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校文化随想
——从“向阳湖文化丛书”想到的 *

2011-08-15胡德培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干校向阳丛书

胡德培

(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 100705)

干校文化随想
——从“向阳湖文化丛书”想到的 *

胡德培

(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 100705)

2011年1月11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出席“向阳湖文化丛书”出版座谈会,见到武汉出版社出版的这套丛书,7大本,300多万字,我感觉是沉甸甸的,如此厚重而且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这套书,是文化部湖北咸宁“五七”干校的历史陈迹和现实演义。对于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来说,是值得很好回顾、反思和总结的宝贵资料;对于今天和将来的后人来 说,无疑也是可以认真研究和深入探索的重要思想素材。而且,我觉得,愈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思想文化的独特价值肯定是会愈显光辉的。

会后,我提着沉甸甸的丛书等礼物离开会场时,主持者李城外没忘记让我给现今同住一栋楼而未能出席会议的一位“五七”战友捎上礼物。我在文学馆门口打的回家,仍沉浸在座谈会上大家的种种兴奋的热议之中。出租车司机看见我兴奋的神情,以为我是出席旧历年前什么单位的聚会,不禁好奇地询问。我告诉他,是参加了一次关于“五七”干校文化的座谈会。

“五七干校?”显然,这位大约40岁的师傅竟不知道“五七干校”为何物。

我一默想,这位师傅没有赶上“干校”时代,而这些年“干校”早已销声匿迹,他不知道是可以理解的。

当时,我不禁想到:现在社会上所谓的“70后”、“80后”越来越多的人都不知道“干校”时代的事情了。然而,那些年代发生的事情,在我国历史上尽管是十分荒谬、十分沉重的,但也是我们绝对不可忘记、不可忽视的。人们常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来搜集、整理、研究、总结“干校文化”,实在是非常迫切、非常重要的!

回想几十年前到干校的情景,当时为什么让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到农村去,说是“走五七道路”,是劳动锻炼、改造思想,与工农结合,“备战备荒为人民”,是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指示,在文革浪潮和极左思想疯狂席卷的年代,大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似乎是清楚的,但复杂的世界环境(如当时所说的“美帝”、“苏修”和亚、非、拉)和国内的两条路线斗争(如与林彪、“四人帮”的斗争)等等,作为一般人好像又闹不太明白……这些,都需要时间和历史来梳理的。

至于去干校的人,总的是响应号召,形势所逼,大家不得不随单位通通搬家,连老弱病残及家属孩子一起下去。不同人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思想素质以及精神品格不同,到干校不同处境、遭遇、待人处事及生活情态自然各异,从而使他们态度、立场、思想、行为及具体表现是多种多样的。

在下放干部中大体有这样一些情况:一类是过去因生活、历史或思想问题曾受过冲击,到干校为现实政治斗争对象的变化和转移,他们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被解脱或被搁置一旁,而获得某种“旁观者”的轻松、自在心态;另一类是被深挖“五一六”等“现行反革命”的对象,自然是斗争漩涡中心的人物,受到精神和肉体极大的摧残与打击;三是现实斗争中被信任、受重用者,是专案组或连队的骨干,他们跟风造势,充当打手,其中有缺少经验、受蒙蔽的,也有个人企图或思想品质问题的;还有部分人是原来的领导干部被“解放”的,担任一定的现职,对当前的运动不可能完全回避,显得相当小心谨慎甚至犹豫、紧张的,或极力投身劳动生产,而欲跳出斗争漩涡的……凡此等等,不同的人不同的表现,自然对干校会有不同的感受、认识和不同理解与思索。

随着干部下去的家属中老人和孩子,其年龄、经历和环境不同,他们的态度和表现也会有各种不同的。

所以,对干校的认识和理解,是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才可能得出比较公允的看法。

今天,人民对向阳湖文化以至干校文化的认识,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在逐渐清晰和不断深化的。

原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宋木文在“向阳湖文化丛书”座谈会上及丛书总序中所述的认识过程是有相当代表意义的。他开始时“身在向阳湖不认识向阳湖”“不太愿意回忆这段往事”显然是有所犹豫和顾忌的。后来,时间推移,社会变革,包括向阳湖内外众多人士的参与和推动,“向阳湖文化开发由个人行为变成政府行为”,使他认识到“这项活动具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再进一步,让人们看到“要充分挖掘向阳湖文化积极的内涵,它给今人和后人一些有意义的东西,不管是政治层面、历史层面、文化层面,都是值得的,都是需要做的。”

我和同辈人的认识过程是大体一致的。起初是虔诚地响应中央号召,热情地奔赴五七干校,对干校的认识是模糊的、不自觉的,甚至于有些被动的,参与劳动和思想改造认为是十分自然的事情,继而被冲击、被“深挖”,我始终认为是莫须有的罪名,因此很不理解,后来产生反感,但一直坚信党的领导是会给予改正和平反的。林彪事件以后,慢慢有所觉悟和清醒,觉得“党内有派”,中央也常有不同的声音。四人帮被粉碎后,对过去受到不公正待遇感觉是有些不堪回首。新时期享受着和煦的阳光,自然对过去进行反思,感觉我们不应忘记过去,应该对得起时代和历史。所谓往事虽不及,来日就可追。我们加倍的努力,争取时间和一切的可能,干点自己想干、也愿意干、有兴趣干,而且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事情。今天回顾起来,新时期的三十年,我们可谓硕果累累,没有辜负这个时代和人民。所以,我感觉:我们这一代的人是幸福的。我们应该为生活在这个时代而自豪!

单就文学这个领域,在咸宁干校的五连和十四连(即中国作家协会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包括新时期网罗并吸收其他的一些人才),十多年来,他们除了自己编写、创作、翻译了大量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和理论评论文章,同时还与全国文学界各方面人士协力合作,为宣传、推动、编辑、出版众多作家作品进行了不懈努力,为我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我们只要翻阅一下李城外编者的这套“向阳湖文化丛书“,看一看谢冰心、楼适夷、臧克家、沈从文与张兆和、萧亁与文洁若、张光年、严文井、韦君宜、陈白尘、冯牧、李季与李小为、秦兆阳、周汝昌、顾学颉、陈迩冬、王利器、周绍良、舒芜、许觉民、陈早春、屠岸、孟伟哉,李曙光、牛汉、王士菁、王仰晨,孙绳武,林辰、卢永福、程代熙、绿原、刘辽逸、蒋路、徐磊然、龙世辉与谢素台,何启治、江秉祥,刘岚山、丁宁、胡海珠,闻山、杨子敏、谢永旺、崔道怡、周明、萧德生,吴泰昌、阎纲、涂光群、许敏岐、王笠耘、胡德培、丁国成、谢明清、马连儒等人有关的记述或诗文,那些汗水和劳绩,都是沉甸甸的,其成就和贡献显然都不需要我在这里细数的。

从另一个侧面,可以说,“五七”干校给予他们体力和意志,特别是给予他们精神、品格和才智的营养,那一切都是密不可分的。

关于“五七”干校文化的研究,从文化部咸宁“五七”干校扩展到中央各部委的干校,再到省市各类干校,这是一个面的扩展。当然还有纵的深入:从中央号召到各部门响应,从干校的筹备到干校的结束,还可延伸到“文革”前干部下放劳动、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以至“文革”后还延续了一段时间的类似干部下放劳动现象。

横的联系,可以从政治层面、社会层面、文化层面、历史层面等方面剖析,既需要理论高度的概括,又需要具体细节的挖掘等等。

单拿干校深挖“五一六”这件事情来说,现在看来实在是太荒唐而不可理喻的,但在当时办得那么严肃,那么雷厉风行,那么轰轰烈烈,上有指示和命令,有报刊文章和首长讲话,中央精神层层下达,直至各连队和专案组及每一个人,没有任何证据和材料,凭空地、莫须有地掀起一场淹没一切的狂风巨浪,采取非法的不顾一切的逼供信手段……反复折腾,乌烟瘴气,最后却是统一的八个字结论:“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真是令人膛目结舌!这可以从马、恩、列、斯、毛的理论到实践,从延安整风到文化大革命再到改革开放至而今,从历史的纵深考察和研究、联系至今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走向,肯定是可以总结出一些很有价值的东西。

在那荒唐岁月,既有非法的、违背人性和道德的种种行为和做法,又有乡村干部和村民对下放人员的关心、爱护、同情与支持,还有下放人员之间的帮助、理解和互助友爱,患难与共中不时闪耀着人性和人道的光辉。

特别要让人们清楚看到的是:从古至今,华夏儿女,包括广大民众和知识分子,无论在任何社会历史风云和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也无论从肉体到精神遭受到多么巨大的磨难和考验,他们都能做到“虽九死其犹未悔”,为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而忍辱负重、不懈努力,这是今天我们国家迅速发展和民族腾飞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研究干校文化时刻不应该忘记的一个要点。

同样是下放劳动,知识青年到“广阔天地”,各类干部到“五七”干校,掀起高潮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大体来说都是毛泽东时代),但是到了新时期,曾涌现出相当数量的知青文学,而写干校的作品却极稀少,这是什么原因?

从年龄来说,知青年龄偏小,从十四五岁到二十来岁,他们充满朝气,对生活敏感,回城时没有工作,也没有什么生活负累或思想负担,急于找到新的发展方向或生活出路,也急于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种种感受书写下来、抒发出来;下放干部都是成年人,从二十多到六十岁左右,回城时又有新的工作(相当部分人身上有了工作或家庭更重的负担),同时他们的经历使他们大多变得成熟起来或者思想上增添了更多的负累,加上新时期的新生活使他们急于抓住时机赶紧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新愿望和新追求……凡此等等,使我们见到了一批知青文学的新作家纷纷涌现出来,而写干校的作品却很少见。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当然,从现实到历史,还有种种复杂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从几千年中华民族的社会历史来说,一直是维护统一和历史传承的,所谓诸侯分割或外族入侵与战乱都是短暂的,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延续了五千年,所谓谁要搞分裂,则”全民共讨之“;中华民族历史上不断出现经济发展与文化昌明的一个一个新时代,中间偶有停滞,便会有众多志士仁人聚集起来而推动民族的振兴,所谓”发展是硬道理“;从古至今,我们一直倡导民本思想,主张仁爱、仁义、仁厚、仁德,一切为了民众,所谓”为人民服务”……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中,“五七”干校作为偶尔出现的一个奇特社会现象,应当如何正确地认识和解剖,实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绕不开的重大历史课题。

历史期待我们能够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向阳湖文化丛书”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1006-5342(2011)09-0194-02

2011-07-26

猜你喜欢

干校向阳丛书
西华“五七”干校遗留档案文献的保护修复技术探析
“人梯书库”丛书
群星当年耀黄湖
——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八)
艺术创想丛书
群星当年耀黄湖
——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五)
艺术创想丛书
难忘老父亲的干校逸事
Sunny Side Up 向阳而生
红向阳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