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着力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2011-08-15商丘市水利局
商丘市水利局
“十一五”期间,商丘市完成了10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新建供水工程131处,完成投资6.8亿元,解决了156.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实施,让一大批群众吃上了洁净水、自来水,得到了他们广泛的拥护和称赞,极大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连续五年列为为民要办十件实事之一,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一是建立组织。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水利、财政、发改、卫生等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商丘市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相继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实行目标管理。市、县、乡三级都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纳入了目标管理,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责任到人,实行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乡,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工程,分包领导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安全负总责,切实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好、管理好。三是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做为“红旗渠精神杯”评选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真正做到年年抓、年年工作力度不减,年年建设标准都有新提高。
二、科学规划,规模建设
全市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步实施、整乡推进”的原则,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明生态村建设、水资源综合规划、乡镇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打破乡村行政区域界限,立足集中供水,优先考虑3~5万人规模水厂建设,万人以上工程必须建高标准自动化水厂,单村工程和5000人以下的联村工程不予规划建设。为此,全市编制完成《商丘市农村饮水安全2010~2013年规划》,规划了虞城县刘店乡、睢阳区郭村镇、永城市裴桥乡、宁陵县华堡乡等一大批整乡跨乡工程。“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建的131处供水工程,规模全部在5000人以上,有效地降低了工程运行成本。
三、规范程序,严把质量
工程建设中,全市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一是通过公开招标或择优选择有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监理,规范监理工作。对所用材料设备进行抽检,特别是对所有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下的管材生产厂家提供的管材进行批次抽检,确保管材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二是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对项目实行招投标,择优选择施工队伍,并签订工程施工合同,确保程序合法有效;三是市县监督部门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达到设计标准;四是实行集中采购制,主要设备材料公开采购,坚决杜绝“三无”产品和不合格材料设备进入工地。五是统一要求工程主管网必须使用高标准的PVC—M或PE管材,入户立杆必须采用钢塑管并加防冻保护,水龙头必须使用铜芯的,切实提高了供水管材标准。
四、统一标识,提升形象
按照水利厅统一河南水利标志的要求,全市结合实际,专门下发统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标志、标识的文件,对所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标牌、水池、供水站名称、用水户门牌的规格、内容、颜色、字样等进行规范,提升了工程外观形象,切实做到工程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力求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标准化、规范化。同时,在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集思广益、广开思路,设计了一批风格迥异的管理房,有欧式、明清、徽派等不同形式,在新农村建设中呈现出了一道亮丽的水利风景线。
五、创新机制,严格管理
全市始终把建设管理作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成败与否的关键工作来抓。一是睢县、柘城县等县(市、区)成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站,落实了人员编制和经费,切实加强对供水厂站的管理工作。二是对用水户进行登记建卡,微机储存,实行信息化管理,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管理。三是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基金,细化维修基金的存储和使用办法,切实做到维修基金有专账、工程维护有资金。2010年各县(市、区)财政拿出10~40万元不等的资金,建立了维修基金,全市共落实县级财政维修基金150万元。四是建立县级应急预案机制,组建应急维修队伍,在工程出现突发停水事件时,能快速反应,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五是虞城县、梁园区、睢阳区建立的农村饮水安全监控中心,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发生问题及时解决,从而有效保证工程正常运行,其他县(市、区)也将逐步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监控中心,切实提高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