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湘西社会经济史研究综述

2011-08-15罗运胜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湘西湖南学报

罗运胜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在僻处湖广西南边徼的湘西,长时期里,汉、侗、苗、瑶等族杂处,民风古朴,社会经济落后,直到明代,仍有“三代遗风”。唐宋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中央王朝逐渐加强对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资源丰富的湘西变得重要起来,在自然增殖和外来移民的作用下,人口显著增长,进入全国山区开发的重要行列。湘西山区的经济开发促进了区域社会的变迁,而区域社会的变迁又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探讨是富有价值的,也是深具现实意义的。近百年来,明清时期湘西社会经济史研究逐步深入,已经取得丰富的成果,因此,对有关研究成果做一番学术史梳理,找出今后这一课题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很有必要。

一、民国时期的有关研究

从二十世纪初年开始,已有学者运用近代社会科学方法对湘西少数民族社会进行调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讲师鸟居龙藏于1902年在我国西南各省(其中重点是贵州苗疆)调查苗族生活,回国后著成《苗族调查报告》一书(国立编译馆译,于民国二十五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是苗族研究颇有价值的早期文献。

三四十年代,我国学者凌纯声、芮逸夫在实地调查基础上撰写的《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47年版),是我国早期的民族学经典著作,影响甚广。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也是当时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但直到1986年才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此外,谭其骧的《湖南人由来考》、《近代湖南人中之蛮族血统》(原载《史学年报》1932年第1卷第4期和《史学年报》1939年第2卷第5期,后均收入《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两文对湖南省的人口由来以及少数民族血统做出了堪称经典的论断,对于今天研究湘西仍是重要文献。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八十年代的有关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湘西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开展调查,收集了不少资料,编写出版了《土家族简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瑶族简史》(广西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等著作,为湘西少数民族史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外,谢华《湘西土司辑略》(中华书局1959年版)、潘光旦《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载于中央民族学院《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1955年第四辑)、马少侨《清代苗民起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等专题研究成果向世人揭示了该地民族历史的一些重要事实。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湘西的民族史研究步入快车道。中南民族学院、湖南社科院、吉首大学以及地方政府有关机构陆续发表和出版了一些少数民族研究论著。八十年代,学者已经对于湘西社会经济史问题进行了若干有价值的探讨。

首先是有关民族地区经济的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如伍新福《清代湘西苗族地区“屯政”纪略》(《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对湘西“屯政”的实施情况作了考订;《试论清代“屯政”对湘西苗族社会发展的影响》(《民族研究》1983年第3期)进而论述了屯政给苗族社会发展的后果和影响,屯田制改变了土地占有关系,形成了屯租的剥削关系,文教“化导”和“以苗治苗”等政策促使苗族内部阶级矛盾逐渐激化。潘洪钢《清代湘西苗族地区屯田的兴起及性质》(《吉首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对于湘西苗疆“均屯”的起因和土地所有制关系作了初步分析。彭武一《明清年间土家族地区社会经济实况》(《吉首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分析了土家族地区的阶级状况、“旗”的社会内容(农村公社组织)。陈廷亮《改土归流与湘西土家族地区封建地主制经济的最终确立》(《吉首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认为,明末清初湘西土家族地区开始出现封建地主制经济,改土归流后,封建地主制经济最后确立。伍新福《试论改土归流前湘西土司地区社会经济——关于“领主经济”论质疑》(《吉首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认为改土归流前的湘西土司地区经济在全国不算先进,也不太落后,在生产关系上,并非封建领主制,而是地主土地私有制。

其次,陆续出现了几篇专门的区域社会经济史论文。张建民《清代湘鄂西山区的经济开发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4期)分析了大开发前的湘鄂西自然与社会概况、大开发的促动力及经济成长特征,对大开发的影响作了全面评价,特别指出了消极影响。曹树基《湖南人由来新考》(《历史地理》第九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修正与发展了谭其骧的湖南人口来源研究。邓必海《试论湘西民族集镇的形成和发展》(《吉首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以改土归流和鸦片战争为界,分三个阶段论述了历代湘西民族集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李道文《湘西匪患探源》(《吉首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论列了关于湘西匪患起源时间的各种说法,认为清末民初说符合历史实际。

三、九十年代至今的有关研究

九十年代以后至今,有关湘西的历史研究渐呈多元化趋势。一方面,一些传统的课题研究仍在推进,不仅以彭武一、伍新福、杨昌嗣为代表的土家族、苗族、侗族历史研究学者继续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例如彭武一的《湘西溪州铜柱与土家族历史源流》(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伍新福、龙伯亚的《苗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伍新福的《中国苗族通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杨昌嗣文集》(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而且出版了几种重要的湖南地方史著作,如伍新福《湖南通史》(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刘泱泱《近代湖南社会变迁》(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游俊和李汉林《湖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伍新福《湖南民族关系史》(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贵州通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版)等,对湘西的社会经济多有涉及。此外,以地市州为范围的地方史专著也有问世,如廖报白《湘西简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对研究狭义的湘西区域史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陈致远《常德古代历史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则对于湘西下游地区的古代历史做出了系统而又简明的阐述。另一方面,随着区域社会史、经济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逐渐被采用,对湘西的历史研究走向深入。不少中青年学者纷纷从新的视角展开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其中多有涉及湘西的论述。下面仅作择要评述。

1.社会经济的综合研究。对明清时期湘西的社会经济作整体性探讨很有必要,已发表的论文主要有武汉大学罗杜芳的硕士论文《清代至民国时期湘西的区域开发与人文地理面貌的变迁》(2002),这是迄今为止论述湘西区域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较为全面的专题论文。此外,龙先琼《略论历史上的湘西开发》(《民族研究》2001年第5期)对湘西地区在历史时期的开发活动进行了梳理和简要述评。杨安华《论清代湘西山区的经济开发》(《古今农业》2003年第3期)论述了清代湘西山区经济开发的历史背景、具体情况,分析了其特征,考察了这一开发进程的利与弊。

2.关于人口变迁的研究。人口是区域经济开发的前提。葛剑雄、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等论著对湘西人口的数量、分布和迁移有具体论列,对探讨湘西社会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在区域人口的探讨方面,易兰《论湖南古代居民的变迁》(《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论述了苗越归楚、蛮族演化和北人入湘、赣人入湘和湘人西迁的变迁历程。方志远的《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人民出版社2001)提供了明清时期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资料。最近出版的王勇《湖南人口变迁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也是颇有价值的湖南人口史专著。

3.关于农业开发的研究。农业开发是区域经济开发的基本方面,是研究区域经济开发的主要内容。已经出版的著作有:龚胜声《清代两湖农业地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对湘西的农业有丰富的论列。韩国学者田炯权《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义田地主与生产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论述了清后期湖南辰州府义田及其生产关系。

在农业开发的探讨方面,王跃飞《湘西均田屯租制度的历史沿革》(《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叙述了清代均田屯租的始末和民国的革屯活动。郭松义《清代湘西苗区屯田》(《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探讨了湘西苗区屯田的背景、来源、形式、分配、地租。姚金泉《试析傅鼐在湘西苗区的屯田》(《吉首大学学报》1993年第6期)论述了屯田的消极影响和危害,分析了屯田长期存在的原因。湖南师大董谋勇的硕士论文《清代湖南农业经济研究》(2007)探讨了湖南山地丘陵地区包括湘西的农业经济,涉及人口增长和迁入、土地垦殖、兴修水利、作物种植等方面。

4.关于工商业的研究。工商业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开发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也是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已经出版的著作有:任放《明清长江中游市镇经济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在考察长江中游地区的市镇经济时,对湘西区域的市镇有精到论述。

研究湘西工商业的论文已有数篇。王朝辉《试论近代湘西市镇化的发展——清末至民国年间的王村桐油贸易与港口勃兴》(《吉首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认为永顺县王村近代化市镇化的过程实际上是湘西众多农村小据点市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王村的繁荣源于商业的发展。杨安华《清代怀化商业的发展和商人的经商活动》(《怀化师专学报》2001年第6期)认为,在清代,一向被世人认为是蛮夷之地的怀化,其经济也得到了较快发展,怀化商人开始活跃起来。曹端波《清代湘西商业市镇的发展及其原因》(《吉首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分析了清代湘西市镇发展的原因如山区开发、外来移民、交通发展、教育进步等。洪江作为沅水流域的重要商业中心,受到了不少学者的关注。朱柏林《近代洪江城市文化初探》(《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阐述了近代洪江城市文化。刘嘉弘《洪江十大会馆神祗文化解读》(《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论述了洪江十大会馆的神祗及其文化内涵。韩隆福《论洪江商贸古城的人文精神》(《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认为,洪江商贸古城在几百年间一直是周边省(市)的商业中心城市。王康乐、王平《湖南“洪江古商城”的成因和价值》(《文史博览》理论版2008年6期)认为,由于长江、洞庭、沅水连接云贵的茶马古道,通过民族融合和四方商旅汇聚,实现了洪江古商城的兴盛和繁荣。

此外,近年发表的几篇博硕士论文也对湘西的社会经济史研究有所涉及。主要有湖南师大张衢的硕士论文《湘西沅水流域城市起源与发展研究》(2003)、复旦大学林荣琴的博士论文《清代湖南的矿业开发》(2004)、湘潭大学李菁的硕士论文《近代湖南桐油贸易研究》(2004)等等。

5.关于社会变迁的研究。区域社会的变迁影响和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探讨区域经济问题是不能忽视的,有关成果已有不少,而且主要是博硕士论文。在著作方面,不仅若干研讨明清时期长江中游、两湖地区、湖南地区社会经济的专著都对湘西社会有所论述,如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刘泱泱《近代湖南社会变迁》、杨国安《明清两湖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周荣《明清社会保障制度与两湖基层社会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王美英《明清长江中游风俗与社会变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等,而且专题研究湘西民族社会的论著也有问世,重要的有兰州大学谭必友的《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武汉大学孙秋云的《18世纪汉文明向苗疆的传播及苗文明的回应研究——兼论黔湘地区雍乾、乾嘉苗民起义的性质》(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等。此外还有武汉大学刘诗颖的硕士论文《明清以来湘鄂川黔地区的外族人土家化倾向——以咸丰尖山唐崖司村为中心》(2004)、华中师范大学孙静的硕士论文《民国时期湘西匪乱研究》(2004)等。

至于研究湘西社会史的单篇论文则相对较少。成臻铭《明清时期湖广土司区的社会阶层与等级——以永顺宣慰司为例的历史人类学观察》(《吉首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通过对新发现的明清时期金石碑刻内容的剖析,发现湖广土司区的社会分层结构的主体是纺锤形的。暨爱民《民国湘西匪患成因浅析》(《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认为,民国时期,湘西土匪为害甚烈,是由当时的经济、政治、地理环境、民族、社会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该文反映了明清时期该地历史问题遗留的后续影响。徐晓光《清政府对苗疆的法律调整及其历史意义》(《清史研究》2008年第3期)指出清朝在苗疆地区的民族立法是多层次的、多种形式的,在实施过程中是灵活、有效的,体现了清朝民族统治和民族立法的成就。该文对研究苗疆的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了法律视角的参考。

四、问题与展望

以上只是就笔者所见论著,略作评述。虽然未必全面,但可以看出,在新世纪的社会经济和学术发展背景下,已有研究存在若干不足。

一是现有论著的研究领域尚不平衡。首先,论述地方民族文化的论著很多,但有些论著似乎疏离于地域经济与社会研究的基础,显得比较浮泛,因此经济与社会研究仍是薄弱环节。其次,已有的论著偏重于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史研究,而对湘西汉族社会经济史研究不够。

二是缺乏区域整体性研究。在研究区域的选择上,不少论著的视野往往集中于湘西北,造成湘西北的研究最热,成果丰硕,而湘西南的研究逊色得多。对于大湘西内外各自然和人文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和相互联系,尚无论著专门探讨。在研究时段上,学界研究主要集中于清代,对于明代的探讨较少。

三是地方史料的挖掘、整理和利用不够。不少史著中采用的史料主要是正史、地方志等官方文献。而地方档案和民间文献如族谱、碑刻、契约文书等新史料的开掘利用不足。

通过上述研究状况的梳理,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至少应从如下几方面推向前进。

第一,加强湘西区域史的整体性研究。打破政区界限,把湘西放在长江中游大区域中进行考察,并且联系黔东地区和沅澧流域下游平原的历史状况,这是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的需要。施坚雅认为,中国历史的结构“是一个由网络相连接的地方史和区域史所组成的层次概念。它们的作用范围体现在人类相互关系的空间形式之中”,历史学家在分析某些微观进程时应当把微观考察和宏观透视结合起来,将局部地方史与大型区域史联系起来,而且“只有在一个富有意义的整体中加以详细阐述,才能揭示出地方史学者研究成果的真正意义。”[1]他将十九世纪的中国划分为九个区域,提倡进行打破省份界限的区域的研究,这对于我们开展区域史研究富有参考意义。在明清时期,发生在湘黔交界地区的事件不少,而且不少历史事件超出了湘省或黔省,甚至经常牵涉邻近的湖北、四川或广西。为了弄清事件的真相,理清事件的源流,有必要把湘西的事件与毗邻的黔东等地社会形势联系起来考察。

施坚雅在考察中国历史上的地区城市化时认为,“长江中游地区又划分为五大亚区:长江走廊、北方的汉水流域、南方的赣、湘、沅三大支流流域”。[2]P10-11所以,将湘西黔东的沅水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单元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第二,继续深化明清时期湘西社会经济的专题研究。尽管湘西的历史研究已有不少论著发表,然而够分量的研究成果仍旧有限,还有大量的课题等待开拓和深掘。例如区域人口,农业发展和资源环境,手工业,商业与城市,汉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与外界联系,地方财政和民生,区域经济开发的成效等。这些问题在已有的论著中研究得还不充分,都在不同程度上需要深入探索。

第三,大力挖掘和利用明清时期湘西的历史材料。在以往的研究中,包括地方志材料在内的传世文献被利用得仍然不够,往往是被局部利用和专题利用。学者还可以深入辨析和利用常见的方志材料,借鉴别的区域史研究成果作出新的解读。此外,族谱、碑刻、契据文书等民间材料的调查和收集,也需要努力开展。过去的少数民族调查资料和编纂地方志过程中积累的资料也需要有关机构和学者进行整理。

[1]陈君静.近三十年来美国的中国地方史研究[J].史学史研究,2002,(1).

[2]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第1编)——导言:中华帝国的城市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2000.

猜你喜欢

湘西湖南学报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致敬学报40年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欢乐湘西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深空探测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