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与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的深层理论思考

2011-08-15奚彦辉

关键词:教化客体个体

奚彦辉

(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化与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的深层理论思考

奚彦辉

(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化”与“认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一对最为根本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教化理论的教化实践,而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最佳判准就是受教化客体的是否认同,就是受教化客体对所教化理论与教化实践的认同度。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就是通过“化”资源与“化”的方式与方法取得受教化客体的认同,通过多种化育途径促进受教化者个体的认同转变,促进个体的认同广度与认同深度。

化;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认同度

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化的理论与教化的实践,它是以该社会的主导先进意识形态,通过多种途径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系统性教化宣传与教化实践。教化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教化具有提升个体、稳固社会、凝聚力量的功能,它是任何一个社会得以正常延续、发展与巩固的根本。教化方式的科学性、有效性,乃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达成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达成,最为根本的是要看它所宣扬的核心文化价值在受教化客体中的认同度,即认同深度与认同广度。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促进受教化个体的认同,实现受教化个体的认同转变。教化与认同,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核心最为根本的一对矛盾。正确认识这对矛盾的深层逻辑与深层蕴涵,促进认同效果的积极达成,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的核心所在。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深层拓展的必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制

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一直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与实践,在我党长期以来的革命与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的正式建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事情,1982年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宣传部联合召开的全国党员教育工作会议,正式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治党、治国的科学”的重要思想[1],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的开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立以来,在10年间,实现了由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发展历程,并在2000年左右成为国家的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学科主体确立阶段、分支学科发展阶段、综合深化发展阶段”[2]这三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产生30年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0年来,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提取经验,广泛采择其他学科的先进果实,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无论是在理论形成、方法挖掘还是技术采用上都有了极大提高。

细细品味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制,我们可以看到,它是我党对以往革命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总结,是对它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重要作用的肯定,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提升。鉴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鉴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建立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正变得更加人性化、灵活化、多样化和平等化,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逐步迈向成熟。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精髓与主旨深谈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制以来,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思想传播的主阵地,为社会主义先进思想的培育,为方向的导引、社会的稳固、人心的凝聚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一些学者看来,思想政治教育相较于其他学科,仍然存在着学科确立的科学性问题。在一些外界学者看来,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过多地移植了其他学科的理论资源与方法资源,如教育学、管理学、文化学、心理学等,没有一套系统的深层理论与科学方法体系作为支撑,加之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从业人员的庞杂性、不专业性,以及以往理论研究的空泛性、不系统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学术合法性危机。

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性,就成为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艰巨使命。

而要想确立并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性,就必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与精髓有着深刻的理解。通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旨与精髓的回溯与反思,才能建构出坚实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来。

思想政治教育就其精髓与主旨而言,乃是一种教化的学问与教化的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因特定社会阶级统治的需要而产生,阶级性是其本质属性。但作为一项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为最终使命的历史活动,它要求在人的发展与阶级统治之间实现平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很大程度上由国家、阶级和政党所推动,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者具体来实施。这种动力源泉根源于社会的实际需要,即只有社会本身的内在需要才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向前发展。具体来说,它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统治、社会管理和教育需要的集合。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解决政治统治中的价值引领与意识形态的整合问题……另一方面又要解决社会管理和秩序建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思想的统合,而在于通过教育达到思想认识的提升、价值的认同和行为的规约。”[3]就当今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它“承担着引领社会方向、提供理论依据、形成核心价值等历史使命”[4]。它以社会主义的先进思想来引领、化导民众,以此来促进人的提升、社会的稳固以及力量的凝聚。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对最为根本的矛盾,即是“化”与“认同”的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一项教化的事业;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如何,则要看受教化客体是否认同以及认同度如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解决这对矛盾,促进教化方式方法提升,最终取得理想的认同效果。所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架构,都应围绕着这个根本矛盾来进行。在切中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与精髓之后,才能建立坚实稳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系统,才能有科学有效的方法的采用。

(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建立以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展开及理论深化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还跟不上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步伐,有些滞后,其有效性面临挑战”;“对教育对象、实际发展、教育方法注意与研究不够,难免脱离实际,教育缺乏针对性与有效性”;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与整体性研究”,“忽视教育客体的情感、意志、思想的形成性过程”,“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学科创新不够”[5]等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制中所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过多地照搬一些其他临近学科的理论,在学科基础理论的建构上存在简单拼凑与组装的倾向,而且缺乏连贯性、系统性,缺乏深层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根本上是由于缺乏源于自身的坚实理论基础,因而导致学科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统一的认识,继而出现各方面的问题,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未来发展。就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建制而言,深化自身的理论基础显得尤为必要。

针对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制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根本解决路径就是创建源于自身的深层理论基础,继而架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理论体系。此种深层理论基础的建立,首先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与精髓有着深刻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就是对于“化”与“认同”这对矛盾的深刻认识,继而谋求多种途径实现矛盾解决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工作,也应围绕这个矛盾展开、建立与架构。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化理论的教化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终达成,就要看所宣扬的理论能否得到受教化客体的认同。探究受教育客体的认同机制以及相应的化导策略,应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所在,也应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究的重点。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的发展,在根本上,一方面要促进教化途径与手段的针对性、先进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则要对客体的认同状况、认同特点、认同机制有深入了解,将化育路径与认同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达成。

二、结合“化”与“认同”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机制

“化”与“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对最为根本的矛盾,此种矛盾解决的跃迁,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升华的关键。其中“化”是资源,是方法,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认同”是一种效果,是一种机制,是科学化导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最为根本的环节,一是主体的教化施行,二是受教育客体的认同。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

(一)“化”之观念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从事的是一项“化”人的工作,它是多维“化”人的行动构成的系统工程。“化”在中国有多重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我们在这里重点加以探究。“化”的观念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朱芳圃在《殷周文字释丛》中将其解释为:“化象人一正一倒之形,即今俗所谓翻跟头。”(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化”的解释:“化,教行也。从匕,从人,匕亦声。”中国传统中“化”的涵义有很多,“化”作为教化、感化的理解则占据了主流。

1.教化的传统

中国古代重视教化,教化的传统一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主流,而教化的理念与教化的实践构成了中国文化大传统的核心。在古代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儒者,都极为重视对人的教化,前者施行教化是为了自身统治,而后者多是奉行儒家一贯的理想。正如梁漱溟先生所指出的,“自来中国政府是消极于政治而积极于教化的,强制所以少用,盖在缺乏阶级以为操用武力之主体;教化所以必要,则在启发理性,培植礼俗,而引生自力。”[6]依唐君毅先生的理解,儒家的理想政治,就是要用礼乐来化天下,在根本上,儒家理想虽然主张以教化领导政治,实际上则力求教化系统与政治系统的二元化[7]。

在中国历史上,除秦之外的其他朝代都重视教化的施行。汉朝之时,即已重视施行道德教化,当时“‘德教’之内容,一在‘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必如此而始可招致祥瑞。另一则强调应以教化防奸;而所谓教化,乃在‘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8]汉代儒者贾谊也说:“夫民之为言也 ,暝也,萌之为言也,盲也。故为上之所扶而以之,民无不化也。”儒家重视教化,教化的资源是“人文”,教化的对象则是“民”与朴野之人;重视以“人文”来“化”人,重视并践行对人的教化。中国传统中有着以圣人形象导引、教化民众的一贯传统,而中国民众也一直有着效法圣人的心态与历史。

2.“人性可化”的理解

“人性可化”是中国传统中重要的人性观理解,是儒家教化哲学与教化传统得以施行的最重要前提。孔子在《易传》中讲“德博而化”,认为“孚乃化邦”;孟子则主张性善论,强调每个人都有先天而来的善端,此种善端是可以扩充的,扩充的结果是成就善的现实;荀子主张“化性起伪”,认为“圣人”乃是积之而成,而民也是可化的。

中国传统思想认为人是“可化”的,是可以教化、点化、感化、转化、开化的,具有“化”的可能。认为人是可“化”的,即说明人是有待于进一步发展、提升的;认为不良的“化”的环境与方式容易造成人的物化,以致失去自身的主宰;更重要的是强调人不应该静止、刻板、滞而不化,不应该偏执不化、冥顽不化、食古不化,以至于失去生命发展的活力与可能。在中国,“偏执不化”、“冥顽不化”、“食古不化”这三个词包含了对个人发展、完善之可能性丧失的最大贬义,按照这三个语词的应有之义:人应当是不断发展的,应当是不断走向完善的。“如果个体的人刻意‘偏执不化’、‘冥顽不化’、‘食古不化’,那么按照中国人的通常理解该人也就‘不可救药’了,他的生命活力也就止息了。”[9]

3.“化”人的方式与方法

“化”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精神玄妙的内涵,其内涵的精微玄妙处就在于其方法的自然性、微妙性以及精深性。儒家注重教化的方式与方法,《学记》曰:“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孟子·尽心上》中讲:“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问答者,有私菽艾者”,“有如时雨化之”,即注重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注重以自然流成的方式促进化育效果的达成。道家同样重视“化”之方法的运用,《管子·七法》中讲:“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不明于化,而欲变俗易教,犹朝揉轮而夕欲乘车。”[10]强调对于个体心理生成规律的把握,以环境的熏染、反复的修习等方式促进教化效果的达成。而“从德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化’即是一种利用人的无意识心理和模仿心理来转变人心的过程,也是一种以塑造理想人格为目的的人格教育,其实质是以人格教育统帅道德和知识教育,注重个性的培养与塑造。”[11]

中国传统中“化”人的方式与方法主要有“德化”、“点化”、“感化”、“化诱”、“化诲”、“化导”、“化除”等。其中“德化”是以高大正直光辉的德性形象作为导引;“点化”是要促进人的觉醒与顿悟;“感化”是以真挚情感劝导与感染,使人的思想行为向好的方面转化;“化诱”、“化诲”、“化导”是给人的自我提升以方便导引;“化除”则是要去除人的偏险蔽痼,以成就人格的完善。

4.传统“化”之观念的思想政治教育启迪

传统的教化实践具有这样的特征,即注重高大正直光辉的形象之确立;以“人性可化”作为教化的前提依据;注重教化方式方法的自然流成性。中国传统儒家的“教”中包含着“化”,对于人的“教”不是机械刻板的生硬强加,而是注重真诚性、自然性、过程性、神妙性、技巧性,在对人的“教”化中保留着“天”的成分,注重因循“天”、因循“自然”以“教”人,注重对于规律的把握。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同样应该考虑到客体的自身特质,客体所属群体的特征,客体所受的环境影响、文化影响等因素,在思想灌输的同时,还应注重方式方法的采用,最终意在促进受教化客体的认同。

(二)“认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达成的判定标准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达成最为根本的判准,就是受教化客体的是否认同;受教化客体的是否认同,认同的深度与广度如何都是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标准。“认同”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效果,同时也是个体思想形成的一种重要机制。

1.西方“认同”理论概述

“认同”(identity)一词源自西方,在学界曾被译为“认证”、“认定”、“同一性”等。对于“认同”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学四个领域。在心理学中,弗洛伊德最早使用“认同”一词,依照弗洛伊德的观点,“认同是把某人的特征加到自己身上以某人自居,所以也称为自居作用。”[12]依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认同在人的童年期心理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最开始认同的是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后来逐渐将认同的对象扩展到亲属、师长、同伴以及名人等,通过对这些人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的认同及内化,使得自我与他人一致。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认同是影响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个体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而在埃里克森那里,“认同”在青年期起着关键作用,所谓自我认同感,就是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是一种“相信自己保持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13]自我认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自我对自己在时间上的内在一致性与连续性的觉知;对个人性格连续性的一种潜在追求;对个人以往各种身份与自我形象的整合感;对未来理想职业的向往和作为社会成员的意识。

社会学的认同研究始于吉登斯的《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在吉登斯看来,认同主要分为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两种,其中,自我认同“是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14],而社会认同是指“人在特定的社区中对该社区特定的价值、文化和信念的共同或者本质上接近的态度”,由此,人的认同危机不仅包含着“人的自我感”和“内在深度感”的危机,同时也包含着“人与他者的关系以及人与他者的关系中形成的意义感、价值感和地位感的危机。”[15]

2.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上的认同主要是一种价值认同。它是“个体或社会共同体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是人们对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并表现为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是“价值主体不断改变自身价值结构以顺应社会价值规范的过程,它体现出社会成员对社会价值规范的一种自觉接受、自觉遵循的态度。”[16]它在本质上是个体对某种价值的认定,它是个体兴趣、爱好、理想、目标的着眼点,是个体所持价值的一种反映。个体“正是由于喜好某一价值,才给了某一价值独特的权重,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趋向力。”[17]表达个体的一种选择与肯定,而认同了何种价值,也就意味着将来要何种道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认同,在根本上是一种价值认同,是对自己所推崇、信奉价值的一种选择与认定。对于自身认同的价值表示肯定与信奉,对于自身不认同的价值反对或者表面服从。对于思想观念的认同或不认同,在根本上是由个体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决定的。

3.“认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力判准

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获取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认同,继而实现受教化客体的拥护与推崇,实现提升个体、稳固社会、凝聚力量的目的。受教育客体的认同,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认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媒介所承载价值的一种认定与选择。成年个体的价值观已经形成,对于自己的价值定向有着较为清晰的意识,其所认同的价值一旦形成,其改变难度相对较大;少年儿童的价值观尚未形成,因此对其价值培育工作较易进行,对其价值教育应当注重趣味性;青年期,则是思想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关键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对青年价值宣传与导引具有关键意义。

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终极判准。个体是否认同,如何认同,认同的深度与广度如何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表征。个体的认同度,主观上是个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客观上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评估标准。受教化客体若是在认同的广度与深度上存在问题,那么,某种意义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宣传主体或者宣传媒介等存在纰漏,影响客体认同效果的达成。就当今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受教化客体的是否认同,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的性质问题,只是存在教化的新颖性、创新性、针对性、时代性、趣味性够不够的问题。如果存在众数受教化客体的认同度低下的状况,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应当反思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反思思想政治教育正反面事例的选择,反思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选取,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方法是否存在问题;就应当反思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特性是否足够了解,反思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周边环境的影响因素是否足够了解。通过这些维度的系统反思,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积极达成。

4.“认同”作为个体思想的形成机制

“认同”,作为个体对于一种价值的接受与选择,同时也是伴随心理发展成熟而来的思想形成机制。个体思想形成的认同机制包括外显认同与内隐认同两个方面。

(1)外显认同

外显认同是一种个体认知后的接受与选择,是对于一种价值的明确认定与选择,是自我明确意识到的价值肯定。它是社会主导的教化目标、教化资源、教化方式与自身兴趣、利益、性格趋向、志向目标等符合的产物,是对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积极认同。在社会心理学中,“服从”、“认同”、“内化”是个体态度转变的不同阶段。“服从”是在外在压力或权威的迫使与影响下,做出的一种以语言、表情或行为表现出来的短暂性顺从倾向,一旦外部压力解除,服从也就发生转变。“认同”是“服从”的进一步深化,认同是对某种价值的肯定,表示内心开始接受一种价值。此种认同是自我能够明显意识到的,是一种自觉的价值选择与价值趋向力,尚未形成习惯,认同可因外界影响而发生改变。“内化”则是外显认同的深化,是价值认同的结果,一种价值观念一旦内化到个体之中,就会在个体身上持续的显现。

外显认同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明显的意识觉知性;第二,明显的“为我性”,个体认同的价值理念往往与自身的兴趣、爱好、理想等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为我性”;第三,外显认同与自我认同紧密相连。个体在外显认同过程中伴随着对于自我的认同,对于自我之为自我的核心理念的明确认定,自我认同往往影响个体对外在价值观念的认同;第四,外显认同伴随着认同矛盾,个体同时认同不同取向的价值,容易造成自我心理的困惑与矛盾。

(2)内隐认同

认同很多时候是在个体未曾知觉到的情况下发生的。个体对于外部影响的接纳,多是在个体未曾知觉到的情况下进行的,具有影响发生的内隐性,即内隐认同。内隐认同的“潜移默化”性在于,它以个体未曾觉知到的方式化掉个体原有的一些思想观念;以潜隐不显的方式,将一些外在观念移到个体的心中。此种影响的接纳,属于心理学中所讲的内隐认知、内隐学习,是对于一种价值的非显意识的认定。内隐认同在个体心理信念的选择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个体若是内隐认同了消极的价值观念,就容易妨碍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认同。

个体的内隐认同的主要特点有:第一,影响进行的不自觉性,内隐认同多是在个体没有明确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的侵染与熏陶、重要他人的影响多是个体未曾自觉的;第二,内隐认同发生的广泛性,内隐认同不需个体花费太多的时间与精力,不易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具有发生的随时性,这也就决定了内隐认同发生的广泛性;第三,“他种价值选择的影响附加性”,所谓“他种价值选择的影响附加性”,是指个体在主动追求一种价值或者主动从事一项活动的过程中,却受到了此项活动附加价值的内隐影响,如电视、网络游戏等;第四,对于个体心理信念与外在行为的决定性,个体的内隐认同是在生活世界之中发挥效力的,内隐认同的潜在持续性以及与情感的关联性都是它对信念、行为决定性的重要原因;第五,认同价值改变的困难性,内隐认同的发生与个体的兴趣、性格偏好、情感取向等有重要关联,内隐认同的作用效力具有持久性,与潜意识情感的关联性,是内隐认同价值改变困难性的原因所在。

三、通过“化”与“认同”的有机结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

“化”与“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的一对矛盾。深刻认识“化”的多重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深入分析“认同”作为个体思想形成的机制以及认同转换的特性,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提升以及工作进行都具有重要意义。“化”与“认同”相结合有多维路径,本文暂对以下几种基本方式进行加以探究。

(一)凝练理论,整合资源,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与易认同性

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得到受教化客体的认同,一个最为根本的前提是教化所用理论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易懂性。只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得到保证,才能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当前,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资源是不容置疑的,无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等,都是科学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不存在科学性方面的问题。最主要的工作应是促进这些理论内容的易读性、易懂性、易传播性,应在凝练教化理论、促进理论传播的媒介与方式上下功夫,意在促进教化客体的认同。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的网络结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多维资源,这些资源有主体资源、理论资源、方法资源、媒介资源、机构资源等。对于这些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积极达成。无论是针对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针对具体特定群体或少数个体,都需要整合教化资源,达到教化主体、教化内容、教化媒介、教化方法的整合,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认同度。

(二)采用多维教化方法,提高教化的科学度与可认同度

教化作为广义的范畴,涵涉范围很广,社会主导阶级在全社会范围内的灌输宣传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教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早期,此种方式是必要的,它对于稳固社会、传播先进思想起到重要作用。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效果要看受教化客体的是否认同,要看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自身的特质以及周边主要影响因素。因此,针对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要看其规模、特性、特点、影响因素,而采用不同的教化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针对各种具体情况,需要采用多维的教化方法。中国传统中的教化方法有德化、感化、点化、化诱、化诲、化导、化除等。德化是以德之真诚高大来感人;感化是以真情来感染人;点化是以巧妙方式促进人的明觉顿悟;化导、化诱、化诲是给人提供自然的前进导引;化除是去除先前的移入人脑中的消极思想。随着现代媒介方式的丰富,教化的方式方法也应随之创新。社会科学中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之科学性的确立,往往在于方法本身的科学性之创新与保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挖掘并创新教化方法,采用多维方法,提高教化方法的科学度与易认同度。针对的不同客体和不同情况,应采用不同的教化方法。在教化过程中要注重受教育客体的自我接纳、自我成长的机制,注重德化、点化、感化、转化方式的运用,注重教化方法的渐进性、自然性与过程性。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对象特点以及具体条件,应及时创造新的方式方法。

(三)适时调研客体的思想认同状况,科学分析客体认同困难的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达成,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共同合作双向建构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教育主体单一的独白,而是主客体双向交互的对话。“当思想政治教育从说教走向对话,从真理的化身走向时刻面对现实的自省,从无可置疑的理论权威走向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才真正获得了不竭的生命源泉。”[18]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教化客体的思想认同度具有着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不断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准。

将思想政治教育中“化”与“认同”这两个重心结合起来,不光要重视教化与灌输,同样还要对教育客体的认同度有清晰的了解。需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调查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认同度,对于认同的原因、不认同的缘故、认同的深度、广度都要有清晰的了解,以便采取科学的针对措施做好进一步的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存在的认同度低的状况要深入分析,做到具体透彻。无论是客体自身的原因,还是环境因素的干扰,或是教育主体、教育方法的原因,都要深入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取得良好效果。

(四)深化对于个体认同机制的认识,采取适宜有效的化导策略

对于思想形成机制的认识,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的首要前提。个体思想的形成主要有内隐认同与外显认同两种方式:其中外显认同是个体自我明确意识到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内隐认同则是个体未曾意识到但却对真实发生影响的认同方式。深刻认识个体思想形成的认同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奏效的关键所在。

由于外显认同具有明显的意识觉知性和“为我性”,它是个体明确意识到的一种价值选择,所以要结合个体的兴趣爱好采用生动灵活的有效方法,促进教化过程的感染性,以便促进客体的内心接受,促进个体的开化。内隐认同是在个体未能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的不自觉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于个体施加的未曾意识到的影响,也包括外界其他文化因素、环境因素对于个体不自觉的影响,而外界消极影响一旦为个体所内隐认同,就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达成。因此,必须针对这种情况采取有效的化导策略。对于个体已经内隐接受的积极影响,要采取化诱、化诲、化导、点化等方法来积极引导,促进个体好的思想观念的外化,并进而形成行为习惯成为思想信念。对于个体内隐接受的消极影响,要采取相应的德化、感化、化除等方式,将个体不好的思想倾向、价值观念消除,促使其向好的方面积极转化。

在现时代,深刻认识个体的内隐认同机制尤为必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在中国的全面来临,中国已经步入了一个商业化时代,伴随着商业化而来的是娱乐文化、消费文化、网络文化的全面来临。这些文化以个体未曾意识到的方式对于个体的价值观念发生影响。商业文化、娱乐文化、消费文化所承载的负面价值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个体的思想,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积极达成。加之“内隐认同”发生的广泛性、“他种价值选择的影响附加性”、对于个体心理信念与外在行为的决定性、认同价值改变的困难性,更是严重影响社会主导思想的宣传效果。因此,深刻认识此种机制,采取适宜的化导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教化理论的教化实践,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达成则要看客体的认同度。“化”与“认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一对最为根本的矛盾;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升的过程,同时就是对于“化”与“认同”这对矛盾不断成功解决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化自身学科的理论根基,并不断促进实践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就要从根本上促进“化”与“认同”这对矛盾的不断成功解决。其中,“化”既是理论资源,又是方法路径,“化”要注重方式方法,要注重真诚性、自然性、过程性、巧妙性,注重对于规律的把握。“认同”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考量标准,又是个体思想的形成机制。“化”与“认同”的有机结合,就要对个体的认同状况(认同的深度、广度、真诚度)、影响个体认同的因素、个体的认同机制有着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科学化导方式与化除方法,促进个体的转化与开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积极达成。

[1]李岩.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研究的新进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2):27-32.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兼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的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2(6):9-13.

[3]刘波.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结构化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0(9):25-31.

[4]谢晓娟,李文苓.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变迁与新的历史使命[J].教学与研究,2010(5):74-80.

[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兼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的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2(6):9-13.

[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82.

[7]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3.

[8]徐复观.徐复观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510.

[9]奚彦辉.传统“化”之观念的本土心理学探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65-67.

[10]转引自辞海(上)[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476-477.

[11]汪凤炎.中国传统道德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83.

[12]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12.

[13]叶浩生.心理学理论精粹[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64.

[1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58.

[15]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9-19.

[16]贾英健.认同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认同的本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0-16.

[17]李庆华,奚彦辉.试论“认同”在大学生思想形成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5):25-29.

[18]谢晓娟,李文苓.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变迁与新的历史使命[J].教学与研究,2010(5):74-80.

(责任编辑:杜红琴)

Hua and Identity:a Deep Reflection to the Practical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XI Yan-hui
(College of Marxism,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 150080,China)

Hua and Identity are a pair of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 Fundamentally,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 isa kind of enlightenment practice. The fundamentaleffectcriterion of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whether it was identified by object,the criterion is people's degree of identify.Essentially,the purpo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o promote object's identity transformation through the resourses and methods of hua.

Hua;identit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ractical mechanism;degree of identity

G651

A

1008-2603(2011)01-0124-08

2010-01-07

奚彦辉,男,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教化客体个体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古希腊悲剧的教化旨归探析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关税课税客体归属论
“活”源于怦然心动——写生对客体借用中的情感因素
文艺育人 教化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