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

2011-08-15魏萍

关键词:制度管理企业

魏萍

(江苏电大江都学院,江苏 江都225200)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

魏萍

(江苏电大江都学院,江苏 江都225200)

企业内部控制是为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有效的内部控制对单位的经营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当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等三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石,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它有利于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证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使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过渡。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和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等而由单位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权责分明、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是企业确立的一种自我检查、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行为机制。

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处于企业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内部控制产生于组织管理的需要,存在于组织经营管理活动之中,是组织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企业中,完善的内部控制有助于管理层改善经营方式,实现经营目标,能维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保证各项法律和规范的遵守,能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已逐步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和实践都已取得初步的成效,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从部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情况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够完善,运作不规范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及有效运行,有赖于企业内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它的完善是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坚实的基础。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客观上需要一个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以保障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等的合法权益。从目前我国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虽然形式上也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法人治理结构仍不尽如人意,公司章程照抄 《公司法》,缺乏实际指导意义。部分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出资人缺位,未能形成有效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从而使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运行,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管理者专权独断和内部人控制、贪污腐败等问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分工和议事规则不清晰,职能严重交叉或重合,董事会的战略决策职能下移,而经营层的日常经营权被董事会行使,监事会职能弱化,严重混淆了各机构的职能和责任。

(二)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

内部控制重在执行,其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目前有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尽管已经建立起来,但由于领导重视不够,或执行人员业务水平有限,职业素质不高等原因,造成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得到真正落实,部分企业的内部管理仍较为混乱。从目前内部控制的制定与执行效果来看,大多数企业已按照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还没有普遍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奖励机制,计划可能是好的,但没有考核,没有检查或者说没有认真的去考核、去检查,而只是搞形式,走过场,其执行结果往往无法令人满意。这势必造成企业管理的无序性和随意性,严重扭曲了内部控制既定目标和应发挥作用的初衷,丧失其权威性,更谈不上在有效执行好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确保内部控制质量。

(三)内部控制建设滞后,不能适应新的经济情况

现阶段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这些都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目前的实际来看,面对层出不穷的经济新情况,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由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滞后性,经济生活当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特别是对一些高技术类型的智能化犯罪,内部控制显得格外无能为力。

(四)内部控制不能有效实施,对高层管理者控制薄弱

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完成的过程,在实际执行时,内部控制点主要集中在管理层以下的财务会计系统和业务执行系统,主要控制程序限定在CEO之下,针对的是普通员工,而对于企业的高层(即董事会与管理层)的控制点较少,仅仅限于某些事情的高层授权。因此,内部控制存在高层控制弱的情况。企业内部控制要得到有效实施,企业领导首先要重视并且带头执行。否则,企业内部管理只会一片混乱。此外,监事会的介入与利益应直接由股东掌控。如近几年发生的许多事件就是因为上层领导破坏有关的职责分离、授权批准等控制制度而造成的。

(五)风险控制不到位,缺乏风险控制意识

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有政治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其中,前三种风险对企业而言是不可控风险。然而,从我国企业的现状看,很多企业风险控制工作不到位,风险意识并没有提高到应有的高度,部分企业管理者的观念不能与时俱进,采取各种经营政策时,往往很少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缺乏风险控制意识,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对企业新形势下面临的各种风险认识不足,当遇到风险时往往束手无策。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规范运作,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指构成一个单位的氛围,是影响内部人员控制其他成分的基础。它包括最高管理层的完整性、道德观念、能力、管理哲学、经营风格、董事会的关注和指导、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进取心。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首先应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目前来讲,一是要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产权约束,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形成权责分配、激励与约束、权利制衡关系,把各项管理责任落到实处,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体现其监督经营者的功能,发挥其在内部控制中的核心作用;二是公司管理层必须牢固树立内控优先的思想,自觉形成风险管理观念,制定有效的信息资料流转通报制度,保证员工及时了解重要的法规和管理层的经营思想;三是完善员工管理制度,加强人才培养和员工素质的提高,注重人的因素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通过建立企业文化和培养团队精神,保持一种健康的文化氛围,为企业内部控制政策制定和贯彻落实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二)强化内审,保证内部控制的执行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控制的一项基本措施,企业必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是否完善和企业内部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更加完善严密。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和管理中的作用勿庸置疑,而其在公司治理中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为使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中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在建立健全机构的设置的基础上,要加强内部审计,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对于上市公司,由于其规模一般较大,业务也较复杂,所以应同时设置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从机构隶属上来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计部应分别对股东大会、董事会和总经理负责。同时,内部审计又要满足经理层的各种需要,在董事会和经理层间就内部审计范围进行权限进行合理的划分。企业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选用,内部控制设计得再完善,内审机构再健全,若没有称职的人员来执行,也不能发挥作用。

(三)适时调整,完善内部控制建设

瞬息万变的市场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新的经营风险,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会计改革过程中,企业在遵守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应从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出发,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针对经济生活当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企业要适时调整,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企业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自己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实施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电算化可以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工作的水平。但是不能简单地沿用原手工会计处理中已建立起来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要加强电算化核算下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明确规定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操作权限和控制方法,要明确系统管理人员、维护人员不得兼任出纳、会计工作,任何人不得利用工具软件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操作权限的分配,应由财务负责人统一专管,以达到相互控制的目的,明确各自的责任。

(四)合理授权,强化对高层管理者的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纳入管理过程的大量制度及活动实现的,因此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被施以恰当的监督。按照委托代理和分权制衡的原理,依据《公司法》要求,在建立分工明确、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下,实行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制度,实现各机构和人员权力与责任平衡、利益与贡献对等,制定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在具体是谁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责权利,对高层管理者合理授权,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使高层管理者的工作在制度的约束中进行。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高层管理者的主要力量,强化内部审计可以促进控制环境的建立,为改进控制制度提供建设性建议,并保证各项控制措施能够得到贯彻落实。

(五)加强培训,提高风险控制意识

健全的内部控制,通过对企业风险的有效评估,能够及时发现和加强对企业经营风险薄弱环节的控制,把企业的各种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因此是企业风险防范的一种最佳方法。瞬息万变的市场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新的经营风险,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要达到生存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风险控制和防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培训,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对风险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体员工风险防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学习关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切实提高了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保证企业风险内控体系的正常运转。企业可通过引入财务软件来提升财务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最大限度降低财务风险,制定《风险内控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提升了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水平,为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和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总之,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企业存在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并加强内部控制,以适应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

[1]侯雪筠,郭振伟.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M].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1.

[2]郭春林.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M].商场现代化, 2008.6.

[3]欧素芬.推进企业内部控制的若干基本问题 [M].经济研究参考, 2008.5.

[4]刘素芝.浅谈如何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M].现代经济信息(学术版),2008.1.

猜你喜欢

制度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