文艺学课程教学“学术性与职业性协调统一原则”——即对高师院校文艺学课程教学的“师范性”认识不足应是主要根源。只有克服这样的思想盲区,高师院校文艺学课程教学困境才有望可以突破。

四、“师范性”实现路径:高师院校文艺学“学术性”与“职业性”协调统一

从高师院校教育原则出发,要实现高师院校文艺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落实本门课的教育特征、属性要求 ——即“师范性”要求;做到(学科的)“学术性”与(教师的)“职业性”协调统一、共同发展。教学是一门艺术,充满着创造性和生成性;不管是哪一类哪一级的课程教学,绝不可能千篇一律、万众同腔。在不偏离教育基本原则和学科课程基本要求(学术性)前提下,课程教学应该是一个个具体的师生在一个个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所进行的一次次富有创造性、生成性的教育实践活动。要落实文艺学课程教学的“师范性”以达成该课程的真正有效性,以下的两条途径是应该加以考虑的。

(一)文论知识“传承”与师范能力培养的紧密结合

知识、能力、情感,对于学校课程教学目标而言,不管什么时候,恐怕都应该是三位一体的关系。在开放性的后现代时代,因为媒体和信息的便捷性丰富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有人认为知识对于课程教学不再重要,当然这样的说法肯定经不住推敲的。失去了知识,失去了所谓的“学术性”,学科的基础也就不复存在。其实,知识(信息)对于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后现代的知识与现代甚至是前现代的知识对于人类都是一样重要,其不同的,仅仅是知识的来源、结构、获得途径以及可获得量不同而已。学科教学必须以知识传承为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学科教育也就不复存在,进而学校(包括大学)也将不复存在(也许会出现那么一天,但这一天肯定还是非常遥远的,不可能马上到来)。文艺学作为文学理论的知识体系,因其源远流长、参与人员众多、社会文化价值巨大,尤其在高校里,它无疑是早早地并且直到现在还一直占据着一方重要的教学学术领地。作为课程,通过有关的文学理论知识把握 ——即通过有关文学的“学术性”教学(探讨与交流)培养大学生的“学术造诣”(包括“人文情怀”在内),这是文艺学课程教学的一般要求。但在高师院校课程教学的具体语境下,文艺学课程教学仅仅为了追求学生的“学术造诣”而开设恐怕绝不可能也不应该;作为文论知识的“传播”(传承)的高师院校文艺学必须与师范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这其实是现代教育尤其是师范教育的基本要求。

师范能力,说到底是当老师的能力,是教什么和怎样教的一种特殊的职业能力。师范能力也是必须以知识能力作为基础的。高师院校文艺学在培养大学生师范能力方面,实践证明是具备了一定的“先天优势”。作为文学理论知识系统的文艺学课程,其以文艺美学原理为基础,渗透着知识、认识、教育等各方面重大的文化因素,呈现出博大精深的知识/学术格局。从文学理论的知识系统出发,有针对性地施加高师院校大学生师范能力培养,实践也早已证明确实可行。比如,文艺学中有关的“接受美学理论”、“文艺交流与对话价值理论”等等,这些文论知识在传授过程中,如果能加以“师范性”的解读和训练——不仅让中文系师范大学生们详细知道这些文学理论的基本内涵,还要让他们亲自体验(通过课堂讨论、教育见习实习等具体的教学实践训练)这些理论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针对学生心理需要赏析语文课文以及培养中学生习作兴趣等),这样做对于中文专业大学生师范能力的形成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二)以创新性精神来统领高师院校文艺学课程教学

文艺学是开放性的科学,它不是理论的教条,而是文学实践的产物,并且最终可以对文学实践进行指导。文学实践,绝非可以狭隘地仅仅理解为这是作家诗人们的事情,文学实践是全人类的事情,是全人类人性完善(通过审美)的重要需要,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活动的方方面面,其中,学校的语文教育就是文学实践一种普遍而重要的方式之一。秉承着文学的自由与创造精神,毋庸置疑,文艺学本身是充满着探索与创新精神的。而创新,从来都是具体的创新;针对高师院校文艺学课程教学而言,文艺学的创新则必然要具体兼顾到以下几点:

其一,文学基本知识、原理的学习把握与语文教育基本技能锻炼、生成同步进行;

其二,现代文论境界的开拓与现代语文境界的开拓同步进行;

其三,科学文学艺术观的树立与为人师道意识形成同步进行;

其四,艺术创作个性民主自由精神培养与语文教育审美育人理念生成的同步进行。

五、结 语

总而言之,“师范性”是高师院校教育的基本属性、要求。在学科(课程)教学中,“师范性”体现为学科学术性追求与高师院校特殊的职业培养要求协调统一。高师院校文艺学的“学术性”必须具体落实到“师范性”上;只有真正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高师院校文艺学课程教学才可能实现真正有效性。

注释:

①文艺学,也称“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基础教程”或“文学概论”等等。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学理论基础课程,本门课在高师院校中文系课程设置中是不可或缺构成之一。

[1]孙二军,李国庆.高师院校“学术性”与“师范性”的释义及实现路径[J].高教探索,2008(2).

[2]叶澜.一个真实的假问题 “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9(2).

[3]康翠萍.师范性与学术性统一:高师师范教育运作的基本原则[J].江苏高教,2001(3).

[4]童庆炳等.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杨道麟.浅论高师院校中文系的“师范性”[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

A Brief Discussion about Teacher-training of literature science in Teachers Colleges

LUO Rui-ning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ongzuo Guangxi 532200)

The teacher-training i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teachers college education.In the subject teaching,the teachertraining embodies the unity of academy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e academy of literature science in Teachers Colleges must focus on teacher-training.Only in the case of unity of the two,will the teaching it achieve the effectiveness.

literature science curriculum;academy;teacher-training;approach

G642

A

1673-8861(2011)02-0068-04

2011-04-20

罗瑞宁(1967-),男,壮族,广西武鸣县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副编审。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理论、编辑。

猜你喜欢

文艺学学术性文学理论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萨义德文学理论中国化:“洋为中用”为人民
论文艺学批评的元理论思维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网页学术性算法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中国文艺学理论转向下的莎士比亚话剧演出
论文艺学学科创新与地方文化传承
新世纪文学理论与批评:广义修辞学转向及其能量与屏障
地域文学理论批评史的有益尝试——评《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科学视野中的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