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歧视女大学生的表现、原因及改善建议
2011-08-15余秀萍
余秀萍
(郑州大学教育系,河南郑州450001)
就业市场歧视女大学生的表现、原因及改善建议
余秀萍
(郑州大学教育系,河南郑州450001)
分析了当前就业市场中歧视女大学生的具体表现,认为传统的性别观念、企业的趋利性行为和劳动力市场的供过于求以及法制的不完善等因素是导致歧视出现的主要原因,并从法律、经济和社会传统等角度提出了改善建议。
就业歧视;女大学生;改善对策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女性越来越多的参与社会活动,并日益在劳动力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然而,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尤其是统包统配劳动制度变革之后,女性就业开始接受市场的考验,出现了女性劳动力就业难、男女工资收入差距加大等问题。在劳动力市场中,女大学生代表着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阶层,其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就业市场歧视女大学生的具体表现
1.职业结构中的歧视
职业结构是指就业人口在各职业上的分布,是衡量女大学生就业或经济参与水平的实质性尺度[1]223。社会学家认为,职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人们的社会地位结构。当前女大学生在职业结构中所受的歧视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职业分布的横向歧视。男女两性在就业市场中的职业分布是不均匀的,男性的就业选择往往更多的倾向于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职业,而女性则主要集中在低收入、高稳定、特定的范围内。根据《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的结果显示,女性的职业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社会服务、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2],而在党政机关、科研部门、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的比例均较低。2010年3月3日,北京就业服务中心举办的“2010年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提供的600多个岗位中,也是以文秘,财会和客服等为主的初级岗位[3]。
第二,职业地位的纵向歧视。对于处于同一职业的男性和女性来说,女性获得晋升机会的可能性也是低于男性的。一份对京粤两地的几家猎头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一个公司的高层领导者,比如总经理的位置需求上,女性往往不被考虑。而2000年世界就业报告的数据也同时证实了在智力型职业中,尤其是领导岗位上的女性仅占总数的11.8%[4]。
2.市场需求中的歧视
就业市场中的需求方在招聘和使用员工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现象。据江苏省妇联的一个专题调研显示,80%的女大学生表示自己曾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到性别歧视,有34.3%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的经历[1]230。在本文进行的随机采访中,很多被采访者表示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的一个很大障碍是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并指出很多单位在一些秘书、助理等可能更适合女性的职务招聘中都明确表明“只限男性”或“男生优先”[5]。
3.退休政策中的歧视
尽管我国先后颁布了多部法律和政策要求坚持男女平等原则,不得歧视妇女,但男女不同退休年龄政策的实施却是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对女性的公然歧视。我国现行的男女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55岁,女性比男性提前5年退出工作岗位。对于女大学生来说,23岁参加工作到55岁退休,再除去产假,工作时间不足32年,这就使得女性在同等教育投入的情况下所获得的收益比男性少得多。同时,提前退休政策还导致用人单位在招聘选择中更青睐男性,因为在相同的职业培训和企业投入中,男性的工作年限要长于女性,所能创造的价值就高于女性。
二、就业市场歧视女大学生的原因分析
1.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
在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传统性别观念中对女性角色的狭隘认识和偏见、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是根本原因之一。在我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观念依然存在,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让女人回家相夫教子”的呼声在男性中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性别观念把女性定位于家务劳动中,认为女性的生育机能使其在养育孩子和照顾家庭等家务性劳动方面占有比较优势,在社会参与方面不如男性那般精力集中。同时,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是以体能和智力两者的共同运用来换取生活资源的。在智力条件相等的前提下,体力较弱、职业寿命较短的女性便在就业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
2.企业的趋利性行为和劳动力市场的供过于求
对于雇主来说,他们的用人目的是要使可获得的生产要素有效组合以追逐最大化的收益。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事业单位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而女大学生在社会工作中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女大学生在工作后不久便面临着结婚、生育和哺乳等一系列问题。并且我国的《劳动法》明确规定,妇女在产假期间,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其工资和奖金,这便增加了女大学生的就业成本,也是导致用人单位拒绝接收女大学生的最根本原因。其次,对于同样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男女大学生而言,雇主仍然认为女大学生的预期劳动收益率低于男生。一是因为女性的精力分散,她们承担着大部分的家务劳动,而无法集中精力工作,这难免会影响劳动生产率。二是因为女性在生育哺乳期会退出劳动力市场,产生工作生涯的中断,从而导致自身竞争力的降低,带给企业的预期价值便比男生要低。再次,从职业培训的利用率来看,女性的工作周期短,就业竞争力弱于男性,劳动参与率也较男性低,其相应的职业培训的成本就高,利用率也就比男性要低。最后,从就业市场的供求角度来看,女大学生受歧视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市场总体形势的供大于求。近年来,由于高校的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长,而社会却未能提供相应数量的工作岗位,这就导致了“买方”市场的出现,用人单位处于绝对优势,可以根据自身偏好找到用于替代女大学生的优秀男毕业生,这更加重了就业市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
3.法制不完善,监管机制缺位
尽管我国的《宪法》、《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都明确规定要保障女性就业权益,保护女性平等参与社会的权利,但这些法律条文仅停留在原则性内容上,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低,对企业无法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更无法成为在就业市场中受到歧视的女大学生保障自身权益的武器。同时,由于法律没有具体的保障措施,也没有有效的监督机构,在面对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时,执法不到位,处罚轻微。因此,一些用人单位基于对利益的考虑,在录用时更青睐于男生。
三、改善就业市场歧视女大学生的对策建议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后,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竞争的同时,还兼顾着繁重的家务劳动,使得很多人不堪重负,无法集中精力工作,导致在就业市场中失去竞争优势。为保证女大学生这一巨大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善:
1.从法律角度进行规范
首先,修改现行立法,完善相关法规制度。目前我国现行的有关男女两性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本身还存在着歧视妇女的倾向。比如国家有特别规定不适合妇女的工种和岗位,而对男性的工作领域则无限制;在《宪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多部法律中都特别强调“不得歧视妇女”;在退休政策中,女性劳动力比男性提前5年退出工作领域等等,这些都无形中把女性置于弱势地位,传达一种“女子不如男”的信号。事实上,这种“特别的关照”只是从男女两性生理差异的角度来考虑的,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出现,劳动力市场上需要更多的是智力劳动者,对体力的要求逐步减弱,从而使男女两性由于生理差异引起的岗位差别不断缩小。因此,应重新修订现行的法律政策,消除立法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其次,建立监督机构,加大执法力度。法律制定的再完善,如果不能落到实处也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因此,国家应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来监督各项关于保护妇女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切实做到“有法必依”。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对于歧视行为严厉打击,以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从而有效保障女性在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2.从经济方面进行补偿
用人单位在可以自由选择劳动力的前提下,不愿使用女工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因为女性的就业成本比男性高,因此,只有降低女性的就业成本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改革生育工资支付方式,降低企业负担。女性在生育期间不能为单位创造任何收益,而用人单位还必须要支付其在产假期间的工资和奖金,这使用人单位对女性产生排斥心理。生儿育女是人类繁衍的重要途径,其成本应由社会来承担。国家应该统筹管理女性劳动者的生育和哺乳期的误工补偿,把生育成本转移到社会中去,从而降低用人单位的成本负担,提高女性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明确奖惩制度,鼓励企业吸收女工。在保障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权利时,除了要严格监督企业的用工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之外,还应从经济上给予那些女性从业者较多的单位进行补偿。如有些国家通过减免税收的方式,奖励那些女性工作者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以此来增加女大学生的就业率。
3.对传统性别观念进行创新
要想彻底消除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性别观念,营造一个真正两性平等的文化氛围。首先要转变“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思维模式,增强男女平等意识。提倡夫妻双方共同分担家务,给予女性平等参与社会的机会。其次,社会和媒体应树立新的女性形象,不再把女性作为男士背后的附属物,加大对新时期成功女性的宣传,培养自立、自信的女大学生,发挥良好的媒体导向作用。
总之,就业市场歧视女大学生问题既是社会热点问题,更关系到国家的和谐、稳定发展。要想有效解决劳动力市场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合作,从根本上杜绝这一现象的出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1]叶文振.女性学导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11).
[2]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2001(5):4-12.
[3]王根顺,刘青.女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研究[J].职业时空,2010(8):98-99.
[4]国际劳工局.世界就业报告:1998-1999[M].北京: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5]李艳,尹力博,江平.高校如何做好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4):64-66.
【责任编辑王颖】
On Discrim ination of Female Graduates in the Job M arket
YU Xiu-ping
(Education Department,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discrimination of female graduates in current employmentmarket is analyzed.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main reasons leading to discrimination are traditional gender concept,benefit behaviors of businesses,oversupply in the labourmarketand imperfect legal system,etc.Some improvement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ngles of legal,economic and social tradition.
job discrimination;female college graduates;improvementmeasures
G 641
A
1008-3863(2011)01-0066-03
2010-11-07
余秀萍(1985-),女,河南信阳人,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