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

2011-08-15舒毅彪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价值精神

舒毅彪

(淮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

舒毅彪

(淮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它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表现在四个方面:幸福导向、成果共享导向、主导性导向和人的全面发展导向,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主流意识形态;导向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特征的集中反映,通过正确的导向来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确发展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和谐统一,提升了幸福的层次,为人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实现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的和谐统一,为人民共享劳动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好的社会条件;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正确处理主流价值与支流价值的辩证关系,实现多元价值观念的和谐与共存;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正确处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价值系统的内在关系,为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创造好的条件,促进人的个性、能力、素质以及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一、幸福导向:实现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和谐统一

人类都有追求幸福的天性,追求普遍幸福、实现普遍幸福,这就是社会主义追求的目标之所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本质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处理了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辩证关系,为人民幸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物质价值是指做为主体的人,在人生实践中满足主体的物质需要的关系,对于物质利益关系的追求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精神价值是指价值客体同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关系,精神追求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我们追求社会主义与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幸福紧密相关,社会主义就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创造好的社会条件。正如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以实现普遍幸福为直接目的的社会制度”。[1]人生幸福的实现是建立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的,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如果社会的经济不发展,不能满足人基本的吃、穿、住、用等基本需要,那就没有幸福可言,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类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行以及其他的东西。”[2]社会主义的价值在于为人的幸福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当然,真正的幸福,仅有物质财富是不够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们的幸福生活提供较好的物质条件,但是由于对物质的过度追求,特别是对金钱、权力等的迷恋,把幸福观念庸俗化,人被异化或者物化,人成了金钱、权力的奴隶,追求低级的物质享受与感观刺激,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的价值观念流行,失去了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没有真正的幸福可言。在现代社会,好的物质条件是人民生活“幸福”的基础,但是物质条件不能等同于幸福,也不一定等于高幸福感,因为幸福是客观物质条件与人的主观心理感受的有机统一。罗素提出:“巨富和赤贫都不能带来幸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缺少物质生活的条件,缺的是对幸福的感受、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积极的情感与健全的人格等幸福的内在要素。幸福以感性的快乐为基础,是物质基础与主观精神感受的统一,更重要的在于人的主观心理感受,是一种人的精神体验。感受幸福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很多人恰好缺少这种能力。大艺术家罗丹指出:“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里不缺少幸福,缺少的是感受幸福的能力。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一味追求‘幸福’,只想吃得好,喝的好”,“把丑恶的物质享受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毁掉了一切精神内容”生活,向“更坏的享乐主义”发展,[3]因而也就是缺乏真正的人生乐趣的生活方式。不仅如此,这种“幸福生活”同时又是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幸福为代价的,对物质的贪欲,导致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造成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物质的丰富,同时带来精神生活的缺乏,引发人的精神危机和困境,导致吸毒、犯罪等各种社会问题发生,影响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尼采的提出“上帝死了”虚无主义概念,正是人类主体性张扬后,精神家园失落的表现,表明人的精神危机成为现代性不能克服的内在悖论。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在物欲的影响下没有了精神的依托,陷入了困惑和迷惘中,他们熟悉的不再熟悉,所习惯的生活方式已不再适用了,面对社会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有一种精神漂泊感和失落感,出现了理想与信仰危机。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精神引导,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让人民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保持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化解社会的精神矛盾,实现人的身心健康与和谐,为人民寻找一个安全、可靠的精神乐园,实现人的精神富裕。

二、成果共享导向:实现群体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和谐统一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念,这种以人为本实现群体价值与个体价值的有机统一,是建立在成果共享的基础上的。离开发展成果的共享,以人为本就失去了动力和意义,离开了以人为本,发展成果的共享就失去了根基。把共同享有劳动成果贯穿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才能推进我们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才能做到以人为本。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劳动成果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对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否定。剥削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一部分人无偿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作为一种劳动异化的现象,和剥削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导致劳动与劳动成果的分离。从表面上看,剥削常常是凭借政治权力的强制性行为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由于剥削等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存在,使资产阶级最早提出来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资产阶级人本主义作为一种“个体价值观”,强调对个体的人负责,充分关注个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个性自由与个性解放,关注人的幸福,以人性反对神性,以现世的快乐代替来世的幸福,以享乐主义取代禁欲主义,这是非常进步的地方。但是由于剥削的存在,这种个体价值观异化为“以物为本”,让享受权利的人的范围相当狭窄,解决不了公平和正义等问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让社会成果为广大群众所共有,既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4]而要消灭现有的剥削现象,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在我国现阶段 ,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比较短,加上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生产力的发展先天不足,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制度,因而仍然存在剥削与剥削现象,导致人民收入差距过大,两极分化影响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产生一些社会矛盾与问题,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还没有充分地表现出来。针对这种现象,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政策,对这些剥削现象要加以适当的限制,对那些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剥削者,要绳之以法,同时要调节过高收入,以维护普通群众的正当权益。社会核心价值观也是国家的、社会的、民众的价值理念,是群体价值观,强调集体主义和正当的个人利益相结合,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结合,以代表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武装人民,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我们应以最广大群众的利益为本,它要求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关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生活,关注他们的物质健康和精神健康,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三、主导性导向: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实现主流价值与支流价值的和谐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具有开放性与

包容性的科学理论体系,正确处理了价值绝对性与价值有限性关系,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正确处理主流价值与支流价值的辩证关系,实现多元价值的和谐与共存。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有主流和支流之分。主流意识形态就是在一定社会中占有统治地位、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它通过对政党的合法性和影响力的宣传,来树立执政者的合法性地位和权威,对整个社会起到教育和规范作用,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共同的思想基础。可以说,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了一个社会精神文化的中枢与灵魂,是国家意志及主导价值观的体现,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急速变化、越来越多样化,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渗透、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差异性、多变性、独立性、选择性进一步增强,出现了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保守主义、新左派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在这样一个大趋势、大背景下,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把主导地位变为主流地位,统一人民的思想,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来指导中国的革命与建设,逐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正如江泽民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丢了根本。”[5]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先进理论,为人的精神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不仅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是新的人类精神和生命意志。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经济成分与分配方式等的多样化,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也日渐多样化,有些人产生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仰危机,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终结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趋同论等错误观点,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创新,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和研究来巩固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文化追求,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化解分歧,最大限度地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形成比较坚定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必须改变过去大一统的意识形态宣传、灌输模式,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宣传由抽象变为具体,回归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理论上,更多侧重于如何整合多样化的意识形态,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使之能满足党的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形式与内容创新,提高其包容性、开放性;实践上,意识形态宣传要坚持“三贴近”原则,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注意文化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从多层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解放思想,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不断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才能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四、人的全面发展导向: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各个价值系统的和谐统一,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价值系统的最高价值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永恒价值追求。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使人的心理智力、道德品质、体能体质等得到全面发展,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为人的个性、能力、素质以及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整体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6]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内容。正如他所指出的那样: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7]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核心而重构的价值系统是全方位的、完整的,然而这决不仅限于思想家、理论家的理论构建以及单纯的理论宣传,需要重构物质生产活动及精神生产的价值取向,重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取向,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在阶级社会里,政治为少数地位较高的统治者的专利。少数人由于自己的特殊地位可以随意控制政治,进行暗箱操作,无视法律和制度的存在。普通群众没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机会,从而产生政治冷漠的现象,不关心政治,也很少参与政治。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公平利益机制的建立为政治参与度的提高提供了平台,为政治监督、参与政治管理等提供了方便,为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和谐的政治环境;在阶级社会,生产劳动对于劳动者来说,只是一种单纯的谋生手段,生产成果不能为自己所拥有,生产过程、生产成果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成为一种异己力量,产生劳动异化的现象。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与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变成越廉价的商品。”[8]社会主义的建立,劳动让他们的身心、潜能充分发挥,成为人们得以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手段,成为创造幸福生活的源泉。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让社会的大多数人公平地拥有社会财富,消灭剥削等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把效率和公平的价值理念紧密结合,推进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条件,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及其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条件,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和谐经济环境。在阶级社会里,落后的和腐朽的专制文化,压制人们的个性自由和个性解放,压抑人的正当需要,摧残身心健康与个人幸福,人们受到精神压迫,不利人们素质的全面提高。社会主义坚持发展先进文化和和谐文化的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教育,全面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提升人的精神价值追求,防止人的异化现象的发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崇高价值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应以社会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正确处理这个复杂的价值系统的内部关系,实现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政治价值与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的和谐统一,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1]圣西门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9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3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

[5]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0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67.

D641

A

2095-0683(2011)01-0073-04

2010-12-10

安徽省2010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安徽省新农村软实力建设研究”(AHSK09—10D150)

舒毅彪(1970- ),男,侗族,湖南溆浦人,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校向东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价值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拿出精神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