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评介

2011-08-15王鹏程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中国青年革命

王鹏程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 武汉 430022)

·历史研究·

大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评介

王鹏程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 武汉 430022)

《中国青年》是中共领导的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大革命时期该刊共出版168期,刊发文章1000余篇,留下了240多万字的思想财富,发行量最高时达3万多份,是这一时期出版时间最久、最杰出的革命报刊之一。《中国青年》以指导中国青年革命为宗旨,编辑队伍精干,刊载内容丰富,稿源充足,栏目广泛,出版发行成绩显著,作者与读者遍布海内外,文风激情热烈又不失冷静持中,其停刊是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之使然。《中国青年》是一个成熟的革命刊物。

大革命;《中国青年》;评介

大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以下简称《中国青年》)是中共领导的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系周刊,32开,每期16页(其间有过扩版)。在1923年10月创刊至1927年10月第一次停刊期间,该刊共出版168期,刊发国内外约400位作者的各类文章1000余篇,留下了240多万字的宝贵思想财富,发行量最高时达3万多份,全面反映了中共中央、共青团中央在复杂局势下对广大青年的宣传指导和引导。《中国青年》积极传播马列主义,准确宣传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政策和团的决议,科学倡导先进文化,及时报道各地青年界活动消息,以其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而深受读者喜爱,并被广大青年当作良师益友和精神食粮,是一盏指引爱国青年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明灯。

一、《中国青年》的缘起

1923年8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大在南京召开。为贯彻中共三大指示,尤其是三大通过的《对于青年运动决议案》的指示精神,此次大会通过了青年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农民运动、教育及宣传、青年妇女运动等决议案。其中,《教育及宣传决议案》明确指出:“教育工作是本团根本工作之一,以共产主义的原则和国民革命的理论教育青年工人、农民、学生群众是本团最重大的责任。”[1](P4)因此,团二大后团中央即着手筹划此项工作事宜。在宣传教育方面,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本来有过自己的机关刊物《先驱》杂志,该刊在“发刊词”中写道:“本刊的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2]。其办刊主旨为“唤醒国民的自觉,打破因袭、奴性而代之以反抗的精神”。其刊期为半月刊。显然,从《先驱》的教育任务、宣传对象、内容以及时效性等方面看,它与团二大明确而集中地将教育青年作为团的“根本工作之一”、“最大的责任”精神有差距。鉴于此,团中央决定《先驱》停刊,改出《中国青年》周刊。在邓中夏、恽代英的筹划下,《中国青年》于1923年10月20日在上海正式创刊。

邓中夏为《中国青年》题写了刊头,恽代英为第一任主编。在《中国青年》发刊词中,恽代英具体阐发了该刊的创办原因,他写道:在政治黑暗、教育腐败、衰老沉寂的中国,因为还常听见青年界的呼喊,常看见青年界的活动,因此,许多人都相信中国唯一的希望便是靠这些勃勃有生气的青年。但是青年们面对的环境是危险的,“志行薄弱的父兄,脑筋昏乱的师友,一天对他要说许多似是而非的话,亦要劝他做出许多败坏操守的行为”,致使许多青年每每“不能保持他自己的纯洁,而为万恶社会所同化”。还有一些青年,虽然能不为父母兄弟老师朋友所愚惑,但他们又因为自己品性才学有所缺欠“而在社会上得不着指导他们纠正他们的人”,所以常常苦闷于不知道应当怎样做事和做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认为,必须为青年的这种需要,供给他们一种“忠实的友谊刊物”,“这便是我们的刊行《中国青年》的意思”[3]。

二、《中国青年》的宗旨

《中国青年》在性质上属于团中央机关刊物。与《先驱》以“唤醒国民的自觉,打破因袭、奴性而代之以反抗的精神”为宗旨相比,《中国青年》被定位为“一般青年运动的机关”[4](P19)。具体而言,它主要要完成三项目标:一是引导一般青年到活动的路上;二是引导一般青年到强健的路上;三是引导一般青年到切实的路上。与上述目标相对应,《中国青年》选择了如下方式以期达成所愿:(一)“要介绍一些活动的方法,亦要陈述一些由活动所得的教训”,以引导青年既读书又做事;(二)“要介绍一些强健伟人的事迹与言论,亦要用种种可以警惕青年的材料”,以洗刷青年苟且偷懒的恶弊,引导青年做强健的国民;(三)“要介绍一些可供研究的参考材料,要帮助青年去得一些切近合用,然而在学校中不容易得到的知识”,以引导青年在将要走的路上更有把握[3]。

《中国青年》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也一再阐发自己的主旨,明示自己的责任,表达自己的希望。在《中国青年》第4期中,编者表示:“希望我们的精诚能藉这样小小的一个刊物,使青年界发生一些好的影响”、“要为这些青年扫除一切陈腐邪恶的空气,指点他们最经济最有效力的途径”[5]。在第18期,编者指出:“要使这个周刊,可以成为一个切实的青年运动的工具。”[6]在第70期,编者写道:“我们要把《中国青年》变成全国青年界的机关报纸。”[7]在第101期,编者声称:“《中国青年》所负的使命,是为革命的青年作革命的指导。”[8]在第123期,编者又进一步声明:“《中国青年》是因中国的青年们而有的,它的职务是伺候青年们,它的责任在指导并且帮助青年们走上他们应该走的正确道路。”[9]在第140期,编者对《中国青年》的性质、宗旨表述更加明白:“《中国青年》是代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指导全国青年革命运动,代表一切被压迫青年的利益而奋斗的刊物。它的职任是有系统的供给青年以革命人生观,革命理论,革命战术,革命经验,从思想言行各方面指出青年的应由之路;同时并须了解现代中国青年在思想上的要求而且力尽所能的去满足青年的要求。”[10]由上可见,《中国青年》是代表共青团中央以指导中国青年革命为宗旨的刊物。

三、《中国青年》的编辑

《中国青年》对编辑的要求在精不在多,编辑者需要熟悉青年工人、青年农民、青年学生、青年妇女、青年兵士等阶层的实际情况,并能作相应的指导工作。从《中国青年》的创办及发展过程看,该刊第一任主编为恽代英,此后在大革命时期,林育南、萧楚女、李求实也相继担任过该刊主编。就主要编辑看,除以上主编外,邓中夏、刘仁静、任弼时等人皆属骨干。1924年9月25日团中央局为编辑《中国青年》和供《团刊》、《平民之友》稿件,还曾专门指定任弼时、张伯简、何味辛、邓中夏、张秋人、恽代英、林育南等7人为编辑员[11]。由于各方面革命工作的需要,《中国青年》的编辑时常被调动更换,他们并非每期都参与编辑,而常常是某一人或两人承担一期的编辑任务。可即便如此,他们仍坚持尽心尽力力求刊物优质保量、基本按时出刊,圆满完成了168期的编辑工作。

就编辑成就来说,《中国青年》影响甚大,成绩斐然,在当时国内的重要期刊报纸中引起了好评,获得了肯定。如《中国青年》出版发行仅2个月,在第10期即自我介绍说:“本刊发表各文,迭经民国日报、时报等的转载……南京、上海的中学有些国文教师,采用本刊各文做国文教材。”[12]在出版发行将满2年的第100期,就连编辑自己也认为“靠着一般有志青年的努力,使我们的意见能影响到较广大的青年群众;靠他们的努力,使我们对于一切问题的解释,证实出来,确实比较正确且合理;靠他们的努力,使我们的主张,证实出来,确可称作青年界的先锋”[13]。

四、《中国青年》的内容

《中国青年》围绕办刊宗旨,主张刊载能够引起一般青年注意、合于青年需要、影响青年思想与行为方面的稿子,并要求这些稿件“有益而有味”,明确表示“不愿登冗长或无益的稿子”[5]。即使是某些好稿件,它也希望其愈短愈精炼为好。《中国青年》在编辑中注重突出以下方面内容:一是积极地提出拥护青年利益的主张,指导他们为自己的利益参加各种革命运动。二是系统地介绍科学社会主义并作研究上的指导。三是系统地帮助青年研究国内外一切社会科学,一切政治经济状况及一般的社会问题。四是系统地作一般的书报介绍与批评。五是从各种社会思潮中,引导青年趋向于正确的革命之途,廓清一般文化界湿热浓蒙的迷雾。六是特别注意一般青年界活动,注意介绍活动中所得的心得与成绩,以供从事国民革命的青年以观摩、砥砺、交换经验并互通声气。七是适当地登载革命的文艺——诗歌、小说、戏剧等[8]。八是介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青年》宣传的内容全面广泛。

同时,《中国青年》宣传的内容又明确集中。概括而言,《中国青年》在前后四年时间中,始终高举马列主义大旗,以教育、宣传和指导广大青年参加国民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为己任,实际上是早期党团思想政治文化宣传的喉舌。它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以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为载体,结合广大青年的实际利益,有的放矢向青年广泛传播马列主义,武装了青年头脑;深入宣传党的革命纲领、政策和团的决议,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国情与革命,积极投身革命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细致解答青年在家庭、婚姻、社会问题上的困惑,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中国青年的良师益友;鲜明地推出了无产阶级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丰富了中国青年的生活。

五、《中国青年》的稿源

笔者按1966年5月由人民出版社影印、新华书店内部发行的《中国青年》汇刊共七集(七集含八卷三号)统计发现,七集汇刊168期共发表文章987篇①通讯中不同作者文章算1篇,同一文章在不同刊期连载算1篇,社评一期算1篇。不含简短的消息、杂谈等。,另有第三集中团体消息8则,第五集中“寸铁”(即“杂谈”)文章45则,第六集中“寸铁”19则,第七集中“寸铁”11则。因此,也可算七集汇刊168期共刊发文章计1070篇②不含各种广告共计243则,以及本期研究题目共计27篇。。

《中国青年》的稿源主要来自三类:(一)团中央负责人和编辑者撰稿。(二)中共领导人供稿。(三)自由来稿。在987篇稿件中,团中央负责人和编辑者撰稿所占比例较大,其中恽代英撰稿181篇、萧楚女60篇、刘仁静50篇、陆定一32篇、刘昌群29篇、邓中夏20篇、李求实18篇、林育南18篇、任弼时15篇、张秋人12篇、张太雷3篇、施存统2篇,此12人共撰稿440篇,约占总稿件44.6%。中共领导人供稿中,陈独秀6篇、瞿秋白4篇、毛泽东1篇、蔡和森1篇、陈潭秋1篇、谭平山1篇。需要指出的是,早期团中央负责人和编辑者大多也是中共早期领导人。

为使《中国青年》更好地贴近革命运动、贴近青年生活实际,《中国青年》杂志社多次向全国读者约稿,力求使刊物内容更充实、涵盖范围更广、文字更有趣味。早在创刊号上,《中国青年》即诚意要求读者“给我们一些仁爱的帮助,以补我们的不周到的地方”。在第4期它也明确表示:因为《中国青年》是大家的,所以“希望任何有益而有味的稿子”。因为广大青年踊跃投稿,以至于《中国青年》出版到第10期时即表示“近来接到稿件太拥挤了”[12]。面对不同时期革命宣传的不同需要,《中国青年》在选材上总是力补薄弱之处,突出重点,不同时期向读者求助不同的稿件。如,第18期《中国青年》便提出欢迎下列稿件“:一各地农民、工人、青年、妇女、市民、兵士运动的经过,及所得的教训。二各种为社会活动的团体组织状况,及活动的现状,与其将来的计划。三系统而有趣味的,记述各地农、工、商、兵等的生活实况。四关于青年利益的各种问题。”[6]第25期《中国青年》又提出欢迎10个方面的投稿,等等。

1927年1月29日,《中国青年》出版至第152期,已拥有读者3万,但仍然表示希望各地青年踊跃供给以下几类稿件“:一、各地青年与反动势力争斗的消息和经验。二、关于学校或工厂青年受压迫状况的叙述。三、革命性的青年文艺作品(小说、诗歌、戏剧、小品文均可)。四、对本刊内容各方面的批评。五、讨论青年问题的通信。”[14]中国青年》丰富的稿源是刊物质量的重要保证。

六、《中国青年》的栏目

《中国青年》创刊时,并没有关于栏目的明确规定,但根据该刊的创办宗旨、编辑内容及文字要求,并纵观全部168期文章,可知该刊的栏目十分广泛。《中国青年》杂志社在编辑《中国青年》汇刊二、三、四集时,为方便读者了解刊物登载的大致内容及相同类别文章,也曾分别制作了这三集汇刊的单行分栏目录,随发行时附送。如,第二集26-50期刊载文章共分栏目14类,主要有:通讯、青年之棒喝、反帝国主义运动、革命问题、教育革命问题、农村运动与平民教育、革命的青年界、世界青年运动、泰戈尔批评、民间的调查、青年问题、文艺、青年界消息、杂评③见《中国青年》汇刊第二集目录,1966年5月人民出版社影印、新华书店内部发行。。第三集51-75期刊载文章共分栏目18类;第四集76-100期刊载文章共分栏目17类。

笔者以此为据,统计其他四集各类栏目也基本类同。总体上看,第一,《中国青年》基本栏目可以说是相对固定的,约为11类,即一般的革命运动(含青年工人、农民、学生、妇女、兵士等运动);一般的反帝国主义运动(含反帝国主义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侵略与迫害);共产主义及一般的革命理论研究(含马列主义及党团路线、纲领、政策宣传);青年问题(含青年利益、团体消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等);一般的教育问题及教育革命运动(含学校教育、革命教育、军事教育等);反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及运动(含反国家主义、反戴季陶主义等);革命的文艺(含诗歌、小说、戏剧、童话、寓言、文艺理论等);农村调查及农民运动;时事述评及杂感;世界革命及苏俄;书报介绍及广告。第二,《中国青年》紧密联系革命实际,根据斗争需要,又适时设立了一些新栏目,如“社评”、“通讯”、“读者之声”、“寸铁”等。第三,囿于版面的限制,《中国青年》每期刊载的文章多者能涉及上述栏目3-4个,少则只有1个专栏。但每个栏目都鲜明地体现了贴近社会、贴近中国实际、贴近青年的特征。

七、《中国青年》的出版发行

《中国青年》的版权为“中国青年社”,出版发行分为每期的单册出版发行和每25期合订为一集的六集汇刊发行(第七集含八卷三号由于重大时局的变化在当时未出汇刊)。六集汇刊发行属再版发行,在版权页中,它的发行时间各有不同,其他形式和内容相同或相近。为推动发行,《中国青年》在每集汇刊出版前后同时刊登了广告。

《中国青年》单册的出版发行机构为“中国青年社”,从第5期起设有“总代售处”为“上海书店”。从第106期起设“通讯处”有“上海小北门上海书店转钟清、广东广州财厅前国光书店收、北京大学第一院号房转金童、河南开封书店街河南书店”。从第109期起又设“发行通讯处”为“广东广州财厅前国光书店收,北京大学第一院号房转金童,河南开封书店街河南书店,汕头东征军总指挥部黄锦辉”。第112期后或在上述“发行通讯处”上添加发行兼编辑通讯处“上海小北门上海书店转钟清”,或缩减发行通讯处1-2个。第126期后变动颇大,由于《中国青年》此时已迁至广州,革命形势进一步发展,它在“发行部编辑部通信处”上除载明“广州国光书店李义君”外,另外还详细标明有广州丁卜书报社,北京各学校号房,长沙文化书社,宁波书店,武昌共进书社,香港萃文书坊,云南新亚书店等20余书店。后因各地局势特别是武汉革命局势的发展,以及各书店发展战略的变动,自第145、146期起“发行部编辑部通信处”又改为“汉口长江书店”,其他分店名称略有变动,第八卷第三号则明白表示“中国青年总发行”。上述情况说明,《中国青年》的发展与迁移是与革命形势的发展同步前进的。

为扩大宣传影响,《中国青年》的发行方法众多:一是主动请读者帮忙推销。如第51期它盼望读者努力推销《中国青年》,希望“学生在同学里面,教员在学生里面,普通青年在各人的朋友里面,设法每人介绍到预订十份、二十份、三十份,乃至多多益善”[15]。二是对于预订半年、全年及能代为介绍预订或团购的人,给予优惠。如在第25期它宣传道:“凡能介绍朋友十人,同时订阅半年或全年的,得享赠阅同时限得本刊一份,不另收费”。“凡能十人以上同时购买本刊的,得照定价八折收费,但外埠购买须加邮费”[16]。三是捐款推销法。如在第72期中它表示,由于《中国青年》在许多地方买不着,许多地方青年要代派因为无担保又不成功,现“规定一种捐款推销之法……例如捐款一元的,我们在接到捐款之后一个月内,按期寄赠《中国青年》二十份,四期(有时还是五期)合计八十份,如照价卖出,捐款人可收回一元六角,反得了六角的利息”[17]。四是刊物交换。如在第111期中它曾表示:“所有各地各校各会社出版的青年刊物,都希望和我们交换一份。”[18]五是翻印出版发行。在《一百期以后的本刊》中,《中国青年》提出“在下列条件下,无限制的欢迎各地任何人翻印发行(附告:广州国光书社、开封河南书社已决翻印):A除加注‘某某翻印’字样外,不得增减本刊一字,并不得变更本刊型式装订式样。B须遵守本刊所订价目出售,不得随意增价。C须负责校勘清楚,不得有错讹漏落之处。D印刷须明白干净,不可模糊不清。E每期应寄赠本社二册以便审核,若经本社函请停止翻印,即不得仍行翻印”[8]。自第101期起广州国光书社等即正式开始翻印《中国青年》周刊。六是代派优惠。如第101期就制定有“百期以后的中国青年代派章程”。其中规定,“凡代派在:(1)十份以上,预付十期以上刊费的,七折;(2)百份以上,预付五期以上刊费的,六五折;预付十期以上刊费的,六折;(3)五百份以上,预付五期以上刊费的,六折”[8]。

《中国青年》在主管部门、编辑、读者、各书社代派处的共同努力下,出版发行成绩显著。从创刊出版发行仅仅两个月,“长沙保定两处,各销售到一千份”[12]。在第51期时它曾表示想尽力设法要销行《中国青年》一万份,甚至两万分以上,把青年思想界大大的刷新一番。但由于时局变动、军阀查禁等原因,刊物销量也随之变动不定。可《中国青年》的编辑发行者总是迎难而上,他们表示:“我们的团体有一天生命,在全中国有一个同志,我们总不会停止我们奋斗的工作;《中国青年》总是要设法出版的。”正是由于大家的不懈努力,1926年2月27日出版的第115期《中国青年》表示,现在“居然得着北京广州汕头各处同志翻印发行,销数已增到一万以上了”。到第152期出版时,《中国青年》的发行量更是高达3万余册。1927年1月29日出版的第152期《中国青年》在《编辑之后》明确表示“愿全国三万中国青年的读者与本刊同仁共同担负这个责任”[14],即希望《中国青年》的3万读者与该刊编者一起共同努力,使《中国青年》能够与中国革命运动在同一速度上,得到它一天一天的进步。

八、《中国青年》的作者与读者

《中国青年》刊发各类文章1000余篇,各类作者约400人。从职业结构看,他们中有中共中央书记陈独秀;有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刘仁静、陈潭秋;有中共中央或共青团中央及地方的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邓中夏、萧楚女、恽代英、李求实、林育南、任弼时、蔡和森、施存统、张秋人、刘昌群、陆定一等;有国内知名的专业才俊齐白石、朱自清、郭沫若、茅盾等;也有大量的青年学生、工人、士兵、农民等革命积极分子和要求解答困惑的一般青年群众。同时,作者群中还有一批外国作者。从年龄结构看,他们中既有年长的,也有年幼的,如最小的Fennie Tomaszuski作者年龄仅11岁。

《中国青年》的读者极其广泛。一般说来,报刊杂志的作者无疑首先都是该刊的读者。从《中国青年》的作者群看,可知读者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既有年长的,也有年少的;既有理论宣传家,也有普通民众;既有革命战士,也有工人、农民、学生等等。第123期、第126期《中国青年》曾提出要求读者诸君供给该刊以批评,并提出:“来信诸君,请写明本人的姓名、年龄、通信处、所住的学校及在几年级,或所就何项职业——我们希望从这里知道某部分的读者对于本刊有何种希望?”三个月后,第148期《中国青年》在《敬答读者》中表示“从最近三个月中(算至十月底止),我们已经从各方面辗转收到读者诸君答复我们的来信共计一百三十四封之多了”,并从来信的注释中分析这134读者的职业成分和年龄结构如下:“中学学生六十三、大学学生十六、黄埔军校学生十四、小学教员十九、店员十三、印刷工人四、自由职业者(打字生、电报员)五”。“这些读者的年龄约计二十至二十四之间的占大半,十七至十九的约三分之一,二十五至二十八的约占十分之一”[10]。显然,《中国青年》的读者从上述介绍中可窥一斑,其读者主要为青年,而且以青年学生为最多,但这毕竟又只是一斑,因为从其宣传对象上看、从作者来稿看,其读者无疑遍布国内外。

九、《中国青年》的风格

刊物的风格,是作者和编辑者在刊物中所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特色。这种个性和特色,是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思想和艺术的统一中显示出来的,并且贯穿于作品始终。《中国青年》作品的风格受当时的社会生活、政治形势,以及民族传统、时代风尚的影响,深深凝结在作者和编辑者的世界观、阶级立场、生活经历和艺术才能之中。从现象上看,《中国青年》作者约400人,作品文风必然不能一致,但由于《中国青年》编辑者本身即占据了作者作品的众多数量和重大份量,因此,《中国青年》的风格实际上可以通过编辑者作品的文风透视出来。以该刊编辑恽代英、林育南、萧楚女、李求实为例,他们曾一起参加过诸多革命活动,有过许多相同或相似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志同道合的亲密战友。他们既是革命宣传者,又是革命实践者;既熟悉群众,又不疏离实践,因而所写的文章言之有物。受主客观环境的影响和革命生活的历炼,他们其实是一批老成的年轻革命宣传家,像萧楚女、恽代英在《中国青年》发表的杂文即笔锋剔肌析骨、置敌死命,讽刺幽默辛辣、绝妙切中,论述剖情析理、层层深入,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跃然纸上。

《中国青年》的1000余篇作品在写法等方面似乎不拘一格,既有对世界大势、我国革命形势的宏论分析,也有对城市某工厂、农村某风俗乃至某个青年思想的细微探讨;既有洋洋洒洒先后分4期才刊发完的革命长文,也有仅达17字的《弱水》小诗;既有党团革命宣传方式方法的总的介绍,也有革命实践者个人关于怎样了解思想落后的群众、怎样和农民谈话等深刻而细致的宣传;写法上既突出作品政治上的敏锐性和理论上的彻底性,又紧密结合青年人的特点;文体上既以政论为主,又兼含文学、新闻等。但是这些作品无论在形式上、写法上如何变化,其内容指向却万变不离其宗——贴近青年、贴近现实、贴近革命。这些作品文笔流畅,通俗易懂,始终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总的来看,《中国青年》虽然是中共领导下的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属政党报刊,但它发表的却并不是亦步亦趋的官样文章,其作品文风既激情热烈,又不失冷静持中。

十、《中国青年》的停刊

1927年10月20日《中国青年》在编辑出版第八卷第三号后停刊。实际上,它在1927年6月30号出版第167期后即已经基本上停刊,因为整整100天后它才出版最后一期。1927年6月底,武汉局势日趋复杂,革命形势日益危急,“武汉越来越象南京了”[19](P185)。已迁至武汉出版的《中国青年》在出版第167期后其编辑者即忙于其他要事,随后的7月15日汪精卫又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同共产党决裂,《中国青年》在武汉再也无法编辑出版发行。可是,由于没有正式宣布停刊,《中国青年》在同年10月迁到上海后又出版了最后一期。此后,在1927年11月至1932年间,它又先后改用《无产青年》、《列宁青年》等名称秘密出刊。显然,《中国青年》的停刊是大革命失败以后白色恐怖形势之使然。

与大革命时期存在的其他几个革命刊物相比,《中国青年》的停刊是晚的,影响是大的。以1923年10月中共中央、青年团中央颁布《教育宣传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八种出版品为例,拿《向导》周刊来比较,《向导》是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它着重宣传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多次刊登中共对时局的宣言和政治主张,大量报道了工农运动的消息,对推动和维护第一次国共合作、发展革命形势作出了贡献。它于1927年7月18日被迫停刊,共出版201期。《中国青年》与之相比,其存在时间要短、出版期数要少、影响要小,但停刊要晚、青年特色更突出。与《新青年》相比,《新青年》曾是五四时期最著名的、也是影响最大的杂志。它于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是新文化运动的标志。1920年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后,《新青年》杂志成为其机关刊物。1921年底出版九卷五号后一度停刊。1922年7月出版九卷六号后休刊。1923年6月改为季刊出版,实际并未能按季出版,至1924年12月只出4期。后不定期出刊,又出版5号,于1926年7月终刊。显然,《新青年》在大革命时期宣传的时效性、稳定性、针对性都不及《中国青年》。与《前锋》相比,《前锋》月刊是1923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创办的另一个中央机关刊物。它创办于中共三大之后,着重宣传三大以后的党的方针、政策,介绍国际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情况。它于1924年2月停刊。因此,其宣传的实效性、时效性、针对性、连续性等等都远远不如《中国青年》。至于《党报》,它属“党内问题讨略及发表正式的议决案报告等之机关”,系不定期刊;《青年工人》只是“青年工人运动的机关”,系月刊;《团镌》是“团内问题及发表正式文件(议决案及报告)之机关”,系不定期刊;“小册子”要求“尤其是为工人农民之通俗刊物为最要紧”[4](P19),它们从出版的连续性、影响力等方面皆无法与《中国青年》相提并论。

《中国青年》是中国大革命时期乃至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最杰出的革命报刊之一。它创刊于大革命之初,停刊于大革命结束。该刊办刊宗旨明确,编辑专业,稿源充足,栏目众多,编排设计规范,作者、编者与读者互动频繁,风格热烈,基本上是连续出版,发行广泛。它的创办与迁移、变化与发展和特定的历史环境密切相关。它以大量的篇幅,向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年大众传播了马列主义,忠实地报道了党团决议以及国民革命中优秀党员、团员和其他先进人士英勇奋斗的事迹,以自己的宣传和鼓动工作,组织与推动了全国青年工人、农民、学生、妇女、兵士等各界群众投入了大革命的洪流之中。同时,也为他们争取民主权利及改善生活状况而奋斗呼号。正因为如此,《中国青年》赢得了广大青年乃至全国人民的信任与欢迎,成为了伟大民族民主革命中催人奋进的号角。《中国青年》是中共党团与人民大众联系的桥梁,它张扬真善美的旗帜,密切联系革命实际所宣扬的共同理想、共同信念、共同道德标准、共同是非观念、共同文明准则等,构成了当时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靠着它的牵引,广大青年真正地凝聚起来、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活跃起来。《中国青年》无疑是一个成熟的革命刊物,为中共党团思想文化宣传工作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

[1]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共青团基本知识问答[Z].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

[2]发刊词[J].先驱:创刊号,1922-01-15.

[3]发刊词[J].中国青年:第1期,1923-10-20.

[4]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Z].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

[5]我们的希望[J].中国青年:第4期,1923-11-10.

[6]征求稿件[J].中国青年:第18期,1924-02-16.

[7]我们请求读者诸君帮助[J].中国青年:第70期,1925-03-14.

[8]一百期以后的本刊[J].中国青年:第101期,1925-11-07.

[9]本刊对于读者的两个要求[J].中国青年:第123期,1926-06-13.

[10]敬答读者[J].中国青年:第140期,1926-11-08.

[11]团中央常会记录,1924年9月25日.

[12]编辑者的话[J].中国青年:第10期,1923-12-22.

[13]读者责任[J].中国青年:第100期,1925-10-10.

[14]编辑之后[J].中国青年:第152期,1927-01-29.

[15]我们的广告[J].中国青年:第51期,1924-11-01.

[16]我们的广告[J].中国青年:第25期,1924-04-05.

[17]有两件事告读者诸君[J].中国青年:第72期,1925-03-28.

[18]我们的启事[J].中国青年:第111期,1926-01-23.

[19][苏]A·B·巴库林.中国大革命武汉时期见闻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 何正欣)

G 236

A

1671-7155(2011)06-0091-06

王鹏程(1970-),男(土家族),湖北省恩施人,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11-10-08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青年〉周刊研究(1923-1927)》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10BDJ005)。

10.3969/j.issn.1671-7155.2011.06.018

猜你喜欢

中国青年革命
机械革命Code01
延安时期《中国青年》“栏目”中的青年政治动员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从五四运动理性思考中国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当代中国青年婚姻观的异化
韦君宜在《中国青年》时期的期刊编辑思想研究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胡耀邦和《中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