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工业区整体搬迁规划环评的关键问题
2011-08-15李岩杨慧春王小虎
李岩,杨慧春,王小虎
(1.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山东济南250013;2.山东省建设项目环境审核受理中心,山东济南250013)
城市老工业区整体搬迁规划环评的关键问题
李岩1,杨慧春2,王小虎1
(1.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山东济南250013;2.山东省建设项目环境审核受理中心,山东济南250013)
城市老工业区搬迁规划环评具有层次多、涉及面广的特点。评价首先要分清规划的层次,理清3个层面规划内容,分析所涉及到的主要环境问题,按照规划、区域和项目环评3个层次分别开展评价工作。在规划层面上应重点解决好产业发展政策的符合性和选址合理性论证;区域环评层面重点进行区域布局、结构、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环境的承载力评价;项目层次重点弄清污染特征、污染源和污染控制措施,评价其环境影响。
城市老工业区;搬迁规划;环评;关键问题
城市老工业区曾经是每座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支柱,城市在工业化发展并优化的过程中不断扩大和成长。在发展初期,由于城市规模小,工业区远离城市中心布置,但随着几十年城市的不断扩张,老工业区所处位置往往与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不协调,产生的污染和风险严重制约了城市功能的优化,老工业区的搬迁已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的必然和难题。因此,积极开展城市老工业区搬迁的规划环评,从决策源头——规划,早期关注环境的改善、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功能布局的优化等一系列问题,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优化规划方案,对于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协调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以淄博市张店区东部化学工业企业搬迁新址规划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1 张店东部化学工业企业搬迁规划概况
1.1 老工业区及搬迁新址概况
1.1.1 老工业区概况
淄博市张店区是淄博市的老城区,也是淄博市的政治、经济中心区域。淄博市作为传统的工矿城市,化学医药工业在城市化发展的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老化学工业企业已逐步被商业区、办公区、居住区等包围,成为淄博市东部的中心区域,与现有城市功能和布局极不协调,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张店东部老工业区主要包括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大成农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淄博合力化工)、山东东大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山东新华东风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老化工企业,其中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大成农药股份有限公司均为上市公司,是解放初期比较早的一批工业企业,也是淄博市的支柱企业。仅上述4家化工企业的职工就达近万人,资产总值约30亿元人民币,总占地超过100hm2(1600余亩)。
1.1.2 搬迁新址概况
规划搬迁新址位于张店区东南的湖田镇,东距淄博市中心约8km,西距湖田镇驻地约1.1km,位于齐鲁石化乙烯厂区的西南部,南北跨越张店区和临淄区,总规划面积10.78km2。选址位于淄博市大武水源地边缘,湖田水源地补给区,地下水环境敏感;离临淄城区和张店城区较近,地理位置较敏感。
1.2 搬迁规划概况
将现有老工业区的企业整体搬迁,保留并适当扩大有市场前景的产品的生产规模,新增部分新产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淘汰落后的产品和生产工艺,对部分产品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和更新。搬迁后,原址区域按照淄博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统一布局。新选址区域依托搬迁的企业逐步发展规划为淄博市的化工工业区,供热、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统一配套。
1.3 搬迁企业项目概况
规划搬迁的项目主要是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大成农药股份有限公司(含淄博合力化工)、山东东大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山东新华东风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医药、农药、化工3个大类的几十种产品。
2 规划涉及区域突出的环境特征
该规划具体涉及到张店区东部老化工工业区和搬迁新址区域。老化工工业区周围已经发展成城市商住区,居民密集,原有工业企业的废气和风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新址区域主要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敏感而重要。地表纳污河流主要为乌河、东猪龙河和涝淄河,乌河和涝淄河水体功能为Ⅱ类水体,东猪龙河为Ⅲ类水体。地下水主要涉及大武水源地和湖田水源地。大武水源地是淄博市最重要的大型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之一,富水区面积约43km2,分布有各类机井、民井400余眼,水源保护区边界紧邻新址。
3 规划特点剖析
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分析,城市老工业区搬迁规划包含了宏观规划层面、区域规划层面和具体工业项目规划层面3方面的规划内容。宏观层面的规划涉及政策、空间布局、社会经济、资源(能源)配置等方面,重点体现在老工业区搬迁的政策及规划符合性、规模、产业结构、选址布局、原有厂址的规划、搬迁安置、区域经济的变化等内容;区域规划层面的内容包括原工业区和迁址新建区域,涉及到区域的布局、基础设施配套、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环境承载力等内容;工业项目规划的内容包括企业规模,产品方案,工艺选择,能源、资源的消耗,污染防治措施。因此,城市老工业区搬迁规划实际上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涉及到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规划环评应从“体(空间)、面(区域)、点(项目)”多层次、全方位考虑环境影响的问题。
4 评价的思路和重点
4.1 总体思路和重点
搬迁项目区规划范围较大,搬迁企业、项目较多,原辅材料及产品数量大、种类多,搬迁后对原址和新址环境的影响变化很明显,而且是多方面的。规划也将涉及到居民、河流、饮用水源地等诸多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对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布局和功能的优化也将带来显著的影响。因此,该环评涉及到的内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评价的内容应从规划、区域开发和工业项目3个层次分别开展工作,理清3个层面所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和涉及到的主要环境问题,突出重点,抓住主要问题细致评价,避免“面面俱到”、“大而全”。
评价应重点突出区域开发和化工行业排污及环境影响的特点,在规划层面应结合规划、区域经济发展、城市总体布局等,充分论证选址合理性,论证搬迁的规模和项目选择的合理性;区域开发层面要着眼于区内的合理布局、合理的产品结构、基础设施的支撑、土地开发的适宜程度和区域环境的承载力;项目层次要重点解决行业准入条件、工艺和产品方案的选择、污染物治理及区域节能减排措施。
4.2 重点专题及应解决的问题
报告书应参照规划环评、区域环评与项目环评导则规定的评价方法、模式和关注的内容开展工作,分析筛选规划、区域和项目3个层面所涉及的主要问题。
4.2.1 规划选址及合理性论证
该规划主要是化工企业的搬迁、新化工区的建设。化工行业的污染相对较重,特征污染物多,因此,科学合理地选址是环境保护的首选措施。报告书应根据淄博市新一轮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搬迁企业的特点、经济地位及环境保护的要求,本着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地方经济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简要说明搬迁选址的过程,开展方案选址比选论证,综合论证选址的合理性。
搬迁规划选址处于淄博市大武水源地保护区边缘和湖田水源地补给区,应特别注意明确园区与水源保护区的位置关系,按照《水污染防治法》、《淄博市大武水源地水资源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论证选址的合法性、合理性。
4.2.2 规划的符合性和协调性论证
该规划拟选新址所在区域主要的制约因素是水环境,因此,报告书必须结合《水污染防治法》、《淄博市大武水源地水资源管理办法》等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南水北调与小清河流域污染防治规划,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搬迁企业产业发展规划,淄博市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饮用水源保护区划等开展评价工作,分析项目建设与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及上述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4.2.3 搬迁企业的回顾性评价
回顾梳理搬迁企业生产工艺及清洁生产水平、物耗、能耗、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排放等情况,分析老工业区环境质量的现状,重点落实搬迁企业现有环境和资源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存在的环保问题,明确搬迁过程及搬迁后应注意的环境问题,提出搬迁后的改进措施和建议。本专题应充分利用已有有效资料,采用监测、调查等方法予以补充。
4.2.4 规划方案分析
规划是开展环评工作的基础,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内容外,应从规划、区域和项目3个层面重点描述以下方面的内容:(1)选址的比选方案;(2)搬迁后原址规划的功能和定位;(3)新选址区域应明确规划年限、功能定位、产业定位、规划目标、用地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时序、行业准入条件等;(4)已确定搬迁企业的工程情况,主要包括产品方案、建设规模、生产工艺、能源结构、能(物)耗、污染物治理措施、排放等;(5)新选址区域基础设施的配套情况包括能源、水源结构及来源等;(6)新选址区域重点及特征污染物治理措施、排放和达标情况。重点关注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选址、工艺、污水排放口选择和废水排放去向及二次污染的防治等。
4.2.5 资源及环境承载力分析
该专题重点开展地表水环境、空气环境容量和地下水环境(资源)承载力分析;在空气、地表水环境承载力分析中首先要摸清区内现有污染物排放量与环境空气质量间的响应关系,明确大气及水环境容量计算范围、计算条件、模型参数等,环境容量的确定要符合环境功能和区域总量控制的要求,分析重点排放污染物与区域主要环境(资源)要素承载能力的相容性。地下水环境承载力分析中,要以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和不加重地下水污染为近期基本目标,以地下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为长期目标。
4.2.6 环境影响评价
该规划重点关注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和风险环境影响评价。各专题环境现状评价和影响预测评价要充分考虑特征污染物,特别是地下水的影响评价应进行定量化预测评价,明确对大武水源地和湖田水源地的影响。
4.2.7 基础设施支撑力评价
搬迁新址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也是该规划环评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址所在区域地处张店及临淄区,首先应详细分析现有及已规划的基础设施配套及建设状况,分析与本次规划的衔接性、适宜性和可靠性,通过该专题的评价,充分说明基础设施的依托能力,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公用基础设施效率,有利于节能减排角度出发,为区域基础设施整体配套方案提供优化的意见和建议。
4.2.8 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
该专题应重点从环境承载能力(水环境及空气环境)、对水源地(大武水源地和湖田水源)和河流(乌河、猪龙河、淄河)的影响、环境风险影响以及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等方面考虑,综合论证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
4.2.9 规划方案优化调整的建议
重点针对大武和湖田水源、乌河等地表水环境的保护,环境风险的防范和污染防治措施等,提出具体建议。
5 结语
该规划环评具有鲜明的特点,涉及内容、层次比较多,环评工作过程中必须“分清层次,避轻就重”,突出地下水、地表水及环境容量等关键问题的评价,明确评价结论,针对性地提出环保措施和规划方案优化调整的建议。
[1]包存宽,陆雍森,尚金城,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实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5-69.
[2]李巍.沿海经济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9-161.
[3]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案例讲评[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38-86.
[4]夏青.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5-38.
[5]陈吉宁,刘毅,梁宏君.大连市城市发展规划(2003-2020)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356-367.
The Key Issues of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n the Relocation of Old Urban Industrial Areas
Li Yan1,Yang Huichun2,Wang Xiaohu1
(1.Shandong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Jinan Shandong 250013,China;2.Environmental Audits and Reception Center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of Shandong Province,Jinan Shandong 250013,China)
The planning EIA on the relocation of old urban industrial area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level and wide concerns,and the EIA should first understand the planning level and its separate contents,analyze its main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then carry out the EIA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level of planning,region and project.On planning level,the EIA emphasis is to solve the argument on the industrial policy compliance and the site selection rationality.On region level,the EIA emphasis is to do the good job of the assessment on the supporting capacity of region distribution,the industry structure and the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On project level,the EIA emphasis is to find out the pollution character,the pollutants,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and assess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
old urban industrial areas;relocation planning;EIA(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key issues
X820.3
A
1008-813X(2011)04-0018-04
10.3969/j.issn.1008-813X.2011.04.006
2011-05-31
李岩(1966-),男,山东省济南人,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系,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研究员,现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