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办学风险及预警研究*
2011-08-15李一中
李一中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民办高校办学风险及预警研究*
李一中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民办高校的办学风险主要表现为市场风险、管理决策风险、教育质量风险、财务风险和政策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及其成因分析,政府和民办高校应该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促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办学风险;预警体系;政策建议
一、民办高校面临的主要办学风险
1.市场风险
我国民办高校是在市场经济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更加依赖于教育市场,其生存和发展更直接受制于市场。生源市场、办学市场、就业市场等多变性与不确定性,都将直接影响民办高校的发展。
(1)生源市场风险
民办高校从根本上说属于顾客支持型组织,其生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从总体上看,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在办学结构和教学质量,与社会的有效需求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目前民办高等教育市场还是一种供方市场。学生和家长选择的余地还是极为有限的,由此民办高校发展的生源还较充足。但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和学生对选择高等教育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只要“有大学上”就好,而是要“上好的大学”。这种状况的转变将对高等教育的类别、层次、学科、专业、质量和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民办高校发展将会首先面临着严峻的生源挑战。
“零投档”是2011年高考招生后的一个热门词汇。湖南、山东等省的一些独立学院,高职高专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降分录取仍然招不满学生,个别院校还遭遇无考生填报志愿的尴尬情况,可以说“生源危机”一触即发。虽然浙江省民办高校还没出现如此明显现象,但也已经有些不好迹象表现出来了,一些民办高校投档率不高,这不能不引起民办高校办学者的警觉。近年来国内外也时闻一些民办高校被关、停、并、转,有些民办高校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源萎缩,也有学校因此破产倒闭。生源问题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办学者始料不及的重大风险。
导致民办高校生源市场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因素在于高等教育生源竞争的日趋激烈、民办高校收费标准偏高引起的市场压力、社会对民办高校的公信力和信任度不高、民办高校的学生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尚未完全消除等方面原因。另外,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水平、师资队伍结构、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对其生源市场均有一定的影响。
(2)办学市场风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外教育机构的不断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市场,民办高校还面临着市场同业竞争的风险。这种同业竞争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公办高校的竞争,二是来自于国际高等教育机构的大批涌入中国高等教育市场。我国的公办高校由于历史和政策的原因,都具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和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公办高校“强强联合”战略的实施更加使一些公办高校的竞争力大为增强,其社会声誉和在高等教育资源的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这种状况无疑使民办高校受到处于强势地位的公办高校的进一步挤压。
作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浙江的高等教育市场将会是国际教育机构力图争夺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加入WTO时承诺履行教育服务协议中的条款,2003年3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国际资本和国外教育机构必然会凭籍他们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等优势,同国内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事实上,近年来我省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区频频举办的国际教育展的火爆场面已经预示着这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3)就业市场风险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培养的学生就是它的产品,就业市场就是它的产品销售市场。每一个民办高校都很重视市场需求,注重就业指导,从择业心态、择业意向、择业技巧等许多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服务。有的民办高校还与企业建立各种合作,及时了解和反馈企业需求信息。民办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比公办高校表现出更为积极和主动地为毕业生服务,效果也比较明显。但是,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需求也具有不确定性,往往会使大学生就业市场风险难以克服。归结起来,产生民办高校就业风险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一是用人单位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偏见和歧视往往使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风险。一些用人单位对民办高校毕业生表现出明显的歧视,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应聘和企业招聘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排斥现象。
二是就业环境的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毕业生就业充满风险。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国内经济金融环境的调控变化带来的难以预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就业预期。
三是民办高校自身的培养方式也往往使得其毕业生的就业出现风险。民办高校更加依赖于教育市场,其生存和发展直接受控于市场。对此,民办高校往往围绕就业市场的需求来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要求,调整专业设置与课程内容。但由于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和就业市场的多变性之间的矛盾,会导致一些培养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不再适应市场的需要。
2.管理决策风险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具有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学校具有相当大的管理决策权。各民办高校在管理决策方面主要涉及到学校的发展定位、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学科及专业设置建设、学校规模环境建设等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科学的决策对于民办高校生存发展关系重大。一个错误的决策有可能导致民办高校的致命风险。
民办高校管理决策风险的成因比较复杂。如办学者和管理者的个人素质、能力与知识经验;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决策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学校产权的多元化等都会对民办高校的管理决策产生深刻影响。
3.教育质量风险
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对教育质量的追求是高等学校的内在追求,民办高校更不能例外。随着民办高校的发展,社会和政府对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担忧。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办学过程中重要的风险源,对此,民办高校办学者不能掉以轻心。民办高校一旦出现教育质量下降,势必会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就业能力低,其后果将导致学校名誉受损、生源短缺,最终引起财务风险。
从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特点来看,部分民办高校确定的培养目标模糊不定、盲目扩张办学规模、生源质量不高、不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教学设施长期不更新以及教学管理水平不高等都是民办高校教育质量风险源的主要来源。
4.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已经构成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的最主要方面。当前,相当部分民办高校面临着办学经费短缺与学校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我国各民办高校在办学之初和发展升格过程中,纷纷利用国家和政府信贷政策对高等教育的倾斜和贷款环境相对宽松的历史机遇,借贷发展,负债办学,迅速形成规模优势。但是,巨额贷款的还本付息压力也使债务风险不期而遇,形成了民办高校负债的财务风险隐患。个别民办高校发展定位的不理性、对负债融资管理的不恰当、会计信息失真、办学质量的不确定性等使民办高校财务风险成为制约其生存和发展关键因素。
5.政策风险
教育政策在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和调控作用。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政府制度政策的安排。政府的制度政策安排是影响民办高校行为选择、资源配置和办学效益的重要环境变量。一般来说,政府制度政策安排对民办高校越有利,民办高校的风险就越小;反之,风险就越大。
二、构建民办高校风险预警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民办高校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期。一些民办高校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未能充分认识办学风险的存在,未能建立防范风险的有效机制。一是民办高校缺乏战略管理意识,并没有真正的或科学的长远发展战略与规划;二是缺乏良好的风险预警与处理机制。一些具有长远发展战略的学校,也因为缺乏良好的风险预警与处理机制,也会在学校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或波动的情况下面临严峻挑战。为此,要使民办高校办学风险在可控范围内,保证其健康稳步发展,必须及时构建有效的民办高校风险预警机制。
构建民办教育风险预警机制,不仅是民办高校自身的责任,而且也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对民办高校办学过程中的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风险应给予不同的关注,积极采取措施,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与干预机制。
1.建立和规范我国民办高校办学者的准入与退出机制
民办高校的设置应该有严格的较高的标准,包括硬件的规定和非硬件的规定。已有的法律法规对举办民办高校的硬件条件比较严格和规范,但对于非硬件条件及相关资质的审查却过于简单。政府有必要进一步规范民办高校的准入条件,设立合理的民办高校办学标准,同时,也要建立健全办学状况不良的民办高校的退出机制。这对民办高校办学风险减除有积极作用。
2.建立和规范民办高校的监督与评估制度
政府加强对民办高校的监督与评估,及时为民办高校办学诊断把脉、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防患于未然。在目前已有的监督与评估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必要的完整的、科学的评估体系,加强对评估市场的严格管理,增强民办高校的自我评估能力和水平。加强研究民办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研究和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建立有我国特色的民办教育的监督与评估制度。
3.制订科学的民办高校风险预警的临界标准及监控干预措施
建立民办高校风险预警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制订完整、科学且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预警指标,并设定临界值。为了准确测度民办高校经营管理的状况,需要从学校内部、外部搜集大量数据,并从中筛选出预警指标。不同类型的民办高校,其预警的指标体系应有所差异,但最重要的是选择敏感指标和主要指标,以使预警指标体系能真正反映学校所面临风险的实际情况。此外,还应通过设定不同等级的临界值进行分级预警以备采取不同应对措施。
4.建立民办高校办学避险支持基金
民办高校的办学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应如何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一旦民办高校出现了难以控制的风险事件时,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降低风险后果和损失的扩大,以帮助民办高校能走出困境和确保学生的合法权益。这种情况下,政府和民办高校本身都担当着相应的责任。因此,政府可以考虑建立民办高校办学避险支持基金,使民办高校困难时能够获得及时援助。
5.强化“政府监管”的监管机制
政府对民办教育应该依法监管,为此应强化对“政府监管”的监管机制,防止政府过度干涉民办高校办学。政府要做的应是如何在制度上保证投资者投进去的资产尽可能安全地为高等教育公益事业服务,不要去干涉学校内部事务和民办高校办学自主权。
三、对民办高校风险预警的政策建议
有关高等教育和民办教育的法律法规是确保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基本依据,政府和高校都必须认真遵守和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和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也要落到实处,形成我国公办、民办高校共同发展的格局。本文结合我国民办高校的现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切实落实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公平待遇问题。包括法律地位的平等和社会待遇的公正公平。要让民办高校也能够享受与公办高校同等的政治待遇,它们都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的领导干部、教师在升职提干、培训考核、职称评审、推优选先等方面要有公平待遇;品牌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应有民办高校的份额;科研课题不能只给项目不拨款等等。已有的对民办高校的扶植政策要具体化,落到实处并体现公平。
2.研究建立民办高校抗风险基金。与公办高校比,民办高校抗风险能力是弱的。有的民办高校举办之初就负债较多,一旦资金链断裂,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可以通过多渠道筹资方式建立民办高校抗风险基金以应对民办高校因办学风险事件发生意外。
3.创造民办高校进一步发展空间。主要是指在高校层次、学位授予权等方面给予必要的鼓励和支持。虽然已经有一些办学能力和水平较高、社会效益也较好的民办高校经审批升格为本科高校,但目前我国没有任何一所民办高校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授予权。不要民办高校只停留在学士学位授权这个平台上。有条件的民办专科高职学院也可以升格本科高校或增设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
4.建立民办高校经费扶持额度,引导民办高校合理收费。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收费标准普遍比公办高校要高出许多,主要原因在于民办高校不能获得国家财政的拨款,靠学费养校。这种高学费标准和以费养校的状况更增加了民办高校的办学风险。如果政府能给民办高校按照一定的标准拨付部分经费,其学费还可以下调一点,这样更能体现教育公平。
5.加强对民办高校办学者和管理者的培训指导。民办高校要真正实现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就必须加强对决策层、管理人员的资格的审查、培训。培训的内容和方法可以参照公办高校管理人员培训的方式方法。
6.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的体制机制优势。民办高校有许多体制、机制的优势,办学成本较低,尤其是管理成本,民办高校面对人才市场的变化可以作出快速反应,快速调整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增强毕业生适应市场需求,真正落实需求质量观,增强人才的适应性,从而在人才市场上更具有适应能力。
7.开展一次对我国民办高校的全面普查,实施分类指导。建议有关主管部门组织一次对民办高校的调查工作,掌握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师资队伍、财务状况、管理水平,分别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
[1]刘新立.风险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李钊.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刘莉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4]吴文侃.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袁振国,周彬.中国民办教育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张志义.私立、民办学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
G467
A
1006-5342(2011)09-0116-03
2011-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