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财务融资现状与对策分析
——基于武汉市105家企业的实证分析

2011-10-31张彦英

关键词:武汉市信用贷款

张彦英

(武汉科技大学 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

中小企业财务融资现状与对策分析
——基于武汉市105家企业的实证分析

张彦英

(武汉科技大学 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

本文以实证调查数据为基础,在明确中国目前中小企业的标准并分析当前企业融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其融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明确现有条件下武汉市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及表现,重点在于原因分析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融资调查;对策

为了解武汉市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融资难成因,有针对性提出对策措施,以切实优化武汉市中小企业融资环境,2010年5~6月,通过随机抽样法,武汉市经委中小企业处与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联合调研组对全市150家中小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105份。另外,在分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针对问卷没有反映或反映不够深入的问题,又分别实地走访了3个区——江汉区、洪山区和江夏区,并与中小企业和担保机构的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座谈,就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广泛的探讨与研究,实地访谈既了解了一些问卷不能反映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调查问卷上所反映出来的共同问题,问卷和实地访谈相互补充。

一、武汉市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银行贷款融资困难,资金紧缺制约发展

本次调研105家中小企业中,有28家(约占调查企业总数的26.67%)企业反映,自身有融资需求,但近两年内都无法获得银行贷款,造成企业资金紧缺;有77家中小企业共获得贷款107笔,金额在15~3200万元之间,平均贷款金额601万元,其中,贷款金额在500万元及以下的共76笔,占比71.03%,贷款金额具体分布如图1所示,虽然有些企业从银行获取资金,但获得资金不足也导致资金紧缺。由于资金紧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扩大经营受限,难于上规模、上档次,制约了企业发展。

(二)金融产品创新不足,融资渠道缺少多元化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仍然是武汉市中小企业外源资金的主要供给者,实地调查所知,在所有的外源融资方式中,银行贷款占比重高达七成以上,“当企业遇到资金困难时,一般首先想到的是”,八成以上企业选择“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显示银行信贷方式普遍受到中小企业的偏好,成其为外源融资的首选。这次调查问卷显示,77家企业最近获得107笔贷款之中,抵押贷款61笔比重最高,达57.01%;担保贷款32笔,占比为29.91%;信用贷款11笔,占比为10.28%;其他3笔(抵押+信用贷款1笔,政府担保贷款1笔,担保公司委托贷款1笔)。这些数据说明,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贷款中仍受制于传统信贷观念的束缚,信贷品种较少、方式较陈旧,金融产品创新明显不足。单一、狭窄的融资渠道严重制约了武汉市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三)抵押物范围过窄且被低估,主要授信方式面临困难

目前武汉市中小企业抵押贷款采用比重最高,但是,金融机构接受的抵押物主要是个人住房和土地证,厂房、设备、原材料等中小企业拥有优势的资产则很少被金融机构特别是被国有商业银行接受,更不需要提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专利权质押、提货单质押、应收账单质押、出口信用保单质押等,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提供符合金融机构规定的抵押物种类或足额抵押物。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还存在抵押物折价过低且贷款数量少的问题。在实际办理抵押过程中,即使被接受,这些抵押物的折价也相当低,2007年企业获得的贷款额度为有效抵押物评估价值的7成左右,而到2009年已经降至约4成,直接影响企业获取贷款的额度。虽然,这次调查问卷显示,抵押贷款61笔,占57.01%,比重最高,但贷款金额在300万元及以下的共34笔,占比55.74%。贷款被拒中小企业超过一半的是因为抵押品或担保不足,这一比例在各项被拒绝原因中占比最高。

(四)费用名目繁多,融资成本普遍偏高

中小企业在贷款时,除了国家规定的利率,企业还需要支付年报审计、资信评级、贷款卡年检、验资、担保费、评估费、保险费、管理费等名目繁多的费用。此外,企业在接受银行审查融资项目和办理他项权证的过程中,还存在重复评估、重复收费现象,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本次调查汇总的107笔贷款,融资总额为64368万元,融资成本总计5388.83万元,融资期限从5个月至60个月不等,单笔融资成本最低5.31%,最高14.70%,平均融资成本8.37%,融资成本分布区间如图2所示。按授信方式具体为:抵押贷款,平均融资成本为8.28%,其中利息支出占比89.84%,评估费占比2.36%;担保贷款,平均融资成本为9.74%,其中利息支出占比73.53%,担保费占比21.43%,年担保费率一般在1%~3.5%之间;信用贷款,平均融资成本为6.73%,利息在融资成本中占比96.98%。

(五)融资难具有相对性,重点“小企业”融资难

初创型企业、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相对中型企业尤其规模以上成长型企业融资难。认真分析调查问卷发现:28家近两年内都没有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只有6家,占21.43%,其中有3家是初创型企业,有2家未说明没有获得银行贷款原因,也有可能不需要外部融资;注册资本不超过500万元的有17家,占60.71%。77家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中,注册资本1000万元及以上的有42家,占54.54%;注册资本不超过500万元的只有19家,占24.68%,其中13家成立时间都在5年以上。从以上分析可得知,28家没有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注册资本比较低、成立时间不长,大多是初创型企业、小企业和微型企业,而77家取得银行贷款的企业注册资本相对多一些、成立时间较早,相当一部分是中型企业。

此外,贷款程序复杂、手续繁琐也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显示,企业普遍反映银行信贷审批时间也较长,贷款在1个月以内审批的占一成,l~3个月审批的占四成,审批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比例高达一半以上,商业银行放贷的审批过程和审批时限对资金要求急、周转快的中小企业极为不便。而在融资贷款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中小企业必须提前3个月筹措还款资金,名义上一年期贷款实际只有9个月,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了使用贷款的时效和效率。

二、武汉市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

(一)经济水平和各项金融政策的落后,必然会造成区域金融的萎缩和中小企业触资的艰难

按照区城经济范畴内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律,区域经济发展与中小企业共进退。因为区城经济宏观环境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中小企业触资情况与区城经济发展状况直接相关。武汉城市圈由于发展较晚,与我国其他几个一级城市圈相比,经济环境各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区域性的资本市场及引进外资等方面的不成熟,使一些国内甚至海外银行、投资者往往将资金投放在发展态势较好的珠三角等地区。这种“经济落后——金融停滞”的负循环造成的“马太效应”,违背了梯度推移理论中“高梯度向地梯度转移”的规律,使得武汉市中小企业与其他城市圈相比,并非平等地拥有金融发展带来的机会;中小企业集群效应不明显、产品附加值低、与周围地区关联不强、辐射和带动有限,一定程度上也没能充分发挥中小企业集群在集合贷款、融资等方面的作用。

(二)银行业规定的严格的融资门槛和中小企业融资条件的先天不足,客观上决定了中小企业融资难

目前武汉市银行业的主体是国有商业银行,他们主要保障国有大中型企业融资需求;同时,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加强,责任风险管理制度日益强化,并且大部分实行了终身责任追究,银行贷款的门槛在不自觉中抬高。信贷管理权限过分上收,一些最了解本地企业状况的基层银行不具备贷款权限。于是,为了减少风险,保证资金安全,大部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信认定以大企业的指标作参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达到发放贷款的条件。许多银行在放贷时,对企业资本金规模、盈利水平、现金流量和其它方面有较高要求,而中小企业在成长初期往往具备规模优势、多集中在竞争性领域,固定资产少、土地、房产等抵押不足,绝大多数企业盈利水平不高,现金流量不足,很难达到发放贷款的条件。另外,同时中小企业普遍贷款数额小、频次多,贷款管理成本高。

(三)信用识别难,失信惩罚力度不够,加剧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惜贷”和“恐贷”

企业信用与企业融资存在正向关系。银行出于资金安全考虑,将贷款集中到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对信用低的企业“惜贷”和“恐贷”。武汉市中小企业信用约束较差,增加了企业贷款融资的难度,这一点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银行因对企业信用识别难而“惜贷”。从社会层面看,武汉缺乏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既没有由企业、银行、工商、服务等职能部门参与的企业征信体系,也没有全社会的个人信用追踪体系。从企业层面看,多数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不高,信用约束较差,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规范的财务报表数据。银行从社会和企业都无法获得真实企业信用信息,基于安全考虑,有钱也不敢乱贷,对中小企业存在“惜贷”心理不难理解。二是中小企业失信程度较重,而社会和银行又无力惩罚失信行为,造成银行“恐贷”。由于法制不健全,失信违法者得不到应有的惩治,银行维护债权非常艰难,对中小企业存在“恐贷”心理也不难理解。

(四)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滞后,信用担保业支持中小企业信用融资力度较弱

在企业自身难以满足银行贷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担保公司信用担保融资成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但与现实需要相比,武汉市信用担保体系发展还比较落后,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融资担保业务的开展不甚理想。众多担保公司从事的是个人消费贷款担保,只有政策性担保公司及少数规模较大的担保公司提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其担保能力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二是担保公司与银行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互动合作格局尚未全面形成。三是担保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担保公司运作存在不规范行为。担保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不强,潜在着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四是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缺乏。担保公司正常的增补资本金渠道及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形成,再担保体系尚不健全,担保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受到制约。

三、缓解武汉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一)培植产业链,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发展地方经济,打造我市中小企业生物链

经济是金融的基础。凡是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发达的地区,它一定拥有庞大的区域性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从而中小企业融资相对容易或更加便利。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或源头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地方政府在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必须在产业政策区域化以及区域政策产业化上下足功夫、做足文章,打造本土特色的产业链,做大本地产业集群,为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环境一流、潜力巨大的生物链。

武汉市发展战略必须与国际大都市接轨。当务之急就是要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金融业、物流业、信息产业、文化教育产业及其他现代服务业,并将钢铁、有色金属、汽车、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传统制造业逐步转移至第二个层面的地级中小城市,从而让武汉率先步入“后工业化”时代,让武汉市的中小企业重点围绕高科技、现代服务业生存和发展。

(二)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鼓励银行信贷产品创新,开辟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在全市金融机构体系的布局中,鼓励国有银行及非国有大银行进社区、下农村,与此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发展本土化的中小金融机构,包括城镇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及小额贷款公司,进而形成一张分工合理、交叉有序的中小企业融资网。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放贷以及信贷产品的创新,除不动产抵押贷款外,还要大力开展动产质押融资业务,包括股权质押、专利权质押、应收账单质押等。

2009年以“江城夏日”命名的武汉市中小企业集合贷款信托成功发行,至此,武汉成为继杭州、合肥后我国第三个发行类似计划的城市。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强调要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稳步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与银行信贷相比,中小企业集合贷款信托的最大优势在于:财政贴息,风险隔离,融资额度大,期限长,融资成本较低。武汉市应积极稳妥地逐渐扩大中小企业集合贷款信托的发行规模。

此外,大力发展风投(VC)与私募股权基金(PE)市场,积极鼓励优质中小企业上市,发挥融资租赁、典当、信托等融资方式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三)建立统一的企业征信系统,加强信用评价体系建设,联合制裁失信者

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将中小企业纳入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建立以信用登记、信用征信、信用评估和信用发布为主要内容的信用制度。征信服务系统要将分散在工商、税务、银行、法院、海关、公安、商会等部门的有关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各项信息进行归并,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把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同企业纳税信用记录、财务会计信用记录、企业家个人信用记录、环保局环评记录、法院诉讼案件记录以及产品质量检测部门记录体系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监管体制和失信惩罚机制。要在政府统筹下,工商、税务、银行、司法、宣传等各部门之间密切合作,对不讲信用、破坏信用行为,实行联合制裁和曝光,尤其是金融部门要加强同业联合制裁,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要发挥司法及公安部门的作用,加大金融债权案件的执法力度,严惩信用违法者。

(四)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风险补偿、反担保与再担保机制

继续推进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包括中央、地方财政出资和企业联合组建的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担保是一个高风险、低收益、社会效益显著的行业,建议武汉市和有条件的地区依财力情况每年按担保发生额的1%~2%给予补充或一次性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以参股、委托运作和提供风险补偿等方式支持担保机构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增信。同时,要逐渐引导银行分担中小企业贷款的部分风险,或是按基准利率发放中小企业担保贷款。

鼓励借款申请人为借款提供反担保。反担保有助于担保关系的设立,有利于融资方式的创新与拓展。反担保不仅解决了被担保方的信用问题,而且也解决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再融资问题,从而有利于担保行业的做大做强,更有利于中小企业的便利融资。建立市级再担保平台,为各区符合条件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和民间互助性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调动担保机构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规模的积极性。政府部门应在银行和再担保公司之中起到协调作用,利用再担保公司对担保公司的担保来扩大担保公司的放大倍数,支持中小企业贷款需求。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010z032;同时受到武汉市经委中小企业处与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联合调研组资料支持)

[1]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10-18.

[2]黄澜.建设复合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08,(1):55-63.

[3]张彦英,董登新.中小企业财务融资现状与对策探析——湖北省中小企业问卷调查报告[J].武汉金融,2010,(6):50-52.

[4]张彦英,董登新.县域环境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对策探析——基于湖北县域108家企业的实证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0,(9):40-44.

[5]Berger,A and Udell,G.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Lines of Credit in Small Firm Finance[J].Journal of Business,1995,(68):351-382.

猜你喜欢

武汉市信用贷款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