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分析

2011-08-15汪培南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入党党员大学生

汪培南

(闽江学院 化工系,福建 福州 350108)

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分析

汪培南

(闽江学院 化工系,福建 福州 350108)

面临着国际国内形势的迅速变化,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有利条件,也面临新的挑战。要完成党建工作的任务,必须对大学生党建的工作制度、运行方式和运作平台三方面加强建设,从而加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

大学生;党建工作;路径;分析

大学生作为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青年,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也是党的新鲜血液的重要来源。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积极吸收优秀先进青年学生入党,对于增强党的阶级组织和扩大党的群众组织,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将起到深远和广泛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新的国内外形势、新的社会时代背景,新的大学生情况,如何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从内容、形式、方法和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时代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是高校党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作为一名辅导员,如何针对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探索既具有时代特征,又符合实际需要的学生党建工作方法,是辅导员工作的应有之义。

一、目前大学生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对新的国内外形势、新的社会时代背景,新的大学生情况,当前,大学生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入党动机复杂化,党性修养不高

近年来,虽然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向往和追求在不断提高,大学校园的政治气氛和大学生政治热情也不断浓厚。然而,并非所有申请入党的同学,都是党性修养很高,真心实意加入共产党的。受到社会变革、价值观多元化、高校扩招、高校体制改革、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明确,导致入党动机不纯,入党动机出现复杂化,多元化。

并且,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社会里,大学生们更注视的是工具性书籍的学习,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不十分感兴趣,对人文社科类知识的学习缺乏重视,尤其是理工科类的大学生更是如此。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对党的基本知识知之不多,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党的理论缺乏了解,党性修养缺乏理论基础,对许多社会问题的认识和判断缺乏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深度。

(二)发展党员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

“发展学生党员过程中,存在单纯地以学习成绩的优劣来代替理想信念、政治立场方面的要求,即完全以业务标准代替政治标准的现象。”[1]在吸收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很多高校都将学习成绩、综合考评作为硬指标。往往只考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综合考评突出的“优秀学生”。而对其他方面虽表现优秀,但一时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往往拒之于党组织大门之外,挫伤了这些同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随着一些高校发展比例的不断提高,部分学生党支部把发展党员的数量作为衡量支部工作开展成效的重要指标,大力发展学生党员。而过分追求数量,对发展对象标准的把握不免失之偏颇,对学生的思想缺乏深层次的了解,考察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规范化和系统化,甚至流于形式,于是出现了重发展数量轻发展质量、重发展轻培养的现象。

(三)重入党前教育,轻入党后再教育

在党员教育上,高校基本都会根据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不同情况安排业余党校、发展对象培训班等等。并且,业余党校和发展对象培训班的学习一般都有学时要求,并且会按照党员发展规定严格开班上课。除了党组织安排的系统学习外,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本人一般也较重视对党的知识的学习。

但发展工作结束之后,一些党支部忽略对预备党员的再教育,减少了对他们系统的考察工作,致使党员的党性修养降低。“个别预备党员以为入了党就是进了‘保险箱’,在入党后只埋头于专业的学习,而放松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对政治理论学习和参加党内活动的热情不高,甚至视为负担。其直接后果就是有的党员对自身要求放松,以致在入党后暴露出各种问题。”[2]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和行动上却出现了问题。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的整体形象,也影响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党建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之间交往日趋频繁,全球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不同的社会文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意识里念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吸收。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大学生的冲击巨大,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有的大学生甚至丧失了我国主流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只关心个人利益和个人自由,集体主义、社会责任感抛之脑后。因而,有些学生以不纯的动机加入中国共产党。

即使是党员,也有部分党员在思想上受到了冲击和考验。“在经济体制转型、转轨的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和行为选择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转换、改变与震荡。在这些变化中,既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积极观念的形成,也有迷失方向和非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产生,如理想信念的退化、宗旨观念的淡化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弱化等。”[2]

2.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

“从高校内部来看,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高校正经历着一系列诸如学分制制度,扩大招生、高校后勤社会化等与大学生党员切身相关的重大改革。面对这些改革,部分大学生党员还不能正确对待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理想目标,因此,只有认真地了解高校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才能寻找到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办法。”[3]尤其是近年来,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在人才市场上受到普遍欢迎,党员成了用人单位的首选考核对象,党员证也成了大学生择业的“金字招牌”,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但也增添了做好党建工作的难度。

3.党员教育方式和内容的陈旧

首先,教育方式上缺乏新颖性。高校使用听报告、读文件等为主的单向灌输的学习形式,处于封闭式的教育状态,手段上滞后和单一,这导致年轻的学生党员觉得党课教育枯燥无味,教育的效果难以理想。尤其是,面对互联网的挑战,党建工作还没做好充分准备。网络正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模式,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运用网络平台,做好党建工作,成为当前党建工作的一个新方向和新课题。其次,教育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教育内容上以理论为主,与社会问题、时事形势、党员自身问题联系少,缺乏感染力、说服力和实效性。

三、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思考

培养政治觉悟较高、业务素质优良、战斗力强,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大学生党建的重要任务。因此,面对以上种种困难,要完成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任务,必须对大学生党建的工作制度、运行方式和运作平台进行创新和改进,从而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以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全面带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工作制度——完善党建工作制度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建立健全党支部和党员管理的各项制度,完善从入党前教育到入党后管理的整套制度,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是做好党建工作的逻辑起点。因而,高校党支部在发展大学生党员的过程,应严格规范相关标准和程序,按照党章要求坚持标准,保质保量。一方面,在原则上要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认真履行入党手续;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对每一位申请入党的学生,进行全面的考察。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对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入党动机、专业学习情况、平时表现、群众基础、在重大政治问题及关键时刻的立场和态度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

同时,针对高校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忽视入党后教育培养的倾向,应按照党建工作的制度要求和程序继续进行入党后教育培养。“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党组织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使他们成为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具有大局意识和战略思维,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始终不渝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合格人才。”[4]

(二)运行方式——宣传教育和体验教育结合

要利用行之有效的形式,对他们进行生动活泼的教育,让大学生党员在活泼轻松的形式中接受教育,升华精神境界。在教育过程中,要结合青年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在提高实效性和针对性上多动脑筋,创新和改进教育方式,将宣传教育和体验教育结合,使学生在各种轻松、愉快、高雅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尤其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得到教育,得到提升。确实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提高大学生党员的使命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使学生党员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把个人利益融人党的整体利益之中,在实践党的根本宗旨中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

(三)运作平台——创新运用网络平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党建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发强大功能,让广大学生和党员在第一时间了解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动态,确保高校正确的舆论导向。一可利用互联网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充分发挥党建网站宣传的广泛性和及时性,大力宣传党的基本理论,阐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党员的头脑。二可利用互联网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利用网络高效快捷、开放性和交互性、不受时空制约等特点,通过建立“网上党支部”、“支部之家”等形式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使流动党员随时随地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学习交流。”[3]三可利用互联网加强对党员的监督。利用互联网推进党务公开,加强对党员的监督,使党员认真对待网上投诉、质疑和批评,从而不断改进自己、提升自己。

[1] 蔡联群.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刍议[J]. 中国青年研究,2005,6.

[2] 赵巧萍. 关于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10.

[3] 张小刚,尹湘鹏. 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9,9.

[4] 李万仓. 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3.

Analysis of Ways of Intensifying University Students’ Party-building Work

WANG Pei-nan

Confronted with the fast change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party construction face favourable conditions and new challenges. To finish the task of party-building work, we mus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working system, running mode and operation platform, therefore to enhance the pertinence, initiative and pragmaticality of party construction.

university student; party-building work; ways; analysis

D26

A

1008-7427(2011)11-0051-02

2011-09-23

猜你喜欢

入党党员大学生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憨娃入党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大学生之歌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入党志(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