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资源在海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1-08-15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 2011年1期
关键词:网络资源汉语语言

许 丹

近年来,全球汉语学习者人数正在不断增加。针对这一变化,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了实施对外汉语教学的六大转变,其中包括将工作重心从将外国人“请进来”学汉语向汉语加快“走出去”。随之而来的是众多汉语教师和志愿者走出国门,在海外从事汉语教学。大量母语非汉语的教师也正在融入国际汉语教师队伍。这种变化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海外汉语教学资源相对匮乏。与在本土的汉语教学相比,海外教学缺少语言环境,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定的汉语言环境。二是本土教师中的大多数缺少汉语教学经验,汉语水平与以汉语为母语的教师有差距,教学情况良莠不齐。借助多种网络资源进行海外汉语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一、海外汉语教师可在四个阶段利用各类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

(一)课前准备阶段

汉语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准备大量的教具、图片、卡片等。汉语教师无论身处国内还是国外,都很容易通过网络收集图片、音频、视频、真实的文章等材料,为授课做充分的准备。

近年来,与汉语教学相关的网站不断增多,为汉语教师提供了方便。据笔者统计,截至2010年6月,北京地区较大规模的汉语教学网站就有20 个,其中包括网络孔子学院、汉语网、eChinese 中文网等。全球有关汉语教学与学习的网站综合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专门提供汉语教学辅助工具的网站,如网上中文工具、中文字典网、汉典等。二是网上教学网站,如中文教育网、汉语网、美国的chinalink 网站等。此类网站不仅提供汉语学习的课件,还介绍关于中国地理、气候、风景、美食等情况。三是综合类网站,如汉办网、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等,提供各类汉语教学的最新信息。除了这些官方和机构的网站,还有一些个人网站也很有特色。这类网站往往是由汉语教师、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或学习汉语的学生创建,上面有教学经历、经验总结、学习体会等内容,很实用。

(二)课堂教学阶段

针对听说读写等不同技能,海外汉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安排不同的任务。

在听说训练上,教师除了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引入网络下载的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在作业环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以往的听说课教师很难布置作业,因为不可能发给每个学生听力材料,也无法占用课堂时间检查所有学生的口语作业。而互联网的出现,帮助听说课老师实现了这种可能。教师利用网络将自己录制或搜集的听力材料和试题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放在班级的公共网页上。教师也可以使用voicethread 这类提供语音图像的专业网站,指导学生单独或分小组在网络上录制语音作业,如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或一个熟悉的人物。学生配合图片、视频进行个性化地讲解,教师可以随时上网检查。这种口语作业的优势在于,其他学生在网上也可以看到同班同学的作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反复观看,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更具客观性地评判,并把作业收集起来作为科研的依据。

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可运用gmail、hotmail 中的document 指导学生集体完成写作任务。教师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分配相同或不同主题的写作任务。各组学生在一个事先约定好的时间进入gmail 或hotmail,讨论作业内容,共同完成任务。小组的每个人都参加讨论,贡献自己的才智,指出他人的错误。在第二天的教学开始阶段,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作业展示。这是一种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班级博客。学生就各种问题用汉语发表自己的见解,彼此进行讨论,并对其他同学的文章进行评价。教师以此作为写作课过程性评价的依据。

对于在海外非汉语环境下的学习者来说,通过互联网结交笔友,是提高汉语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现有的笔友网站鱼龙混杂,教师需要进行甄别。电子笔友网(www.epals.com)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语言学习网站。这是一个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交流的专业网站。教师注册后,网站会有自动生成35 个学生账号。教师只需要发布相关信息,说明学习何种语言,学生的年龄、所在地区、交流的主题等。对此感兴趣的班级会主动进行联系。目前网站已有十万余个注册班级,涉及200 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10月,该网站建立了一个“汉语语言交流及学习区”,有很多英语国家的教师在寻找班级进行交流。以下就是纽约一所高中的汉语老师发布的信息:

I am looking for Chinese students in China to connect with my group of 30 students,aged between 14—16.They have been learning Mandarin Ch inese for the past year and would like to find out how life is like in China.I think they will learn so much from this experience.If you are interested,please email me and we can get started right away.(Diana Lim,Tech Valley High School,New York,2010/2/26)

网络资源在阅读训练中也具有优势。教师可以精选博客内容,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根据《第2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拥有个人博客的网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82 亿人。截至2010年7月,维基上有316 343 篇中文条目。如此大量的文章,以日更新的形式为汉语阅读提供了鲜活的语言素材和信息。博客内容大多按主题分类,便于教师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或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就某些问题搜集信息,并展开阅读讨论。学生既培养了阅读兴趣,增长了知识,又扩大了词汇量。当然,在文章的选取上,教师需要下一番工夫。首先是文章的主题,注意不能涉及政治、外交、民族等敏感问题,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其次是文章的语言。不要有过多的网络新词。因为有些网络新词生命力有限,不能生存下来。学生投入过多的精力没有意义。另外,涉及新词过多,喧宾夺主。汉语教学毕竟应该以掌握基本的汉语表达法为根本。网络新词只是一种点缀,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社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选取合适的博文后,教师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改写,根据国家汉办颁布的《汉语词汇等级大纲》替换与学生水平相当的词汇后,才能把博文用于阅读课的教学。

(三)测试阶段

在测试环节,教师可利用网络制作各类试题。网上免费的Hot potatoes 软件就是一套制作交互式练习题的工具软件。它可以方便快捷地生成填充题、配对题、单项和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多种题型,也可以自由组合各类练习题,生成完整的测试单元。试题制作完成后,教师只要上传至平台,学生上网并依据教师先前所输入的线索,在任何地方都能够自主完成测试。教师也可以利用它作为学生课后作业和复习工具。学生通过上网就能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检测,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查缺补漏。这种软件也可以作为教师进行相关的教学调查的工具。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答案自动生成数据统计图表,进行考试情况总结,教师一目了然。

(四)课外辅导阶段

语言学习只依靠课堂是不完善的,因为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学生需要大量时间进行语言实践。因此每个学生都希望老师有课下单独辅导的时间。网络提供了这一便利。目前,在国外的很多大学都设有这种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学生在学习中心通过网络提供的各种语言学习软件进行自学或在线学习。国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这种汉语自主学习中心。除了课堂学习,要求学生课后在学习中心上机学习,上机时间与学习总成绩挂钩。这种方式弥补了课堂训练时间的不足,学生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这种学习方式正在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网络汉语游戏也是一种课外汉语学习的有效途径。e 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更乐于通过这种娱乐的方式来学习语言。虽然现在较为成熟的汉语网络游戏并不多见,但可以预见这种新型的学习趋势具有巨大的潜力。网络虚拟游戏通过模拟现实世界的方方面面以及交互式的方式来实现语言学习的真实性。目前由美国Linden 实验室开发研制的“第二人生”(Second Life)和国家汉办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合作开发的基于网络的多人游戏学习平台《新乘风汉语》(Zon:New Chengo Chinese)是较为成功的汉语网络游戏。“第二人生”从2007年开始在外语教学中使用,至今已有800 多万个用户。当然,从技术的角度这些游戏还有待完善,但网络虚拟游戏正在为汉语学习开拓一片新的天地。

二、网络资源的局限性

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给海外汉语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汉语教师借此不但可以高效地完成各项教学科研任务,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它的优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识。但网络资源也存在局限性。

首先,资源泛滥给教师带来了一些难题。教师要从庞大的网络资源中选择最适当的材料非常耗时耗力。在讲授中秋节时,如果教师在网络上查找中秋节,可以找到八百多万篇与之相关的文章。网络资源不仅庞大,而且良莠不齐。教师既要把握知识、语言的准确性,还要考虑材料中的有关政治、文化、习俗、民族、国家安全、知识产权等诸多因素。教师常常抱怨搜索网络信息费时费力,而且有风险性。因此,我们需要尽快建立国际汉语教学专业数据库和国际汉语教学专业网站,帮助教师整合多如牛毛的网络资源。

其次,网络资源的利用需要技术支持。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需要掌握一定的电脑技能和网络知识。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因此教师需要对自己的知识进行不断地更新,才能适应这种飞速的变化。这对教师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一方面我们应该开展对教师的网络技术培训。另一方面,因为汉语教师毕竟不是专业的电脑技术人员,我们非常需要大力加强专业的技术人员与教师双方面的合作,协调力量,制作高质量的汉语教学课件、网络教材等。

网络教学的现实性也是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设计利用网络资源时,应考虑到操作性的问题。e 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已经把网络作为生活的不部分,但一些老年学生却不一定适应这种方式。另外,学生的上网设备也存在差异。教师需注意在教学时实现公平的原则,兼顾到所有的学生。教师在使用网络资源时不是为使用而使用,要有合理性。本可以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就达到教学目的的时候,不必强行使用新的技术,否则只能给自己和学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刘 丽(2008)Internet 上免费的对外汉语教学资源,《科技资讯》第5 期。

许 琳(2007)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和任务,《世界汉语教学》第2 期。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2008)《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

郑通涛(2006)对外汉语网络教学平台的技术与应用,《海外华文教育》第1 期。

猜你喜欢

网络资源汉语语言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网络资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