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急诊输液的人性化护理
2011-08-15廖水珍
廖水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急诊科 龙岩 364000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目的是通过静脉输注药物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1]。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点和难点,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随着社会的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已逐步引起了社会的重视。本科2010-01~2011-01对80例急诊治疗的老年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男55例,女25例;年龄60~86岁,平均68岁。其中发热14例,COPD 11例,腹痛15例,胃出血8例,癌症晚期8例,眩晕16例,冠心病8例。全部病例均根据病情采用静脉输液等治疗。
1.2 人性化护理方法
1.2.1 营造人性化环境:老年患者对环境的改变非常敏感,环境的突然改变,会使老年患者产生不安的心理。为满足患者的需求,输液观察室环境应明朗、温馨、安静。要保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床单位要整洁,给患者一种轻松舒爽的感觉,让老年患者感觉到家的舒适和温暖。舒适的输液环境能有效解决老年患者的心理恐慌。
1.2.2 满足患者心理需求:老年患者突然病情紧急发作,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易出现焦虑、内疚、自责的心理,甚至消极、悲观、自暴自弃和绝望厌世的心理。表现为不配合治疗,对医护人员不信任,遇到一些琐碎的事情就大发雷霆。此时护士要以端庄的仪表,和蔼的态度,面带微笑,主动热情关心,耐心引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多与患者谈心,鼓励他们振作精神,消除顾虑。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所要采取的治疗和护理计划,消除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1.2.3 人性化操作:老年患者比健康人的心理和情感更为脆弱,需要比正常人更多的关怀。在护理过程中应从细微处体现人文关怀,在每项操作前用温和的语言向患者介绍该操作的目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操作中边穿刺边交谈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若穿刺失败则道歉,并征求患者是否换人操作。穿刺成功感谢协作,定时观察与问候病人,则体现了护理人员对病人的人性化关爱[2]。操作完毕后给患者摆好体位,盖好被子,患者有不适时,用手轻轻抚摩患者的头部,以温和的语言安慰患者。当患者询问病情或其他情况时,应热情、诚恳、准确回答。往往一个微笑,一句温和的语言,一个得体的抚摩,就可起到药物所无法替代的作用[3]。
1.2.4 加强人性化管理:定期反馈患者及家属意见,留观室内设有患者意见本,如果患者有什么困难、要求以及好的建议,都可以写在本子上,医护人员将给予帮助和解决。为了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得到控制,不定时召开工休座谈会,了解患者实际存在问题、潜在问题及心理问题等,及时疏导调解,并请主治医生轮流讲课,让患者及家属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指导,体现全程关怀、人性化服务的特点。
2 结果
2.1 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人性化护理遵循“患者第一,质量第一”理念,在技术操作、护士行为、护士服务方面进行了规范,通过人性化护理,护士职业形象、技术水平都明显改善,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无1例护理投诉和差错事故发生。急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达到98%,这说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和肯定。
2.2 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和主动服务意识 人性化护理的实施转变了护士的服务理念,拓宽了服务内涵,使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训练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使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让患者评价护士的工作,使护士产生紧迫感、责任感,从而增加了自我提高意识和主动做好工作的积极性。
3 讨论
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患者急诊输液静脉输液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内涵。人性化护理在对老年患者输液中尤为重要,在静脉输液前加强沟通和健康教育,注意调整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加强与其家属的沟通,让患者和其家属都有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达到有效护理的目的。运用精湛的输液操作技术,努力做到无痛或减轻疼痛输液,做到一针成功,固定完好,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通过对老年患者输液人性化的护理,使患者能够获得愉快的治疗心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使患者获得了满足感和安全感,获得了人性化服务的温暖感,与患者及家属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从千篇一律的护理服务转变为对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使患者感受到被关爱,满足了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
[1]候杰,宋楠.老年静脉输液舒适护理的探讨[J].临床医学,2009,22(4):538 -539.
[2]赵明宏,李允美,朱孔荣.改进的静脉输液流程对病人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5,11(2):109.
[3]刘红梅,姜南,车晓杰.人性化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08,29(2):541.
(收稿 201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