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型”社会建设中制度创新的思考*
2011-08-15马良清
马良清
(中共湘潭市委党校,湖南湘潭411100)
关于“两型”社会建设中制度创新的思考*
马良清
(中共湘潭市委党校,湖南湘潭411100)
人类社会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是社会制度。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要牢牢把握制度创新这个根本,通过制度创新在全社会建立严格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制度,从而根本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同时,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推进制度创新,其基本要求是要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资源环境问题;“两型”社会;制度创新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简称“两型”)社会,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又特别强调:“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建设“两型”社会决不能就事论事,而必须从产生资源环境问题的社会制度这个根源上着手,牢牢把握“社会”这个落脚点,按照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全面创新社会制度,通过在全社会建立严格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制度,从而真正建立“两型”社会,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
一、人类社会出现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是社会制度
自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以来,对大自然展开了空前规模的征服运动,以掠夺的方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不断出现。到上世纪60年代,环境问题逐渐演变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的重大课题之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和国际社会力图解决的严峻难题。纵观人类解决这一重大问题的历史进程,我们大致经历了末端治理、源头与过程控制、以及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相融合等三个战略阶段。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孜孜探索,今天人们已经对造成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和特征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这就是:资源环境问题表面上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副产品,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结果,进一步为人与人环境利益及其背后的经济利益冲突所左右,是工业化发展道路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不恰当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模式与制度的产物。在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和工业化发展观的指导下,经济增长是人类社会的唯一目标,而所谓经济增长,最终就是扩大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大量排放。与此相适应的科学技术体系受这种世界观和功利价值观的支配,全面服务于对资源的掠夺,较少关注对资源能源效率的提高和对污染排放的降低。建立在这样一种传统工业化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决策观念与制度、资源和环境利益以及社会成果分配关系等方面,必然会对环境保护造成不利影响,并反过来强化传统经济增长与技术发展模式对环境的危害,从而形成“制度锁定”。
一百多年前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就认为,人类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从事改造自然的活动的,生产方式影响、制约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彼此制约着的,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及由此决定的生产目的、消费方式、技术模式,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人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种制约和影响,因而不可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早就对人类文明之所以同自然生态发生对抗的根本原因有过一针见血的阐述:“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在西欧现今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这一点表现得最为充分。支配着生产和交换的一个个资本家所能关心的,只是他们的行为的最直接的效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85页)马克思考察了工业社会初期的文明发展和自然生态的问题,认为文明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在那个时代就发展到了“两极对立”的程度,这都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因为:“在各个资本家都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他们首先考虑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86页)正是这种以追求剩余价值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了生产消费的无限性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造成了人类对自然界急功近利的无限索取;它完全忽视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生态系统脆弱的自我恢复功能以及生态经济系统循环的客观规律,从而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甚至威胁到了人类本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刻地认识到生态危机中包含着社会危机,生态问题并不是简单地发生在人与自然之间,其中尖锐的冲突是人们之间的利益分化和利益对抗。因此,只有改变人与人之间不合理的社会关系,才能解决人与自然的对抗。变革生产方式与社会制度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根本途径。马克思指出:“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85页)
以上充分说明,人类社会中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是社会制度,那么,要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对现有的社会制度进行变革。
二、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在全社会建立严格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制度,从而根本解决资源环境问题
正是人类在长期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了产生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人类本身的社会制度,从而提出了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必须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而要建设“两型”社会,使人类社会打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烙印,其根本的要求就是要对人类的社会制度进行全面创新。
所谓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很明显,其落脚点在“社会”,我们要建设的是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而社会,它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现在讲社会,一般都是指人类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具体的社会,没有抽象的社会。具体的社会是指处于特定区域和时期、享有共同文化并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作为这样的一个有机总体,社会要实现正常运转和不断延续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有共同文化认知及其在这种文化认知基础上形成的共同行为规范。就是说,必须使“人”都在共同文化认知和共同行为规范控制下从事活动,社会才能有序正常运转和不断延续发展。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社会来讲,必须是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如果没有在一定的共同文化基础上建立的共同行为规范,社会将是不可想象的一团糟。人类的“共同行为规范”主要包括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法律规范,还有宗教规范等。在当今社会,人的行为规范主要来自社会的各种制度,如法律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行业制度、单位工作制度、企业管理制度,等等。可以说,人类社会就是一个由各种制度规范体系来构建和维系的有机整体。在一个社会中,其社会制度溶入了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有社会中全体人们什么样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就会有该社会什么样的特征和标志。今天,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在此背景下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就是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溶入到社会的各种制度中,使之成为全体人们共同的行为规范。
目前虽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已经成了社会大多数人的共识,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却不可能自然地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规范。因为资源环境问题是典型的外部经济问题。一方面,损害环境的行为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如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对大气、河流的污染,其成本通常由全社会共同承担,而相应的收益却被造成环境破坏的社会主体所独享;另一方面,环境保护行为却具有较强的“积极的”或“正的”外部性,因为环境保护其所带来的收益可以被其他社会成员所分享,不仅使人们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够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环境改善的全部成本却要环境保护者独自承担。由于追求利益既是人的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马克思就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2页)因此,损坏环境这种负外部性行为如果不切实加以规范限制,在利益诱惑下肯定有很多人去做;而保护环境这种正外部性行为由于无利可图就难得有人去做。总之,按照人的活动都有趋利性的特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和原则不可能自发地在人的活动中体现出来,必须要有一种强制力来推行,这就必须依靠制度。因此,从资源环境问题本身的特点也充分说明,我们要建成“两型”社会,要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成为人们普遍的行为规范,也必须首先进行制度创新,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和理念融入到所有的制度里面,然后才能以制度特有的强制力让人们普遍遵守实行。
总之,建设“两型”社会,从根本上讲就是按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在全社会进行制度创新,通过在全社会建立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严格制度体系,从而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
三、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推进制度创新的基本要求是要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所谓制度,就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许多情况下,制度也是某一领域的制度体系,就是一定范围内的制度或同类事物的制度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制度整体。如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而从管理学角度来看,在有上下之间层级关系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其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及其相应关系的制度所形成的有关组织形式的制度体系叫“体制”。如:领导体制、政治体制、学校体制等。体制是国家基本制度的重要体现形式。而无论是制度体系还是体制,都是一定范围内的制度或同类事物的制度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制度整体。一定范围内的制度或同类事物的制度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制度体系在实际实施的时候,由于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在实施中也一定会产生相互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又互相呼应、相互补充的制度体系整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就会形成一定的、有规律的运行机制。在理想状态下,机制的运行可以使一个社会系统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系统——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能自动地迅速作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目标。
我们要通过制度创新来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要通过方方面面的制度创新,来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制度体系、体制和有效运行机制,最终使全社会的所有活动都能体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使全社会能够朝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向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有规律地运行发展。这就是说,我们要建设“两型”社会,要通过建设“两型”社会来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一方面,就必须对社会的所有制度进行创新,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真正溶入到所有的制度里面,这就要求全社会方方面面都要共同来参与建设“两型”社会的制度创新工作,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和要求落实到全社会所有人和所有的工作中,而绝不是某些部门或某些人的事;另一方面,各种制度又必须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制度必须互相呼应、相互补充,这就要求在建设“两型”社会的制度创新中,既要各部门、各行业和各个单位的分工负责,又必须统筹兼顾、加强合作。只有这样,社会的制度体系就可以整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就可以形成一定的、有规律的运行机制,从而使整个社会能够沿着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方向稳定健康地发展。
责任编辑:周育平
D9
A
1009-3605(2011)01-0033-03
*本文系湖南省软科学规划项目《湘潭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研究》[编号:2008zk3155]阶段性成果。
2010-11-09
马良清,男,湖南永兴人,中共湘潭市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