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公路景观设计
2011-08-15侯长青
侯长青
(张家口市城建开发总公司,河北张家口075000)
1 引 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路景观建设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地区经济的繁荣.然而,公路建设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还带来了一定的环境生态负面效应,土地退化、耕地减少、森林面积减小,环境形成的多样性在减少,体现地域性特点的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的多样性破坏严重.传统的公路景观仅局限于物质功能和美学形式上的要求,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模式.应对公路景观的环境生态效益提出更高要求.
2 公路景观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意义
2.1 存在的问题
传统公路景观在城市化过程中片面追求公路单一物质功能和片面美学形式,注重公路自身的技术指标和艺术效果,而忽视公路景观的环境协调性,导致区域生态平衡破坏及沿线景观特色丧失.传统公路景观主要存在以下多方面的问题:首先,由于忽视环境生态效益,路线穿越范围的公路景观森林蓄积量减少,水生生物减产、草原载蓄量锐减、土地沙化等负面效应,影响了广泛的动植物的生态系统,个别生态平衡破坏严重;其次,公路景观建设忽视沿线复杂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的走向特点,表现出与环境的不协调,造成大地景观特色的丧失;再次,公路建设没有充分尊重沿线历史文脉和人类发展的足迹,忽视了景观设计的地域性特点,造成沿线景观千篇一律.
2.2 研究的意义
公路交通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带动地方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路景观能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路环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有效解决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难题,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公路可持续景观建设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在许多国内外文献里也有讨论,公路景观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在满足人类精神需求,增进人类身心健康和促进人类自然和人文环境生态建设等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 生态设计与公路景观
3.1 生态设计的内涵
参照西蒙◦范◦迪◦瑞恩(Sim Van der Ryn)和斯图亚特◦考恩(Stuart Cown)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质文化的多样性原则,减少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生态理念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之中,注重环境的整体协调性和设计成果的生命力,充分遵循天人合一原则,遵循事物的生态过程和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具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属性,公路景观的生态设计理念包涵物质资源生态及文化资源生态两方面的内容.
3.2 公路景观的内容
公路景观仍属于景观学的范畴,是公路工程与景观设计交叉、融合而产生的新的学科.景观设计的核心就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景观设计本质上是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中国大百科全书已经对公路景观做出了明确的定义,指“展现在行车者视野中的公路线形、构造物和周围环境组成的图景”.由此可见公路景观是由路内景观(公路线形、构造物等)和路外景观(公路所处自然及人工环境,如平原、山岳、河流、村镇等)组成的.
由此可见公路景观的研究内容应广泛的包括公路沿线及路域范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两者交相辉映共同表现公路景观内容.公路自然景观是指沿线因天然因素形成的景物,如地形地貌及可视山头资源景观、河流湖泊水资源景观、草原湿地和农田景观、树木森林及边坡植被绿化景观等等,优美的公路自然景观让人充分体会与自然环境的交融.公路人文景观则指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印记,如沿线名胜古迹、历史积聚村落等,还包括为完善公路交通功能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而建设的桥梁隧道及互通区景观、园林小品雕塑景观、构筑物和观景台景观、服务区休闲设施景观等等.优质的公路人文景观能够让人感受到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公路景观根据沿线的地理状况和历史人文特点而呈现各自不同的内容.
4 公路生态景观设计方法
公路建设中利用生态的方式,减少人为干扰因素,保证环境和谐整体,充分利用公路沿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物产气候和地形地貌,综合考虑地域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背景,使用当地建材、植物物种和本地土生土长的文化资源,使公路环境可持续健康发展.公路生态景观是由各类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共同组成的、具有物质功能和美学形式及环境生态效益的景观表现,是充分导入了生态设计理念的、具有顽强生命力和持续发展的公路景观.
4.1 自然生态景观
公路沿线的自然资源丰富多彩,包括自然界天然形成的高山、平原、河海、沼泽等等大地自然景观,土地状况、水资源面貌、动植物生存条件等都是自然景观景观的构成要素.生态设计能够使公路景观呈现地方性和景观内容多样性的特色,也是涉及环境与资源、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的关键环节.
4.1.1 地形地貌景观
对公路选线所经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优化利用,最大限度的保留原始地形面貌,对自然高差和坡地等条件加以巧妙合理利用,不破坏山体结构、不高填深挖;对沿线地形要素和地景素材,如地质珍迹、岩石与基岩等应随行就市、恰到好处的进行选择或处理.
未经过开发改造的山岭、坡地、荒林等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有景用景、无景造景、用景改景,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相结合,方能更好的物我所用.设计手法上巧用中式景观园林设计精髓,形式上以自然为主,“虽由人作,宛自天成”,内容上如对景、借景、夹景等能够很好的体现地形地貌景观的生态特点.
4.1.2 水资源景观
善用大自然赐予的各种水资源打造优质的水景观.自然界水资源以多种形式存在,江河湖海、溪流、瀑布等等,千姿百态亦有声有色.湖泊的宁静开阔、水天一色;河水的奔腾咆哮、伴车同行;溪流九曲回肠、水声潺潺,营造出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如画境界.水资源或给人一望无际、水天一色的广阔视野,或又具有动感的强烈的变迁特征,能够极大地提升驾驶员和乘客的好奇心和兴奋感,从而发挥公路景观功能.
运用水资源设计景观方法也很灵活:巧妙结合海拔高度差及坡度坡向以营造瀑布等落水景观;或采用合理技术使地表排水与地下水系有机穿插组织水网系统等等均能形成优美壮观的原生态水景观.
4.1.3 植物景观
公路植物景观从植物生物学、生态学及环境美学的角度精心设计和科学配置,营造公路沿线优质绿化景观长廊.选择本土植物品种,根据地形和土质情况,种植抗逆性强、根系发达、易于成活兼顾景观效果的多年生草本或木本植物.生态设计的公路植物景观应努力使沿线带状绿化与路侧原始风貌有效融合在一起,将被道路切割的田园风光归于自然.
通过植物的种植把噪声源屏蔽一定范围外,达到公路声屏障的需求,生态设计的植物声屏障,在季节更替过程中还呈现丰富多彩的形、色、质,具有其它声屏障无法比拟的生态功能.
4.1.4 生态敏感区景观
森林、草原、湿地等是原生态物种甚至珍稀物种集中的生活区域,生态设计时需要通过局部路段线路调整,使路网布局对生态破坏程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避免或减缓冲突,避让环境敏感区对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对难以避绕的区域设生物廊道(网)以联系公路两边物种往来;保护声敏感区域的环境生态,进行生态材料的声屏障设计,改善声环境质量.生态敏感区生态景观建设对公路自然生态景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2 人文生态景观
人文生态景观是公路沿线所经过区域历史文脉、民俗民风的特征表现.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历史和文化延续性特点,公路景观建设应这种延续性,即把握好人文景观的生态性特点,打造生态的人文景观,形成地方特色,体现公路景观地域文化的多样性特点.在设计过程中尊重历史文脉和民俗民风,让公路沿线的两侧的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观赏性,又反映当地的历史文化特点、民族风情,使公路成为文化长廊.
4.2.1 历史文脉人文景观
历史文脉指历史演进中沉淀下来的文化传统,代表一定区域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公路沿线跨越了不同的区域,存在着大量可以利用的历史文脉人文景观.
名胜古迹是指有历史遗迹且风景优美的著名地方,是最能体现历史文脉的人文景观.公路沿线名胜古迹景观星罗棋布,这些景观主要由历史形成、与人类社会活动有过重大影响,并因具代表性的宗教文化、历史名人、革命历史等衍生而成,如武当山佛经胜地和井冈山红色政权所在地等.在公路景观建设中要保护并合理避让名胜古迹等历史文脉人文景观,把握好人文景观的生态性特点,使景观体现地域性特点.在名胜古迹的保存和建设中,将具有历史文脉的设计题材和设计元素以绘画、楹联、雕塑、建筑等形式借以表达、使人清晰地感受该遗迹的历史文脉,体现出当地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精神.
把历史文脉因素很好地组织融合到公路景观设计中,使其成为景观的特色组成要素,让公路景观传达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增添公路的景观趣味和人文生态美,创造出高品位的公路环境,满足人们出行的精神需要,丰富公路景观的内容.
4.2.2 民俗民风人文景观
我国多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具有无限魅力,具体表现在语言、服饰、节庆活动、民俗娱乐等形式上,是当前乡村旅游中很具有吸引力的项目,也是提升公路景观品质的主要资源.
公路本身即是一种人文景观,公路收费站、服务区建筑及设施、桥梁隧道、立交桥景观、照明构筑物、指示标牌、护栏都属于公路人文景观范畴.设计时充分注入人文生态设计理念,将代表当地民俗民风的设计题材和设计元素运用艺术的表现手法体现在建筑形象、建筑结构造型及沿线绘画雕塑等景观设施内容当中,使公路景观呈现地域风貌和地方特色,提升公路的品质.沿线各少数民族积聚区域,民族风情的村寨展示多彩的民俗文化,各族特有的饮食、服饰、节庆、婚俗、等民族文化独特而丰富.湖北神(农架)宜(昌)生态旅游公路以“美、诗、圣、野”(美人王昭君、诗人屈原、圣人神农及说中的野人)为主线,将公路景观与历史文化背景相结合,把公路建成生态旅游景观带,丰富了公路交通的旅游服务功能和文化内涵.
4.2.3 现代科技人文景观
现代科技对景观作品的驾驭能力已无可比拟,积极采用当代物质技术手,运用科技成果、新型材料、结构和施工工艺将大型雕塑艺术工程、园林艺术工程、现代科技亮点工程等集为一体,体现时代精神.
生态设计大力提倡运用生态能源,人类新的科技解决了这个问题,如风能和太阳能在景观标识和照明上的运用解决了一定的照明问题,感光材料在护栏和路标的使用则解决了夜晚行驶中视觉信息的传递,我们要充分运用这些技术和条件打造优质现代科技人文景观,从而大大提升公路的品质.
5 结 论
生态设计理念的公路景观是解决环境生态效益的根本出路,从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两方面去实现公路景观的生态设计,将人文生态景观概念引入公路景观生态设计中有效实现景观设计的人文地域性特点,打造地域性公路景观.倡导将生态设计理念贯彻落实到公路景观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在公路建设中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实现,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