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损伤的MRI诊断及临床价值
2011-08-15王传贺
王传贺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景德镇333000)
临床上,脊柱创伤的病人较多见,而医生最关注的是这类病人有无脊髓的永久性损伤。在这方面MRI具有其他诊断无法代替的优势,准确性极高。由于暴力的大小及方向的不同,可产生不同形态的骨折脱位。严重的骨折脱位,可致脊柱的稳定性改变,同时产生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轻者出现暂时单侧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严重者出现高位截瘫,甚至因延髓交界段脊髓断裂而立即死亡。因此,外伤后评价脊柱稳定性及脊髓损伤的程度对治疗及预防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对43例脊柱损伤的MRI表现进行分析,针对其MRI诊断特征与临床价值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3例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7~66岁,平均年龄38岁。损伤脊柱:颈段25例,胸段6例,腰段12例。致伤原因:车祸19例,摔伤11例,棍棒击伤7例,高楼坠落伤4例,利器刺伤2例。临床表现:高位截瘫伴大小便失禁28例,不完全截瘫15例。伤后2 d内行MRI检查19例,3~7 d 10例,7~14 d 6例,14 d以上 8例。MRI检查前均行常规X线平片检查,其中16例行CT检查。
1.2 仪器 使用日本日立0.5T MRP—7000AD永磁磁共振机,常规应用SE序列。矢状位:自旋回波序列(SE)T1加权像(T1WI)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2加权像(T2WI);轴位或斜位 FSET2WI。层厚3~5 mm,层距 2.0~3.0 mm。
2 结果
2.1 椎体骨折 本组椎体骨折25例,其中单纯性椎体压缩骨折6例,复合性椎骨骨折19例,椎体骨折伴脱位9例。单纯压缩性骨折占14.0%,单纯压缩骨折在矢状面上可见典型的楔形变,常伴有上下间盘压缩损伤。椎体粉碎性压缩性骨折占44.2%,粉碎性压缩性骨折可见椎体粉碎,正常结构与外形丧失,骨折片向前后上下移位,上下骨板的皮质信号带失去完整性,凹凸不平或部分嵌入椎体。椎骨骨折按损伤时期分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骨折,T1WI上呈长T1低信号,T2WI上呈长T2高信号,此乃水肿、渗出的表现,骨折线呈长T1与长T2信号;慢性期,骨折部与未骨折部接合处呈短T1高信号或接近正常。椎体骨折伴脱位占20.9%,表现为双侧或单侧小关节半脱位、脱位。关节脱位交锁及小关节突骨折,椎体向前或后滑脱,可合并脊髓断裂、韧带断裂及椎板骨折,脊柱严重失稳。脊髓断裂是最严重的脊髓损伤,意味着不可复性损伤,表现为脊髓部分或全部分离。
2.2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18例,分水肿与出血。脊髓水肿表现为脊髓肿胀、增粗,呈等或稍长T1、长T2信号。由于MRI对不同时期出血的反映不同,故脊髓出血(挫伤)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信号表现。超急性期(<24 h):表现为等 T1、等 T2信号,可伴有脊髓受压及肿胀增粗;急性期血肿(1~2 d):表现为T1WI呈等信号,T2WI呈中心部位低信号、周边部位高信号特征;亚急性期(3~14 d):初期 T1WI上血肿部位由外围开始出现高信号而T2WI上无高信号表现;随着时间进展T1WI上高信号区域由外围向中央增大,T2WI上也出现高信号,至亚急性后期,血肿周缘出现低信号环,以T2WI上明显。
2.3 椎间盘损伤 本组病例MRI表现椎间盘损伤6例,在矢状面T2加权像最佳,可见损伤间盘信号变低或消失。韧带断裂5例,前、后纵韧带及棘间韧带在各成像序列中均呈黑色信号,T1WI显示较清楚,断裂后黑色条纹影失去正常的连续性或呈皱缩的黑色条点,但也可表现为韧带附着部位出现线状高信号。
3 讨论
结合本文资料及有关文献,脊柱损伤可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照受伤的暴力作用的方向可分为屈曲型损伤、伸直型损伤、屈曲旋转型损伤及垂直压缩型损伤;按受伤程度可分为单纯椎体压缩骨折、椎体粉碎压缩骨折、椎体骨折脱位及附件骨折;按脊柱的稳定性可分为稳定性与不稳定性。本文43例外伤患者中,屈曲型损伤28例,伸直型损伤9例,屈曲旋转型损伤1例,垂直型损伤5例;椎体骨折25例,其中单纯性椎体压缩骨折6例,复合性椎骨骨折19例,椎体骨折伴脱位9例;稳定性损伤18例,不稳定性损伤25例。
脊椎损伤以颈、胸、腰常见,相对来说,颈、腰更为常见,颈椎因活动度大,是外伤的好发部位,占本组病例的58.1%;胸椎因有肋骨支撑,损伤相对少,占14.0%;腰椎不但活动范围大,而且它在脊柱中起到一个运动中轴作用,因此受伤后最不稳定,占27.9%。椎体骨折在急性期发生骨髓水肿,在MRI图像上表现呈长T1、长T2信号。骨折椎体中央常可见一水平的带状异常信号区,为骨折线。慢性期,骨折椎体变形更明显,但其内信号恢复正常,中央骨折变得更加清晰。脊髓急性损伤为脊髓水肿、出血、扭伤、断裂,损伤后改变即慢性损伤包括脊髓软化、萎缩。MRI能清楚显示水肿的范围及程度。一般水肿持续10余天可消散,本组2例颈椎及1例腰椎在伤后2个月左右检查仍可见较明显的水肿,可能与原有的椎间盘突出、脊柱不稳所致再损伤有关。髓内出血可由于创伤直接所致,也可因微循环障碍产生的继发损害。MRI能早期发现髓内出血的病理表现,并能根据信号变化了解血肿的演变。脊髓断裂是严重的脊髓损伤,意味神经功能难恢复,本组4例脊髓断裂均发生于脱位型骨折。
传统X线片通常能较快地诊断脊椎有无骨折脱位及其类型,对椎管内压迫也可作出一定的估价,但对于脊髓损伤的诊断存在盲目性,且对于骨折脱位不明显而有明显的脊髓损伤症状患者无法作出准确诊断以及预后估价。MRI检查不但具备传统X线的优点,还能解决传统X线的上述不足。现代高分辨率CT对小关节、椎板的骨折及半脱位、旋转脱位等病变的显示率明显提高,但对于脊髓及韧带损伤CT仍无能为力。而MRI对上述损伤均显示良好。传统X线乃至现代高分辨率CT对脊柱损伤中无骨折和脱位的单纯性脊椎骨挫伤无能为力,MRI却能显示脊椎骨挫伤,并能显示挫伤的程度。
总之,MRI最大优势在于能从不同的断面清楚显示脊椎的损伤,既有传统X线及现代高分辨率CT的优点,还能解决传统X线的上述不足。其最大的优势是根据信号的不同判断脊椎损伤程度和时期。MRI矢状位不仅对椎间盘损伤及前后纵韧带、黄韧带及脊柱后方复合韧带是否有断裂可作出准确判断,还能清楚显示脊髓受压的部位及原因,这些有利于制订正确的手术方案,及时解除脊髓压迫,防止迟发性损害,并对术后及恢复期脊髓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