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实体二元论与信息时代心身关系的辨析
2011-08-15谢峰
谢峰
(华中师范大学 心灵与认知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430079)
笛卡尔实体二元论与信息时代心身关系的辨析
谢峰
(华中师范大学 心灵与认知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430079)
自笛卡尔提出心身二元论以来,心身关系始终是西方哲学的核心命题,信息时代的来临则为探索该命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本文在回顾相关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解析了计算理论对传统心灵哲学的冲击,论证了人类实践活动由笛卡尔现实空间向信息时代虚拟空间延伸过程中,虚拟实在所带来的全新的存在体验。
信息时代;心身关系;笛卡尔二元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心身关系是哲学基本的核心命题之一。回顾历史进程,从笛卡尔的心身二元论到罗蒂的“心身统一性的唯物主义”,以及丹尼特的心灵解释学,走过了一条漫长的、相互更迭反复的道路。
虽然心身关系问题长期游弋于“对立”与“同一”的哲学价值取向之间。但每一种理论的产生总是离不开其所属的时代背景,并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古代自然科学不成熟,哲学家几乎完全是根据经验和思辨进行猜测和推断;笛卡尔的理论则是建立在当时缺乏系统性的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现当代,心灵哲学不再是学者独自冥思苦想的结果,而是具有更为广泛和坚实的学科依托。特别是二战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阿尔温·托夫勒所谓的“第三次浪潮”冲击着心灵哲学的方方面面。
一、笛卡尔实体二元论简述
心身关系是西方哲学所关注的核心命题之一。早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大师就曾做出过相关探索。这些古典理论把心灵视作外在于肉体的东西,强调了灵魂与肉体的分离关系,具有重灵魂而轻肉体的特征。直到笛卡尔心身二元论的提出,才将心身关系尖锐地摆在了所有哲学家的面前,成为不容回避的核心命题。
笛卡尔通过否定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与肉体“一元论”的理论,重新肯定和阐述了柏拉图将两者看做是相互独立实体的思想,具体来说,世界是由两种截然不同、不依赖于其他东西而独立存在的实体构成的,其中每一种实体都仅仅具有唯一的一种属性——物质实体由于占有空间,其唯一属性是广延,其运动遵循自然规律;心灵实体则由于为人所特有、不占有空间,其唯一属性是思维,其行动遵循自由意志;物质实体无思维,心灵实体无广延,因而这两种实体实质上相互平行、彼此独立、互不干预,共同构成了世界的本原。笛卡尔认为,这两个层面中对立的各方都不能还原为另一方。即是说,心灵实体与物质实体、思维与广延是绝对不相同的东西,各自都不能成为对方的根据和解释。
19世纪后半叶,随着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思潮兴起,传统的笛卡尔形而上学受到了质疑。学术界开始将传统的心身问题转变为对不同感觉要素(组合)之间关系的探究。到20世纪20年代,一批新的心灵哲学流派不断涌现,如布伦塔诺的描述性心理学,冯特、詹姆斯的心理哲学、马赫的心身平行原理、胡塞尔的现象学等。但20世纪4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对心灵哲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直到二战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的衰落,人们对心理过程及其状态第一次具备了相对科学和客观观察手段,心身问题重新被纳入了主流哲学的研究范畴。维持根斯坦《关于心理学哲学的评论》的诞生,使关于心理现象的语词和概念进入了分析哲学的理论视野,以语言分析为基础的研究范式成为了现代心灵哲学的发展主流。
二、计算理论:前信息时代心灵哲学的嬗变
二战之后,随着商用计算机的使用在发达国家广泛使用,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步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民用PC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建构,人类进入了后信息时代(一般认为,1984年是前后信息时代的分水岭,而发展中国家的后信息时代比欧美要晚10年左右)。
计算理论取得了远比笛卡尔更严格和细致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人类心智与计算之间的密切联系。但从实质上来看,这些研究成果就总体而言并没有彻底超越笛卡尔心身二元论的理论深度和广度。其主要原因在于学者仍然沿用着惟理智主义的基本立场和研究方法,摆脱不了形而上学的禁锢和机械论的还原主义倾向。
第一,计算理论是以“计算的形而上学”为基础的。这种形而上学把高度复杂的存在事物简化为单纯的可计算事物,而人的精神本身就包含着众多不可计算性的方面。把一切心智过程都定量化的背后,意味着计算理论企图利用计算机产品模型的特征提供一种单向隐喻,以此来试图揭示心智的本质,达到对人类心智科学合理的认识,这一推导模式打有很深的笛卡尔式烙印。此外,从苏格拉底经由柏拉图、笛卡尔、莱布尼兹和康德一直传至常规AI的这一哲学传统的分支,认为理论是根据抽象的原理(包括定律、规则、程序等)对客观的、与语境无关的元素(属性、数据等)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阐述的。西方哲学这种从笛卡尔开始的对确定性的追求是如此的根深蒂固,直到分析哲学时代仍然是不可动摇的基础,而分析哲学与常识的哲学和心理学是难以兼容的。随着研究的深入,海德格尔和后期的维特根斯坦对生长于分析哲学传统中的符号信息加工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无论是早期的物理符号主义,还是将心灵的认知视为并行分布式计算处理过程的联结主义,都沉溺于将日常情境分析成为事实和规则。这种理论构建方法事实上一旦脱离了特定的语境中和目的就变得缺乏实际意义,它们只能在一定层次上揭示了存在的部分本质和功能,而不是全部。
第二,计算理论作为一种精致的机械论,仍然继承着笛卡尔机械论的传统。在计算理论中,计算是对符号的一种处理,计算机也被称为符号处理机。这种新型的机器与笛卡尔时代旧式的杠杆、轮子机械相比虽然先进了许多,但它仍然带有强烈的还原论色彩。但一旦超出了肉体或物质的范围,进入意识或精神的层面,就不能将动物与人同等看待。因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是非理性的。理性构成了人的本质,它是非物质的,是否具有理性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为了说明人与动物、机器的根本区别,笛卡尔进一步指出:机器与人有两点根本的不同。首先,机器不能像人那样使用语言;其次,机器没有学习功能,它只能根据预先设计的程序运行,而人则可以通过理性的认识应对环境的变化。虽然笛卡尔的这一观点对计算理论和人工智能科学提出了重大挑战。事实上,计算理论对人类心灵完全机械论的解释是站不住脚的,它在实践上必然导致对人类精神的意向性、意义和价值的否定。高度复杂而多样化的人类精神、价值和人类文明的丰富多彩是不可能通过计算机完全模拟的。
因此,计算理论作为前信息时代心灵哲学的嬗变,尽管对传统理论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但在实质上它即有对笛卡尔体系的继承,也蕴藏着一定的背离。
三、后信息时代虚拟世界心身关系的解析
肇始于20世纪70、80年代的第三次浪潮,以网络的普及和个人交互式信息平台广泛应用为标志。后信息时代是“真正的个人化”的信息时代。这里的个人化,不仅仅是指个人选择的丰富化,而且还包含了人与各种环境之间协调与配合。人不再被物役,而是物为人所役。在科技的应用上,人再度回归到个人的自然与独立,不再只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单位。大众传媒正演变成个人化的双向交流。信息不再被推给消费者;相反,人们可以把所需要的信息拿过来并参与到创造信息的活动中。
虚拟实在是指在功效方面真实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的事件或实体。它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以人的感知为核心,使主体在虚拟实在的赛博空间内,获得与真实世界同样的感知与满足。虚拟实在是人类一种新的存在方式,不同于笛卡尔的客观实在,而是既虚又实的存在。其特征在于:
第一,在空间的过程性与情境性上产生了与客观实在世界不同的心身体验。虚拟实在是一个动态的数字化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由计算机等各种技术构成了一个虚拟的数字世界。主体在这个虚拟世界中,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操纵数字世界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之。心身关系不再是彼此独立的(笛卡尔二元论)或紧密不可分割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心灵既可以在现实世界中依托身体感受客观实在,也可以通过信息存储器或网络对数字化的虚拟空间做出反应。也就是说,出现一心对应多身,或者一身对应多心的可能。
第二,在后信息时代,虚拟实在作为一种以符号为基础的人工实在,不但创造出可用于栖息和探索的虚拟空间,而且也产生了虚拟的时间。随着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完善,时间的分岔发生了,人们开始将网络的虚拟世界时间与实现世界的时间做出区分。虚拟时间的出现,改变了时间的一维性,使时间呈现出相对化和内在化的特点。时间的这种相对化和内在化使虚拟实在中的个体不再受到严格的统一时间标准的制约。心与身隔离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两个不同的空间中,心灵在脱离身体这个物质载体以后,寄托在虚拟世界的多重身份上,人们并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主体地位,而是能采用多个身份(如性别、用户名、种族)在不同的虚拟时地出现。这样,后信息时代不仅重塑了虚拟的空间和时间,而且也打开了自我再造的可能性。
此外,虚拟实在仍然有其现实的实体基础。虚拟实在是一种要在人工条件和技术系统下才能产生的实在,一旦离开了这些客观实在的条件和系统,虚拟实在就消失殆尽。虚拟空间的构建是以物理实体为基础的,它以电子元器件和软件为载体,无论未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如何发展,都不可能脱离物理实体而存在。尽管虚拟实在技术目前沿着视觉、触觉、味觉模拟的由易到难的方向不断发展,产生逼真的感觉。但至少迄今为止,虚拟实在技术还不可能彻底等同于现实实在。比如人不能用虚拟世界的餐饮代替现实中的一日三餐。虚拟世界的这种实在性是模仿或模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实在性。其“真实性”只是与“原型”的相似,实质上只是感觉或经验效果上的相仿。
由此可见,虚拟实在是人类的实践活动由笛卡尔的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的延伸。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利用信息中介系统进行的双向转化,给人带来全新的存在体验。现实实践是虚拟实践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现实实践的长期积累、遗传,虚拟实践就不可能具备其赖以产生的主体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就必然失去其赖以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M].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2006.74-75.
[2]J.特赫曼.哲学与心灵[M].三联出版社,2001,(英文本):102-107.
[3]玛格丽特·博登人工智能哲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431-432.
[4]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M].三联书店,2005.152-153.
[5]高新民.西方心灵哲学的问题、前沿争论与历史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00,(4).
[6]沈学君,高新民.试论认识心灵的三次范式转换[J].福建论坛,2004,(2).
[7]PeterA.French euris brown:Puzzles Paradoxes and Problems[M]. copyright 2007 By St.Martin’5Press,New York.
[8]E.D.Klemke,A.David Kline,Robert Hollinger:Philosophy——The Basic issues[M].Copyright 1986,by St.Martin,5Press,New 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