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企业审计风险的控制管理

2011-08-15李瑛瑛

当代经济 2011年16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监督财务管理

○李瑛瑛

(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 广东 深圳 518040)

一、企业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1、领导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当前许多企业的领导者也都参与其中,加强了对内部的控制与管理。但是在实际中不少领导把重点放在如何促进生产,而对影响到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却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部分领导甚至认为只要管好了财务部门就管理好了整个企业,认为财务就是公司的生命力;部分领导的办事思想停留在“有钱能使鬼推磨”和“有钱能使磨推鬼”的金钱万能中。当企业出现了问题就贿赂相关人员,忽视了法律的监督不以为然,这样的领导人负责制最后只能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2、监督管理落实不力

当前诸多的企业中由于对会计控制以及财务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在理论上缺乏知识储备,在工作技能上未采用现代技术,在人员的分配没有尽其才,就造成了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的监督机制和监督效用流于形式。更为甚者一些企业中只设置了财务部门,却没有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或监督核算人员由财务部门中会计人员兼任。这为个人进行营私舞弊制造了良机,是违法乱纪行为发生的温床,从近年来的企业经济犯罪中就可以发现,大部分人员都是其会计人员和核算人员,也不乏高层管理者。使企业的资金和其他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损害了企业的整体实力,影响了在市场的竞争力。

3、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因素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中涌出的问题也是多层面的,加上审计工作本身就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的职业,其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同样是较高的。如果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技术较弱、责任心差、职业道德低的话,其带来的审计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也是值得商榷的,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审计风险系数扩大化。另外在当代的审计工作中,对审计成本以及审计风险的有着使之保持均衡状态的观点,也因此允许审计程序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也就促使审计人员须达到审计效率和效果之间的平衡。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他们往往采取把审计的关注点放在各个重要组成项目,并抽取部分业务进行审查,而抽取的样本与整体主观结论和客观事实之间的可能存在一定偏离,也就带来一定审计风险。

4、管理制度不健全

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强了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升了财务部门在企业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管理制度的完善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上只强调了会计人员的考勤,而忽视其职业道德的管理;制定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却没有制定与之配套的监督机制等,其制度在整体上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合理体系。

二、解决措施

1、提高领导层内部管理意识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管理层或决策层人员,他们在企业的发展中是绝对的权威和带领企业向前奔跑的引路者和核心能量,他们的知识储备、市场判断力、掌握力以及管理思想和意识都将是一个能够顺利发展的重要关键所在。而在实际中一些企业的领导者在财务管理上不具备专业的知识的情况下,不但没有加强在薄弱项目上的管理和控制,反而是走向了另一个相背的道路上,忽视了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对其会计人员进行很好的管理和监督。因而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首先要深化企业领导层和管理者的思想,转变其管理意识,使之重新认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对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力度;其次更要加强自身的建设,丰富才财务管理知识,以便更好掌握市场信息,规范业务流程,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由于审计工作的具体特征其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审计风险的高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从业人员素质高低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系数,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考核,并在后期工作中加强各方面的专业培训,使审计工作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开展,保障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3、加强监督力度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不能够只顾经济问题,而要针对重大案件审计难度加大这个焦点问题,敢于揭露出造成“难度”大里面的权力问题。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就必须切实重视和监督对于审计出的经济违纪违法案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特别是权力人的处理问题。如果审计出的案件只是停留在暴光上,而没有下文,不但对不起辛勤工作的审计工作者,而且审计在百姓中的公信力也会下降。要使审计切实能够发挥对于权力人的监督,就必须审计一起,对责任人和权力人处理一起,这样才能够把对于权力的监督落实到位。

4、建立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当前在我国众多企业当中,由于众多因素的中和影响,许多企业管理者没有在内部建立一套完整的、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因此要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企业首先必须要重视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在财务的收入和支出上严格规范和严格处罚,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同时要严格限制出纳人员的权力,其不得兼任企业的审计或核算工作并鼓励互相监督;要完善财务的核算审计制度,由于财务的审计核算关系到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因而要在企业中明确审计机构和财务机构的独立地位和作用,保障这两个部门之间的独立性,以保障企业财务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审计机构的考察结果,并在严格核实的前提下严格执行,对其中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使上级部门及时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

5、明确企业审计风险的控制管理工作目标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在这一重要的背景之下,任何一个企业所取得经济效益的多少已经成为了衡量这个企业经营效果失败还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一个企业的审计风险控制管理工作是否可以达到促进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经济效益这一目的,在很大程度上都成为了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管理工作是否具有真实意义的极其重要的衡量标准。在传统的观念之中,一个企业的审计风险控制管理工作被认为是一种仅仅执行了防护型评估、具有消极性的职能,企业的审计风险控制管理工作仅仅是为了降低代理成本,人们对于企业的审计风险控制管理是否为企业经营做出贡献带来经济效益并不是很关心。但是,近些年来的企业成本极其敏感,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大多数都把自身的业务流程分为了增值和非增值这两个过程,并且已经尽最大可能的压缩了那些并不能达到增值效果还消耗企业成本的业务过程,企业自身的每一名员工和每一个部门都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为企业积极的创造价值和效益。这也就要求了企业的审计风险控制管理要积极的参与到企业进行价值创造的过程之中去,从而为企业的审计风险控制管理赢得了一席之地,在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管理参与到企业为自身创造价值这一过程中,企业要为人们展示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管理在进行自身价值创造过程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使企业的管理层以及企业的利害关系各方对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管理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解和认识。企业的审计风险控制管理必须要对自身的工作目标进行确定,企业审计风险工作的目标就是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经济的效益。事实上,企业的审计风险控制管理是扎根于事业、企业单位部门以及内部的,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管理对于自身所在的企业、单位管理、生产以及经营情况熟悉,完全可以参与到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管理系统建设之中去,并且可以对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管理系统进行客观的评价,对其可靠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价,从而针对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缺陷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的措施。

6、提升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管理地位

从加强我国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管理这一角度来看,在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审计风险控制管理都有很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但是,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管理工作又存在着很明显的不足和缺陷,这些不足和缺陷表现在:不管是国有企业直接的负责人还是企业的董事会,都没有企业的所有权,企业的董事会和企业直接的负责人都只是企业权力执行一个重要的部门,他们所拥有的只是对企业管理和经营的权力,然而,在很长的时间之内,企业的审计风险控制管理工作的内容被限定在了对企业财务收支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不同程度的管理、监督和控制,这种形势已经将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管理工作放在了很尴尬的位置上,所以,我们需要改善我国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管理的模式和方法,首先要提升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管理的地位,这已经成为了加强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管理的重点之一,要求我们对企业产权主体进行明确,最终将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管理放在产权主体这一领导之下。

三、结束语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在其财务管理中有着较大的影响,是企业能否实现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秩序的重要因素,更是制约企业资金有效运用的关键,在未来的发展,企业要重点抓好内部的会计控制和管理,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王君南、陈微波: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险[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2]吕学静、张寿琪: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许天祥:如何做好内部审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4]姜猛、景昊、朱焰兵:关于内部审计若干概念问题的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14).

[5]周茂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YOU’RE WELCOM——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初探[J].审计与理财,2004(12).

[6]袁宏:强化企业内部审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监督财务管理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财务管理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