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县级农机化学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2011-08-15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1年5期
关键词:阳光工程农机手农机化

(新津县农机技术推广站,四川 成都 611430)

1 县级农机培训存在的问题

1.1 设施落后,师资水平低

由于新型农机具的不断出现,加上政府对县级培训学校的发展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传统的农机培训已远不能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目前成都市的农机部门已全部整合到农村发展局,县级农机化学校有的整合到农广校、有的整合到农机监理站,单列农机校很少,虽然农发局都挂有农机校的牌子,但学校办学设施落后,人员和机构也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设备大多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各种培训设施和办学条件都未改善更新,大部分农机校没有实习基地。二是专业教师短缺,近十年专业教师退休了很多,引进的教学人才很少,培训教师面临青黄不接的状况,现有教师也很少有进修学习的机会,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新的业务理论知识,从而阻碍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三是资金不足,近几年农机校几乎没有建设经费投入,收取的培训费都交由财政统一支配。

1.2 培训内容更新缓慢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逐步向声、光电子控制等高科技方向发展,农机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农业机械的内涵范围不断扩大和更新。但目前县级农业机械化学校培训的内容相对落后,与现代社会农机的发展脱节,内容根本不适应农机新技术的发展要求。根据笔者调查,大部分县级农机校只从事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并未开设农机新技术培训。

1.3 培训人员减少,培训内容单一

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后,县级培训学校培训的主要对象从拖拉机驾驶员以及三轮汽车、低速货车驾驶员减少为拖拉机驾驶员和少数小型耕作机械操作手。同时,随着农机培训工作改革力度的加大,从以后的发展趋势看,农机培训逐步走向社会化,新上户的农机驾驶员在培训上有了更多选择,造成县农机培训学校生源减少。

1.4 政策法规不足

由于县级农机培训学校缺乏政策法规的支持,部分农业机械化学校失去了自主办学、自我管理的主动权,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机化学校有可能会走向社会化管理,因此,必须从现在起对办学模式和发展方式进行新的改革和探索。

2 解决对策

2.1 改善教学设施,提高师资水平

加大对县级农机培训学校的资金投入,增加基层培训急需的教学设备,改善农机培训工作的硬件条件,大力引进专业教学人员。

2.1 培训内容紧跟需要,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培训内容要根据农村农机发展的需要,努力解决农民朋友在农机使用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农民朋友的需求。在培训驾驶技能的同时,也要进行农机的保养、维修培训和田间生产实际作业的培训。由于农机学校培训的对象是农民,其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要采取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常规教学与书本知识、实际事例、电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做到通俗易懂。

2.3 加大农机培训的宣传教育工作

要让农机手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应该做好农机培训宣传工作,加强农机手的安全意识性,使农机手充分认识到农机培训的必要性,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培训。

2.4 加强农机补贴政策宣传,开展“阳光工程”培训

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加强农机补贴政策宣传,提高农民对农机使用实际的认识水平,使农民同时享受购机补贴和培训补贴,从而提高农民的购机积极性。争取“阳光工程”在农机培训的份额,以购机农民、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成员为主要培训对象,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农机培训学校要以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的发展为契机,加强与工程管理部门的协调与配合,提高农机培训水平,促进县级农机培训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猜你喜欢

阳光工程农机手农机化
农机手职业病患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阳光体育工程”运作模式在高校体育的应用研究
加强油田“阳光工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江南春·农机手
塑造农机监理新形象从“窗口”开始
浅谈阿勒泰地区加强农机手技能培训的几点做法
新民市阳光工程项目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