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女人的毁灭
——从文学伦理学角度看玛丽悲剧*

2011-08-15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8期
关键词:摩西莱辛迪克

祝 丹

(中国地质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一个女人的毁灭
——从文学伦理学角度看玛丽悲剧*

祝 丹

(中国地质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野草在歌唱》是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本文试图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玛丽悲剧形成的原因:家庭伦理意识的缺失;个人婚恋观的迷失;婚姻伦理道德的丧失。玛丽童年的不幸家庭生活给她带来的阴影使她不能与男性建立正常的关系,迷失了个人的婚恋观,进而违背了当时社会的婚姻伦理道德,最终使她走向了毁灭。

玛丽;毁灭;悲剧;文学伦理学批评

多丽丝·莱辛(1919-)是当今英国文坛上的一位杰出而多产的女作家,她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在她漫长的写作生涯中,莱辛创作了大量主题多样,体裁各异的作品。作为一个女作家,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探索构成了莱辛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她的作品以“罕见的深度和广度反映了妇女的生存境况和精神世界”(侯维瑞,944)。《野草在歌唱》是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在这部作品中,她已经触及到了婚姻和家庭伦理这一主题。以往国内外对《野草在歌唱》的评论多是从女性主义、心理学、生态女性主义及后殖民主义等视角来分析的,对作品中的婚姻和家庭伦理观却鲜为提及,本文试图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从婚姻和家庭伦理的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重新解读。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近几年国内文学批评界在总结东西方深厚的文学伦理的基础上由华中师范大学的聂珍钊教授2004年在江西南昌举行的“中国英美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全国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从方法论上来看,“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在借鉴、吸收伦理学方法基础上融合文学研究方法而形成的一种用于研究文学的批评方法。文学伦理学批评不但要对文学史上各种文学描写的道德现象进行历史的辩证的阐释,而且坚持用现实的道德价值观对当时所描写的道德现象作出价值判断,并辅以审美判断和艺术想象的方法加以研究”(聂珍钊,2006:9)。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的主旨“在于以历史的眼光来考察作家作品等文学现象的伦理内涵,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与法律制度,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各种伦理关系做出符合历史实际的解释,并尽可能得出一种新的结论”(聂珍钊,2004:19)。

一、玛丽的毁灭之源

1.家庭伦理意识的缺失

《野草在歌唱》这部小说中,莱辛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一位白人妇女玛丽在南非的悲惨生活。她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受过中等教育,长大后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然而,在无意中听到她是一个老处女的侮辱性言论之后,她决定嫁给一位并无爱情可言的农场主。随后,她过着不幸的生活,直到最后死在黑人奴仆的手中。显而易见,玛丽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

女主人公玛丽特殊的童年经历,导致她对婚姻和家庭有着不正确的认识。童年时,她的生活很悲惨,父母因为经济贫困,经常打架,母亲依靠父亲微薄的收入,艰难地支撑家庭。母亲骨瘦如柴,一双闪亮的眼睛带着病态,最终身心憔悴而死。父亲是一个在火车站工作的下层员工,性情粗暴又经常酗酒,对家庭缺乏责任心,玛丽从小就对他充满了恐惧和厌恶。童年的玛丽亲眼目睹了母亲遭受的痛苦,“她常常一面缝衣服一面就哭起来,玛丽伤心地安慰她,心里想走开,又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同时非常憎恨自己的父亲”(莱辛,28)。童年的玛丽厌恶自己的家,对她来说,家庭就是父亲用来监禁母亲和自己的可怕的牢笼。“玛丽每逢想起‘家’,就会记起那所像鸽子笼似的木头小屋,火车一经过,房子就震动;一想到结婚,就记起父亲生前回家来那种醉得眼睛通红的模样;一想起孩子,就记起哥哥姐姐死了时,母亲那副哭丧着脸的样子——即悲痛又冷若冰霜”(莱辛,35)。当玛丽到十六岁的时候,她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从此她可以靠自己独立谋生了。但是,家庭的阴影仍然困扰着她,直到她父母相继去世。父亲的死没有给她带来丝毫悲伤,“她害怕记起的一段童年生活,从此被切断了最后一根记忆的纽带 ……她自由自在了”(莱辛,31)。在她看来,自由幸福就是衣食无忧,没有家庭关系困扰的单身生活。这成了她以后人生中追求的目标。进入寄宿学校之后,她才算是从可怕的家庭生活中逃离了出来。

在这部小说中,玛丽的父母都是英国白人移民到非洲的,而英国以基督教为国教已有千年历史,所以查考基督教文化是解读《野草在歌唱》家庭婚姻伦理观念的必然途径,这正如邹建军教授所指出的“文学的伦理学批评的指向之一是一种悠久的历史传统”(邹建军,2005)。基督教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婚姻伦理的文化,正如《圣经·马太福音》中耶稣强调的,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而是一体了,是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可见神视婚姻为一个盟约关系。所以基督教教导人们“婚姻,人人当尊重”。可是,玛丽的父母之间不但不相互尊重,还经常打架,母亲极其痛苦,这种家庭生活使玛丽的心理从幼年时期就未得到健康发展,使她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不正确的家庭伦理意识,为玛丽最终悲剧的酿成埋下了伏笔。

2.个人婚恋观的迷失

作为一个逐渐长大的女孩,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玛丽都渴望摆脱贫穷和压抑,过幸福自由的日子。十六岁时,玛丽跨出寄宿学校的大门后,开始独立谋生,终于在一家公司找到位置,她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因为她自认为在经济上已完全独立,从此可以不受任何干扰地自由地生活下去。工作之余,她还交上了一些朋友,过着舒适而自由的生活,这就是她眼中幸福的生活。由于幼年时目睹家里的争吵打闹和父亲的邋遢潦倒,使她对男性和婚姻有一种本能的抗拒,她希望永远过着单身自由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朋友们一个一个都结婚了,可是她到了三十岁还是单身一人。在男人眼中,她是一个永远都不愿结婚的人。按照传统的婚姻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这样的行为被认为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而她对此却一无所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到了朋友的一番谈话,才对自己有了一点儿了解:

“她有多大了?”

“总有三十出头了吧。这几年还混得不错。在我还没有开始工作之前,她就工作很久了,整整有十二年了。”

“她为什么不结婚呢?她应当有很多机会的呀。”

只听得一声咯咯的干笑。“我并不这样想。其实她不是那么一回事,决不是那么一回事。大概总有什么地方不对头吧。”

“噢,我不知道。”

“不管怎么说,她的模样变得实在有些厉害,有一天我在街上碰到她,简直认不出来啦。我决不是胡说!她在游戏娱乐时的那种样子真叫人恶心。她皮肤粗糙得像砂纸似的,人又那么瘦。”

“可是,她是个非常可爱的姑娘。”

“我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她会成为一个好太太的。玛丽是个蛮不错的人。”

“她得嫁一个年纪比她大的人。五十岁的人正适合她……你等着瞧吧,她总有一天要嫁上一个大得可以做她爸爸的男人。”

“谁说得准”(莱辛,36)。

这些谈话让她感到十分震惊和气愤,她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在别人眼中竟然是这样糟糕透顶的形象。世俗的偏见逼迫她终于意识到:必须找一个丈夫。她急需找一个男人结婚来挽救她,她与男人的第一次约会就陷入了窘境,因为她对男性一无所知。后来,她遇到了贫穷的农场主迪克,他也急切需要找一个料理家务的妻子。她虽然不爱他,却迫切地想结婚,因为她心中隐隐约约地把期望寄托在迪克的农场上,认为那儿一定充满了自然的气息。这样,两个毫无感情基础的男女仓促地结婚了。当世俗的婚姻观与玛丽个人的婚恋观发生冲突时,玛丽想到了改变自己,达到符合常人的标准。这充分说明了她的生活是被动的,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她宁愿放弃自己喜欢的生活模式。这种被动行为为她日后悲剧的发生进一步做了铺垫。

3.婚姻伦理道德的丧失

玛丽与迪克结婚后,刚开始她对新生活充满了希望,积极地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但是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由于经济贫困,生活艰难,她的热情逐渐消退。玛丽的美好梦想彻底破灭了,她变得对生活很绝望。最后她全然不顾迪克的感受,离家出走,试图重新返回到以前那种幸福美好的城市生活中去,结果发现自己已经被那座城市淘汰了,不得不随赶来找她的迪克重返农场。这是她内心崩溃的开始。接着她准备为自己做最后一次努力,她说服迪克改种烟草这一赚钱的作物,但结果迪克又失败了,这让玛丽彻底对他失望了。这次玛丽再也没有力气挣扎了,这注定了她的命运会逐渐走向毁灭。

由于童年时父母不和谐的婚姻家庭生活给玛丽留下了阴影,抑制了她的婚姻家庭伦理意识的正常发展,阻碍了她与男性建立和谐的关系。婚后她始终没有从内心把迪克当一个真正的男人看待,这让迪克时常情绪沮丧。对于小说中的迪克,许多读者认为是他的软弱和缺乏精明造成了他经营农场的屡次失败。其实他的惨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玛丽对他的蔑视。“她并没有意识到,造成迪克失败的原因正是她自己”(莱辛,133)。迪克对玛丽一直抱着娇纵的态度,因为他认为玛丽是个来自城市的姑娘,自己根本配不上她,而他对玛丽的一味纵容更加恶化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完全违背了夫妻双方应当相互尊重这一最基本的家庭婚姻伦理,这就注定了他们家庭生活的不幸。

玛丽所生活的那个社会中的白人大部分都是英国移民或其后裔,因此他们或多或少会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婚姻伦理的文化。西方人婚礼上有庄严的宣誓,圣团前牧师问新人:“XXX,你愿意娶她为妻(嫁她为妻)吗?并在她(他)疾病时、年老时都照顾她(他)一生吗?”这对新人要对此回答“是的”,婚礼才有效。无论城乡、贫富都是如此。而当特纳夫妇的经济濒临破产时,玛丽完全不管迪克的感受,逃离了农场,试图离开迪克。这种行为完全违背了上述基督教文化中家庭婚姻伦理观,是完全不能被迪克和当时社会中其他白人所接受的。

当玛丽对迪克彻底失望后,她的生命开始枯竭,她的性情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她变得麻木,精神恍惚,常常一睡就是几个小时,以此来打发时间。先前她还能通过对黑奴和丈夫挑剔发脾气来显示自己的生命中的一点力量,现在她成了完全没有生命力的躯壳。她的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幻想着会有人来拯救她,这时摩西闯入了她的世界。他身材高大魁梧,富有男子汉气概,对玛丽悉心照顾又能忍受她的刁蛮无理,从小说中以下这段情景我们可以验证这一点:“玛丽对摩西说她不需要吃午饭,只要给她准备些茶就可以了。开始的第一天,摩西没有给她端来茶,而是为她拿来了鸡蛋、果酱和烤面包。他很小心地把这些东西放在她身边的一张小桌子上。

“我不是告诉过你,我只要喝茶吗?”她狠狠地责备道。

他很安静地回答道:“夫人没有吃早饭,现在应该吃些东西了。”托盘上甚至还放着一个没有柄的茶杯,杯子里插着花,有黄色的、淡红色的和大红色的,都是从灌木丛中采来的野花。它们被笨拙地塞在一起,可是放在有些脏的旧桌布上,颜色却十分鲜艳夺目。玛丽坐在那儿,低垂着眼睛。现在他们两人之间有了一种新的关系。她觉得自己已不可自拔地落入了这个佣人的掌握中,虽说她完全没有理由变成这样”(莱辛,163)。

她被摩西强健的体格和沉静果断的举止所吸引,而摩西似乎也细心地体察到她的苦闷心境,总是在生活上尽力照顾她。在他们俩关系微妙变化的过程中,玛丽已经在内心对迪克和摩西进行了选择,“她已经在迪克和另一个人之间做了选择。迪克早给毁了”(莱辛,207),尽管她自己并未清醒地意识到这种选择及其后果。她的思想成天跟着摩西的踪影,可同时她又对自己的感情觉得恐惧,恐惧中还夹杂着对摩西作为黑人的憎恨,这种排斥与渴望的力量在她内心剧烈地冲突着。玛丽最终和摩西发生了暧昧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当时的南部非洲是讳莫如深的。从《1949年的禁止种族混婚法》中南非种族主义者的禁止种族混婚也可以看出20世纪上半叶白人妇女一旦和黑人男性有任何过激行为,都为整个社会所不容。因此,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玛丽和摩西之间混乱的主仆关系违背了社会的婚姻伦理道德,这是她最终走向毁灭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对玛丽一生的经历进行梳理,我们可以发现玛丽悲剧形成的原因包括个人的、家庭的及社会的等方面,并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玛丽童年的不幸家庭生活给她带来的阴影使她不能与男性建立正常的关系,迷失了个人的婚恋观,进而违背了当时社会的婚姻伦理道德,最终使她走向了毁灭。

根据“柏拉图对文艺的基本态度及价值标准:文艺必须对社会有道德功用,有道德功用在社会现实中的具体化就是服从社会的政治道德教育”(刘象愚,22),《野草在歌唱》这部小说对社会也有道德教化功用。尽管女主人公玛丽的一生以悲剧而告终,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玛丽童年不幸的家庭生活对她造成的负面影响使我们认识到家庭的和睦稳定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为此,父母一定要关爱子女并为子女营造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避免玛丽悲剧在当今社会重演。另外,作为女性,要树立正确的婚姻和家庭伦理观念,要遵守社会婚姻伦理道德,认识到幸福的生活离不开男女两性之间的和谐相处;认识到“人际关系特别是家庭关系是构成社会关系的基础,和谐的家庭关系在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郭萍,2007)

[1]郭萍,申慧颖.爱的呼唤,和谐的追求——评《简·萨默斯的日记》中的和谐伦理观[J].长江大学学报,2007,30(6).

[2]侯维瑞.英国文学通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莱辛.一蕾译.野草在歌唱[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4]刘象愚.外国文论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6,(2).

[6]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J].外国文学研究,2004,(5).

[7]邹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三维指向[J].外国文学研究,2005,(1).

I561.4

A

1006-5342(2011)08-0043-03

2011-05-27

猜你喜欢

摩西莱辛迪克
傻狗温迪克(八)
傻狗温迪克(七)
得到的都是笑脸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摩西奶奶
莱辛对民族戏剧的认识与卢梭的内在关联
《摩西,山之人》主题研究
摩西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