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为谁开
2011-08-15酒酿圆子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1年8期
酒酿圆子
曾到遂昌,地陪导游说这里有汤显祖的痕迹,还跟我们说起了《牡丹亭》的故事,且不管汤显祖在遂昌做了什么,这《牡丹亭》倒是有的一说。
古人留下的爱情故事是何其荡气回肠。一厢是柳梦梅梦见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从此想她,念她。另一厢是杜丽娘梦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从此思念成疾,香消玉殒。三年后,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
对神祗鬼怪之事,信则有。而天作姻缘,乃是冥冥之中,我相信需经历五百年的等待才换得今生的一次回眸而笑,那么需要怎样的默契,彼此才会白头偕老。父母是子女的榜样,我的父母非常普通,结婚近三十载,爱情早已化成亲情,柴米油盐的生活像白开水一样平淡,其中也有吵闹、争执甚至谁也不理谁,但终究还是挺过来了,如今共享天伦。他们的做法犹如“润物细无声”般影响着我,他们的牡丹花是为对方开,为我开。
也曾少女怀春,遐想着司马相如如何用琴心挑卓文君,悠悠琴声想必绕出了相如的那副心肠;遐想着范蠡和西施同乘一叶扁舟,脉脉双眸传递着何种情愫,一泊碧水,已经替他们诉说了之间的磕磕绊绊、一往情深;遐想着陆游和唐婉在提《钗头凤》时是怎样一副心情,是情,是思,是怜,还是怨。
三分荠菜,十里稻花,花香倦蝶自在飞,白茸满地,绿柳横坡,坡上佳人款款来。廊桥截上,天水各一边,玉栏画金,印下女儿红颜,妾心觅良缘。斜阳白霞,牡丹栏外,点点墨竹探窗来,提笔又踌躇,浓墨不知女儿心 何以书哉。茶凉指寒,遥望梅关凭栏断,绣不尽燕子翩翩飞来。明月初上,清闺掩面,轻罗不奈晚风寒。与月鸣歌,曲终知音仍未还。绿绮樽酣,诉不出女儿情怀。此时云髻已散,宿妆已残。
凰求凤,凤求凰,牡丹窕窕。
一曲毕,再看那栏外牡丹,不知为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