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阶段性教学的思考*

2011-08-15殷瑰姣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10期
关键词:歌唱声乐阶段

殷瑰姣

(咸宁学院 音乐系,湖北 咸宁 437100)

声乐阶段性教学的思考*

殷瑰姣

(咸宁学院 音乐系,湖北 咸宁 437100)

不同阶段的声乐教学因其教育对象年龄的差异性在教学方法上应各有侧重。本文以声乐教学对象为分类标准,将声乐教学分为儿童唱歌教学、青少年歌唱教学和成人声乐教学三个阶段,并分别阐释了三阶段声乐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思路上的差异性。

声乐;教学;阶段比较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自我本身的素质教育。而声乐教育已然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相对广泛的教育普及性,声乐教学在素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亦被逐日突显。因此,对于声乐教学方法的探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声乐教学对象的角度看,可以将其划分为儿童唱歌教学、青少年歌唱教学和成人声乐教学三个阶段。

一、儿童唱歌教学阶段

自进行素质教育的政策推广以来,声乐教学作为中小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地被社会关注并接受。随着社会的发展,声乐教学逐步脱下最初的“神秘”衣裳,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尤其是儿童的声乐教学更是为中国素质教育的推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事实上,声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途径之一,与其他各科门类一样,存在着教育普及性的课题。其教育思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如何,直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所谓的儿童唱歌教学,就是指声乐教学的最初级阶段,我们为之曰“唱歌”。在儿童“唱歌阶段”教学中,声乐的教学不等于随意的“歌唱”。“情景式教学”及“问题的开导式”的教学方法在声乐的教学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针对儿童学员的好动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教师能否在声乐教学中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示范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针对此阶段学生的声乐教学,应采用“故事性的开导”的方法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歌唱的涵义,有助于帮助学生体会出歌曲所蕴藏的情绪。儿童此时声音是具有“奶声”味的,歌唱训练时不要一味地“拔高”,要注重学生自然声区的音域训练。尽量挑选一些儿歌作为教学曲目,融合既活泼又风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歌唱。在歌唱中,通过“歌曲故事性”的设置能够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主思考更有助于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初时,学生可能对某些音乐的问题无法进行正确或合适的解释,但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继续引导学生“为什么这样唱?”那么,学生经过这一系列的思考,会由表及里,根据自己的不同情感体验来做出不同回答。如,在辅导学生演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这首歌曲时,如果教师提出类似“这首歌曲表达的含义是什么?”的问题,第一次回答这个问题时,大部分学生也许只能说出其表象的形式感觉,学生可能有的认为“是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有的认为情绪“很欢快”;有的认为“节奏明快”等等诸如此类。此时,教师若继续引导学生“为什么?”那么,学生经过这一系列的思考,会由表及里,根据自己的不同情感体验来做出不同回答,“祖国很美丽”、“把祖国比喻成母亲般的温暖”、“祖国就象是美丽的大花园”……继而,教师再从歌曲的创作的时代背景,歌曲所体现的“爱国精神”来引导学生,学生正确理解了歌曲的内涵就能让学生很快就找到演唱的感情了。

另外,儿童的表现欲相对于成人更为强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锻炼学生的演唱能力,千万不可忽视音乐实践,因为实践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自我评价水平,提升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以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教学效果。如举办小型的演唱会、带领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性的演出或者学生之间相互交换着自弹自唱形式等。此外,为培养学员的合作能力还可以组织对唱和小合唱等形式的演唱方式。提高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精神。

二、青少年歌唱教学阶段

如果说儿童阶段的声乐教学我们称之为“唱歌”,那么青少年阶段的学生的声乐教学我们则称之为“歌唱”。青少年声乐教学阶段由于其教学目的的明确性,导致了这一阶段与其他阶段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性。因为在这一阶段,学员的声音正处于换声期,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演唱太高的音,不要拔苗助长,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进行教学。青少年时期的声乐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员掌握必要的声乐演唱技能和对歌曲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使其能相对的在演唱技能方面更趋于完美。如:在指导学生演唱任光的《渔光曲》这首歌曲时,除强调发声的技巧训练以外,更应该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如果教师提出类似“这首歌曲表达的含义是什么?每句歌词的结尾是开口音还是闭口音?”的问题时,可能大部分学生也许只能说出其表象的形式感觉。如可能有的学生认为“表达渔民打鱼时的心情”;有的认为歌曲的情绪“很沉重”;有的认为歌曲的情绪“很压抑”等等诸如此类。此时,如果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么,学生就会经过思考,会由表及里,根据自己的不同情感体验来做出不同回答,“因为生活的苦难”、“因为受到挫折”、“因为受到了欺凌”……继而,教师再从歌曲的时代背景,歌曲所体现的“不屈精神”来引导学生,学生很快就可以找到演唱的感情了。再运用恰当的歌唱训练方法,学生就会很快自如地,很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了。此阶段学生的学习也要注重课外娱乐性活动需和一些社会性的各种公益性的演出活动。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技能,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表演功底。

在较短的时间内,要把大批没有声乐基础的学员培养成为具有声乐演唱技能和歌曲表演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是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汗水的。因此,在具体的声乐教学中教师除了尽量按这一阶段学生的声音特点来实施教学外,所使用的教材必然要体现出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笔者认为,青少年声乐教学教材的把握必须以岗位教学和继续教育为重点,以传授直接有效的成熟的知识、技术为主。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学习者的专业技能。因此,在这一教学宗旨的指导下,青少年声乐教学层面的声乐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也表现出了自身的个性特征——既要按大纲规定的基本练习、练习曲和歌曲进行教学,同时又要灵活选择。

三、成人声乐教学阶段

所谓的“成人声乐教育阶段”也就是指“声乐的高级教育阶段”,也就是以培养优秀歌唱者为教学宗旨的声乐教育。由于歌曲演唱艺术是一种表演艺术,要想很好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仅有歌唱知识和技能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及音乐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因此,作为高级阶段的声乐教育,应当最大限度地突显出“演唱技能要娴熟”的教育特点,结合“多练多唱”的教学模式为基础,“以人为本”、“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思维能力、学会发展自我和完善自己的个性”,发展他们的演唱能力,并以这些能力的展示取代决定学生在传统声乐学习中的考试和测验。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习系统的发声、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概念。这些能力将最终发展为指导学生学习演唱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提高歌唱者的舞台表演能力,提高学员的内在气质。

艺术源于创造。歌曲的演唱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表演艺术门类,更需要创造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创造型的人才必须依靠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教学模式来培养。正是因为歌曲的演唱是以技能、技巧为基础、前提,因而,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上,声乐的演唱技巧技能,是靠“手把手,师傅带徒弟”来获得的,这种传统模式的声乐教学方式只能是“一对一”,进而直接导致在声乐教学中,不少的教师和学生都走进了一个误区——只注重技术的学习,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能力表现;只注重作品的演唱,不注重学生在作品演唱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培养;只一味讲求个性发展,而忽视了博采众长的和谐发展之道。这些教育上的误区,不仅不利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更有碍于成人声乐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此外,在音乐教育中保留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显得尤为重要。打破传统的“一对一”的单一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推行以“小组教学”为主,“个别辅导”为辅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集体学习中形成良性竞争意识,取“他人之长补己所短”。让学生能在群体学习中博采众长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尝试。

总之,通过对不同阶段中声乐教学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要全面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就必须明确各阶段的声乐教学的教育对象、教育目的。在教学方法得当的前提下力求做到教学与实践同步,学以致用,这样才能让声乐教学在音乐教学的领域中走得更好,行得更远。

G642.4

A

1006-5342(2011)10-0133-02

2011-08-19

猜你喜欢

歌唱声乐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歌唱十月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