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11-08-15河南省淮滨县农业局农经站
河南省淮滨县农业局农经站 张 鹏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河南省淮滨县农业局农经站 张 鹏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它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是将农业经营体制深化改革与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有机结合的战略选择。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采用先进技术和物质装备,提高我国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水平,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规模经营形式,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强保障。信阳市淮滨县是我国的粮油产地之一,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具有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意义。本文,笔者以信阳市淮滨县为例,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其实现途径作一阐述。
一、淮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
淮滨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淮河中上游,总面积1 208.6平方公里,全县辖17个乡镇,289个行政村,总人口72万,其中农业人口54万。近年来,淮滨县农村经济取得长足发展。自2009年信阳市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动员大会召开之后,全县乘势而上,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继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组织。目前,全县已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286家,其中,种植业合作社120家,养殖业合作社117家,农机合作社43家,茶叶合作社3家。这些专业合作社与县里的农业产业化企业积极合作,加快了淮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二、淮滨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淮滨县是粮食生产大县,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增加粮食产量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养殖业;在养殖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速推进种养加结合、工农商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具体实现措施有以下几点。
1.领导重视,政策支持。在政府层面,淮滨县领导班子把农业产业化经营视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坚持多元化统筹,成立了淮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在政策层面,淮滨县委、县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从工商税收、招商引资、用地用电、产品流通、金融保险、项目信息、人才开发等方面,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强化合力上,淮滨县、乡两级政府都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主管领导负责,农业、财政、税务、银信等部门按职能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从不同角度加大扶持力度。经过实践与探索,该领导小组已形成了分工明确、配合密切、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为淮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仅2010年,该领导小组就为瑞丰油脂有限公司争取油料倍增计划财政参股经营项目资金1 800万元;为栏杆镇豫皖大葱种植专业合作社、邓湾乡恒顺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争取扶持资金25万元。
2.创新发展模式,把民营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龙头。淮滨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工业促进农业发展,经过积极探索,创建并大力推广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日前,淮滨县着力培育金豫南粉业公司、富贵粮油公司、兴发粮油公司、瑞丰油脂公司、永峰木业公司、鑫艳饲料公司、群益养殖公司等16家竞争力强、带动面广泛的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均实行与农户订单生产的模式,农民按照公司规定标准开展农业生产,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依照保护价收购农户的农产品。2011年,企业与农户共签订生产收购合同21 000份,订单总额35 000万元,带动农户21 000户。
3.依靠科技,培育农产品加工基地。近年来,淮滨县大力推广增产配套设施,开发和引进高新技术,围绕发展农产品精细加工,建设一大批标准化、高效益的农业生产基地。目前,淮滨县已建成马集镇兴发粮油333公顷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芦集乡科达666公顷香葱生产基地、栏杆镇王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邓湾乡恒顺生猪养殖基地、高效种植业示范园333公顷和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16家。这些农业产业化基地为淮滨县农产品加工业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新里镇新曙光红薯专业合作社通过引进红薯新品种,推广红薯生产基地,年产优质红薯10 500吨,并将生产的红薯深加工,生产粉条、淀粉5 000吨,年产值1 100万元,实现利润180万元,带动农户900户,使农民人均增收500元;兴隆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兴发粮油制品公司,流转土地366公顷进行标准化无公害水稻种植,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带动1 500户农民增产致富。
4.依托品牌,开发河南省内市场平台。品牌是企业的形象、产品的嫁衣、产业的灵魂。淮滨县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交易会和农产品博览会、推介会,广泛推介企业品牌,收到了较好效果。在品牌宣传方面,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宣传;在市场开拓方面,确定了立足本地、逐步拓展的发展思路,将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先占领本县、本市、本省市场,再逐步向周边省市拓展。通过品牌建设,大大增强了企业效益。金豫南粉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拥有年处理9万吨弱筋小麦专用粉和年处理15万吨饼干专用生产线各一条,生产规模和工艺水平均居全国面粉工业前列。该公司的主导产品“金豫南”牌饼干、糕点专用粉,精选细配,独具特色。2010年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 491万元,年创利税270万元。另外,淮滨县知名品牌“乌龙酒”已被评为省级名牌产品;金豫南粉业公司的“金豫南”商标,富贵粮油公司的“富荣”商标已被评为“河南驰名商标”。
三、加快发展淮滨县农业产业化的建议
1.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创造条件。龙头企业的实力和带动能力,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效益。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先重点壮大一批。要加大对省、市重点扶持的16家龙头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通过这些企业打造淮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名牌产品,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的脊梁。二是通过打造淮滨工业园区,开放引进一批龙头企业。给予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选择优势项目,扩大合作领域,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不断培育新企业,有利于活跃市场、扩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思维。三是多形式、多渠道地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增添新活力。
2.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科技支撑。一是要加强农产品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工作,提高全县主要农产品的优质品率,打造县城农产品优质品牌。二是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以淮滨县自然生态园模式,即“猪—沼—果”、“猪—沼—蔬菜大棚”为推广示范点,因地制宜地引导和帮助县区抓好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三是抓好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大力实施“绿色证书”工程,使农村劳动力接受科技和市场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适应能力。
3.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动力。利益联结机制是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企业需要稳定的原料供应,农户需要稳定的产品销路,这是双方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坚实基础。要允许利益联结方式多样化,坚持企业与农户自愿、互利、平等的原则,使不同利益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实现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利益一体化,实现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4.切实加强领导和服务工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政府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协调好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各个部门利益的关系,并要在政策、投入、税收、信贷等方面予以支持,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顺利推进。在坚持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