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篮球运动普及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2011-08-15解赵辉
解赵辉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高校学生篮球运动普及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解赵辉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目前,随着CUBA、CUBS成功举办,篮球运动在大学校园里迅速升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上了这项运动,篮球运动成为大学校园里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并且很多人参与到其中。本文对高校学生篮球运动普及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对他们的年龄、参与程度、动机、形式、每次活动的时间、每周活动的频度、场地、影响他们参与篮球运动的因素和对篮球运动赛事的观赏参与度进行调查和分析,掌握大学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现状,并对他们在参与篮球运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让高校学生更好的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
高校;学生;篮球运动;调查与分析
在国际篮球运动新的发展形势下,篮球运动在我国经历了传播、普及、发展、提高的各个阶段。近年来,中国篮球协会也不断深化改革,使得我国的篮球运动有了迅速的发展。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面向高校的体育比赛,其出发点是以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队员、尝试体育产业化发展道路为目的的一项赛事活动。因为参赛队伍都是来自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员,也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篮球运动赛事,所以不同的参赛队伍代表了不同的校园文化特征,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专业化特征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从参赛队伍的着装、他们的队服、队旗以及举办方的会标、会旗等等方面都显示出了比赛的正规性,而作为教育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是赛事的主办单位,使得参加的队伍逐步增加,从各个学校的参赛表现来看,为赛事注入了新的朝气和活力,使得比赛充满了激励性,也为我国体育人才的选拔提供了平台。
本文通过对山西高校学生篮球运动的调查,了解其篮球运动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让更多的大学生适当的参加篮球运动,让他们了解到篮球运动不仅能提高各项身体素质,而且还有利于心理素质的培养,让篮球运动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让篮球运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在篮球运动中放松心情,培养竞争意识,从而进一步促进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努力。同时,对大学进行篮球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和意见,对推动大学篮球运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让篮球运动在大学校园里更好的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同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学校学生。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收集查阅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了解目前大学篮球运动现状。(2)问卷调查法:共对高校学生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3份,回收率96.6%,有效问卷466份,有效率96.4%。(3)访谈法:通过对高校的体育专家和学生进行访谈了解高校学生的篮球运动的现状。(4)数据统计法: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把所回收的问卷进行分类、整理,再运用数理统计法的一些简单公式,对问卷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高校学生篮球运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结果与分析
1.高校学生的年龄结构、参与篮球运动比例及男、女学生参与比例
高校学生年龄在19-22岁的最多,占学生总体人数的69.7%,比较居中的是20岁和 21岁,分别是13.2%和14.8%,24岁以上的比较少,占2.3%。对于大学这个阶段而言,是人生最辉煌,也是精神最充沛的时候,进入大学之后,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生活,也经历过了严酷的高考,在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很多学生降低了约束自己的能力。在生活上,他们有来自父母的经济支持,在情感上,有校园的文化生活,而精彩的体育活动推动着他们喜欢上体育,喜欢上了各种项目,而篮球作为校园体育最普通的活动内容,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都能够在篮球场上挥洒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可以说是篮球带给了他们释放压力和充满活力的机会,是促进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篮球运动不单纯推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对于他们健康成长也十分有利。高校学生篮球参与情况平均比例为40.1%,其中还包括13.2%的学生是偶尔参与篮球运动,可见,篮球虽是在学生中比较受欢迎的项目,但开展情况并不是很好。
2.高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每周参与次数、每次活动时间及形式
(1)每周参与次数。在高校参与篮球运动的学生中选择在一周之内篮球锻炼三次以下的平均比例为87.2%。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每周参与篮球运动次数在三次以下,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余暇时间的多少和对篮球的兴趣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参与频度。
(2)每次活动时间。在高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学生中每次锻炼的时间一般选择在一到两小时之间的居多,占参与者总数的63.2%;小于一小时的参与者占34.7%,超过两小时的参与者占2.1%,结果表明,高校参与篮球运动的学生每次锻炼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一到两小时之间。
(3)参与篮球运动形式。高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全场五人制、三人制和其他形式(包括个人独立锻炼和非常规人数)。在这几种形式中,三人制形式的人数最多,占有的比例最大为73.7%;五人制形式较少,为17.2%,利用个人独立锻炼、两人和其它不规则人数等形式是参与形式中最少的一种,占有的百分比为9.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形式逐渐趋于小型化,在平时篮球活动中很少用全场五人制形式。
3.影响高校学生与篮球运动的因素分析
学生参加篮球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必然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影响高校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因素既有学生主体的因素也有外部条件的制约。
(1)兴趣与爱好。兴趣是动机的情绪表现,是产生具体行为的动力,它可以转化为一种内在的力量,它标志着一个人参加某种活动的积极性,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兴趣越浓厚、动力就越强烈。篮球运动兴趣是在运动实践中形成的,是个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既个体在运动中能否有愉悦感,能否有愉悦的情绪体验和满足感,能否产生重复运动的欲望等。据调查显示,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是影响该高校学生参与篮球这项运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2)学校篮球场地设施。场地设施与篮球运动的参与程度密切相关,有39.4%的学生说如果学校提供充足的篮球场地器材,将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篮球中来,这充分说明篮球场地设施的缺乏无疑是制约高校学生篮球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缺乏教师指导。5.2% 的学生认为在篮球活动时教师的技术指导很重要,因为很多学生在进行篮球活动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只是为了好玩而进行,没有一个正确的导向,技术动作的正误与否没有指导,这对他们篮球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篮球运动技术的掌握程度。3.7%的学生认为如果篮球技术水平很差,会造成参加篮球运动时难以体会到篮球运动带来的身心愉悦感,从而导致他们缺乏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影响了他们对篮球运动的参与。
(5)其它因素。5.4% 的学生认为其它例如学习压力大、其它余暇活动的多少、气候等因素都会对他们参加篮球运动产生影响。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篮球运动是大学校园里最受欢迎,也是最普及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高校每年都会组织一些不同规模的比赛。比赛期间,很多学生都来到球场上观看比赛,为同学们呐喊助威,同时,他们也通过电视、网络、杂志经常关注NBA、CBA、CUBA等一些赛事,但亲身参加篮球这项运动的人数并不多,占人数的40.1%,其中只有26.9%的学生是经常参与篮球运动,且以男学生为主,他们大多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已经开始参加篮球运动。
(2)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形式趋于小型化,他们参与篮球运动除了正规比赛外,很少用全场五人制形式,习惯于半场内小范围的形式,每次锻炼时间在一到两小时以内的居多,每周锻炼次数以三次以下为主。他们的主要动机为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和它所带来的健身效果。
2.建议
(1)建议高校学校领导重视篮球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对篮球运动独特魅力和功能进行宣传。可以通过建立篮球俱乐部,成立篮球文化节、篮球周与开展学生比赛等措施,同时应给予开展这些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如活动经费、活动场所、器材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通过积极参与、快乐体验和效果感受,使广大学生养成参与篮球运动的习惯,培养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能力和习惯,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校篮球氛围,不断增加该高校的篮球体育人口。
(2)高校加大对篮球运动场地的投入经费,如建立室内篮球场馆、室外场地加装夜间照明灯等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硬件环境。
(3)学校和体育教师加强对女生篮球基本知识教育,同时可以尝试举办一些女子篮球比赛或趣味篮球活动,激发女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调动女生对参与篮球运动的主动性。推动该高校女子篮球运动的发展。
[1]王家宏.新中国篮球运动发展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曲小锋.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3(1):41 ~44.
[3]孙竞波.我国高校培养篮球人才[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4]史桂忠,黄梅兰.广东普通高校篮球课外活动的调查和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4).
[5]岳冀阳.影响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开展的主客观因素分析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5).
[6]赵颖.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体育学刊,2007,(8).
G807.01
A
1006-5342(2011)09-0136-02
201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