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2011-08-15湖北省咸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秦朝阳

当代学前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幼小创设生命

■ 湖北省咸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秦朝阳

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 湖北省咸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秦朝阳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迈进了一个新阶段。幼儿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那么,幼儿园内环境的创设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就从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及心理环境创设做一探讨,期望幼儿教师用自己的生命热情去成全保护好那一个个鲜活的幼小的生命的原始本真,让每一个幼小生命在园内环境里诗意的栖息,让每一个独特的个体都能描绘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职责和梦想。

幼儿园 环境创设

3~6岁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属于个性倾向、道德观念以人格形成的萌发期,是培养良好人格和品德的黄金时代。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不是简单的保教工作,而是有着神圣使命的影响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此,我们要努力为幼儿创设和谐健康的生存环境,这既要有良好的物质环境,同时又要有健康的心理环境。

一、创建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使生命的发展更加鲜活

生命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物质环境,随着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幼儿园的环境创建不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努力使近期的教学目标与环境相结合,把科学、语言、艺术等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相结合,为幼儿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幼儿不知不觉地,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各项活动中去,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一)不同年龄的幼儿受不同环境的影响

小班幼儿的思维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他们的思维大都伴有动作,因此,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环境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和兴趣。例如:为“娃娃家”游戏装上了门窗,用泡沫做了许多小床、小桌、小椅,用纸盒做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并且用纱布做一些漂亮的装饰,“娃娃家”里一切生活用品应有尽有,温馨的环境,改变了过去只有玩角色游戏时才拿出来玩的现象。给幼儿创设逼真的环境,能使幼儿的活动兴趣越浓,游戏的机会就会增多,同时,能在游戏中增加同伴间的相互交流及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中班幼儿具体形象性思维要占主要地位,他们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不再对“娃娃家”这类游戏感兴趣,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游戏材料和半成品:各种食品、饮料的瓶子可让幼儿做娃娃头、服装,还可做成锻炼身体的各种器材等等,让幼儿自己动手体验各种实践操作,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大班幼儿由于语言、知识、技能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抽象逻辑思维有所发展,好奇心强、想表现是他们这一年龄的主要特点。我们可以通过环境的创设,满足幼儿不断提出的问题,如:让幼儿学习用简单的符号来表示天气,自己对每天天气进行统计和记录,从而发现春、夏、秋、冬的气候特点,使幼儿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

(二)创设活动空间,促进健康发展,建和谐人际关系

各大、中、小班根据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以及幼儿认知水平和兴趣,设立多种活动角,并且常常换新,如:经常变换计算角和语言角的内容,让幼儿对已体验过各种技能进行巩固,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根据幼儿兴趣和爱好,提供大量的美工材料供幼儿做一做、玩一玩,让每一个幼小生命得到个性的张扬。

为了创设一个安全、卫生、舒适、优美的环境,可以经常开展各类评比,如环境检查等活动,还可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活动安排以及幼儿在园内的表现,利用园内网站与各大、中、小班的老师交流,老师也可通过网站在不同的时间里回答或解疑家长提出的有关问题,达到家园联系,建立幼儿、家长与老师的和谐人际关系。

二、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使人格的发展更加健全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1]。”因此,培养良好的健康心理从幼儿抓起显得尤为重要。幼儿除了受家庭、社会的影响外,更多的是受幼儿园内环境的影响。

用会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对幼儿良好心理的形成起着“近朱者赤”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自己要有良好的个性品德,才能做到“言传身教”。第一,教师要用自己生命的爱心感化每一个幼小生命,尊重班上那些淘气,各种能力显露较迟、胆小懦弱幼儿的心理需求。第二,在自我生命与幼小生命的共同碰撞中,引导幼儿进行积极愉快的心理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要克服因教师个人的情绪而影响幼儿的不良举止和言行,消除幼儿恐惧感和紧张心理,让幼儿在活泼、开朗、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中健康的生活。第三,教师要在平时的教育中学会反思,用自己的生命做表率,起“榜样”作用,为幼儿提供和谐的发展环境,不要做伤害幼儿人格的事。例如:一位老师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中写到:“在上完科学活动《我们的身体》后,让我感到无比羞愧。课中有个小环节,通过两名幼儿的比较让幼儿发现人的身体组成部分的异同,由于当时只考虑孩子间的明显差别,即从孩子的性别,个子的高矮和胖瘦方面考虑得多一些,因此忽略了一些细节部分,由于刘纯宇小朋友先天的耳朵缺陷,与正常孩子的耳朵有所差异,孩子在观察比较时,找出了这一点,你能说孩子说得不对吗?这说明孩子观察细致,应该给予赞扬,但此时此刻,我已无地自容。在孩子们的哄堂大笑中,我的心在颤抖,我无言以对。我知道这笑声中带有对刘纯宇小朋友的是嘲讽和伤害,也许孩子还小没有深深意识到这一点。但作为老师的我,对自己考虑问题的不周而深深自责。”看到这位老师的教学反思,我们不难看出,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多关注幼儿的心理体验,尊重每一个幼儿,同时在不断的反思中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为幼儿形成和谐人格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协助改善家庭、社会的教育环境

家庭与幼儿园虽然是两个背景极不相同的群体,但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一方面受到幼儿园的教育,另一方面继续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长的健康个性品质、习惯、爱好等,为人处世的态度且对子女的教育方法等,对形成幼儿的个性品质和人格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什么有的幼儿具有双重性格,在幼儿园与在家里判若两人?百分之八十是因为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不能协调一致,更有甚者,与幼儿园教育背道而驰。当前,幼儿家庭教育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有的家长不仅重视教育,而且善于教育;二是部分家长虽然重视教育,却不懂得如何教育,错误的教育方法容易形成幼儿不健康的心理体验;三是有些家长既不重视幼儿教育,也不善于教育幼儿。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要努力做好幼儿家长工作,如家访、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网上交流等,及时了解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情况,为家长作好“参谋”,共同为每一个幼小生命的成长开辟“绿色通道”。

猜你喜欢

幼小创设生命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提高幼小衔接工作成效的对策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