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门市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1-08-15荆门市农机局李荣彦陈军平

湖北农机化 2011年5期
关键词:收割机机具油菜

荆门市农机局 李荣彦 陈军平

油菜生产机械化是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用工,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作为粮油生产主产区,与水稻、小麦等主要大田作物相比,荆门市油菜种植播种、收获环节还基本依赖手工,手段落后,效率低下,解决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为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加速农业现代化,荆门市农机局将油菜生产机械化作为全市今后农机化工作的主要方向。

1 荆门市油菜生产机械化现状

(1)油菜种植面积及栽培模式。油菜是我市除水稻外最主要大田作物。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市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不断高涨。据统计,全市油菜种植面积历史最高水平曾达到190万亩(1 hm2=15亩),目前,全市油菜常年种植面积在180万亩左右,主要分布沙洋、钟祥、京山3个县市区,其中沙洋62万亩、钟祥59万亩、京山25万亩。油菜栽培模式以稻——油连作模式为主,有少量其它模式,油菜亩平产量150 kg左右。

(2)各类油菜生产专用机具保有量。播种机械:全市有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免耕播种机164部、精少量播种机359部,与小型拖拉机配套免耕播种机1126部、精少量播种机3671台,这些机具主要分布在钟祥市。收获机械:全市有各类油菜联合收割机854台(一机多用型)、油菜捡拾器26台、经改装后可用于油菜分段收获联合收割机8500台。

(3)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2010年,全市油菜生产耕种收面积分别是:机耕面积167万亩、机播面积12万亩、机械收获面积(含分段收获)54万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3%、6.7%、3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43.2%。其中沙洋县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最高:机耕面积55.3万亩,机播(含机开沟)面积25.1万亩,机收(含机脱)面积50.4万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8.6%、40%、78.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9%。

2 当前荆门市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采取的措施

(1)政策引导。一是通过购机补贴引导农民购买先进适用的播种机、联合收割机,对购买这两类机具的农民优先给予补贴。2010年,全市共补贴油菜收割机具289台套、油菜播种机50台;二是实行市级叠加补贴,鼓励农民购买油菜生产机械。对农户购买的油菜收获机械,在获得国家补贴之外,每台给予叠加补贴2000元;三是通过作业补贴引导农民使用油菜收割机。2007~2010年,连续4年在牌楼、掇刀石、团林、子陵等镇对采用机手的田块每亩给予作业补贴20元,农民使用机收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升。

(2)示范带动。一是在全国农机化示范区6个万亩核心示范片建设过程中,将油菜生产机械化纳入重点示范内容之一,积极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二是在京山、钟祥、沙洋3个油菜种植大县建设万亩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片,重点示范油菜精少量播种、油菜机械收获,2010年示范片通过现场会、演示会等形式推广油菜精少量播种机50台,取得很好示范带动效果;三是在杨竹流域农机化示范片的建设过程,将油菜生产机械化作为重点示范内容,2010年示范推广油菜精少量播种、油菜分段收获、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等技术,示范推广面积5000余亩。

(3)项目推进。为促进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从2003年开始我市就着手申报油菜生产机械化相关项目,当年申报市科技项目——油菜机械收获技术示范,在轮式联合收割机割台加装竖割刀进行油菜联合收割示范,其后,我们又通过项目引进了履带式联合收割机进行试验示范。2006年通过省财政支农项目——油菜生产机械化,引进了2BFQ-4型旋耕直播机、2ZQ移栽机进行试验示范。从2007年开始连续4年通过财政支农项目——油菜秸秆还田机械化,采用机械收获的方式促进油菜秸秆还田。通过这些项目推进了全市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

(4)资本促进。近几年,油菜生产机械化的相对滞后,吸引了民间资本的关注,并投入资金研制或推广油菜生产机械化相关机具。如荆门华民农机公司2009年针对荆门油菜秸秆粉碎还田需求,设计出秸秆粉碎机用于加装履带联合收割机并推广近百台;荆门盛兴农机公司为推广其开沟机,投入资金在东宝、掇刀等地办油菜免耕直播开沟示范片面积近3000亩;钟祥市祥农农机装备有限公司针对油菜分段收割人工喂入慢的弊端,投入资金研制出4SH-2000型油菜拾禾器,2010年,该产品在钟祥市推广120套,2011年达到130台套。民间资金的自发介入使油菜生产机械化推广基础更加稳固,促进了油菜生产机械化的进程。

3 荆门市油菜生产机械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油菜生产机械化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总体上看,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相对滞后,水平还较低,远不能满足农民及农业生产需求。

(1)农艺与农机不相适应。由于油菜品种类型多、栽培特性相差较大,农机、农艺部门没有协调研究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品种及配套农艺栽培技术体系,不利于有目的的研发、引进机具,制约了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如目前主推油菜品种为华油杂系列,该品种属多分支品种,推荐农民采用移栽方式来获取高产,这就导致油菜生长后期茎秆粗壮、分枝多、上下层角果的成熟期不一致,如果采用机械联合收获方式,过早收获其上层角果还未成熟,脱粒时菜籽易被打碎,过迟收获其下层角果容易被收割机割台碰裂脱落,都会对油菜产量造成较大影响。

(2)先进适用机具不多。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关键环节为播栽和收获2个环节,从我们这几年的实践来看,用于油菜生产的机具还是相对缺乏,选择性不多,且适应性比较差。如在播栽环节引进示范推广的2BFQ—4、6型旋耕直播机,对沙壤土适应性较好,粘重土壤适应性差;2ZQ移栽机辅助用工多,作业效率低,用于实际生产还需要做大的改进。在收获环节目前油菜联合收获机都是在稻麦联合收割机的基础上进行改型,联合收割存在损失率高、含杂率高、适应性差等问题,目前对其利用主要还是在分段收获上。

(3)机械化作业标准缺乏。对沙洋、钟祥等地的调查表明,在油菜收获环节,因为种植方式(条播、撒播)、开沟宽度不一致等问题,使机械收获作业效率大大降低,不仅增加生产成本(作业油耗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收获机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影响了机手、农民使用机械的积极性。

(4)规模化作业困难。油菜生长特点与农户经营土地之间的矛盾,是影响油菜机械化发展的另一原因。我市油菜种植面广量大,一家一户的小田块、小规模的种植方式,田块大小、高低分布以及品种各有特点,种植品种不同,成熟期也各不相同。油菜播种、收获期短,季节性强,如不是大面积连片作业势必导致机械作业效益低,农机服务组织、农机手积极性不高,制约了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5)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不仅要靠部门力量,还必须得到政府高度重视,通过相关政策强化、项目引导、资金扶持才能快速推进。如2009年我们在推进油菜秸秆禁烧工作中,通过政府强化禁烧政策、财政支农项目引导、粉碎还田作业补贴等手段极大推进了城郊几个乡镇油菜机械收获的发展。2010年,由于政府没有采取相关政策,仅靠农机部门力量,城郊周边油菜机械收获推进难度明显加大。

4 推进油菜机械化生产的对策和建议

(1)办点示范,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综合考虑油菜生产机械化的技术基础和发展条件,采用因地制宜、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原则,以油菜机播、机收为重点,通过项目形式在油菜产区建设一批试验示范基地,引进新机具、新技术开展试验集成,探索制定适合本地区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通过办点示范效果,借助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宣传,切实提高各相关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对油菜生产机械化的认识。

(2)政策引导,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将先进、新型、适用的油菜生产机械推广到农民手中。在油菜生产大县采用叠加补贴方式,鼓励农民购买油菜生产相关机具。建议国家、省、市财政出台油菜生产机械化作业相关补贴政策,鼓励农民使用农业机械。

(3)技术创新,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建议围绕解决油菜生产机械化的技术瓶颈,采取多种形式,组织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技术推广和试验鉴定单位、生产厂家开展油菜生产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主攻薄弱环节,突破技术难点,研发适用机具,为油菜生产实现机械化提供适用机型。

(4)农机农艺结合,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建立农机、农艺合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对油菜生产机械化工作的指导,统一研究和协调解决品种、种植方式、机具配备等问题。将油菜生产机械化指导小组成立到乡镇,加强技术咨询、培训、指导及标准制定。在油菜生产过程中深入到农户家、田间地头,扎扎实实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5)规模种植,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争取各级政府重视与支持,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土地流转机制,政策上积极引导,经济上给予补贴,通过转包、出租、转让等各种土地流转形式,让土地向专业合作社集中,促进种植规模化、区域化,加快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步伐。

(6)创新机制,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建立完善油菜生产机械化政府引导、部门推进、社会化服务长效机制。充分调动、激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主动性,鼓励和支持他们以区域内规模化服务和跨区作业为方向开展社会化作业服务。提高跨区作业组织水平,完善信息服务,进一步拓展油菜生产机械化作业市场,提高农机经营者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收割机机具油菜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用履带收割机送柴油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自走式油葵收割机研发成功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油菜烩豆腐
种油菜
未来的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