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强化两课教学政治导向的思考*

2011-08-15常县宾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8期
关键词:导向政治思想

常县宾

(安阳师范学院 思政部,河南 安阳 455000)

对强化两课教学政治导向的思考*

常县宾

(安阳师范学院 思政部,河南 安阳 455000)

对强化高校两课教学政治导向进行了思考,认为目前高校两课的政治导向面临巨大挑战,采取有力而可行的措施可以达到加强两课教学政治导向的目的。

两课;政治导向

高校“两课”属于意识形态范围,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关系着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因此其政治导向性是不言而喻的。2010年我国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的教育战略主题之一是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然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高校两课教学中的政治导向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和困难,极需要予以加强。

一、政治导向面临的挑战

两课教学的政治导向面临互联网消极面、社会转型期负面效应和两课教师素质等带来的挑战和威胁。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固然给两课带来了机遇,但不容否认的是,其消极面可能会挑战主流意识形态。首先,目前49.6%的中国网民是大学本科生[1],他们思想活跃,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尚未形成。境外敌对势力从未放弃通过互联网向中国的大学生传播西方的价值观,以达到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的企图。在互联网上,85%以上的信息是美国输入和输出的,而我国仅占0.1%[2](P23)。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资金与技术上的优势,控制网络信息内容,极力向世界特别是仍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我国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等,不断挤压、排斥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淡化我国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这些对高校学生来说,很容易使他们在人生观、价值取向上产生迷惑和冲突,甚至导致他们理想信念的动摇和个人信念的转变。其次,网上黄色信息、灰色信息和黑色信息泛滥。据有关机构统计,互联网上共有黄色网点90多万个,这些网点大多可免费调用。大学生如果没有健康的思想情操和自觉抵制黄色诱惑的坚强毅力,一旦涉足其后果将极其严重。网络赌博也日渐兴起,比传统赌博项目更刺激,更具诱惑力。一些大学生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扰乱社会政治经济稳定及高校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的黑色信息数量虽然不多,但其造成的危害远超过黄色信息。

目前的中国社会正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半自给的自然农业经济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封闭半封闭社会转向开放社会,从村落社会转向城镇社会。在这个转型期里,由于社会变动太大和法制的不健全,收入分配、意识形态、社会群体等产生分化,伴随一些负面影响和效应,如我国有20%的人掌握着社会上80%的财富,贫富差距在逐渐扩大;现有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使原先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工农阶层被边缘化;一批腐败分子忘记了党的宗旨而大肆贪污受贿;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务实主义、机会主义流行……这些负面影响的存在,极大地冲击了两课教材上有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完美描述,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使一部分大学生对两课内容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甚至爆发出抵制或逆反情绪。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指出在社会的转型期里大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思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3]

两课教师们大多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地忘我工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两课教学的政治导向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在两课教师的主导行为上,相当部分“两课”教师不是党员身份,缺乏入党积极性,甚至有少部分教师因为在生活中有些不如意而在课堂上对社会发牢骚,有意或无意宣扬西方价值观,从而给学生造成困惑、矛盾甚至怀疑。在政治理论本身的理解和把握上,一些教师没有达到足够的深度和广度,更是缺乏自己研究的思想和观点,照本宣科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理论的讲解过多拘泥于理论本身的逻辑论证,而少于理论结论得出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以及各部分内在联系的分析,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力度不够,使得大学生听不进去,从而无形中削弱了两课的政治导向性。在教学方式上,过多于单一的课堂讲授,其他方法不多,特别是较少运用轻松有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引导,强制灌输仍是基本形式,引起了90后大学生对政治的反感。

二、加强两课教学政治导向的对策

对于目前两课教学政治导向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及时有效的策略来加以应对,笔者认为实行“双结合”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和加强两课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双结合”教学是指在两课教学中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两课教学以往强调讲政治导向的大道理,学生接触的多是抽象的条条框框,脱离生活实际,可谓宏观有余、微观不足,使学生觉得政治导向空洞抽象,对教育内容产生疏远、畏惧心理。有鉴于此,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大学生身心发育特点,着眼于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给予及时准确的点拨和引导。只有这样,高校的两课教学才能把国家的政治导向细化为具体内容,做好微观层面的诊释,使其为学生乐于消化、吸收。此外,以往高校的两课教学过于强调政治理论,而对与之相关的现实问题普遍重视不够,这样一来两者就会产生矛盾,如大学生在高校学习的是光明的思想与理论,现实社会却存在奸商发财、弱肉强食、诚信吃亏等丑陋现象。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必然会让不少学生困惑迷茫,产生对政治导向的误解。因此,两课在注重理论的同时也应该多多地关注现实问题,及时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合理而科学的解释,解决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和困惑。

要加强两课教学的政治导向,必须加强两课中的实践教学。政治教育绝不只是课堂教育,也绝不只是校园教育,它从本质上应该是一种社会教育。校外实践活动是课堂的延伸和有效补充,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的重要途径。高校应该认真落实教育部有关两课加强实践教学的指示,组织两课教师本着“自觉自愿、品学兼优”的原则,带领大学生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四进社区”等青年志愿者实践服务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不仅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检验自己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能深人社会、认识国情、开拓视野,明确并强化做人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远大的人生理想,更好地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的命运结合起来,加强了大学生的成才意识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坚定两课教学中贯穿的政治导向。

当然,两课教师是两课的主导者,他们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两课教学能否坚决贯彻政治导向的问题,因此,提高两课教师素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就是重中之重了。首先,高校应该通过政策引导将一批理论性、专业性素质高、具有敬业精神、合作精神、开拓精神的人才推上两课教学岗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校要从上至下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改变以往歧视两课教师的状况。其次,要落实两课教师的进修学习。目前中青年教师已占教师的多数,其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两课”的质量。为此高校应克服困难,争取经费,分期分批送他们到各大名牌大学在职学习。第三,高校应该支持所有两课教师学习提高,进行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更新。凡是根据工作需要,自愿学习部分课程和相关专业的教师,都提供时间和经费的保证。最后,高校应该支持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研究会和各种教学培训班。它们对高校“两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但满足了教学的需要,也从整体上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1]曾秀芳.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

[2]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张京平.论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时代教育,2010,(3).

G41

A

1006-5342(2011)08-0117-02

2011-05-19

安阳师范学院引进博士科研启动项目(308754)

猜你喜欢

导向政治思想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偏向”不是好导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