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儿歌教学的特点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2011-08-15罗树林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尾巴儿歌

罗树林

(琼州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试论儿歌教学的特点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罗树林

(琼州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儿歌教学是儿童一种学习和掌握语言的流行形式之一。儿童在学习一些简单、通俗的儿歌时的学习效果特别好。这就为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一些参考。本文从儿歌的分类、特点和作用入手,分析了儿歌教学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几点启示。

儿歌;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教材编写

一、引言:关于儿歌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一)释题

1.儿歌(nursery rhyme)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在我国古代也叫童谣。儿歌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内容上多反映儿童生活情趣,传播生活知识;形式上词句音韵流畅,易于上口,节奏轻快。

2.对外汉语教学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也就是教外国人汉语。通常情况下,来华学汉语的外国人都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的成年人。他们学习汉语的目的是掌握汉语这门语言,以达到能运用汉语和中国人交流的目的。

(二)儿歌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联系和区别

1.儿歌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联系

两种教学方式存在一系列的相似点:

(1)学习的主客观条件相似。两种语言学习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是指主体必须具备健全的大脑和语言器官,大脑受损伤、听力有问题会影响语言习得。客观条件是指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环境,不能关起门来学语言。

(2)学习目的相似。两种语言学习都是为了获得语言的交际能力,两种语言学习都必须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和受文化制约的语用规则,都必须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的技能。

(3)学习阶段相似。两种语言学习大体上都要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阶段。儿童和成年人都使用模仿的手段,但这种模仿都是有意义的。

(4)部分学习策略相似。两种语言学习有时使用某些相同的学习策略。比如视听法、情景法、认知法两种语言学习都可以使用。

2.儿歌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区别

但两种教学方式的差别也比较明显:

(1)学习主体不同。儿歌教学的对象是低幼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一般是过了青春期外国成年人。

(2)学习起点不同。儿童学习儿歌是第一语言学习,虽然不是很全面掌握了汉语,至少是作为第一语言学习的,语言环境比较单纯、自然;而外国人学习汉语,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容易受到原来第一语言的干扰。

(3)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不同。儿童学习母语是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跟社团的成员交往,动力非常强,这是一种天然动力。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动力目的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有的为了教育,有的为了学术,有的为了职业,有目的时,学习动力强,一旦遭受挫折时,就缺乏进取心了。

(4)学习条件、环境不同。儿童学习儿歌是处于一种自然的环境当中,有很多人说汉语的人和他们“扎堆”;而对外汉语教学则主要依靠课堂,课后一般缺乏说汉语的人“扎堆”的环境。

(5)学习过程也不同。儿童学习儿歌往往从词语开始,然后学习词组和句子,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同时形成概念和思维能力。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一般大脑中已经能够具备了一定的概念和思维能力,他们要做的是把汉语与原来的母语对照,从而掌握汉语。

总上,儿歌教学是儿童的第一语言学习,而对外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学习。两者有一定的差别,但两者也有一定的联系。求同存异,找出一定的规律,可以达到两种学习的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目的。

二、儿歌教学的分类、特点及意义

(一)分类

儿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游戏儿歌、教诲儿歌、训练语言能力的儿歌(如绕口令等)。

1.游戏儿歌

这类儿歌寓教于乐,在学习游戏的过程中,把歌谣的学习融进游戏当中,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这类儿歌比如《跳皮筋》、《丢手绢》等,如:

(1)《跳皮筋》

小皮球,香蕉梨,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

九八九五六、九八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

(2)《丢手绢》

丢手绢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

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

2.教诲儿歌

这类儿歌把知识教育融进歌曲教学当中,在儿童唱歌娱乐的同时,让他们掌握了知识技能或者文化教育。这类儿歌的数量是最多的。比如:

(1)《数数歌》

一什么一,铅笔一;二什么二,鸭子二;三什么三,蝴蝶三;四什么四,帆船四;五什么五,勾勾五。一二三四五,一起学数数。

六什么六,哨子六;七什么七,拐杖七;八什么八,眼睛八;九什么九,气球九;十什么十,一根棍子一个球十。六七八九十,一起来数数。

(2)《字头歌》

小珍子,卷袖子,帮助妈妈扫屋子。擦桌子,擦椅子,拖得地板象镜子,照出一个好孩子。

这类儿歌可以让儿童学会数数,还掌握了字头“子”,同时加强了形象思维的训练,加强了劳动教育。

3.训练语言能力的儿歌

儿童的语言能力需要识别,需要记忆,在儿歌教学中插入一些提高语言技能的训练比如绕口令等,可以让儿童更快理解语音、语形、语义的区别,同时也增强了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

(1)《盆和瓶》

车上有个盆,盆里有个瓶,乒乒乒,乓乓乓,不知是瓶碰盆,还是盆碰瓶。

(2)《夸骆驼》

骆驼驮着货,货用骆驼驮,伯伯牵骆驼,一个跟一个。

穿过大沙漠,不怕渴和热,伯伯夸骆驼,干活真不错。

(二)特点

1.形式简短,结构单一,反复递归

儿歌往往在形式上比较简短,常常会反复运用一个语法结构,形成语法“递归”,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比如:

(1)《来,来,来上学》

来,来,来上学;学,学,学文化;化,化,画图画;图,图,图书馆;馆,馆,管不着;着,着,着大火;火,火,火车头;头,头,大鼻头。

大鼻头,住高楼,高楼底下一群猴,楼倒了,猴跑了,气得大鼻头摔倒了。

(2)《比尾巴》

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像把伞?

猴子尾巴长,兔子尾巴短,松鼠尾巴像把伞。

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像把扇?

鸭子尾巴扁,公鸡尾巴弯,孔雀尾巴像把扇。

2.语言活泼,重视押韵,容易诵记

儿歌的语言重视语音修辞以及词句的锤炼。常常选择一些日常生活的常用的活泼语言,让儿童掌握母语,同时加深记忆。如:

(1)《找朋友》

找找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啊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2)《辈分歌》

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妈妈,妈妈,妈妈,妈妈的爸爸叫什么?妈妈的爸爸叫外公。

3.内容浅显,思想单纯,贴近生活

(1)《郴州童谣》

什么药,膏药;什么膏,鸡蛋糕,什么鸡,现鸡;什么现,阳线;什么阳,太阳;什么太,老太太;什么老,豆腐老;什么豆,豌豆;什么豌,台湾;什么台,抬起你妈妈进棺材。

(2)《什么好》

什么好,公鸡好,公鸡喔喔起得早;

什么好,小鸭好,小鸭呷呷爱洗澡;

什么好,小羊好,小羊细细吃青草;

什么好,小兔好,小兔玩耍不吵闹。

(三)意义

儿歌的教学具有三个作用:一是对儿童进行情感教育、二是对儿童启迪心智、三是训练儿童的语言能力。

1.对儿童进行情感教育

(1)《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天天早起练身体;

你拍二,我拍二,天天都要带手绢;

你拍三,我拍三,洗澡以后换衬衫;

你拍四,我拍四,消灭苍蝇和蚊子;

你拍五,我拍五,有痰不要随地吐。

(2)《孙悟空打妖怪》

唐僧骑马咚咚咚,后面跟着孙悟空;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个猪八戒;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沙和尚;沙和尚,挑担箩,后面跟着老妖婆;老妖婆,真正坏,骗过唐僧和八戒。唐僧八戒真糊涂,是人是妖分不出;分不出,上了当,多亏了孙悟空眼睛亮;眼睛亮,冒金光,高高举起金箍棒;金箍棒,有力量,妖魔鬼怪全扫光。

2.对儿童启迪心智

(1)《猜谜语》

十姐妹,穿耳索,一个惹了祸,个个跑不脱。(谜底:鞭炮)

白嫩小宝宝,洗澡吹泡泡,洗洗身体小,再洗不见了。(谜底:肥皂)

(2)《什么尖尖尖尖上天》

什么尖,尖尖尖上天?宝塔尖,尖尖尖上天。

什么尖,尖尖在水边?菱角尖,尖尖在水边。

什么尖,尖尖街上卖?粽子尖,尖尖街上卖。

什么尖,尖尖姑娘前?花针儿尖,尖尖姑娘前。

3.训练儿童的语言能力

(1)《扁担长,板凳宽》

扁担长,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偏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2)《从前有座山》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锅,锅里有个盆儿,盆里有个碗儿,碗里有个碟儿,碟里有个勺儿,勺里有个豆儿,我吃了,你馋了,我的故事讲完了。

三、儿歌教学给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根据前文所列的儿歌的分类、特点和作用,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基本规律,以资给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

(一)给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1.寓教于乐,重视游戏的广泛运用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插入一些游戏,往往事半功倍。学生一般生性好玩,留学生对古板的课堂教学往往没有兴趣,事实上,古板的教学也容易扼杀学生的天性和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唱歌、跳舞、词语接龙、猜谜语、捉迷藏、集邮、演讲比赛等游戏,不但启发其心智,还提供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周健的《汉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游戏》一书中就提到了几百种游戏,可以借鉴选用。

2.简化语法,重视语法递归,反复强化记忆

一堂课,语法点不宜过多,也不宜讲解一些过于复杂的语法点。要做到尽量简化语法。

关于“语法递归”。钱冠连(2001)给“递归”下的定义是:“语言结构层次和言语生成中相同结构成分的重复或相套。”在简化的基础上做到反复递归,加深印象。笔者总结出四种语法递归现象:

(1)语素递归。如“子”:桌子、椅子、窗子、帘子、本子、被子、帽子、镜子、票子……

(2)词语递归。如“打”:打开水、打毛衣、打针、打牌、打仗、打了一个结……

(3)短语递归。如“定中短语”:院子里的我昨天刚买的那朵玫瑰花开了……

(4)句子递归。如“有字句”: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和尚有只黑狗,黑狗有个狗盆……

3.立体交叉,重视多种教学手段并举

直观法、视听法、全身反应法、情景法、交际法、暗示法、听说法等等,只要可以为我所用,都可以尝试。但团体教学法的效果一般好过个人教学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入团体,共同增强学习的动力。

(二)给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启示

参照儿歌教学,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也应该走如下路线:

1.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1)选一些贴近生活的、留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比如:婚姻、恋爱、家庭、妇女、教育、旅游、环保、最新科技、感人的故事等等。切忌一些与生活毫不相关、不切实际、不具代表性的题材,如UFO和皇帝生活,知道的人很少,也不容易学生阐发自己的观点。

(2)课文用语要口语化,通俗易懂。切忌使用一些过时的文言文,或者一些只有中国人才懂的紧缩句,尽量选取一些鲜活的日常交际用语。比如“刮骨疗毒”、“投笔从戎”这些话日常基本不怎么说了,学生也不易懂,应该舍弃。

2.听说读写,选编一些容易诵读的情感美文

课文编写尽量做到求简不求繁,尽量使课文趣味性和可读性结合、韵文和散文结合、整句和散句结合、长句和短句结合。情感至上,打动人心,选取一些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3.陶冶情操,重视对中国精髓文化的介绍。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培养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就必须把中国最精髓的文化拿出来。比如中国的节庆文化(如春节、端午)、中国的旅游(如长城和桂林)、中国的智慧(比如诸葛亮和孙子)、中国的价值观(如家庭婚姻观)、中国的特色文化(如对联和灯谜)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习俗,都可以编进教材。让留学生对中国感兴趣,觉得中国人这样生活很好,从而陶冶了留学生的情操。

四、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儿歌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虽然不太一样,但两者也有诸多相通之处。我们可以把两种教学方式比照来看,求同存异,扬长避短。从日常浅显的儿歌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基本教学特点和规律,对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非常有用,我们可以吸收儿歌教学中一些有价值的教学方法,将它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往往事半功倍,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崔永华,杨寄洲.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3]钱冠连.语言的递归性及其根源[J].外国语,2001,(3).

[4]周健.汉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游戏[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教学尾巴儿歌
谁的尾巴最奇妙
比尾巴
睡觉儿歌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瞧,它的尾巴会表达!
儿歌绝唱
七月的儿歌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