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增长视角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2011-08-15郭敬生
郭敬生
(中共聊城市委党校,山东聊城252000)
包容性增长视角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郭敬生
(中共聊城市委党校,山东聊城252000)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有极大地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推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与产业化经营,解决内卷化问题;提升农村市场化程度与专业化劳动分工水平,引入斯密动力;加大对农村建设的财政支持,调整政策的供给方向等综合措施,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城乡;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差距由来已久,当前随着国家多项支农政策的执行,农村居民收入有所增长,但如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一)传统模式下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卷化
改革开放以前,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明显。但是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推进,城乡经济发展走向不同的发展轨迹。城镇快速走向工业化道路,工业经济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主导,城镇经济相比改革以前具有明显的扩展化,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内卷化。这就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卷化制约了农村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黄宗智把内卷化用于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研究,把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获得总产量增长的方式,即边际效益递减的方式,称为没有发展的增长即“内卷化”[1]77-94。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取得发展,但是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多,农村经济难以拓展土地的规模经济,这就是中国农村经济的“被分散化家户经营”。随着技术进步、结构的调整,农业总产值体现出增长的现象,但是年人均农业总产值增长进入内卷化。2004年比2003年人均产值增加了0.131,但是2005年比2004年只增加了0.052,年人均产值增加值2005年比2003年相对来说是下降了。在1999年,人均产值增加值出现了负增加值为0.009,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内卷化现象。农业生产的内卷化阻碍了农民通过农业生产经营获得收入持续扩张性增加,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二)农村经济发展的斯密动力缺失
韦森认为,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有赖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种劳动分工和市场扩展的相互促进,就构成了任何社会经济成长的“斯密动力”[2]72-85。同样张宇燕认为,经济长期发展的模型框架为:市场规模扩大→潜在的得自贸易的收益出现或增大→得到政府恰当保障的财产权和契约权→交易成为可能→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加强→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3]。二者共同认识是斯密动力促进经济增长,斯密动力的核心内容是市场规模扩大与专业化分工,市场规模扩大与专业化分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带来居民收入的增加。因此,居民收入增长的模型框架为:市场规模扩大→交易转型→专业化分工→经济增长→收入增加,也就是说斯密动力促进收入增加。当前农村市场发育程度较低,交易类型是人格化交易,专业化分工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的斯密动力缺失,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受到限制。相反城市市场化程度深,专业化分工强,经济发展的斯密动力较强,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受到保证。道格拉斯·诺思认为,人格化交易的典型特征是“熟人”之间的惯性交易,而非人格化交易的典型特征是依靠第三方执行契约的非惯性交易[4]15-62。农村专业化分工水平相对较低,小农生产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家户为单位的重复性劳动。杨小凯的分工理论认为人均收入的增加是专业化分工演进的主要表现,农村专业化劳动分工水平低是造成农村收入低的主要原因。农民由于不能享受到分工经济和专业化经济的好处而长期陷于贫困之中[5]113-116。
(三)农村社会秩序演进的布罗代尔钟罩
道格拉斯·诺思认为,开放准入秩序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允许各种组织的自由进入,社会交易是以自由契约权为特征的非人格化交易[4]15-62。同样哈耶克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类合作的自发扩展秩序,也就是市场扩展秩序。狄索托具体分析了所有权制度的六大优势[6]40-52,进而狄索托把那种被哈耶克所称作的“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的市场经济被种种社会因素和机制所阻断和隔膜的社会安排称作为“布罗代尔钟罩”[2]72-85。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社会经历多次变革,比较典型的就是农村人民公社的推行。在人民公社制度下农民没有自由合约,农民的私有财产不受到保护,农民生产经营的自由契约权缺失,生产积极性降低[7]53-60。改革开放后,中国推动农村的改革,变革农村土地制度,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社会秩序在改革的基础上发生了变迁,但是农村社会秩序并没有进入开放准入社会秩序,土地制度改革并没有完成,比如,土地流转制度的实施就说明了农村土地制度必须适应形势继续改革;在农村粮食等农产品的定价问题上农民的话语权较低下;农村户籍制度依然是城乡分割,尤其是农村居民进入大城市成为市民的障碍制约了农民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农村社会中种种社会因素和机制阻碍农村社会秩序的完全转型,农村秩序演化转轨的布罗代尔钟罩依然存在,制约农村转型与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受到限制。
(四)中国经济转型中国家政策的城镇倾斜
经济转型过程中势必会损失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另一部分人所享受到的经济改革的成果要好于利益受损的那部分人的利益。国家长期实行不平衡的城乡发展战略,兴工抑农、兴城抑乡的体制和城市优先发展战略,使得城乡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拉大直接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拉大。一是国家为实现发展战略,实施城乡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致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失;二是农村公共产品等基础设施基本上由农民分担,而城市公共产品等基础设施主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造成极大地反差,致使城乡差距拉大;三是农村教育相当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远远低于城市,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成本也主要由农民负担,而城市主要由国家财政支持。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是农民收入低下的主要原因;四是国家养老、医疗、保险政策等城乡之间也存在极大地差距。正如阿玛蒂亚·森所指出的那样,贫困的根本在于享受权利机会的不均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正是城乡居民权利机会的不均等[8]1-2。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很低。从1980年以来,国家财政的农业支出所占比例从来没有超过15%,最高的是1980年的12.2%,2000年以来都没有超过10%,2004年国家财政的农业支出所占比例仅为8.28%。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对策分析
(一)推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与产业化经营,解决内卷化问题[9]51-54
农业生产的内卷化是制约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性,通过新生产要素的投入不能无限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收入,通过新技术的运用以及机械化操作可以转移剩余劳动力,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机械化。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可以转移劳动力,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以及单位劳动生产率。通过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操作而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可以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经营是指,农业生产不再是自给自足的生活来源的保障,而是收入的主要产业经营渠道。推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与产业化经营,首先,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按照自由契约权的原则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经营的规模化、产业化与现代化;其次,要加快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需求与供给,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需求与供给是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与现代化的关键;再次,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教育,提高知识技术水平,劳动力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关键在于掌握先进技术知识的劳动力;[10]50-52最后要推进农业生产的品牌化战略,创建地方性特色农产品,实现规模经营和现代化经营。
(二)提升农村市场化程度与专业化劳动分工水平,引入斯密动力
斯密动力即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以及专业化劳动分工是任何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樊纲对市场化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细化分析,他们在研究中具体把市场化细化为,其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其二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其三是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其四是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其五是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11]。中国市场的发育主要发生在以城镇为中心的区域,而农村的市场化水平相对较低。提升农村市场化程度与专业化劳动分工水平,首先,要提高市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分量,积极推进农村产品批发市场,农村批发市场可以促进农村经济产业集群化发展,也可以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其次,要开放农村投资经营领域,允许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农村公共产品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再次,要提高农村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发育,尤其是农村要素市场的发育,农村是要素产品的主要提供来源,改变过去发展城市经济而牺牲农村的传统发展道路。同时,还要加快培育农村中介组织,为农村产品市场的发育提供服务;最后,要推进农村经济现代化生产,在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提高专业化分工。
(三)加大对农村建设的财政支持,调整政策的供给方向
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支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支持,国家政策在一定意义上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国家提供财政政策支持可以促使经济发展。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有国家政策导向的原因。长期以来,国家采取城市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而农村得到财政支持相对较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权利机会受到剥夺。因此,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加大财政对农村建设的支持,确保财政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首先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出支持。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农村生产力提高的重要表现,也是增加农业产量、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其次是加大对农村的公共福利性产品财政支出支持。农村教育、农民职业培训、医疗保险等需要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最后是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支持。农村养老、社会救助以及社会救济性支持要向农村倾斜。
[1]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1992.
[2]韦森.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J].社会科学战线,2006,(1).
[3]张宇燕.斯密定理、奥尔森条件和改革开放 [J].文景,2008,(9).
[4](美)道格拉斯·诺思.诠释人类历史的概念行框架[J].比较,2007,(5).
[5]罗丽英,杨燕曦.分工水平对农村贫困形成的影响分析——以云南省昭通市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7).
[6](秘鲁)赫尔南多·德·索托.资本的秘密[M].王晓冬,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7](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
[8](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有看待发展[M].任颐,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刘玫,陈玉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分析及其调整[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10]李娟娟.1978—2007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11]樊纲.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报告[J].中国市场,2001,(6).
编辑:王 巧
2010-11-21
郭敬生,男,中共聊城市委党校讲师,聊城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