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为莲府座上客?——从唐人小说看幕府选择僚佐的倾向性

2011-08-15苑汝杰

关键词:藩镇李德裕幕府

苑汝杰

(华北电力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2206)

谁为莲府座上客?
——从唐人小说看幕府选择僚佐的倾向性

苑汝杰

(华北电力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2206)

使府僚佐是使主的参谋与助手,在藩镇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使府选择幕僚时十分慎重。进士出身是朝廷对幕府僚佐辟署制度的最低限定,进士成为幕府首选;名士能够提高幕府声望,故藩镇盛礼争聘;文笔之士能迅速传达信息,尤为藩镇青睐;而使府对章奏表檄的重视及其传播效应,无疑会提升应用文体的写作水平。

唐人小说;幕府;僚佐

唐皇甫氏传奇志怪集《原化记》记载,张建封镇徐州时,辟李藩为节度府从事,奏官为巡官校书郎。有一新罗僧能相人,预言张建封不能做宰相,张颇不快。于是令僧人遍相使府幕僚何人能做宰相。僧人遍相诸位幕府从事后说,没有一人有宰相之命。张建封非常不快:“某妙择宾僚,岂无一人至相座者。”及至判官李藩到来,僧人降阶相迎,对张建封说:“判官是纱笼(宗教迷信:宰相冥司必潜以纱笼护之)中人,仆射不及。”张大喜。后来李藩果然为相。[1](卷77)这篇小说,传递出两个信息:一是藩镇使府对于幕僚的选择非常慎重。正如张建封所言——“妙择宾僚”,即巧妙选择,不是来者不拒,一概接纳。二是藩镇使主盼望使府中有人能官至宰相。个中原因,幕府从事符载《送崔副使归洪州幕府序》所云是最好的注解。其文曰:“今四方诸侯,裂王土,荷天爵,开莲花之府者,凡五十余镇焉,以礼仪相推,以宾佐相高,长城巨防,悬在一士。”[2](卷726)由此可见 ,为了强藩固藩 ,使府非常重视幕僚的选择,视优秀幕僚为其钢铁长城。

关于幕府僚佐的身份来源,张国刚先生的《唐代藩镇研究》将其分为四类:现任官员、获得做官资格的有出身人、考满待选的前资官、布衣[3](P133);戴伟华先生的《唐代幕府与文学》将其分为五类,即布衣、游客、方士、隐士、进士与明经及第[4](P80~89);宁欣先生的《唐代选官研究》归纳为 :在职官员、选人、布衣。[5](P104~105)可见 ,幕府择人不拘一格。在这个大前提下,究竟哪些人会成为莲府的座上之客呢?

一、首选进士

尽管藩镇僚佐身份来源形形色色,但并不意味着朝廷准许藩镇可以辟请任何人包括所谓“布衣苇带之士”入幕。唐代中后期,朝廷既要抑制藩镇,又要借助藩镇巩固统治,因此,不断调整对藩镇用人权的限令。从朝廷历次诏书中,我们只看到安史之乱后玄宗幸蜀时所下的诏书,对诸道诸使辟署不曾有任何限制,但朝廷很快对这种放权措施进行了收拢。此后,朝廷不断发出各种号令,对藩镇僚佐的辟用提出各种要求和条件,一再强调的是必须是“有出身”者。[6](P256)如《唐会要》卷七九会昌五年六月敕书所云:“诸道所奏幕府及州县官,近日多乡贡进士奏请。此事已曾厘革,不合因循,且无出身,何名入仕。自今以后,不得更许如此,仍永为定例”,足可说明进士登科方可入幕是朝廷定制。据戴伟华先生书中对使府文人素质分析,藩镇幕僚多为进士出身。

贞元末、元和年间进士及第而在文宗、武宗、宣宗几朝做到大臣和宰相的,大部分都是先入幕藩镇而后登朝的。进士及第后入幕藩镇,再入朝为显要,在宪宗特别是文宗以后,成为士人迅速升迁的主要方式。吴宗国先生在《唐代科举制度研究》中根据两《唐书》有关列传,考出进士出身经过藩府辟举的宰要有以下数人:文宗时有杜元颖、李逢吉、李珏、杨嗣复、李宗闵、宋申锡、李固言、李

训、舒元舆、李石、陈夷行等;武宗时有李固言、李石、李珏、杨嗣复、陈夷行、李绅、李让夷、崔铉、李回、郑肃等;宣宗时有李绅、李让夷、李回、郑肃、白敏中、崔元式、卢商、马植、周墀、裴休、魏暮、崔慎由、刘瑑等。[7](P167)另外,贞元初进士及第的崔从、张正甫、钱徽都是经过藩府辟举而后做高官[8](卷177、162、168);元和时西川幕府中的裴度、柳公绰、杨嗣复等人,“皆相继为本朝名将相”[9](卷16);后来柳公绰在襄阳所辟幕职郑朗、卢简能等人,“皆至公卿”[8](卷156);名相武元衡,早年及第后也曾经“屡辟使府”,因任节度掌书记,当了“五年莲府客”,于贞元六年(790年)征为监察御史[10](卷33);裴垍擢进士第,以贤良方正对策第一,补美原尉,“藩府交辟”[11](卷169);著名的窦氏兄弟窦常、窦牟、窦群、窦痒、窦巩五人皆工诗,均曾历佐方镇[12](卷4),而窦常在同一年中,先后为成德军节度使王武俊和淮南节度使杜佑所辟请[13](卷761),五人在入幕藩镇后屡获重用。所以,白居易《温尧卿等授官赐绯充沧景江陵判官制》说:“今之俊义,先辟于征镇,次升于朝廷;故幕府之选,下台阁一等,异日入于大夫公卿者十八九焉。”[14](卷49)宋人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唐藩镇幕府》也说:“唐世人初登科或未仕者,多以从诸藩辟署为重。”唐代后期宰相竟然有三分之二是登科之后入幕藩镇而后登朝的。可以说使府辟署实际上已经成为中晚唐文人士子致身通显的捷径、达官显宦的摇篮。

二、礼遇名士

选择进士,既符合定制,又能从中选取饱学之士,所以藩镇幕府中“有出身”者大有人在。而精求名士,也是幕府择人的不次之举。对于藩镇力辟名士入幕的动机,唐人赵憬分析得十分透彻:“诸使辟吏,各自精求,务于得人,以重府望。”[8](卷138)南唐刘崇远传奇志怪杂事集《耳目记》也说,节帅王镕初秉戎钺,“方延多士,以广令名”。也就是说,名士在幕,能提高幕府的声望,受到社会舆论的赞扬与称许。于是,精求名士,以重府望,蔚为风气。而那些以才行节操闻名的士人,便成为藩镇争辟的对象。

为了延揽这方面的人才,幕府给予他们极高的礼遇。如乌重胤历任横海、河阳等节度使,“善待宾僚,礼分同至,当时名士,咸愿依之”[8](卷161);张建封为徐泗濠节度使,“礼贤下士,无贤不肖,游其门者,皆礼遇之,天下名士向风延颈,其往如归。贞元时,文人如许孟容、韩愈诸公,皆为之从事”[8](卷140)。又如崔衍与王质俱为宣歙观察使,崔“所择从事,多得名流”[8](卷188),王“辟崔珦、刘蕡、裴夷直、赵晰为从事,皆一代名流。视其所与,人士重之”[8](卷163);郑注镇凤翔,“妙选当时才俊以为宾佐”[8](卷163);郑从谠为河东节度使,“开幕之盛,冠于一时,时中朝瞻望者,目太原为小朝廷,言名人之多也”[8](卷158);等等。

就是以跋扈著称的两河藩镇在招揽名士方面也不敢稍有懈怠。《新唐书·李石传》载:“德宗多猜贰,仕进之途塞,奏请辄报罢,东省闭闼累月,南台惟一御史,故两河诸侯竞引豪英,士之喜利者多趋之,用为谋主,故藩镇日横,天子为旰食。”如魏博节度使田悦“招致贤才,开馆宇,礼天下士,外示恭顺,阴济其奸”[11](卷210)。昭义节度使李抱贞“喜士,闻世贤者,必欲与之游,虽小善,皆卑辞厚币数千里邀致之,至无可录,徐徐以礼谢”[11](卷138)。平卢军节度使王彦威闻李戡才名,“挈卑辞于简,副以币焉 ,请为节度巡官”[2](卷958)。

唐代小说,对于藩镇延揽名士多有记载。赵璘杂事小说集《因话录》卷二载,沈传师历湖南、江西、宣歙三镇,“所辟宾僚,无非名士”;晚唐小说家康軿志怪传奇杂事集《剧谈录》卷上《王侍中题诗》载:王智兴武略英奇,初授徐方节制,雄才磊落,有命世间生之誉,幕府既开,所辟多是儒者。许尧佐传奇文《柳氏传》载:侯希逸自平卢节度淄青,素藉韩翃之名,请为书记。取自唐人小说的北宋王谠小说集《唐语林》卷四《企羡》说“江西李中丞凝、东川李相公回、淮南李相绅、兴元归仆射融,皆当时盛府”,既是盛府,应该也是名流荟萃。

三、青睐文笔之士

除了进士、名士之外,幕府择人尤重文笔。中晚唐时,藩镇战事不断,动辄沙场厮杀,兵戎相见,能够快速传达藩镇或朝廷态度的书檄表奏最为藩镇所重视,因此,那些文才出众精于此道者备受藩镇青睐。这些文士们被聘入藩镇,成为与使主关系密切的文职僚佐,他们为藩镇谋划,为藩镇鼓与呼,成为使主不可多得的左膀右臂。

赵璘《因话录》卷一记载,代宗独孤妃薨,郭子仪为了祭文,将奉使在京的柳芳召回。柳芳果然不负厚望,拿出了一篇情辞哀恳、符合郭子仪亲家翁身份的祭辞。如“伏惟德曜坤灵,明齐月魄,母仪万国,化洽六宫,光辅圣人,赞成阴教,载荣史策,式播讴谣。奄违圣日,上仙灵界,遐迩痛愤,宫闱哀慕。臣幸忝诸亲,男尚贵主,天人之美,鞠育所钟,姻戚光荣,宗族咸戴。今园陵礼备,祖载及期,臣限守方镇,不获陪侍行宫,瞻望灵驾,不胜摧慕。伏荷皇恩,眷以国戚。许申祭礼,超越等夷,古今所绝,独开圣造,无任惶恐铭戴之至”等语,恰切得体。郭子仪对于柳芳,亦倾心结纳。对柳之高堂老母,敬重有加。

有很多人,由于手中比别人多了一根生花妙笔,得以累辟藩府。如《唐语林》卷四载:“张不疑进士擢第,宏词登科。当年四府交辟。江西李中丞凝、东川李相回、淮南李相绅、兴元归仆射融,皆当时盛府。不疑赴淮南命,到府未几,以协律郎卒。不疑娶崔氏,以不协出之,后娶颜氏。”进士张不疑因才名,竟同时受到江西、东川、淮南、兴元四镇的辟署。又如文士崔咸于元和初擢进士第,又中宏辞,尤其长于篇章吟咏,郑餘庆、李夷简皆辟于幕府 ,待之如奉师友。[8](卷190)

长于章奏的符载亦累辟幕府。唐丁用晦小说集《芝田录》说他文学武艺双绝。[1](卷232)符载天宝间与友人杨衡、崔群、李渤同隐庐山,结草堂于五老峰下,号“山中四友”,日以琴酒寓意,云月遣怀[12](卷5)。后受包佶延誉 ,声名始著[13](卷688),贞元年间归蜀。贞元五年(789年)自成都至荆州,投靠荆南节度使樊泽。贞元八年(792年),跟随樊泽至襄州,曾建议樊泽修孟浩然墓。李巽为江西观察使,辟为太常寺奉礼郎充南昌军副使。李巽曾亲自作书请符载入幕,凡三辞而后任。[13](卷688)贞元十五年(799年)前后,至鄂州依鄂岳观察使何士干。贞元十八年(802年)七月,自浔阳赴淮南节度使杜佑幕。次年罢职归蜀,依西川节度使韦皋,以试协律郎摄监察御史为节度支使。符载才思敏捷,在藩镇可谓如鱼得水,蛟龙在渊。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符载侯翮归隐》载:韦皋镇西川时,辟符载为支使。韦公设醮,请符载撰写斋词,“符公离席盥漱,命使院小吏十二人捧砚,人分两题,绕步池滨,各授口占,其敏速如此”;其为韦皋所撰《真赞》,颇有豪杰之风。如:“矫矫化初,气杰文雄。灵螭出水,秋鹗乘风。行义则固,辅仁乃通。他年良觌,麟阁之中”。西川刘辟之乱后,符载优游林间,尝命小僮持一幅去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頔处乞百万买山钱,当时四方交辟,羔雁盈于山门草堂中。虽然他在西川节度使韦皋卒后曾经陷于刘闢之乱,但他为其僚佐而不废其道;继刘闢之后,符载为泽潞郗士美参谋,又于元和四年(809年)任荆南节度使赵宗儒记室。

又如刘三复,因工于诗文,长于表状,为李德裕所器重,宾主相得。据《唐语林》卷三《赏誉》记载,刘三复娶妻,也是李德裕玉成。后来李德裕贬死朱崖,刘三复之子刘邺为德裕雪冤,以朱崖神榇归葬洛中,以报先恩。那么,刘三复与李德裕是怎样由相识到相知的呢?

长庆中,李德裕拜浙西观察使,刘三复以所业文诣郡干谒。德裕阅其文,倒屐迎之,乃辟为从事,管记室。[8](卷177)能够让精于吏治、善于属文的李德裕倒屐相迎的是什么文章呢?《唐语林》卷三记载,刘三复初为金坛尉,李德裕镇浙西,三复代写草表,中有“山名北固,长怀恋阙之心;地接东溟,却羡朝宗之路”之句,借镇江北固山之名胜,及地接东海的地理环境,将唐朝江山稳固和藩镇恋慕朝廷的双重含义暗喻在文章之中,因此赢得李德裕嘉许,遂辟为掌书记。

刘、李二人在文学与写作上可谓志同道合。《册府元龟》卷七一八《幕府部·才学》云,刘三复长于章奏,李德裕始镇浙西迄於淮甸,皆参佐宾筵。军政之余,与之吟咏终日。《北梦琐言》卷一载:刘李二人有一致的写作理论主张即“文理贵中不贵其速”。李德裕还将自己的文集送与刘三复,刘“乃体而为表,德裕嘉之,因遣诣阙求试,果登第,历任台阁”。

刘三复以善属文受到李德裕的赏识,后多次跟随李德裕出镇。《旧唐书·刘邺传》载,“德裕三为浙西,凡十年,三复皆从之”。自穆宗长庆二年(822年)李德裕镇浙西起,刘三复开始了其李府从事生涯;大和三年(829年)德裕镇义成,四年镇西川,三复皆随之为从事。七年德裕入相,荐为主客员外郎。八年德裕再镇浙西,又从之。九年府罢。开成元年(836年)任尚书员外郎,十一月三随德裕镇浙西。三年德裕徙镇淮南,三复又相从。

也有潦倒落魄的无名之士因会写“章表”找到了出路。唐卢肇传奇志怪集《逸史》载,贞元中文士孟员外,因“少时应进士举,久不中第”而投靠亲丈人省郎殷君,为殷氏不礼,以至寄宿马厩。却不料“至明,有敕以禁兵将为贼境观察使。其人与殷友善,驰扣殷氏之门。武人都不知书,云:‘便须一谢表,兼镇抚寇攘,事故颇多。公有亲故文士,颇能襄助否?’殷良久思之,无可应者。忽记得孟君久曾应举,可以充事。遽引见之,令草一表。词甚精敏。因请为军中职事,知表奏,数日授官,月俸正七十千”。[1](卷151)就这样,寄人篱下的孟君因写得一手“精敏”的表奏而获得官职,生计问题亦得以解决。孟君在观察使府知表奏,其幕府实职应为判官。据《唐会要》卷九十一《内外官料钱》所载观察使僚佐俸钱,观察判官每月为五十贯文,再加上每月杂给二十贯文,正好七十贯文,与故事中“月俸正七十千”相合。再从“数日授官”来看,孟君还是幕府正职。而中唐以来对“有出身”者的规定是进士中举才具备入仕资格,这也是幕府僚佐辟署制度的最低限定。但孟君应进士举未第,为乡贡进士,乃无出身之人,却仍被藩镇辟用,这并非小说家为迎合读者猎奇心理凭空杜撰,当是反映了当时藩镇急需应用写作人才的实际情况。而事实上,使主在选择僚佐时确实对章奏表檄极为重视。

《北梦琐言》卷六《杜荀鹤》记载了李德裕一段为人熟知的故事:

唐杜荀鹤尝游梁,献太祖诗三十章,皆易晓也,因厚遇之。洎受禅,拜翰林学士,五日而卒。朱崖李太尉奖拔寒俊,至于掌诰,率用子弟。乃曰,以其谙练故事,以济缓急也。如京兆者,一篇一咏而已,经国大手,非其所能,幸而殂逝,免贻伊耻也。制贬平曾、贾岛,以其僻涩之才,无所采用,皆此类也。

史家以此条作为李党重门第的证据。但是从《北梦琐言》作者这里将杜荀鹤“一篇一咏”之能及平曾、贾岛“僻涩之才,无所采用”与“谙练故事,以济缓急”的经国大手作对比来看,其中可以看出,李德裕重视的是能够经世治国的表章制诰的实用性文章,所以他的幕府文职僚佐延聘的肯定是能作此类文章,熟知“故事”而长于应变的“大手笔”,即韩愈所说的“闳辨通敏,兼人之才”。故此,刘三复之受知,在情理之中。

而且,这与李德裕“奖拔孤寒”与“率用子弟”并无矛盾。他认为“公卿子弟自小便习举业”,因而“熟悉朝廷事务,诸如台阁仪范、班行准则之类,不教而自成”,所谓“举业”即指用于科举考试的与现实密切相关的表状策问之类。至于李德裕本人,尤其善作诏书表状,今存其《会昌一品集》,内中不仅收录了他于会昌中任宰相时自作的大量诏敕、论事状等,还有不少代人所作之书。如《代刘沔与回鹘宰相书意》、《代符澈与幽州大将书意》、《代宏敬与泽潞军将书》等,均是内外战事中代藩镇或领兵军将所为。《北梦琐言》卷五《淮浙解纷诏》言“李太尉破昭义,自草诏意而宣付翰林,至如郑文公自草高太尉诏,皆务集事,非侵局夺美也”是其时事实,然则李德裕与郑畋的自草诏敕,并非显其所能,而是特重其事。

上揭平曾此人,委实是位妙人。据范摅小说集《云溪友议》卷中《白马吟》记载,此人是个刺儿头,他狂简、机敏又恃才傲物,多犯讳忌。薛苹出镇浙西时,他前来投谒,薛遇之稍薄,他留诗以讽。后游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固言幕府,李之幕客皆是名流,而平曾仍高谈阔论,目中无人,对节帅亦轻忽无所畏,还献《雪山赋》云:“雪山虽兹洁白之状,叠嶂攒峰,夏日清寒,而无草木华茂,为人采掇。”此赋以“夏日清寒,而无草木华茂”喻李固言罕作华彩文章,以“洁白之状,叠嶂攒峰”喻指李固言仅仅“发于专经”。“发于专经”,其实即指致力于表奏等的实用性文章。可见藩镇使主平时所写,亦或幕府中所重视的,就是此类文章。而平曾未遇的原因之一可能是重诗赋轻章奏,和使主所尚不侔。

人们总是喜爱传播那些情辞恳切的美文,这无疑会刺激并提升幕府表奏的撰写水平。唐尉迟枢小说集《南楚新闻》记载,李石镇荆南,崔铉为从事,入拜司勋员外郎,翰林学士。不三二岁,拜中书侍郎平章事。李仍旧在镇,乃驰笺贺铉曰:“某早拜光尘,叨承眷与,深蒙异分,屡接清言。幸曾顾于厚恩,俯见循于末契。去载分麾南楚,拜节西秦。思贤方詠于嘉鱼,栖止实惭于威凤。宾筵初启,曾陪樽俎之欢。将幕未移,已存陶镕之下。光生邻部,喜溢辕门。岂唯九土获安,斯亦一方多幸。”这是掌记李骘之词,时人广为传诵。

又如,李肇小说集《国史补》卷上《于公异露布》记载,于公异建中末(783年)为李晟招讨府掌书记。兴元元年(784年),李晟平朱泚之乱,收京城,公异为露布云“臣已肃清宫禁,祗谒寝园。钟虡不移,庙貌如故”,德宗览之泣下,左右六宫皆呜咽。议者以朝廷捷书露布,无如此者。《于公异之露布》的确写得思维缜密,婉曲有致,文采风生,言语中的。

[1](宋)李 昉,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宋)李 昉,等.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66.

[3]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戴伟华.唐代幕府与文学[M].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

[5]宁 欣.唐代选官研究[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5.

[6]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8](后晋)刘 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宋)欧阳修.欧阳永叔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10](宋)计有功.唐诗纪事[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1](宋)欧阳修,宋 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2](元)辛文房.唐才子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1995.

[13](清)董 诰,等.全唐文(影印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4]白居易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Who Were the Guests of Honour at Lotus House——View the Tendency of Commanding General’s Office to Liaozuo from Chinese Novels

YUAN Ru-jie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eijing102206,China)

Liaozuo was the Lord’s staff officer and assistant and the position in military governors was very important.Therefore,it was very careful for the office to choose the aides and staff.Scholars’background was the minimum limit to department system in imperial court and scholars became the preferred in the commanding general’s office.A celebrity could enhance the prestige of the commanding general’s office,so military governors used rich gift to hire.The gentleman’s writing could quickly convey information,and was the commanding general’s office favorite.And the attention paid to zhangzoubiaoxi and their communication effect will undoubtedly promote the writing level of practical style.

Chinese novels;commanding general’s office;assistants in a government office

I207.41

ADOI10.3969/j.issn.1671-1653.2011.02.015

1671-1653(2011)02-0087-05

2011-02-26

苑汝杰(1966-),女,山东潍坊人,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藩镇李德裕幕府
毕沅幕府与清中叶骈文复兴
THROUGHOUT THE SPREAD OF NEO-CONFUCIANISM TO SEE JAPANESE’S WISDOM
从“人均”概念看安史之乱前的藩镇自给
制度: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大咖衰
形塑合法性:王元逵兴兵泽潞原因新论
沈明臣在胡宗宪幕府中活动研究
谈我演《名相李德裕》
论宋人的唐五代藩镇观
神童就是这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