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益性研究所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研发团队建设与外部引导*
2011-08-15洪专
洪 专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厦门 361005)
浅谈公益性研究所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研发团队建设与外部引导*
洪 专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厦门 361005)
文章围绕公益性研究所中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研发团队的构建问题,重点论述了团队成员的选择与编组、团队内部良性运行机制的建立等关键点,并对研究所如何对团队实施有效的外部引导进行了探讨。
产业化研发;团队建设;外部引导
发展海洋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海洋产值的增长方式要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海洋开发方式要由资源消耗型向可持续发展型转变。《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将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到科技兴海工作首要战略任务的高度,既为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研发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研发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契机。海洋生物医药是海洋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公益性研究所拥有雄厚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研发方面深具潜力。如何充分利用目前的发展良机和自身潜力,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研发领域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是我国公益性研究所与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10余年来从事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研发的工作经历,对公益性研究所内如何构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研发团队,以及研究所如何对研发团队实施外部引导进行初步探讨,希望能为管理者和拟进入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1 团队成员的选择与编组
团队编组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研发团队的运作效率和创新能力。团队编组总的原则应当是规模适度、成员结构互补。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攻关中,并不是参与研发的人员越多越好,团队成员超过合适的规模后,运作过程中反而会带来负面的作用,其中包括:团队维持费用过高、达成共识难度加大及靠前的成果排名位次不足等。在人员数量适当的基础上,还必须注意人员的合理搭配问题。团队成员的结构互补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 团队成员学科、专业背景互补;② 团队成员性格互补;③ 团队成员的资历和年龄结构合理。
应采用“团队带头人+学科团队”模式,以优秀的团队带头人和优势互补的团队成员为建设基础,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研发团队。选择合适的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对公益性研究所相关领域的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团队带头人
团队带头人是团队发展的核心。作为学术带头人,能够为科研创新提供正确的指向性。团队带头人处于沟通、协调的中心位置,是维系团队科研方向、目标、士气、活力和凝聚力的纽带。团队带头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研团队的整体学术水平、科研风格和文化氛围。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研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科研工作,具有鲜明的市场化特性,不以发表学术论文为主要目的,而是从满足市场现实和潜在的需求出发,注重技术成果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利润回报。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研发的艰难,使得牵头研发项目的团队带头人需要具备非常优良的综合性素质。
1.1.1 产业化研发理念
产业化研发理念体现在项目构思和研发技术路线的选择方面。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研发项目要想能够顺利实现小试、中试、产业化,设计技术工艺的人一定需要具备产业化理念,需要对产业化有深刻的认识,缺乏产业化理念会直接影响项目总体构思和技术路线选择的合理性。产业化研发理念是需要通过前期的项目、长期的锻炼去完成积累和形成的[1]。虽然研发团队中可以通过组合进几个曾经做过产业化项目的团队成员以获得部分产业化研发理念,但这并不能减低团队带头人所肩负的透彻理解产业化研发理念的基本责任,这是因为在实际的项目运作过程中,尤其是每逢项目生死存亡的重要时刻,团队带头人自身的产业化研发理念水平才是决定项目走向的关键点。
1.1.2 专业学术水平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研发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科研工作,团队带头人需要做的并不仅仅是提出一个富有前景的研究方向,更重要的是要如何实现预期目标。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研发中,常常会面对难以事先预计到的技术难题,在这种困境下,是否能随机应变,根据专业背景与经验正确选择出最佳技术方案,常常决定了项目研发的成败。
1.1.3 务实精神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研发项目成果直接面向市场,检验其成败的唯一标准也是市场。项目获得经费的多少、项目水平的自我评价程度、项目前景的辉煌预测,这些都不代表实际的市场接受水平,也不代表项目最终的成功程度。因此,在市场检验的前提下,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研发项目无论是项目构思,还是全程技术工艺,都来不得浮夸和虚假,这就要求团队带头人必须具备高度的务实精神。
1.2 学科团队
学科团队由科研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构成,选择成员基本要求是:成员之间要有合作精神,要有能够补位的知识和能力。
组建学科团队时对科研人员的考察重点应该是:专业、能力、执行力以及合作精神。团队中的骨干科研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产业化研发理念和专业学术水平,有能力贯彻团队带头人的技术理念,通过自主设计和实施研究方案而实现团队带头人的总体构想。团队中的科研人员首先需要的是实干精神和责任心,作为研究方案的具体实施者,能够在工作中任劳任怨、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预定任务。团队中的后勤保障人员虽最不受重视,但其在团队中的作用决不可忽视。优秀的后勤保障人员可成为研发工作的润滑剂,显著提高团队整体的工作效率。
以上探讨了团队编组中团队带头人必备素质与学科团队中科研人员与后勤保障人员的选择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研发团队中并非顶尖人才越多越好,对于同质化程度过高的带头人型研究人员,若为构建一个大型团队而勉强其以上下级的形式进行工作,往往容易因产生矛盾而降低工作效率。其矛盾的产生点在于:成果的排名与归属、项目经费的支配权、下级科研人员的工作安排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构思差异等。低烈度的矛盾会降低团队运作的效率,高烈度的矛盾将直接威胁团队的整体稳定性。避免这一结果的方法可以是让他们分别带领研发团队,并以团队间协作的方式形成一个更大级别的大团队,再以大团队的力量进行大级别项目的攻关,这样较为有利于效率的提高。
2 建立团队内部的良性运行机制
2.1 适当引入竞争机制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研发团队应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成员之间进行广泛而无私的合作,并配合以适当的公平竞争机制,以保证团队人员的合理流动。通过引进和淘汰制度引入竞争,既可以更新专业知识和研究理念,也能够形成内部压力,增加科技人员的工作动力。通过竞争增强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精神、活跃创新思维和激发创新潜能。当然竞争应适度,过度的竞争反而会破坏团队的建设。
2.2 合理的内部评价体系
合理的内部评价体系对构建和谐团队非常重要。评价研发团队成员工作的成果与贡献应该充分考虑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奖赏要按贡献和价值大小,而不是凭职务和资历。对不同角色的考核标准和依据应该有所区分,奖励要特别向作出创造性贡献、突破核心技术难题的成员倾斜,不能单纯采用工作时间作为评价指标,更不能仅仅依据职称、学历和资历。评价尺度的多元化应当在团队中形成某种共识,否则,很容易导致团队内部矛盾,这会严重影响团队的和谐和战斗力。从研究团队内部来说,所形成的评价机制应当能够体现出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努力创新与因循守旧不一样,这样才能激发全体人员的创新愿望[1]。
2.3 营造团队文化,培养团队精神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研发团队需要有适应其具体情况的内在文化,这是团队科研工作和创新能力的精神支持力量。团队文化的精髓就是强调合作精神,团结合作才能成就共同的目标,从而才能实现和满足团队成员的各自需求。团队内部需要形成一个以人为本、积极向上、紧密合作和公平竞争的人际关系氛围,并激发出极其强烈的创新愿望,形成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对团队的认同感。
3 外部引导
在公益性研究所内构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研发团队,研究所对团队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可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研发团队的成长。
3.1 扶持和推进相关产业化研发技术平台建设
产业化研发技术平台是开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研发的基础和载体,也是科技人才成长的摇篮。产业化研发技术平台对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研发技术平台的定向资金投入,以及组织若干研发团队共同为研发技术平台争取国家各类科技经费资助,公益性研究所可以在产业化研发技术平台建设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3.2 给予适当的保护性政策倾斜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研发具有周期长、难度大和风险高的特点,需要调动团队的力量共同实施项目攻关。与高校模式相比,团队模式下的人员成本至少要高出3倍以上[1]。如何保证团队成员的待遇水平,已成为能够保持团队稳定的重大问题,相关的保护性政策可以有3个考虑方面:① 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一定保护性政策;②提高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研发团队成员的待遇基数水平;③ 对于成果转化收益给予高比例的奖励性返还。
3.3 绩效考评
绩效考评方式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研发团队建设具有强大的引导作用。在对已构建的团队绩效进行考评时,如果仅仅关注其能获得多少研究经费,可能对团队建设造成灾难性后果。获得研究经费只是研发过程的一个步骤,只能代表这个团队做了什么;而通过项目的研发最终取得了实质性的科研成果,才能代表这个团队做成什么。 “做了什么”和“做成什么”,虽然只有一个字的区别,但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如果在绩效考评时过于侧重经费指标,将促使团队带头人不顾自身和团队的能力水平,盲目承接超过其完成能力的重大项目,或者为了争取巨额经费而在申请项目时严重夸大成果的预期水平和效益,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团队带头人和研究所的行业声望。避免此局面采取的方法是对团队“做成什么”给予更高度的关注,淡化经费指标在考评中的重要性。
[1] 洪专 .海洋产业化研发中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11):55-58.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Y0035);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Z2008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