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共青团开展创业教育*

2011-08-15胡刃锋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10期
关键词:共青团大学生教育

胡刃锋,马 辉

(长春工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论高校共青团开展创业教育*

胡刃锋,马 辉

(长春工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高校共青团作为直接面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行政组织,必须认清形势,积极探索,进一步推进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

高校共青团;大学生;创业教育

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重视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必须面对的课题。高校共青团作为较早肩负起这项工作的组织,努力发挥着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一直致力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研究和开展,不断优化创业教育软、硬环境,在高校第二课堂中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并在第一、第三课堂中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搭建了广阔平台。相比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由于开展此项工作的时间比较短,整合资源的能力受限等原因,高校共青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一、高校共青团开展创业教育的优势

高校共青团具有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两大根本职能,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一项组织化行政内容。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共青团组织都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有力支持,特别是随着高校领导对创业教育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增强,高校共青团在开展创业教育中经常发生的资金问题、制度问题、场地问题等得到了有效缓解。高校共青团本着有为才有位的工作思路,在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不断肩负起实践管理、政策引导、监督反馈、理论指导、搭建平台等重要组织协调工作,在以高校第二课堂为主要阵地的创业教育工作中具有了很强的话语权。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作为共青团的品牌活动,更为高校共青团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有利平台和丰富土壤,部分高校相继出台了关于赛事的章程和奖励办法,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到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中来,为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创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高校共青团开展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过度追求典型“树立”

随着社会及校园创业氛围的逐步建立,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正在慢慢形成和逐步提高,总体向好发展,但由于对开展创业教育目标的认识和出去政治意义考虑等原因,出现了高校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要提速,要出典型、出成果等急功近利的苗头,一批创业教育典型被快速包装推向社会,成为代表,创业型人才培养停留在“被精英”、“被培养”的程度上。这种精英型培养模式带来的是短时间的榜样效应,大学生就业压力依然存在。创业教育的典型培养是必要的,但过度追求典型的树立,将有悖于创业教育的初衷,实践证明,大学生对身边一两个所谓“创业典型”创业成功认可度并不高。

(二)创业教育缺乏系统规范

由于工作权限和职责的原因,高校共青团对很多路径资源无法涉及,在客观条件上造成了学校资源的浪费和损失。目前,部分高校开设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这类课程涉及内容丰富,就业实际意义深远,但却忽视了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技能的掌握和训练,忽略了学生创业意识的延展。随着全社会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各类组织部门、创业教育培训机构都把大学生群体作为创业短期培训的目标,通过各项途径、方式参与到创业教育中,这种短期的培训对没有系统理论学习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来说,根本起不到开展创业教育的实际作用。有效的创业教育应该是整合政府、社会、高校多方力量全方位的系统教育。

(三)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构成发展瓶颈

目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组成是多元化的,大概由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教师、行政人员、企业家和成功创业人士组成。从实际情况看,专业教师理论讲解过多,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行政领导缺乏专业进修机会,教学技术相对欠缺;企业家和成功创业人士受场地、数量的影响,对缺乏经验的大学生来说,效果差强人意。基于此,创业教育呈现为“百花争鸣”的尴尬境地,目前的创业教师队伍结构将成为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瓶颈。

三、高校共青团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

(一)创业教育要建设大学科

高校共青团开展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业型人才。创业型人才除了具备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能力和素质外,还要兼有生产者、管理者、发明家和社会活动家所具有的能力和素质。高校共青团应该将现有开展创业教育的机构和组织,如共青团、教务、科研、就业等相关部门工作内容进行梳理汇总,根据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涵盖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项目研发、科研立项、项目转化、创业培训、实践操作、就业指导、职业人生规划八项内容为基础的综合大学科教育,涵盖大学生本科四学年八个学期,并以学分制要求。大学科教育的模式符合大学生的特点。一是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养成是逐级递进,符合新知识学习要求;二是大学生创业能力与专业知识紧密相连,学科体系建设更为明显;三是创业教育普及程度广泛,大学生自身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普遍提高,就业能力必将进一步提高。

(二)创业教育要注重教学实践

创业教育要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联系。根据历年来参与“挑战杯”竞赛选手的调查显示,在项目选择立项方面,与企业、社会问题息息相关的项目比较受大学生的青睐。大学生就业方面更是参与过企业实际生活问题解决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比较高,受企业欢迎度比较强。高校共青团在开展创业教育中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创业实训平台建设,如创业模拟沙盘、创业网络实训操作平台等教学设施的建设。安排实践教学活动时,应该紧密与第一课堂理论学习内容相联系,根据不同层次的学习实践需求,开展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第一个层次为专业层次,这部分学生创业理论知识扎实,创业意识浓厚,创业实践能力强;第二个层次为普及层次,这个层次的学生一般是热衷于创业实践活动、对企业管理方面的学习较为感兴趣;第三个层次为培训层次,这个层次的学生刚刚接受或未接受过创业知识的学习,对创业理论和实践了解的知识都很少。

(三)创业教育要一、二、三课堂全覆盖

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大都停留在课外活动层面,虽然学生参与积极性高,但受参与者专业知识、实践教学条件的限制,创业教育始终前进缓慢。高校共青团要利用好团中央推广的大学生KAB(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教育平台开设好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教程选修课,吸引一大批有创业热情的大学生参与其中,通过主动占领第一课堂,让大学生不断深入系统地了解职业环境和企业的基本运作过程,掌握建立和运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及技能。高校共青团要不断巩固第二课堂主战场,拓展创业教育内容和形式,有益补充第一课堂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环节,有针对性地策划开展系列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创业教育活动,通过一批独具特色的校院两级创业教育活动,广泛吸纳大学生的参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创业的需求。高校共青团更应全面推进创业教育第三课堂育人 让大学生利用校外参加实习和实践的机会更好地开展创业实训。有条件的高校共青团还可以通过校园创业模拟系统让大学生在校园内接受社会创业的仿真训练,并将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回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解决,形成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良性循环。

(四)创业教育要与高校科研转化有机结合

更多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成功进入市场经济系统是高校共青团开展创业教育成功的根本表现。当前,高校共青团特别重视实施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希望通过积极转化创新项目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延伸提供实践机会。但实际情况却是在政府部门、党团组织、企业等相关部门拿出大量的、足够优厚的条件情况下,部分地区创业园创业项目匮乏,科技含量低,园区冷清。除地缘因素的影响外,造成这个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创业项目选择的问题。高校每年科研经费有近50%被中小科研项目所占有,经常是在完成立项申报、评估结题、获奖后因各种原因被直接放置一边,无人问津,制约了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高校共青团应特别注重将创业教育和高校科研项目转化相结合,将在校大学生真正引入科技发明、创新创造的学术殿堂,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上升到提高动脑能力的高度和水平上来。一是为有能力的毕业生提供科研项目支持创业。毕业生在拿到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后,在融资,入园,寻求政府扶持方面可以说是占尽先机,学校可以以项目入股的形式,参与创业项目的转化,为学校科研项目的深化做出贡献。二是普及大学生科研立项制度。高校要勇于验证新作法,可以以寝室、小组的形式将学生与科研项目负责老师对接,让本科生以团队的形式逐步参与项目立项申报、中期评估、结题报告撰写等工作,养成大学生自身独特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为成功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l8/level3.jsp?tablename=1236&infoid=1274167718842725,2010 -5 -4.

[2]高文兵,黄伯云.大力推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9,(7):3~6.

[3]梁杰.六百高校开展KAB创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0-3-27(2).

[4]石国卿,王桂荣.高校三段进阶式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4):111 ~114.

[5]李景旺.探讨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6,(18):22 ~24.

G641

A

1006-5342(2011)10-0176-02

2011-08-15

猜你喜欢

共青团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题解教育『三问』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