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科教引领作用 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2011-08-15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1年5期
关键词:阳光工程科教农技

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

这次全省农业科教项目培训班,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农业部全国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会议精神,对阳光工程等项目进行培训,部署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规划编制等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1 适应新形势要求,四川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近年来,四川农业科教工作紧紧围绕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和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科教“三家联合”,构建农业科技“三大体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实施农业科技“三大行动”(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为促进农业科技入户到田,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确保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1.1 农科教联合显著增强。省农业厅与省农科院、川农大建立了农科教联席会议制度,围绕省委、省政府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会商解决重大农业科技问题。四川省农、财两厅印发一系列文件,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对接,建立了四川马铃薯等10个产业创新团队,把专家整合在产业链上、把团队建在基地上,推动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建设,促进了科研创新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1.2 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显著增加。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为平台,聚集全省农业科技优秀人才,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科技需求,开展“三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研发示范,推进“五良”(良种、良法、良壤、良制、良机)配套,每年向全省筛选、推介主导新品种50个、主推新技术10-15项,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供给了一大批新成果。

1.3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11年以来,省农业厅广泛调研,在省直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健全乡镇或区域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意见》,已通过了省政府第91次常务会议审议,即将批转各地贯彻实施。2009年以来,通过实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条件建设项目等措施,加快推进改革与建设,目前,全省97.2%的县(市、区)基本完成改革任务,成都市基本完成改革与建设任务。

1.4 农民教育培训有了新转变。2004年以来,中央财政已投入四川省4.114亿元,培训农村劳动力142万人,转移就业90.93万人。从2009年开始,阳光工程转型,即由单纯外出务工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转变,由偏重服务城市发展向注重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变,由以外出就业培训为主转向主要围绕农业和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等涉农工业、农村特色产业、农民创业和农村带头人等开展培训。阳光工程已列入省委、省政府“民生工程”,成为农业部门为农民办实事的重要标志。

1.5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有了新拓展。2009年开始,省农业厅提出在全省实施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三大行动”,通过农科教部门横向大联合、省市县乡村纵向互动,动员组织全省各方面的农业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农业科技大服务,每年示范主导品种133.33多万公顷,推广主推技术200多万公顷,培训新型农民30多万人、实用技术培训2 000多万人(次),为全省粮食连续4年增产、油菜籽连续9年创历史新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2 落实中央部署,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2011年是完成十七届三中全会三年健全乡镇推广机构工作任务的最后一年。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要求。农业部、国家发改委等国家有关部委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2009年以来,农业部先后会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启动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目前,四川有50个县(市、区)实施了部、省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有41个县(市、区)实施国家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近三年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共25 177.5万元用于农技推广示范县和乡镇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等,为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提供了重要经费支持。尽管四川乡镇公益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改革与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人员不齐不力、定岗定员定责落实差、推广经费严重不足、推广工作条件落后等。下一步,各地要重点抓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即将转发的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在“四个健全”上下功夫:

第一,健全机构。要将公益性职能细化成工作职责,落实到机构和农技人员,实行定岗、定员、定责。要因地制宜完善机构设置,坚持实行县级农业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县级农业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管理指导缺位、经费保障落实差等问题。

第二,健全队伍。要按照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农业专业技术岗位占岗位总量的比例不低于80%的总体要求,在核定的岗位总量内设置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农业有害生物防控、农机管理与技术推广等岗位。要全面深化以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竞聘上岗。要实行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探索实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特设岗位,及时补充农技专业技术人员。要加强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提升人员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

第三,健全工作条件。首先,抓紧落实好2011年投资计划。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安排10亿元用于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其中,四川省7 000万元,在37个县(市、区)新建280个乡镇站。各有关项目县(市、区)农业部门要积极主动与发展改革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项目组织实施工作,优化建设方案,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在县域内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要按照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类别,落实支持政策,建设用地由当地政府负责落实,免除用地、建设环节相关费用。要严格遵循有关建设程序,落实各项建设管理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并按时报送相关信息。其次抓紧编制地方规划。科教处将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培训,我重点强调三点:一是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会同发展改革部门,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确保按时完成。二是围绕产业发展和农民科技需求,因地制宜确定建站方式,合理布局乡镇站或区域站。要按照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的要求,明确建设内容,重点建设业务用房和配置必要的仪器设备。三是根据地方投资能力,因地制宜确定建设投资标准。要制定相关支持政策,落实政府配套资金,加大支持和保障力度。

第四,健全工作制度。要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技推广责任制度、绩效考评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形成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的农技推广运行管理机制。要加强农业科研、教学、推广部门的联系合作,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有效对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效率。

3 把握需求形势,扎实抓好阳光工程培训

当前,我们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阶段,以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快形成的重要时期。农业产业和组织结构、农村劳动力结构、农民教育培训的外部环境和条件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各地要主动适应新形势要求,扎实开展好阳光工程培训。

一是加大就地就近转移培训力度。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深入落实,随着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等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东部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的梯次转移等等,四川对劳动力需求迅速增加,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四川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成为可能。

二是加大农民自主创业培训力度。四川是劳务输出大省,经过多年的培训和外出打工,许多农民开阔了眼界,也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回乡自主创业当老板的欲望显著增强。他们有文化、有见识,熟悉乡情,是新农村建设潜在的重要力量。通过培育一批农业大户和农民企业家,将分散的农户经营转变为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农业经营,从而吸引和留住更多年龄较轻、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由于农民没有创业技巧、缺乏创业信息,亟需培育一批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三是加大农业领域就业岗位培训。随着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逐步推进,有规模的农业主体经营者日益增多,以机耕机播机收服务、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为代表的农业生产服务业开始在四川部分地区日渐兴起。今后一个时期,四川阳光工程要围绕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面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农村社会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开展短期技能培训,推动支持农业创业培训,为四川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逐步建立与四川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体系。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各级农业部门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和主管领导汇报,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争取培训资金和工作经费,用于提高国家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补助标准和项目监管,在补助标准和工作经费到位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项目培训任务。

五是加强项目监管。各级农业部门严格按照四川省农、财两厅文件规定,严格执行公示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台账登记制度、检查验收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等项目管理制度,强化项目实施监管。对举报的问题要及时查处,对查实的问题要加强整改,确保阳光工程培训真正取得实效。

六是加强组织协调。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履行项目主管部门职能,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科教部门要认真做好项目实施管理等具体工作。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使阳光工程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4 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农业科教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四川农业科教工作在各个方面都有了许多新变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比,部分地方还存思想观念跟不上、主动服务意识不够、大局意识不强等问题。为此,各级农业科教部门一定要加快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勤思考、善谋划,不断创造新业绩。一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构建新型农业科教工作网络;二要将农业科教工作主动融入到党委、政府、农业主管部门中心工作中去,赢得领导重视;三要加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管力度;四要强化上下联系沟通,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

猜你喜欢

阳光工程科教农技
《科教导刊》征稿函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阳光体育工程”运作模式在高校体育的应用研究
加强油田“阳光工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