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应用
2011-08-15姚琳
姚 琳
(许昌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河南 许昌 461000)
体验式教学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应用
姚 琳
(许昌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河南 许昌 461000)
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需要改革高等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它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从体验中认识世界,提高能力,最终做到“知行合一”。由于其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体验式教学;就业能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15%,进入大众化阶段。200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2979万人,是1998年的3.8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比1998年增长了14.4个百分点,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数达9830万。然而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就业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必须下大气力解决的紧迫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些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职业要求,其实质就是缺乏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就是一种能满足职业要求的综合能力,应该包括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需要改革高等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体验式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从体验中认识世界,提高能力,最终做到“知行合一”,由于其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一、体验式教学概述
体验式学习理论是美国人大卫•库伯(David kolb)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库伯基于杜威的经验哲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及勒温的体验学习模式,提出了著名的四阶段体验学习圈,在这个模型中包括: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这四个环节是循环往复的,在现实中表现为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所以,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情境设置——主体体验——评价体验——迁移体验”的过程,把学习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师生运用协作探讨的方式在情感交流、思维的碰撞中进行体验、感悟,逐渐熏陶,促进学生获得和掌握专业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
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首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环境或场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参与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觉悟,进行交流和分享,再通过反思、总结,然后提升为理论或成果,并最终将理论或成果放到实践中去检验。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体验式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亲历性。这是体验式教学的本质特征,具体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实践层面的亲历,即主体通过实际行动亲身经历某件事。二是心理层面的亲历,即主体在心理上、虚拟地“亲身经历”某件事。体验式教学主张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从行为和感情上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亲历来建构知识。
2.个体性。各个主体间存在种种差异,其主体性水平不一,兴趣爱好各异,对事物的理解不同,故其体验也不相同。即便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主体也完全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去亲历,得到不同的认识,产生不同的情感。正因为主体的体验存在差异,他们之间才有交流和分享的必要和可能。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理解,经过交往和沟通才能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3.寓教于乐性。体验式学习为寓教于乐的研究开辟了新思路。“乐”并非教师单方面制造乐趣,而是学生主动体会到的乐趣。寓教于乐中的“乐”应包含两层意义:一是教师把传授的知识融入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中去,尽量使教学像娱乐活动一样吸引人。二是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掌握的过程,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
关于就业能力,常用的几种定义或描述有: DFEE(2000)(英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我国学者赵颂平、赵莉认为就业能力是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能够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核心素质群,是一系列能够适应就业的素质群。我们经过调查发现,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对大学生顺利就业影响最重要的是以下三个方面:(1)专业能力:这是所有其他就业基本技能的基础,因为这与将来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是密切相关的。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高校中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了本学科、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掌握了从事相关职业所需要的技能与相应的知识,适应工作需要,具备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专业能力又具体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两个方面。(2)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指在生产经营、科学研究、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能够将书本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大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时就需要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包括新技能掌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制度执行能力五个方面。(3)创新能力:这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核心,指敢于冲破传统思想和陈腐观念的束缚,在工作中提出新理论、新概念,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能力。
三、体验式教学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过程
体验式教学过程由以下五个阶段组成:
(1)激发动机阶段
激发动机是体验式学习的启动阶段,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具有活力、指向、选择、维持、强化的功能。为了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发其体验的愿望与需求,教师可指导学生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并引导其观察社会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激发其情感,促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2)创设情景阶段
当学生对所要从事的活动产生某种愿望与需求后,这时教师就需要设计一种情景。创设一种情感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人这种境界,置身于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进而达到自我感知、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内化效果。
(3)实践感受阶段
学生的实践感受是体验内化的前提,也是体验内化的源泉。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少。经验缺乏,可塑性大,因此实践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有的学生全身心主动参与。也有的则被动消极对待。因此教师要坚信他们的主体潜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切忌包办代替,也不能放任自流。
(4)体验内化阶段
体验内化阶段是体验过程的关键。体验内化过程是个体心理矛盾斗争运动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这一阶段的指导,教师还可采用目标激励、期望激励、情感激励等手段
(5)反馈外化阶段
反馈外化是指个体形成的一定认识和心理品质以相应的言行举止等外部表现显示出来。如语言、文字、行为、表情等反馈外化应贯穿于整个体验式学习过程之中,这一阶段教师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表达或表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展示他们的成功收获,使之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体验式教学的实施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主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先定内容然后再去制订教学任务。教师在这种认识的背景条件下,制订教学计划时要讲具体的内容,他眼中看到的首先是教材,而没有首先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直接导致的结果是要求学生被动地去适应。从这个意义上讲,体验式学习做了根本的转变,它首先考虑到的是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发展,究竟需要发展到什么水平,达到什么目标,然后根据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思考再去选择适当的活动、适当的经验、适当的运动项目来实现这样一个目标。让学生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体验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2.以实践活动为主
体验式学习往往从实践开始,经过体验、感悟、反思等环节,最后达到获得或再创造的目的。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都有亲历和反思等心理活动。以实践活动为主的方式原则,体验式教学有两个含义:一方面,可以拓展课程时间,使学习不再仅仅指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它穿越了空间的界限,把所有的有关知识技能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采摘。老师和学生也不再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另一方面,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生活的意义,使他们在与生活的沟通中感受生活的美丽,使精神世界日益丰富起来。
3.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体验式教学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活,体验式教学要求要贴近生活来学习,使学生意识到知识技能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可针对性地创设一些生活化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生活的氛围中,从而让教学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真正乐起来、玩起来,为学生“终身教育”意识的确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就完全可以让学生来体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我们还可以创编一系列活泼生动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激发兴趣、掌握本领,使身体得到锻炼。总之,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学习过程中,实现能力与生命的同步发展,体会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学习,感悟学习。
4.主体平等独立
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将建立起基于个体独立自主的平等新型师生关系,这是由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决定的。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由教师来确定,学生居于从属地位,懂得跟随教师学习知识。没有真正的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或心灵的沟通,课堂气氛也很难调动。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学生就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在体验的过程中,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的,教师侧重进行引导和点拨,和同学进行平等的讨论和交流。当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与分析发表不同的意见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讨论、争辩、师生合作探索。在这种师生互动、体验学习的课堂情境中,教师的合作意识、民主风范也会对学生尊重他人意见、自我角色的定位、努力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目标的意识和习惯的养成产生深刻的影响。
[1] 郁建兴,瞿志远. 就业能力理论及其中国应用[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9.
[2] 谭诤.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辨析[J]. 江苏高教,2010,4.
[3] 张金华,叶磊. 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4] 刘冰. 情景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6.
[5] 胡尚峰,田涛. 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 教育探索,2003,11.
The Appliance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Fostering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Capacity
YAO Lin
The enhancing of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employment capacity requires to reform tradit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class teaching method and content in higher educ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centered on students, embodied in activities and encourages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know the world and enhance ability by experience, thus finally reaching the realm of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Thanks to its untraditional way of teaching, it becomes an important way of fostering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capacity.
experimental teaching; employment capacity
G42
A
1008-7427(2011)03-0056-02
2010-12-31
河南省社科联、省经团联2010年度调研课题,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重点课题,地方本科院校职业取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系许昌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