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的智能化传播
——作为媒体的手机引发的传播变革与启示

2011-08-15谢天勇

关键词:传者媒介个体

谢天勇,张 朋

(1.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安徽新华学院 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以人为本的智能化传播
——作为媒体的手机引发的传播变革与启示

谢天勇1,张 朋2

(1.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安徽新华学院 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手机作为媒体,与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相比较,在信息传播者、接收者和传播方式等方面引发了传播的变革:它将传播权还给独立自主的社会个体;将同质化的接收群体还原为差异化的个体;将传播由单向、延时、固定转变为互动、实时、移动;并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想意识的变化。由此启示从业人员及传媒教育者在观念层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尊重并满足人的传播需要作为传播的出发点与归宿;在实践层面要注意媒介融合技术的运用,为优化传播效果提供切实保障。

手机媒体;传播;变革;启示

1987年摩托罗拉3200第一次在中国销售时,被称为“大哥大”。这个名字除了表明这款手机的体积之外,也意味着在当时,手机是身份、地位、实力的展示,是少数有钱人用来即时通讯的工具。二十多年过去了,手机还是那个可以用来即时联络的移动电话,但已今非昔比。外形上,手机从最初的“板砖”到现在的轻薄如信用卡;功能上,从单纯的通讯工具变成既可通话,又能读报、发邮件、看电视、听广播、查资料、打游戏甚至购物,融通讯、信息与娱乐于一体的多媒体终端。使用人口上从少数人拥有的奢侈品到“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中国,2010年10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前三季度通信运行情况显示,前9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累计净增8608万户,总量达到8.3亿户。在世界,2010年7月份的统计数据表明,全球68亿人口中,手机用户已达50亿。[1]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手机已成为现代人须臾不能离开的“掌中宝”,正在并将继续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方面产生巨大影响。作为一种最初用来移动通话的媒介,其作用与影响绝对是发明者马丁·库帕始料未及的。近年来手机媒体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的一个热点,大都集中在其业务形态、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领域。对手机作为一个媒介所引起的传播变革论述不多,笔者力求对此有所探讨。

一、作为媒体的手机引发的传播变革

《辞海》中没有“媒体”这一词条,只有“媒介”,解释为“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或“指各种信息的传输手段”。[2]手机最初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在发信方和受信方间进行信息传输,建立联系,不言而喻是一种媒介。近年来基于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手机已演变成大容量、高速、互动的多元化信息传播平台,符合百度百科“媒体就是为信息提供传播平台”的界定,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尽管对此概念和定义仍存在争议,可权威的摩根士丹利报告却称:“自从1894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以来,手机是该领域最具革命性的新发展,并将成为最终的传播媒体。”手机能否成为最终的媒体,现在作此断言可能为时尚早。但“移动改变生活”已逐步深入人心。从信息传播者、接收者和传播方式等方面看,其引发的传播变革也日渐被人们深刻认知。

1.从信息传播者角度,将传统大众媒体垄断的传播权还给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个体,开启了全民媒体化时代

早在网络蓬勃兴盛的“第四媒体”时代,传播方式最明显的变化之一表现为“传者”与“受者”概念的转变。过去,传统的新闻传播机构是主要的信息源,通过职业的新闻工作者把信息传给“受众”。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任何与其连接的计算机终端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它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公众获取信息来源的渠道之一。随着这些非职业的个体加入,社会的信息传播渠道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传统的大众传播者也失去了新闻信息发布的垄断地位,成为社会大众中一员普通的“信息平民”。“传者”和“受者”已不再是过去那种固定的“传”与“受”关系,而是获得和传播信息机会逐步向均衡方向发展的交互关系。只要拥有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人人都具有了向公众发布信息的能力。比如无线互联的笔记本电脑就很好地实现了这一功能。但囿于机器笨重、信号不稳、电池短暂等原因,其能力的发挥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手机小巧、便携,可以随意走动和别人进行交流,把人们从固定电话或电脑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录音、摄像功能,用户可以出现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利用手机进行现场的拍摄、录音。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互联网和手机的结合,通过无线互联手机更是把全民皆可报道,皆可充当媒体变为现实。早在2005年7月16日,恐怖分子在伦敦地铁制造的爆炸事件,造成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伦敦地铁交通瘫痪,被视为美国“9.11”事件后最大的恐怖事件。而第一张图片就是由地铁内的当事人用手机拍摄发布在网络上。无独有偶,同年8月26日,国内的《京华时报》将一幅市民用手机拍摄的北京和平地铁站发生火灾的照片刊登在头版上。另一个新近些的例子是2009年1月8日,著名球星C·罗驾着昂贵的跑车在曼彻斯特机场隧道撞车,事故发生后,在电视台播出、又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的第一个视频是《曼彻斯特星报》女记者用诺基亚N95拍摄的。作为一个普通的传媒事件,值得人思考的是,事件被手机视频报道,并非偶然,该报从2008年始就专为记者配备高素质手机,以备出现突发新闻时可摄影、摄像到即时情况。这只是一个突发事件中的应用而已。但使我们联想到两个问题:一是既然记者可以用手机而非摄像机拍摄,那谁没有手机呢?谁都可以是记者!二是手机可以直接发送给任何知道号码的人,实际上手机是可以上网的,网络支持手机摄像头进行现场直播,那人们还非要通过电视台来观看吗?因此说,联网的手机将传统大众媒介所垄断的“信息原点”也就是信息传播权还给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个体,借助于手机的便携性,在网络传播的基础上又向前迈了一大步,真正实现了所谓的任何人在任何地点获取任何信息或给任何人传播信息,从而开启了“自媒体”时代。

2.从信息接收者角度,同质化的受众群体被还原成差异化的社会个体,为个性化的大众传播创造实现的可能性

从报纸、广播到电视,每一次传播技术革新带来的所谓新媒介,从传播目标和传播结构上看并没有质的差异,基本目标都是追求以最快的速度实现特定信息最大量的复制和广泛传播。即实现大众传播所谓的“快、广、多、好”的共同特点;传播结构上,大体都是以“点对面”的传播为主,即以大众传媒机构作为“点式”传播者,无差异地面向最大规模的社会公众进行“面式”信息传播。在此期间每一次传播技术革新,最大成果就是“面式”传播的及时性和共时性得到更大的提高,以至于人们已经习惯用“是否能在第一时间将特定信息传达给世界各地”作为衡量特定形态媒介先进性的核心标志。[3]网络的出现使得传播门槛变低,传播结构变得更为复杂,但传统的媒介评价标准仍然在相当大程度上沿袭。纵观媒介变革史,人们在追求大众传播效果日臻完善,传播结构日趋多样的同时,有意无意间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过高的同质化传播。所谓的“同质化传播”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指内容的同质化,即特定媒介信息无差异地向广大受众重复传播。广泛的受众一直是媒介不懈追求的目标,尽管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媒介也力求准确定位,从“大众”走向“小众”,但同质化传播现象仍不可避免;二指受众在缺乏交流或互动不畅的传播结构中,在同质化内容的耳濡目染下,逐渐变得沉默,放弃了自己的意见表达权,淡漠了参与意识,演变为同质化的被动受众。

我们要感谢网络的诞生,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较好地扭转了这一局面。由于网络传播门槛的降低,传播互动(包括网站和网民、网民和网民之间)的增加,往日的受众群体开始有了表达个体意志的途径。如前所述,此时受众不仅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更是主动的信息搜寻者和传播者,他们不再默默无闻,不再受制于同质化的传播内容,借助于一些网络技术(如RSS软件),他们可较轻易地主动在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相较以往的传播格局,受者参与传播的主体意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传播者有了更多与受众互动、沟通,了解其需求的机会与渠道。但传统互联网主要基于IP网络,IP地址尽管体现了个性化受众的概念,但由于网络的隐匿性和匿名性,并不能做到与用户的一一对应,若对之进行准确定位,跟踪服务尚存难度。

手机的出现使这一难题得以解决。手机都有卡号,也就是每一个用户都有ID标识,含有使用者的个人信息,它就是一个身份识别系统。随着手机实名制的逐步落实,受众的性别、年龄、消费倾向甚至职业、消费能力等更详细的个人化信息也能被了解。而且借助于基战,可以对用户进行准确定位。因此通过手机这个信息终端,传播者可以准确找到传播对象,向他们传送定向、定位的信息。一直以来阻隔在传者与受者之间的那层面纱终于被揭开。传者可以清楚具体地了解信息的接受对象,原来千人一面的受众影像变得清晰和各具特点。受众已不是过去的“大众”或“小众”,而是“个众”。因此同质化的受众群体被还原成差异化的社会个体,从此传者为受者进行个性化的大众传播信息服务有了实现的可能。

3.从信息传播方式角度,将单向、延时、固定转变为互动、实时、移动的传播,为参与传播的个体提供接近人际传播的互动式信息服务

如前所述,网络诞生前的大众传播大都是“点”对“面”的传播,以职业化的大众传媒为“点”,以各具特点的社会个体集合为“面”。“点”通过机械化、电子化的手段向“面”传播同质化的信息。一方是固定主动的“传者”,一方是同样固定但被动的“受者”,造成传播的主要缺点是:反馈不及时、不直接、不充分。为什么会这样?就因为在信息传受的过程中插入了“机械化、电子化”的媒介。[4]这些媒介阻隔了传受之间的即时交流、互动,把受者塑造成被动、冷漠、隔阂的群体,使它们丧失了积极参与传播的动力。网络把受众的发言权还给了他们,传受之间有了更好的互动,但限于联网终端—— 计算机的固定与笨重,此种便利还没有达到极致。

手机小巧、轻便,可贴身携带与保管,特别是无线互联技术使其可移动接受和发送信息,克服了传统媒体时代传播的缺陷,并把网络带来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真正成为“带着体温的媒体”。手机用户和与手机连网的网站、媒体就是传播环节中一个个“点”,同时也构成信息接受的“面”;它们之间进行纵横交错的“点对点”、“点对面”和“面对面”的传播,即手机用户之间、用户与手机联网的媒体间均可以进行即时的互动交流。它们都是位于信息传播各环节的一个节点,既可以方便地接收外界的信息,又可以及时地作出反馈,并发出自己的信息。就像人际传播中每一个参与传播的个体那样。以前单向、延时、固定的传播因有与网络联结的手机的参与而变得互动、实时和移动。每一个参与传播的个体可以获得如人际传播般充分交流、密切互动的感受与体验,享受更快捷、更丰富(内容和形式)的信息服务。

当然还不仅止于此,这种传播方式还带来了社会文化思想意识和个体价值观念的变化。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传统媒体时代被搁置的个体话语权随着网络特别是手机的诞生与使用,重新焕发了生命。仅2009年我国各类短信发送量就达7840.4亿条。公众有了自由表达心声,对个体和社会事件进行评说的机会与渠道。个体话语权的张扬,其意义不仅在于摆脱了由少数垄断性媒介机构左右公众意识产生和形成,进而造成社会文化简单化和庸俗化的局面;还在于公众社会参与和文化批判功能的实现有了保障,也为公共话语空间的营造奠定了基础。

(2)在这个尊重个体价值,倡导个性解放的年代,网络尤其是手机媒体进行的异质、个性化传播,有效地还原和保持了人的自由意志和主体性,使社会个体的需求在海量的信息世界中不再只是一个被漠视或隐约存在的异声,而是通过更大范围内更高自由度的互动式交流,重新发出了属于自我的清晰的声音。手机异质化传播的结果是实现了社会个体的独立意志,其价值和个性得以尊重和张扬。

(3)借助于手机实现的传受即时、双向和移动的互动传播,具有三个密切关联的意义:第一,由于传受的即时、密切互动,仿佛重回人际传播,但又不是传统人际传播的简单回归,而是基于网络化、数字化的高速信息传播,是超越时空限制的新型人际传播。第二,突破了以往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互动受时空限制的局限,使本来高度分散的信息增量找到了一个可实现有序聚合的载体,实现社会信息的极大丰富。第三,社会信息的极大丰富和个体发言权的保证,又使以媒体为代表的公权机关与社会个体在信息拥有量和发布权上逐渐趋向平等,手机媒体塑造并实现的“追求互动、平权的价值内核更是彰显出特有的时代精神”[]。

二、由手机作为媒体引发的变革获得的启示

毋庸置疑,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离开信息寸步难行。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机,是人们获取资讯的主要手段,也是在信息化社会中为人们提供信息服务的主要媒介。美国著名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指出:“信息及其技术体现总体上是人的解放,增加人的选择。”从传统媒体时代的自上而下、从中心向四周、从单点向多点、单向粗线条的同质传播,到网络时代空间相对固定、互动性的个性化传播,再到今天的手机摆脱了时空的束缚,需求随时随地随身得到满足;用户可以自由地传播自我信息,享受属于自我的信息服务;在开放、流动的空间中,传受间随意互动,体验人际传播般的感受,手机已发展成为“能识别消费主体,并为消费主体提供个性化内容或服务的媒体”[6]。过去为了看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直播,我们可能要独自起早贪黑,因而影响工作与休息。有了网络后我们可以先通过网络查询节目播出时间表,然后合理地安排。若时间冲突,可以选择在休息时看比赛回放。有了无线互联的手机后,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可以下载下来,利用上下班坐车或等车的零星时间来收看,甚至直接点播自己感兴趣的场次,有选择地收看。收看时还可以及时发表自己的评论,与网友互动交流。不难看出媒介在变革的过程中,作为使用者的“人”选择性越来越强:可以选择时间、选择地点、选择方式、选择需要的内容来接收信息,还可以及时地发表意见,表达观点,积极参与传播,真可谓随心所欲,在信息传受方面获得了极大的解放与自由。因此说媒介的变革鲜明地表现出向着“以人为本”的智能化传播方向演进。

与这种媒介变革相适应,要求从业人员及传媒教育者在观念层面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尊重并满足人的传播需要作为传播的出发点与归宿;在实践层面要注意媒介融合技术的运用,为优化传播效果提供切实保障。这既是对过去传播观念的修正,也是新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

传统媒体时代,传播资源的相对垄断确立了传者在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受者的需求虽在媒介市场化的压力下得以部分的重视,但仍是被动的、浅层次的满足。因为从传者角度考察,市场竞争迫使其自觉或不自觉地更加注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但因为传播资源仍掌控在传者手中,故受者或曰媒介消费者的需求满足只能是大与小、多与少的程度区别,没有发生质的变化。而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则改变了这种状况,传播资源不再仅被传者所垄断,受者不仅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者,他们还积极参与传播,成为内容的制造者和信息的发布者。不仅享受了传者提供的信息服务,还满足了自我传播的欲望。特别是手机媒体的发展则使我们迅速地进入了一个自媒体时代,发生于今年的7.23甬温动车事故第一条信息来自乘客的求救微博就是明证。媒介技术的发展要求传播必须遵从“以传者为本”的传播理念,这里的“传者”既指信息的传播者,也指信息的接受者;因为二者在新媒体时代是二位一体的,很难截然分开。因此可以说传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立足于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在传播资源日趋公开化、透明化的当下,积极加强传受沟通,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信息消费与自我传播需求,求取更好的传播效果。

为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在实践层面要注意媒介融合技术的运用。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7],国内学者蔡雯认为,“媒介融合”还有一层值得重视的含义,那就是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动下,各类型媒介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而演变成一种独立运行、流程完整、操作规范的新闻生产模式。[8]这种新的新闻生产模式,一方面,以介质融合的形式保证了传播资源最大程度上的共享,传播者通过对印刷、音频、视频的传播资源的整合,既保证了传播资源的丰富及增量的有效实现,又极大地提高了传播的效果;另一方面,互动性数字技术的使用又很好地满足了受者的传播需求,使其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传播的过程中来,享受了作为信息消费者和内容制作者的双重权利,体验自身在传播中的价值,真正成为传播的“主人”。

从传统媒体到网络再到手机,正如保罗·莱文森指出的那样:“媒介的进化,是由人指引的媒介的演化,是增加我们交流选项的进化。”今天作为媒体的手机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它给传播带来的变革和便利,也深刻认识到一直以来媒介的进化始终是以人为中心的进化。手机媒体的诞生是又一个很好的证明。手机能不能成为“最终的媒体”我们尚不敢断言,但我们可以清楚地预判,未来新媒体的出现将仍然延续和遵循手机媒体发展演变的规律:即努力实现以人和人的需要为中心的智能化传播。唯如此,人类的传播效率才能不断向前迈进。

[1]甄翔.全球手机用户已达50亿 仅有3成人口不用手机[EB/OL].(2010-07-03)http:∥news.mydrivers.com/1/ 168/168649.htm.

[2]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3137.

[3]周笑.重构中的媒介价值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1.

[4]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5.

[5]宫承波.新媒体文化精神论析 [J].山东社会科学,2010(5).

[6]陈建功.手机媒体:走向智能媒体时代[J].传媒,2010(12).

[7]Andrew Nachison.Good business or good journalism?Lessons from the bleeding edge,A presentationto the World Editors'Forum[C].Hong Kong,June 5,2001.

[8]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 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J].国际新闻界,2006(5).

G210.7

A

2095-0683(2011)06-0048-04

2011-07-05

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2010度教研项目

谢天勇(1973-),男,安徽肥东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张朋(1985-),男,安徽肥西人,安徽新华学院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硕士。

责任编校 刘正花

猜你喜欢

传者媒介个体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书,最优雅的媒介
新媒体时代传者需要新的媒介素养教育
人人皆“传者”,练就一双慧眼吧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事件类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过程线性模式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