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及其当代启示*
2011-08-15贺晴
贺晴
(渭南师范学院思政课教研部,陕西 渭南 714000)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基本内容
有机体是指其内部的各个要素、组成部分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互为手段与目的,从而形成一个高度分化又服从于一个根本原则的统一体。社会有机体思想最初是由圣西门提出的,他的门徒在《圣西门学说释义》中明确提出,“社会是一种有机的整体”。后来孔德和斯宾塞创立了较为成型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孔德把社会同生物体进行了比较,把社会机体分解成家庭、阶级、种族以及城市和社区,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阶级或种族是社会的组织,城市和社区是社会的器官。孔德、斯宾塞等人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合理性在于,他们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但是他们是站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立场上把社会同生物机体进行了简单的类比。
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思想最初是在《哲学的贫困》中提出的。针对蒲鲁东把社会的各个环节变成同等数量的独立社会的做法,马克思指出,总体的范畴决不是把它的各个环节归结为无差别的统一性、同一性,而是认为这些环节彼此间处于一种动态的辩证的关系。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研究社会时,“谁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筑某种思想体系的大厦,谁就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就是把社会的各个环节变成同等数量的一次出现的单个社会。其实,单凭运动、顺序和时间的惟一逻辑公式怎能向我们说明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呢?”[1](P109)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研究与写作过程中也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2](P12)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有机体是指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互为手段和目的,每个部分都不能独立存在,从而形成一个内部高度分化而又服从于一个根本原则的统一体。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包含丰富的内容。首先,社会有机体有两个前提性的构成部分。一是人要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必须同自然环境发生联系,因此被纳入人的生产实践范围的自然环境是社会有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构成部分;二是人口因素,“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其次,社会有机体有一个基础性的有机构成部分,这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是社会有机体中承上启下决定其他部分的最重要有机构成部分。第三,社会有机体有一个上层性的有机构成部分,它包括由人的各种交往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社会意识,还包括人变革社会的实践所创造的具有中介性质的社会制度体系或政治法律及设施[3]。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同孔德、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有本质的不同。他认为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的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生产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人不仅要和自然界发生各种联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必须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并互相交换其活动,否则便不能生产。同时,实践又是有意识、有目的人的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人与其意识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包含着三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第二,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可分为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其中交往活动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经济交往、政治交往、思想文化交往等活动。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实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领域、社会的政治生活领域、社会的精神生活领域。第三,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空中的展开,因而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人与人之间的阶级斗争实践构成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们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实践也构成了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表明,人与自然界是社会有机体组成的前提性要素,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对自然界过度索取,对生态环境污染破坏,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反过来也会破坏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是社会有机体保持良性运行必要条件,还是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4](P122)这就启示我们必须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认识。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产物。工业文明建立在对资源和能源大量消耗的基础上,以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为基本理念,而无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从生产过程来看,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在工业文明社会里其生活方式以消费主义为原则,以消费带动需求,以需求促进生产,从而认为更多地消费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而很少关注消费的合理性。二百多年的工业文明的发展,把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理念发挥到极致,尽管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爆发,如能源危机、自然灾害频发、物种灭绝,表明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生态文明就是针对过度发展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环境生态危机,而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产生严重威胁而提出的,其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当前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正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紧缺、环境承载力较弱。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导致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供应矛盾尖锐,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和生活质量下降,就会背离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在我国当前具有紧迫性。目前就是要从制度上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从技术层面上要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主体,还是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和责任主体,社会发展既是依靠人,又是为了人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这就要求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方面突出了人在社会中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社会有机体自我发展的特性。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由各种人际关系和结构要素组成的集合体。在人们的各种活动中,民生问题具有基础地位。人们的各种活动,只有很好地解决了民生问题,才能进一步产生出丰富多样的其他活动形式,如政治的、法律的、宗教的、哲学的、艺术的活动形式,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形态。
因此,从社会有机体的主体和特点出发,就必须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改变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情况。社会建设与人民的幸福密切相关,其内涵主要包括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调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以及这些方面的改革与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也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要求我们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也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资本论 (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2).
[3]贺祥林.略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构成内容[J].学术研究,2001,(0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