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目的论视角看公示语的英译

2011-08-15胡波

关键词:原译目的论译者

胡波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外语系,江苏 泰州 225300)

从目的论视角看公示语的英译

胡波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外语系,江苏 泰州 225300)

介绍了文章的理论基础—— 功能翻译理论和目的论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公示语的四大功能,即提示功能、指令功能、参照功能和强制功能。在目的论视角观照下,分析公示语翻译的特点、翻译的原则、翻译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和评价公示语翻译的标准—— 可接受性。公示语翻译属于功能翻译理论中的工具型翻译类型,应该遵从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目的论;公示语;英译;文化

公示语作为一种特定功能的文本形式,应用范围广泛、历史悠久,在世界各民族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进程中都发挥着规范、协调、保障、稳定的重要功能机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合作交流越来越深入,许多外籍人士来华,因此,公示语的国际化要求也越来越明显,研究公示语的英译对进一步明确公示语翻译的标准、对英文公示语的规范化都有促进意义。

一、理论基础

(—)功能翻译理论

传统翻译研究属于规定性研究,将翻译看成是语言操作。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功能翻译理论逐渐兴起。功能主义指的是将文本或翻译看作是功能的研究。功能翻译理论的领军人物,不仅以德国为主要阵营,如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 (Has J.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里 (Justa Holz-Manttari)等,还延伸至其他国家的理论家,如英国学者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和美国学者尤金·A·奈达(Eugene·A·Nida)等,后两位学者将语言学翻译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给翻译研究增添了不少科学成分。

公示语的翻译属于应用型翻译范畴,它具备应用翻译理论中的规定性和规范性特征,本文之所以选取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为视角,是因为功能翻译的代表人物诺德 (Christiane Nord)的目的论(“目的加忠诚”)在中国的应用翻译领域颇具市场,这种“传统”优势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属于应用翻译理论,必定带有规定性、规范性和先验性。

(二)目的论的基本概念

“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根据目的论(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这符合对任何行为界定都会涉及意图性的道理。”[1]34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突破了对等论的限制,超越了传统翻译理论的规定性研究,将视野从“原语”和“目的语”的语言操作转向了目的语文化,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这突破了长期以来困扰译界的直译和意译、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好的译者和盲从的译者之间的纷争。目的论强调,在翻译时要保持与目标文本一贯的目标,这个目标由翻译的要求决定。因此,无论何种翻译,其最高规则都是“目的准则”,即一种翻译行为由行为的目的决定,即“目的决定手段”。弗米尔是这样解释目的准则:“每个文本均为既定目的而产生,亦应为此目的服务。由此,目的的准则是指:译、释、读、写皆遵守某种方式,此方式可让文本、译本在其使用环境下运作,而向想要使用文本、译本的人,并且完全按照他们所希望的方式运作。”[1]37

二、公示语的功能

(一)提示功能

“公共提示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公示语类型,意在向公众传达信息,提醒公众注意了解周遭环境或注意所在场合的特定特点。”[2]51如典型的“路面湿滑(Slippery Surface)”,道路交通提示“此处谢绝参观(This Area Closed)”、停车提示“私人停车处,限居民使用 (Private Parking,Residence Use Only)”、公共厕所的提示“男厕(Gentlemen)”等。

(二)指令功能

指令功能是指公示语对公众的行为作出指示性要求,做出一定的限制。如机场告示“乘客权利(Passengers'Rights)”、车站的买票提示“罚款(Penalty Fares)”、“残疾人通道 (Handicapped Only)”、“排队等候(Stand in Line)”等。

(三)参照功能

“这种类型的公示语多用在服务性的公共场所,人们通过公示语提供的参考性信息可以明确自己的方位,行为方式或目的等。”[3]66如“机场出境(All Departures)”、“登机手续办理(Checkin)”,“火车站行李提取处 (Luggage Claims)”、“地铁 (Underground)”、“售票中心 (Tickets and Information)”、“出口(Way Out)”等,还有“商务中心(Business Center)”、“新鲜蔬果(Fresh Produce)”等参照性公示语。

(四)强制功能

有些公共场合总会有一些强制性或者是禁止性的标示,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此类公示语多见于“NO”的形式。如“不收小费 (No Tips)”、“禁用食物或饮料 (No Food or Beverage)”、“小贩禁入 (No Venders)”、“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No Access for Unauthorized Persons)”,再如机场、车站的“限制性物品 (Dangerous Items)”,都带有强制性约束以保证公共场合的有序性和安全性。

三、目的论观照下的公示语翻译

(一)公示语翻译的特点

自翻译活动出现以来,“翻译”的定义不断地延伸与拓展,尽管翻译研究越来越深入、翻译也从最初的文本对等拓展到文化、意识形态、赞助人和权力等因素,但翻译的基本定义则在于信息的传达,最终还要依托对文本和语言的分析。

“公示语翻译的主要特点是:从功能考虑,公示语主要具有提示、指令和参照的特点;从风格考虑,公示语主要具有简洁、规约和互文的特点;从目的考虑,公示语主要具有意动和‘收言后之力’的特点。”[3]66在目的论观照下,本文主要从公示语的翻译原则、翻译目的以及目的语文本进入目的语文化中的可接受性来考察。

(二)公示语翻译的原则

提起翻译原则,严复曾提出过译事三难——“信、达、雅”之说,“信”总要立足于原文本,即做到忠实,“达”则在于传递出原文的信息,而“雅”的标准则是从进入目的语、文本所面向的对象来考量。译者从事翻译活动都秉持自己的翻译理念与翻译目的,从翻译过程来看,翻译理念与目的基本上都涉及三个层面,首先是对原语的理解,即译者先要明白原语在说什么,其次是表达,即译者要用目的语的语言表达出原文信息,第三,涉及到对翻译文本的评价,要将文本放入目的语文化中考察,考虑译本在目标环境中的可接受性。

“英语公示语具有严格的规范性、标准性、沿袭性,因此进行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必须在汉英两种文化中对相同使用场合的具有相同功能的公示语进行一对一的汉英对译。”[4]40公示语翻译的应用性决定了其翻译的原则—— 要达到在目的语文化语境中的功能对等。

(三)公示语翻译的目的

公示语翻译要达到三方面的目标:简洁明了、准确规范、注重语义功能。在此前提之下,译者要处理好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公示语翻译的策略一般有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之分。

1.简洁明了

公示语要表达的内容并不多,重在表达的效果。因此,简洁明了、直接传达出信息给目标读者,达到交流的有效性才是公示语翻译的根本。要做到简洁明了,并非易事,一者需要译者的理解能力,透彻理解原句,二者需要译者精炼的表达,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原句含义。

例1:欢迎使用信用卡

原译:Welcome to Use Credit Card

这个标牌一般出现在超市收银台。可以使用“You are Welcome to Use Your Credit Cards”,但这种表达方法比较长,用“Credit Cards Welcome”即可,而“Welcome to Use Credit Card.”这种表达方法很Chinglish(中式英语)。

改译:Credit Cards Welcome

例2:如遇紧急情况请速拨打

原译:Meeting Critical Situation Asks Velocity to Poke Strikeing

这个标牌很常见,类似“出现紧急情况要报警”。原译采取了逐字对译的方法,属于“死译”和“硬译”范畴,读来晦涩,让人无法理解其要传达的意思。而“strikeing”属于拼写错误。“紧急情况”我们常用“emergency”,“万一”则用短语“in case of”,这样既简洁又能直接传达出意义。

改译:In Case of Emergency Call:

2.准确规范

准确规范是公示语翻译的基本准则和基本目标。吴伟雄认为“标语翻译的通病大体可分三类:硬译、误译和乱译。”[5]35做到准确规范,理论上讲就是要达到“忠实等效”的目的。当然,一些不准确、不规范翻译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有译者的水平、译者的态度等因素影响。

例3:有困难,找警察

原译:Difficult to Find the Police

日常生活中,警察是人们的公仆,职责是为人民服务,当人们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警察寻求帮助。原译翻译成“Difficult to Find the Police”,意思是“很难找到警察”,属于“误译”,并没有传达出原句的真正含义。

改译:In Emergency Call Police on:

例4:食品烟酒

原译:Food or Smoke Wine

这个标识语一般出现在超市里,原译中的“Smoke Wine”让人难以理解,究竟是何种酒?其实,烟和酒是两个并列名词,属于不同种类的商品。因此,在翻译处理时应该传达出这种并列关系。

改译:Food,Tobacco& Alcohol

“不”字公示语很常见,如交通领域中使用的禁止告示、公共场合无烟区等。这种情况下都不能违反此类场合的公示语,否则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然而在现实中,表示否定意义的“不”字翻译却并不令人完全满意。试举两例:

例5:请勿带宠物

原译:Pets cannot Be in

这个翻译很怪,很容易造成歧义,好像商店已经卖完所有的宠物。这里完全可以使用“No”开头的句式。

改译:No Pets Allowed

例6:禁止乱扔东西!违者罚款!

原译:Prohibit Disorderly still Thing!Offenders Amerce!

此翻译属于“直译”、逐字对译,而且“罚款”用的是“amerce”这个大词,不够生活化。在中文的语境里,“乱扔东西”一般指的是“乱丢垃圾、废物”,在英文中也要传达出对应的意义。

改译:No Littering!Violators will be Fired!

3.注重语义功能

Nord严格依照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的功能做出了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的分类。公示语的翻译属于工具型翻译范畴,又称为等效翻译(equifunctional translation),即译文功能和原文功能完全等同。工具型翻译的目的是效仿原语文化交际活动为目标语文化交际活动提供工具,译文在目的语中一般具有指称、表情、诉求、寒暄的功能。因此,译文所传达的语义功能不可忽视。

例7:宣传栏

原译:Propaganda Column

“宣传栏”在中国的文化中很常见,学校、机关、企业等都会有这个版块,功能是传递一些信息、通告等。这里将“宣传栏”直译成“Propaganda Column”并不合适。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propaganda”有宣传的含义,一般用来描述大众传播的信息,但这个词也含有负面的意思,字典给出的解释是:(derog贬)ideas or statements that are intended as publicity for a particular (political) cause but are(often)presented as being unbiased (为谋(政治)利益服务却(常作)貌似不含偏见的宣传)。因此,这个透露的信息不一定是真的,但它的目标是强化或者伤害某个机构或团体。

改译:Advertisement Board或者Notice Board

例8:吸管盒

原译:Sucker

类似“吸管盒”的东西在西餐厅、麦当劳、肯德基式的快餐店很常见。Sucker这个词用于口语表达有负面的意思,老外会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个很容易受骗的人。字典里给出的解释是:(Infml口) person who is easily cheated。

改译:Straws

例9:请照顾好老人及儿童

原译:Please Take Care Oldster and Child

这个标牌出现在地铁里,会让英语国家人士感到滑稽,尤其是 Oldster这个词。Oldster就是老人的意思,但是这种说法并不礼貌。一般来说,这些后面加“ster”的单词都是非正式的,如:youngster,gangster,prankster,trickster,mobster等。

改译:Please Take Care of Elderly Ones and Children

(四)公示语翻译的可接受性

对公示语翻译的考察和评价,其标准不仅是意思对等,还要将译文放入目的语的环境中考察译文是否达到功能等效。“译文的功能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a)译文和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借助原文和原文读者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此关系),(b)译文和原文的关系。一方面,译文是要对译文接受者起一定的作用,或是达到预期的某种交际的功能。另一方面,译文是源语文化文本在目标语文化中的表现或替代。”[1]59

例10:涂抹奶酪

原译:Smear Cheese

涂抹奶酪是国内一家著名企业名下的一种食品奶酪。根据词典解释,smear这个词有两种用法,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名词,动词的意思是spread a greasy or sticky substance,e.g.paint,on sth/sb(将油脂或黏性物质涂于某物或某人),因此,这个词可以描述涂抹的动作,这本无可厚非。但是smear还含有另一种负面意思,往往用来表示弄脏一些东西,甚至可以是suggestion or accusation that damage sb's reputation (污蔑或者诽谤)。如果翻译不够地道,在英语文化中,不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性,这个奶酪很难产生吸引人的效果,甚至会遭到排斥。

改译:Spreadable Cheese

例11:请主动给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

原译:Offer the Seats to the Old,Weak, Sick,Crippie and Gravid

这个标语在公交车上很常见。原译中的“crippie”和“gravid”很奇怪,“crippie”是拼写错误,译者想表达的是“cripple(跛子;残废的人)”,“gravid”这个词比较大,一般用于医学专业词汇,公共场合更应该使用普通的表达方式,而使用“old”,“weak”和“sick”,这三个词来形容一个群体,隐含着歧视,带有负面的意思,很明显不太礼貌。

改译:Please Offer Seats to the Elderly,Infirm,Disabled and Expectant Mothers

总之,公示语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可接受性,必须要考虑到现实的交际功能,要达成语言使用的合适性,如上文中所举词汇隐含的正面、负面的意思,都要考虑进来,否则会让目标语读者产生一些联想意义。

结束语

公示语涉及到的范围广泛,本文抽取部分样本考察,目的是揭示公示语翻译中的共性。国内公示语大多采用双语形式,英文受众自然是外籍人士,因此,翻译时除了准确传达内容外,还应注意形式和表达方式的得体性以及目标受众的感受,否则会闹出一些笑话,或让外籍人士感觉莫名其妙。目的论自然有其局限性,本文选取目的论为视角考察公示语的翻译,主要因为目的论在应用型翻译反面所起到的指导作用。可以肯定,目的论对应用型翻译的指导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占一席之地。

[1]Christiane·Nord(德).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张美芳,王克非,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王颖,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3]罗选民,黎土旺.关于公示语翻译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2006(4):66-69.

[4]吕和发.公示语的汉英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4 (1):38-40.

[5]吴伟雄.中文标语英译浅谈[J].中国翻译,1998(1): 35-38.

H315.9

A

2095-0683(2011)06-0138-04

2011-09-14

胡 波(1983- ),男,江苏徐州人,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外语系助教。

责任编校 秋晨

猜你喜欢

原译目的论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翻译功能目的论视阈下的科技文本翻译——以认知无线电翻译为例
《二十年后》参考译文评析
——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教师用书为例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的影视剧字幕翻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的高校外宣翻译中的文化性翻译策略
论翻译症的主要表现形式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